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粕风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0862发布日期:2018-11-02 23:0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收获技术,具体来说,是压粕风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甜菜,又名菾菜,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从瑞典移植到西班牙,是甘蔗以外的一个主要糖来源。糖甜菜起源于地中海沿岸,野生种滨海甜菜是栽培甜菜的祖先。大约在公元1500年左右从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1906年糖用甜菜引进中国。甜菜的栽培种有糖用甜菜、叶用甜菜、根用甜菜、饲用甜菜。甜菜是制糖工业两大重要糖料来源之一,我国甜菜糖约占世界糖产量的2/5。

在提取甜菜中的糖分的过程中,首先在通过切丝机将甜菜切丝,然后经皮带机送往连续渗出器,与渗出用水形成连续逆流状态运动,使得甜菜中的糖分被溶解在渗出水中,进而实现对甜菜中糖分的提取。

被充分提取糖分后的甜菜丝称为废粕,废粕经压榨机压榨脱水后称为压粕,将压粕造粒后制成粕饲料。由废粕制成的粕饲料适宜喂牛、羊等动物,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资源。目前,废粕制成干粕的工艺过程为废粕,压榨脱水,干燥,造粒,包装。

其中,甜菜在除草、除石以及清洗过程中,因甜菜在水中相互碰撞和挤压,会造成甜菜尾根从甜菜上剥落进入洗菜水中,其中数量约为甜菜重量的1%~2%,废粕经压榨后成为压粕,其中,固形物含量为20%左右,压粕中菜丝和尾根包裹在一起,现有的摆动格栅,虽然部分尾根因重力先落下而与菜丝分离,但是,仍有大部分与菜丝混合在一起,无法分离,对颗粒粕车间的生产影响较大,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实现把96%以上的甜菜尾根从菜丝中分离出来,有效提高颗粒粕饲料的产出率的压粕风选设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压粕风选设备,包括生产线,设置于生产线上的摆动格栅结构,所述摆动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支架、格栅底板、格栅面板、夹持夹子、用于调节格栅底板倾斜角度的驱动转轴,所述格栅底板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格栅面板的夹持夹子,所述格栅面板包括上面板框架、下面板框架,所述下面板框架两侧的外壁上段设有用于连接格栅底板的第一支耳,所述下面板框架两侧外壁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第一支耳前方,所述上面板框架两侧外壁设有用于在第一滑槽上滑动的第一滑条,所述上面板框架两侧外壁中段设有用于连接夹持夹子的第二支耳,所述第二支耳位于第一滑条前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栅面板采用分体式的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利用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之间的缝隙,配合风选对物料进行筛选,当压粕进入摆动格栅结构后,首先利用风选,对菜丝和尾根的混合物进行初步筛选,实现部分尾根和菜丝的分离,其次,通过控制夹持滑动板上下移动,夹持滑动板利用第一支耳带动上面板框架上下移动,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重叠面积来回改变,菜丝被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的缝隙拉住,此时配合风选,包裹的菜丝和尾根分离,实现二次筛选。

需要指出的是,摆动格栅结构的目的是让尾根和菜丝的分离,尤其是包裹的尾根和菜丝,利用本技术方案的摆动格栅结构工艺处理后,尾根和菜丝还是会在一起,只是他们不再大面积的包裹,利于后面的分开环节,因此,本环节工艺并非让尾根和菜丝各自分开,后面还会采用常规手段,利用风选分开尾根和菜丝。

下面板框架位置保持不变,控制夹持滑动板向下移动,夹持滑动板利用第一支耳带动上面板框架向下移动,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重叠面积增多,风选格栅区域缝隙变小,反之,下面板框架位置保持不变,控制夹持滑动板向上移动,夹持滑动板利用第一支耳带动上面板框架向上移动,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重叠面积减少,风选格栅区域缝隙变大;菜丝从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的缝隙中脱离。

进一步限定,所述夹持夹子包括夹持底板、夹持面板、夹持连接板、夹持滑动杆、夹持滑动板、夹持端子,所述夹持连接板下端连接夹持底板,且所述夹持连接板上段连接夹持面板,所述夹持面板上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夹持滑动杆贯穿第一条形孔,所述夹持滑动杆靠近格栅支架端连接夹持滑动板,所述夹持滑动杆远离格栅支架端连接用于连接第一支耳的夹持端子。

