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袋离心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8745发布日期:2018-07-24 19:36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血液成分分离的器械。



背景技术:

血袋在离心时,由于血袋材质较柔软,不能固定于离心机的吊桶中。离心时,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血袋压缩至离心机吊桶的底部,血液细胞无法分层,或分层不明显,或即使有分层,在拿取血袋的过程中,极易导致血液重新混合,无法顺利的获取到分层细胞或成分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血袋离心夹,可与目前血袋离心时所用的吊桶配合使用;一是防止血袋离心时掉落离心吊桶底部;二是防止离心时血袋接触吊桶底部,导致操作时分层不明显;三是固定血袋时操作方便,可简化固定血袋流程,节约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血袋离心夹,包括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的顶部设有连接孔、固定条,固定条通过连接孔、锁紧螺栓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条及固定板夹持固定血袋;固定板的底部设有挡底,固定板的宽度小于离心吊桶的宽度,固定板插套在离心吊桶内。

本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固定板及固定条将血袋的顶部夹持固定,并使血袋的底部离开离心吊桶底部一定高度,离心工作中,固定板对血袋具有较好的固定与支撑作用,防止血袋掉落,同时防止血袋的底碰触到离心吊桶的底部,影响分层操作;同时,本装置对血袋的连接固定操作简单,大大减少了固定血袋的流程,提高了离心分层的效率。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挡底中心处设有连接座片,连接座片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固定离心吊桶与固定板。

通过设置连接座片及挡底,可以使固定板与离心吊桶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支撑稳定,通过设置固定孔,方便利用固定孔、固定栓连接固定离心吊桶。

所述的离心吊桶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槽口,离心吊桶通过固定槽口插接固定板。

通过在离心吊桶的侧壁设置固定槽口,进一步方便固定权的连接固定,并提高固定板的稳定性。

所述的固定板的顶部设有夹持槽,连接孔设置在夹持槽的两端,固定条的侧面设有夹持弧凸;夹持弧凸的侧边设有侧弧槽、角部弧凸,夹持槽设有中部槽体,中部槽体两侧设有侧弧凸;夹持弧凸与中部槽体配合,侧弧槽与侧弧凸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固定板与固定条夹持部分由连续的曲面组成,对血袋顶部的连接固定较紧密、稳定,且不会划伤损坏血袋。

所述的固定板为直板或弧形板。

弧形板在离心过程中,对血袋具有更好地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固定板的主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固定条的右视图。

图6是图4所示固定板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条;2-锁紧螺栓;3-固定板;4-连接座片;5-挡底;6-固定孔;7-连接孔;8-夹持槽;9-夹持弧凸;10-侧弧槽;11-角部弧凸;12-中部槽体;13-侧弧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袋离心夹,由固定板3、固定条1组成;固定板3的顶部设有连接孔7、固定条1,固定条1通过连接孔7、锁紧螺栓2与固定板3连接,固定条1及固定板3夹持固定血袋;固定板3的底部设有挡底5,固定板3的宽度小于离心吊桶的宽度,固定板3插套在离心吊桶内。

参见图3-图6,所述的挡底5中心处设有连接座片4,连接座片4设有固定孔6,固定孔6固定离心吊桶与固定板3。

通过设置连接座片4及挡底5,可以使固定板3与离心吊桶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支撑稳定,通过设置固定孔6,方便利用固定孔6、固定栓连接固定离心吊桶。

所述的离心吊桶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槽口,离心吊桶通过固定槽口插接固定板3。

通过在离心吊桶的侧壁设置固定槽口,进一步方便固定板的连接固定,并提高固定板3的稳定性。

所述的固定板3的顶部设有夹持槽8,连接孔7设置在夹持槽8的两端,固定条1的侧面设有夹持弧凸9;夹持弧凸9的侧边设有侧弧槽10、角部弧凸11,夹持槽8设有中部槽体12及设置在中部槽体12两侧的侧弧凸13;夹持弧凸9与中部槽体12配合,侧弧槽10与侧弧凸13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固定板3与固定条1夹持部分由连续的曲面组成,对血袋顶部的连接固定较紧密、稳定,且不会划伤损坏血袋。

参见图1、图2,所述的固定板3为直板或弧形板。

弧形板在离心过程中,对血袋具有更好地固定作用。

本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固定板3及固定条1将血袋的顶部夹持固定,并使血袋的底部离开离心吊桶底部一定高度,离心工作中,固定板3对血袋具有较好的固定与支撑作用,防止血袋掉落,同时防止血袋的底碰触到离心吊桶的底部,影响分层操作;同时,本装置对血袋的连接固定操作简单,大大减少了固定血袋的流程,提高了离心分层的效率。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