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7738发布日期:2018-11-09 21:1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离心机。



背景技术:

在化学生产领域,常常会需要将生产溶液放在离心机内离心分离,在使用离心机离心完毕后,通常需要将样品容器从离心机的转子腔中取出来,然后打开样品容器的端盖将离心后的废液倒出来与样品容器底部离心后的所需的固体物料分离,这种分离固体物料的方式操作繁琐,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离心机,能够自动将离心后的废液与目标固体物料分离,操作简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离心机,包括外桶、内桶、机盖、刮刀、物料分布器、气缸、第一转轴、第一电机、第二转轴和第二电机,所述内桶置于所述外桶内,且二者同轴设置,所述内桶的侧壁具有滤孔,底部设置固体物料出口,所述内桶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所述外桶的底部开设废液出口,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外桶底部内侧;所述机盖盖在所述内桶和所述外桶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机盖内,且所述物料分布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物料分布器位于所述机盖下方、所述内桶的顶部开口处,且所述物料分布器通过管道与离心机外部的进料仓连通;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机盖内,伸缩端与所述刮刀固定连接,所述刮刀伸入到所述内桶内且贴近所述内桶的内侧壁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桶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滤布。滤布能够防止内桶在高速旋转的时候将目标固体物料经内桶侧壁的滤孔甩出到外桶。

优选地,所述滤布的滤孔孔径略小于待离心物料中的目标固体物料的粒径。

优选地,在所述管道上还设置阀门,且所述阀门位于所述离心机外部。阀门的设置使得待离心物料进入物料分布器的量能够人工控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内桶高速旋转,待离心物料经管道进入物料经物料分布器,并经物料分布器分布到内桶内时,物料分布器能够使得物料均匀地分布到内筒内,保证后续离心效果好,高速旋转的内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物料中的废液和目标固体物料分离,分离后的废液经内桶侧壁的滤孔被甩进外桶内,然后通过外桶底部的废液出口排出,目标固体物料则贴敷在内桶的内侧壁上,当内侧壁上的目标固体物料达到一定的厚度时,气缸带动刮刀下移即能够将内桶内侧壁上的目标固体物料刮下来,并经内桶底部的固体物料出口排出。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心机不需要人工将废液与目标固体物料分离,也不需要人工加料,只需要将待分离物料加入到与物料分布器连通的料仓内,然后就可以坐等收集分离好的目标固体物料,操作方便,工作效率特别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离心机,如图1所示,主要由外桶1、内桶2、机盖3、刮刀4、物料分布器5、气缸6、第一转轴7、第一电机8、第二转轴9、第二电机10、滤布13和阀门14组成,内桶2置于外桶1内且同轴设置,内桶2的侧壁具有滤孔201,底部开设固体物料出口202,外桶1的底部开设废液出口101,内桶2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7与第一电机8转动连接,第一转轴7和第一电机8均位于外桶1内底部,机盖3盖在外桶1和内桶2的顶部开口处,第二转轴9、第二电机10以及气缸6均位于机盖3内,物料分布器5通过第二转轴9与第二电机10转动连接,物料分布器5位于机盖3下方、内桶2的顶部开口处,且物料分布器5与内桶2和外桶1也是同轴设置,物料分布器5还通过管道11与离心机外部的进料仓12连通,在离心机外部的管道11上还设置阀门14;气缸6的固定端固定在机盖3内,伸缩端与刮刀4固定连接,刮刀4伸入到内桶2内,内桶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滤孔孔径略大于待离心物料中目标固体物料的粒径的滤布13,刮刀4贴近内桶2的内侧壁设置,且滤布13位于刮刀4与内桶2的内侧壁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的全自动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打开阀门,待离心物料经管道11进入物料分布器5,启动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0,第一电机8通过第一转轴7带动内桶2高速旋转,第二电机10通过第二转轴9带动物料分布器5旋转,物料分布器5将待离心物料分散到内桶2内,高速旋转的内桶2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分散到其内的待离心物料中的废液和目标固体物料分离,分离后的废液依次经滤布13和内桶2侧壁的滤孔201被甩进外桶1内,由外桶1底部的废液出口101排出后收集,目标固体物料则贴敷在内桶2的内侧壁上,当目标固体物料在内桶2的内侧壁上沉积的较厚时,启动气缸6,气缸6的伸缩端的伸长带动刮刀4沿内桶2的内侧壁下移,实现将内桶2内侧壁上的目标固体物料刮下,刮下来的目标固体物料则经内桶2底部的固体物料出口202排出后收集。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