进一步限定,所述下面板框架两侧的外壁下段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包括弹簧底座、第一弹簧、复位压板,所述第一弹簧下端连接弹簧底座,且所述第一弹簧上端连接复位压板。

考虑到,上面板框架随着夹持滑动板的带动上下往复移动,增设限位弹簧,确保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有效的分离。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面板框架表面设有清洗杆,所述清洗杆包括2个固定杆、活动杆、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上面板框架内侧壁,所述导向杆外壁套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导向杆左右两侧,所述活动杆设置在固定杆内侧。

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动杆为2个,所述活动杆上间隔分布有刷头。

本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之间的缝隙,配合风选对物料进行筛选,通过二次筛选,实现包裹的菜丝和尾根分离,实践发现,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之间的缝隙容易残留菜丝,为此,增设清洗杆,利用滑动上面板框架表面的活动杆,通过活动杆上的刷头,对风选格栅区域进行清理,除去杂物。

进一步限定,所述下面板框架成梯形状,所述下面板框架上设有下面板格栅条,所述下面板格栅条由若干下面板格栅条单元组成,所述下面板格栅条单元和下面板格栅条单元间隔2~3cm;所述上面板框架成梯形状,所述上面板框架上设有上面板格栅条,所述上面板格栅条由若干上面板格栅条单元组成,所述上面板格栅条单元和上面板格栅条单元间隔1~2cm。

本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若干下面板格栅条单元的间隙,以及若干上面板格栅条单元的间隙,确保尺寸大的尾根被阻挡,无法通过。

进一步限定,所述格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架座、支架锁头、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公共端通过支架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能绕第一支架做90°范围内的旋转动作,所述支架锁头用于锁紧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公共端。

利用改进后的摆动格栅结构,配合风选对物料进行筛选,分离包裹的菜丝和尾根,实现二次筛选。清理的时候,利用第二支架控制格栅底板抬升,且通过辅助支撑杆进行支撑,对格栅底板底部的物料进行清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粕风选设备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组装,包括生产线,设置于生产线上的摆动格栅结构,所述摆动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支架、格栅底板、格栅面板、夹持夹子、用于调节格栅底板倾斜角度的驱动转轴,所述格栅底板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格栅面板的夹持夹子,所述格栅面板包括上面板框架、下面板框架,所述下面板框架两侧的外壁上段设有用于连接格栅底板的第一支耳,所述下面板框架两侧外壁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第一支耳前方,所述上面板框架两侧外壁设有用于在第一滑槽上滑动的第一滑条,所述上面板框架两侧外壁中段设有用于连接夹持夹子的第二支耳,所述第二支耳位于第一滑条前方;

步骤二,缝隙调节,所述夹持夹子包括夹持底板、夹持面板、夹持连接板、夹持滑动杆、夹持滑动板、夹持端子,所述夹持连接板下端连接夹持底板,且所述夹持连接板上段连接夹持面板,所述夹持面板上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夹持滑动杆贯穿第一条形孔,所述夹持滑动杆靠近格栅支架端连接夹持滑动板,所述夹持滑动杆远离格栅支架端连接用于连接第一支耳的夹持端子;

下面板框架位置保持不变,控制夹持滑动板向下移动,夹持滑动板利用第一支耳带动上面板框架向下移动,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重叠面积增多,风选格栅区域缝隙变小,反之,下面板框架位置保持不变,控制夹持滑动板向上移动,夹持滑动板利用第一支耳带动上面板框架向上移动,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重叠面积减少,风选格栅区域缝隙变大;

步骤三,角度调节,驱动转轴通过外接电源提供动力,驱动转轴顺时针转动,格栅底板前升后降,格栅底板前端提升范围控制在0~30度范围内,同理,驱动转轴逆时针转动,格栅底板前降后升,格栅底板后端提升范围控制在0~30度范围内。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四,格栅清理,所述上面板框架表面设有清洗杆,所述清洗杆包括2个固定杆、活动杆、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上面板框架内侧壁,所述导向杆外壁套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导向杆左右两侧,所述活动杆设置在固定杆内侧;

所述活动杆为2个,所述活动杆上间隔分布有刷头;利用滑动上面板框架表面的活动杆,通过活动杆上的刷头,对风选格栅区域进行清理,除去杂物。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五,路径调节,所述格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架座、支架锁头、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公共端通过支架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能绕第一支架做90°范围内的旋转动作,所述支架锁头用于锁紧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公共端;利用第二支架控制格栅底板抬升,且通过辅助支撑杆进行支撑,对格栅底板底部的物料进行清理。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利用风选的方法进行了多次实验,将压粕中的尾根从压粕中成功分离出来,降低进入干燥机的压粕中含有的甜菜尾根,提高产品的质量。适应不同加工量的需求,进而改变分离的精度,调节分离出尾根的大小。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压粕风选设备俯视图(不带格栅面板);

