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5430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静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把粉尘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除尘器按其作用原理可以分为过滤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磁力除尘器。在一些特殊环境下,静电除尘器因其具有高效的除尘效果,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场使气体发生电离,气流中的粉尘在静电场的作用下与气流分离,实现对气体的除尘。目前,一般的静电除尘器大多只是设置了阳极板和阴极板,通电后产生静电场进行气体的除尘。但是,随着长时间的工作运行,极丝很容易断裂,从而掉落在极板上,造成短路或引起安全隐患,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电除尘器,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保证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除尘质量。

一种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静电场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一隔板,隔板的上方安装有风机,隔板的下方设有所述静电场装置;静电场装置包括环柱形安装部、正极导电网孔层、绝缘透气层和负极导电网孔层,正极导电网孔层安装在环柱形安装部的下部,绝缘透气层安装在环柱形安装部的中部,负极导电网孔层安装在环柱形安装部的上部;正极导电网孔层与所述供电装置的正极电连接,负极导电网孔层与供电装置的负极电连接;静电场装置下方的壳体的壳壁上设有进气管道,壳体的顶端设有出气口。

通过供电装置对正极导电网孔层和负极导电网孔层施加电压后,静电场装置形成一个下方为正、上方为负的静电场。空气进入壳体的下部,先与静电场装置的正极导电网孔层接触,由于空气中的灰尘通常都带正电荷,会受到下方正电场排斥,使得空气中的灰尘被阻挡在正极导电网孔层的下方,从而实现除尘。负极导电网孔层因长期工作,其部分区域可能会出现断裂而脱落;绝缘透气层的设计,可有效地避免脱落的部分落在正极导电网孔层上造成短路或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优选地,静电除尘器还包括缓冲壳体,所述缓冲壳体内设有进气腔和过渡腔,进气腔的下部对应的壳壁上设有进气管道,进气腔的上部和过渡腔的上部通过过渡通风口连通,过渡腔的下部和壳体的下部通过除尘送风口连通,除尘送风口位于静电场装置的下方。通过缓冲壳体中的进气腔和过渡腔的设计,使得空气的流动由急变缓,有效地控制了静电场装置下方积尘飞扬的现象,保证了静电除尘器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缓冲壳体的上方设有储物盒,供电装置设置在储物盒内,可避免人员与供电装置发生意外接触,而造成人身安全。

优选地,所述储物盒的顶部设有顶门,便于对储物盒内的供电装置或相关器件进行检测或者维修。

优选地,所述除尘送风口的尺寸大于过渡通风口的尺寸,有效地防止了空气急速流动卷起沉积的灰尘,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和缓冲壳体的底部设有脚轮,便于移动。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网孔层为防静电材料,防止静电的积累。

优选地,所述负极导电网孔层为活性炭材料,同时满足了静电场的构建以及对灰尘或其他有害物质的进一步吸附。

优选地,所述绝缘透气层为多孔结构,绝缘透气层为有机纤维,不易造成过高的静电积累。

优选地,所述绝缘透气层的平均孔径为1mm-3mm,有效地控制了空气的通过量,保证了除尘效率,提高了除尘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将空气从壳体的下部送入,通过静电场装置形成的一个下方为正、上方为负的静电场进行除尘和灭菌,再从壳体顶端的出气口送出,保证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除尘质量。绝缘透气层的设计,可有效地避免负极导电网孔层的脱落部分落在正极导电网孔层上造成短路或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器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器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中,1-壳体,11-隔板,12-风机,13-出气口,14-脚轮,2-静电场装置,21-环柱形安装部,22-正极导电网孔层,23-绝缘透气层,24-负极导电网孔层,3-缓冲壳体,31-进气腔,32-过渡腔,33-进气管道,34-过渡通风口,35-除尘送风口,4-储物盒,41-供电装置,42-顶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1、静电场装置2、缓冲壳体3和供电装置41,壳体1内设有一隔板11,隔板11的上方安装有风机12,隔板11的下方设有静电场装置2。静电场装置2包括环柱形安装部21、正极导电网孔层22、绝缘透气层23和负极导电网孔层24,正极导电网孔层22安装在环柱形安装部21的下部,绝缘透气层23安装在环柱形安装部21的中部,负极导电网孔层24安装在环柱形安装部21的上部。正极导电网孔层22与供电装置41的正极电连接,负极导电网孔层24与供电装置41的负极电连接;静电场装置2下方的壳体的壳壁上设有进气管道,壳体的顶端设有出气口。负极导电网孔层24因长期工作,其部分区域可能会出现断裂而脱落;绝缘透气层的设计,可有效地避免脱落的部分落在正极导电网孔层22上造成短路或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缓冲壳体3内设有进气腔31和过渡腔32,进气腔31的下部对应的壳壁上设有进气管道33,进气腔31的上部和过渡腔32的上部通过过渡通风口34连通,过渡腔31的下部和壳体1的下部通过除尘送风口35连通,除尘送风口35位于静电场装置2的下方。除尘送风口35的尺寸大于过渡通风口34的尺寸,有效地防止了空气急速流动卷起沉积的灰尘,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缓冲壳体3中的进气腔31和过渡腔32的设计,使得空气的流动由急变缓,有效地控制了静电场装置2下方积尘飞扬的现象,保证了静电除尘器的工作效率。缓冲壳体3的上方设有储物盒4,供电装置41设置在储物盒4内,可避免人员与供电装置41发生意外接触,而造成人身安全。储物盒4的顶部设有顶门42,便于对储物盒4内的供电装置41或相关器件进行检测或者维修。

此外,正极导电网孔层22为防静电材料,防止静电的积累。负极导电网孔层24为活性炭材料,同时满足了静电场的构建以及对灰尘或其他有害物质的进一步吸附。绝缘透气层23为多孔结构,绝缘透气层23为有机纤维,不易造成过高的静电积累。绝缘透气层23的平均孔径为1mm-3mm,有效地控制了空气的通过量,保证了除尘效率,提高了除尘质量。壳体1的底部和缓冲壳体3的底部设有脚轮14,便于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供电装置41对正极导电网孔层22和负极导电网孔层24施加电压后,静电场装置2形成一个下方为正、上方为负的静电场。空气进入壳体1的下部,优先静电场装置2的正极导电网孔层22接触,由于空气中的灰尘通常都带正电荷,会受到下方正电场排斥,使得空气中的灰尘被阻挡在正极导电网孔层22的下方;再通过绝缘透气层23和负极导电网孔层24进一步吸附,从而实现除尘;再通过壳体顶端的出气口送出,保证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除尘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