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生物有机肥的小粒径垃圾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9682发布日期:2019-05-03 21:4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备生物有机肥的小粒径垃圾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生物有机肥的小粒径垃圾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人口增多,垃圾产量急剧增加。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全国城市垃圾年产量约为1.15亿吨,到90年代己达1.43亿吨。目前国内每年城市垃圾产生量在1.8亿吨左右。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市垃圾年产总量将达到4.09亿吨。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围城,己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棘手问题,目前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己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针对目前状况,垃圾分类仅仅是垃圾处理的最前端,大部分的城乡地区仍然无法实现垃圾分类,即使在部分地区,居民完成了垃圾分类丢弃,被丢弃的垃圾中依然会存在,少量、尤其是小件垃圾不能被挑拣出来详细细分的问题,尤其是极小垃圾,例如饭菜残渣、小粒果皮纸屑、小玻璃渣、小图钉大头针等等。这类小粒径垃圾在分类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忽视,而如果被卷入其他类别进行垃圾处理,往往会给后续处理造成不小的麻烦。这种小粒径垃圾目前最常用的处理办法就是采取卫生填埋和焚烧的方法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资源利用率低,且处理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经过垃圾筛分后剩余的小粒径垃圾进行高效快速的二次分类,进一步筛分出可利用资源,解决现有的小粒径垃圾处理中存在的烧、埋做法,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生物有机肥的小粒径垃圾分类装置,

包括上层辅助装置和下层筛分装置,所述上层辅助装置设置面向下层下层筛分装置一侧均匀铺设辅助筛分结构;

所述下层筛分装置设置有下层传动装置,所述下层传动装置外围均匀安装若干针状结构,所述针状结构两两之间间距小于等于针状结构长度的三分之一、大于等于针状结构底面直径。本发明针状结构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出现摆动,所述针状结构两两之间间距小于等于针状结构的最大摆幅。

优选方式下,所述上层辅助装置设置有上层传动装置,所述上层传动装置的运动方向与所述下层传动装置反向,进而实现上层辅助装置和下层筛分装置的相对运动。

优选方式下,所述上层辅助装置设置的辅助筛分结构为片状或刷状,由此设置可实现小粒径垃圾的平铺,同时辅助软质可用于制备生物有机肥的厨余垃圾等从下层筛分装置分离并集中收集。

进一步优选,所述辅助筛分结构为钢丝刷。

优选方式下,所述针状结构高10~15cm,底面直径1~5mm。本发明的这一结构设计在下层传动装置的运动过程中可实现针状结构的自发震颤摆动,进而实现对于小粒径垃圾的筛分。

进一步优化,所述针状结构顶部为针尖状。当小粒径软质垃圾,特别是生物质垃圾,掉落时,本发明细尖型设计可以快速插住生物质垃圾,在上层辅助装置的辅助下,将生物质垃圾与其他硬质垃圾分离,在传送末端通过辅助筛分结构刷除,将生物质垃圾从针状结构的尖端卸下并集中收集,进行下一步的生物有机肥的制作。

优选方式下,所述针状结构设置电磁发射装置,由此可以实现铁削、大头针、图钉等小粒径金属材料的分离,避免误入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影响有机肥的制备、甚至破坏有机肥制备装置的运行。

本发明装置还可铺设水、气、电磁联合作用装置对小粒径垃圾进行分类,分离垃圾时,通过气体作用区别轻质废物、重质废物,通过喷水润湿分离可吸水废物、不可吸水废物,通过电磁作用分离铁质金属废物、其他废物等等。

本发明的技术创新在于:

1、现有垃圾分类装置为实现震动功能,多采用弹簧装置或偏心轮结构,本发明中针状结构可自行摇摆震动,在回收厨余垃圾的同时,对其他垃圾进行筛分,同时小范围的摆动也有利于实现垃圾的均匀分布,加快小粒径碎片等垃圾的下落;本发明这一设计有利于节省能源,所回收的厨余垃圾可用于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实现资源的利用。

2、本发明提供了磁性分离的设计方案,可利用垃圾分离装置中的磁性特征回收磁性物质,避免误入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影响有机肥的制备、甚至破坏有机肥制备装置的运行。

3、本发明提供的辅助筛分结构特别是钢丝刷的设计,可将针状结构扎住的饭粒或者小块食品收集起来,作为生物有机肥使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4、本发明装置简单,可广泛应用,可大型化用于垃圾的专门处理,也可小型化,用于家用垃圾的处理。

5、本发明根据物理力学和电磁学设计,环境友好,资源可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垃圾分类装置上层的示意图。

图2是垃圾分类装置下层的示意图。

图中1、上层辅助装置,11、辅助筛分结构,12、上层传动装置;2、下层筛分装置,21、针状结构,22、下层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参见图1~2,图中1为上层辅助装置,11为辅助筛分结构,12为上层传动装置;2为下层筛分装置,21为针状结构,22为下层传动装置。

一种用于制备生物有机肥的小粒径垃圾分类装置,包括上层辅助装置1和下层筛分装置2;上层辅助装置1设置面向下层下层筛分装置2一侧均匀铺设辅助筛分结构11;上层辅助装置1设置有上层传动装置12,上层传动装置12的运动方向与下层传动装置22反向,进而实现上层辅助装置1和下层筛分装置2的相对运动;上层辅助装置1设置的辅助筛分结构11为片状或刷状,由此设置可实现小粒径垃圾的平铺,同时辅助软质可用于制备生物有机肥的厨余垃圾等从下层筛分装置分离并集中收集。辅助筛分结构11可以设置为钢丝刷。

下层筛分装置2设置有下层传动装置22,下层传动装置22外围均匀安装若干针状结构21,针状结构21两两之间间距小于等于针状结构21长度的三分之一、大于等于针状结构21底面直径。针状结构21高10~15cm,底面直径1~5mm。本发明的这一结构设计在下层传动装置的运动过程中可实现针状结构的自发震颤摆动,进而实现对于小粒径垃圾的筛分。针状结构21顶部为针尖状。当小粒径软质垃圾,特别是生物质垃圾,掉落时,本发明细尖型设计可以快速插住生物质垃圾,在上层辅助装置1的辅助下,将生物质垃圾与其他硬质垃圾分离,在传送末端通过辅助筛分结构11刷除,将生物质垃圾从针状结构的尖端卸下并集中收集,进行下一步的生物有机肥的制作。针状结构21可以安装接通电磁发射装置,由此可以实现铁削、大头针、图钉等小粒径金属材料的分离,避免误入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影响有机肥的制备、甚至破坏有机肥制备装置的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环保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生物有机肥的小粒径垃圾分类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生物有机肥的小粒径垃圾分类装置,包括上层辅助装置和下层筛分装置,上层辅助装置设置面向下层下层筛分装置一侧均匀铺设辅助筛分结构;下层筛分装置设置有下层传动装置,下层传动装置外围均匀安装若干针状结构,针状结构两两之间间距小于等于针状结构长度的三分之一、大于等于针状结构底面直径。本发明中针状结构可自行摇摆震动,在回收厨余垃圾的同时,对其他垃圾进行筛分,同时小范围的摆动也有利于实现垃圾的均匀分布,加快小粒径碎片等垃圾的下落;有利于节省能源,所回收的厨余垃圾可用于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技术研发人员:乔东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2.17
技术公布日:2019.05.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