图2为本发明压粕风选设备俯视图(带格栅面板);

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格栅面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压粕风选设备工艺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生产线1,摆动格栅结构2,格栅支架3,格栅底板4,格栅面板5,夹持夹子6,上面板框架7,上面板格栅条7a,下面板框架8,下面板格栅条8a,第一支耳9,第一滑槽10,第一滑条11,第二支耳12,夹持底板13,夹持面板14,夹持连接板15,夹持滑动杆16,夹持滑动板17,夹持端子18,弹簧底座19,第一弹簧20,复位压板21,清洗杆22,固定杆23,活动杆24,导向杆25,刷头26,第一支架27,第二支架28,支架座29,支架锁头30,驱动转轴31,辅助支撑杆32,待分离压粕a,收集箱b,搅龙c,储料斗d,干燥机e,造粒机f,风选机g。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压粕风选设备,包括生产线1,设置于生产线1上的摆动格栅结构2,摆动格栅结构2包括格栅支架3、格栅底板4、格栅面板5、夹持夹子6、用于调节格栅底板4倾斜角度的驱动转轴31,格栅底板4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格栅面板5的夹持夹子6,格栅面板5包括上面板框架7、下面板框架8,下面板框架8两侧的外壁上段设有用于连接格栅底板4的第一支耳9,下面板框架8两侧外壁设有第一滑槽10,第一滑槽10位于第一支耳9前方,上面板框架7两侧外壁设有用于在第一滑槽10上滑动的第一滑条11,上面板框架7两侧外壁中段设有用于连接夹持夹子6的第二支耳12,第二支耳12位于第一滑条11前方。

夹持夹子6包括夹持底板13、夹持面板14、夹持连接板15、夹持滑动杆16、夹持滑动板17、夹持端子18,夹持连接板15下端连接夹持底板13,且夹持连接板15上段连接夹持面板14,夹持面板14上设有第一条形孔(图示未画出),夹持滑动杆16贯穿第一条形孔,夹持滑动杆16靠近格栅支架3端连接夹持滑动板17,夹持滑动杆16远离格栅支架3端连接用于连接第一支耳9的夹持端子18。

下面板框架8两侧的外壁下段设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包括弹簧底座19、第一弹簧20、复位压板21,第一弹簧20下端连接弹簧底座19,且第一弹簧20上端连接复位压板21。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压粕风选设备,包括生产线1,设置于生产线1上的摆动格栅结构2,摆动格栅结构2包括格栅支架3、格栅底板4、格栅面板5、夹持夹子6、用于调节格栅底板4倾斜角度的驱动转轴31,格栅底板4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格栅面板5的夹持夹子6,格栅面板5包括上面板框架7、下面板框架8,下面板框架8两侧的外壁上段设有用于连接格栅底板4的第一支耳9,下面板框架8两侧外壁设有第一滑槽10,第一滑槽10位于第一支耳9前方,上面板框架7两侧外壁设有用于在第一滑槽10上滑动的第一滑条11,上面板框架7两侧外壁中段设有用于连接夹持夹子6的第二支耳12,第二支耳12位于第一滑条11前方。

夹持夹子6包括夹持底板13、夹持面板14、夹持连接板15、夹持滑动杆16、夹持滑动板17、夹持端子18,夹持连接板15下端连接夹持底板13,且夹持连接板15上段连接夹持面板14,夹持面板14上设有第一条形孔(图示未画出),夹持滑动杆16贯穿第一条形孔,夹持滑动杆16靠近格栅支架3端连接夹持滑动板17,夹持滑动杆16远离格栅支架3端连接用于连接第一支耳9的夹持端子18。

下面板框架8两侧的外壁下段设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包括弹簧底座19、第一弹簧20、复位压板21,第一弹簧20下端连接弹簧底座19,且第一弹簧20上端连接复位压板21。

上面板框架7表面设有清洗杆22,清洗杆22包括2个固定杆23、活动杆24、导向杆25,导向杆25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上面板框架7内侧壁,导向杆25外壁套接固定杆23,固定杆23分别设置在导向杆25左右两侧,活动杆25设置在固定杆24内侧。

