一种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4608发布日期:2018-10-09 21:04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色、香、味兼具的可口饮料,但一杯好的茶往往要保证茶叶的质量,如果茶叶里夹杂着茶叶碎末会极大的影响着茶的品质,饮用口感上也不佳;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一申请号为201520906917.8专利名称为一种茶叶盒的实用新型专利;在该技术方案中,茶叶在茶叶盒内,可通过滤网6对碎茶进行过滤,避免碎茶倒入水中冲泡时产生不好的口感和观感,过滤的碎茶可通过滤网6下方的抽屉盒2进行收集处理。但其存在以下不足:在使用茶叶盒倒取茶叶的过程中部分茶叶碎末又会通过滤网再次进入茶叶盒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包括:盒盖、盒身、底盖、过滤网、漏斗、锥形分离装置。

其中,所述的盒身为圆柱形且两端开口,所述的盒盖用于封闭盒身开口的一端;所述的漏斗呈圆台形且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开口的大小与盒身开口的大小相同并安装于盒身的底端,其中另一端开口较小且与底盖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以分离茶叶碎末;所述的过滤网呈圆形且大小与盒身开口大小相同并安装在漏斗的上端;所述的锥形分离装置呈圆锥形并安置于底盖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底盖安装于盒身的底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在盒身内部安装一漏斗且漏斗上端设有一过滤网,茶叶碎末可通过过滤网筛分落入漏斗,其次通过底盖上的锥形分离装置使落入漏斗内部的茶叶碎末进入底盖两端;该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不仅分离出茶叶碎末,并且在倒取茶叶的过程中避免了茶叶碎末通过过滤网再次进入茶叶盒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的立体空间示意图;

图2为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的内部原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盒盖;2、盒身;3、底盖;4、过滤网;5、漏斗;6锥形分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此,本发明的适宜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包括:盒盖1、盒身2、底盖3、过滤网4、漏斗5、锥形分离装置6。

其中所述的盒身2为圆柱形且两端开口,所述的盒盖1用于封闭盒身2开口的一端;所述的漏斗5呈圆台形且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开口的大小与盒身2开口的大小相同并安装于盒身2的底端,其另一端开口较小且与底盖3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以分离茶叶碎末;所述的过滤网4呈圆形且大小与盒身2开口大小相同并安装在漏斗5的上端;所述的锥形分离装置6呈圆锥形并安置于底盖3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底盖3安装于盒身2的底端。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盒身2为圆柱形且两端开口,其一端设有底盖3另一端设有盒盖1;所述的盒盖1、底盖3用于密封盒身2;所述的漏斗5呈圆台形且两端开口并安置于盒身2的底端用于集中茶叶碎末,且漏斗5底部与底盖3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以分离茶叶碎末;所述的过滤网4呈圆形且大小与盒身2开口大小相同并安装在漏斗5的上端用于筛分茶叶碎末;所述的锥形分离装置6呈圆锥形并安置于底盖3的中心位置且尖端伸入漏斗5的内部;所述的漏斗5与锥形分离装置6之间的距离差构成一环形缝隙用于分离茶叶碎末;所述的锥形分离装置6用于分离落入漏斗5内部的茶叶碎末使其均匀的落入底盖3的四周;所述的底盖3安装于盒身2的底端且用于盛装茶叶碎末。

使用时,茶叶碎末会通过盒身2内部的过滤网4集中落入漏斗5内部,并通过底盖3上安置的锥形分离装置6均匀的落入底盖3的四周,避免了在倒取茶叶的过程中茶叶碎末通过过滤网4再次进入茶叶盒内部。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包括:盒盖、盒身、底盖、过滤网、漏斗、锥形分离装置;其中,盒身为圆柱形且两端开口,盒盖用于封闭盒身开口的一端;漏斗呈圆台形且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开口的大小与盒身开口的大小相同并安装于盒身的底端,其中另一端开口较小且与底盖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以分离茶叶碎末;过滤网呈圆形且大小与盒身开口大小相同并安装在漏斗的上端;锥形分离装置呈圆锥形并安置于底盖的中心位置;底盖安装于盒身的底端;避免了茶叶碎末通过过滤网再次进入茶叶盒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曹倩;李晓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阜阳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3.16
技术公布日:2018.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