活动杆25为2个,活动杆25上间隔分布有刷头26。

下面板框架8成梯形状,下面板框架8上设有下面板格栅条8a,下面板格栅条8a由若干下面板格栅条单元组成,下面板格栅条单元和下面板格栅条单元间隔2cm;上面板框架7成梯形状,上面板框架7上设有上面板格栅条7a,上面板格栅条7a由若干上面板格栅条单元组成,上面板格栅条单元和上面板格栅条单元间隔1cm。

所述格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架座、支架锁头、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公共端通过支架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能绕第一支架做90°范围内的旋转动作,所述支架锁头用于锁紧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公共端。

格栅支架3包括第一支架27、第二支架28、支架座29、支架锁头30,辅助支撑杆32,第一支架27与第二支架28的公共端通过支架座29连接,第二支架28能绕第一支架27做90°范围内的旋转动作,支架锁头30用于锁紧第一支架27与第二支架28的公共端。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相对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二中,利用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之间的缝隙,配合风选对物料进行筛选,通过二次筛选,实现包裹的菜丝和尾根分离,为了清理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之间的缝隙中残留的菜丝,增设清洗杆,利用滑动上面板框架表面的活动杆,通过活动杆上的刷头,对风选格栅区域进行清理,除去杂物。

压粕风选设备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组装,包括生产线,设置于生产线上的摆动格栅结构,所述摆动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支架、格栅底板、格栅面板、夹持夹子、用于调节格栅底板倾斜角度的驱动转轴,所述格栅底板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格栅面板的夹持夹子,所述格栅面板包括上面板框架、下面板框架,所述下面板框架两侧的外壁上段设有用于连接格栅底板的第一支耳,所述下面板框架两侧外壁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第一支耳前方,所述上面板框架两侧外壁设有用于在第一滑槽上滑动的第一滑条,所述上面板框架两侧外壁中段设有用于连接夹持夹子的第二支耳,所述第二支耳位于第一滑条前方;

步骤二,缝隙调节,所述夹持夹子包括夹持底板、夹持面板、夹持连接板、夹持滑动杆、夹持滑动板、夹持端子,所述夹持连接板下端连接夹持底板,且所述夹持连接板上段连接夹持面板,所述夹持面板上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夹持滑动杆贯穿第一条形孔,所述夹持滑动杆靠近格栅支架端连接夹持滑动板,所述夹持滑动杆远离格栅支架端连接用于连接第一支耳的夹持端子;

下面板框架位置保持不变,控制夹持滑动板向下移动,夹持滑动板利用第一支耳带动上面板框架向下移动,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重叠面积增多,风选格栅区域缝隙变小,反之,下面板框架位置保持不变,控制夹持滑动板向上移动,夹持滑动板利用第一支耳带动上面板框架向上移动,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重叠面积减少,风选格栅区域缝隙变大;

步骤三,角度调节,驱动转轴通过外接电源提供动力,驱动转轴顺时针转动,格栅底板前升后降,格栅底板前端提升范围控制在0~30度范围内,同理,驱动转轴逆时针转动,格栅底板前降后升,格栅底板后端提升范围控制在0~30度范围内。

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四,格栅清理,所述上面板框架表面设有清洗杆,所述清洗杆包括2个固定杆、活动杆、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上面板框架内侧壁,所述导向杆外壁套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导向杆左右两侧,所述活动杆设置在固定杆内侧;

所述活动杆为2个,所述活动杆上间隔分布有刷头;利用滑动上面板框架表面的活动杆,通过活动杆上的刷头,对风选格栅区域进行清理,除去杂物。

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五,路径调节,所述格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架座、支架锁头、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公共端通过支架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能绕第一支架做90°范围内的旋转动作,所述支架锁头用于锁紧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公共端;利用第二支架控制格栅底板抬升,且通过辅助支撑杆进行支撑,对格栅底板底部的物料进行清理。

如图5所示,本技术方案中,废粕经过压榨脱水后,待分离压粕a待用,经过生产线1上的摆动格栅结构2,将压粕中的尾根从压粕中成功分离出来,然后进入风选机g,让尾根和菜丝分开,接着通过生产线1进入收集箱b,在搅龙c的作用下,进入储料斗d待用,然后依次通过干燥机e干燥,造粒机f造粒后,制备成品,进入一下个工艺环节。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压粕风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