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类别分离式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7814发布日期:2019-01-18 20:07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类别分离式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类别分离式输送带。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对不同颜色的物件进行分离运输和收集,运输主要通过输送带来完成,而目前的分离操作大都依靠人工手动分拣,自动化程度和分离效率较低,且容易错分,准确率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对不同颜色的物件在运输的同时自动进行分离,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分离效率,且操作简单,分离准确率较高的多类别分离式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类别分离式输送带,包括侧板、撑脚、横档、轴承座、主动轴、主动辊、从动轴、从动辊、输送带、带垫螺母、螺杆、面板、平板、电机、分选组件和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装设有分选组件,所述分选组件包括第一撑杆、第一横梁、定位盒、第二撑杆、第二横梁、底板、步进电机、摆动块、摆动杆、螺钉、连接板、换向板和汇流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上侧平面上固定有定位盒;两个所述第一撑杆之间固定有第一横梁,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撑杆之间固定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上侧平面上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固定有步进电机。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一端外侧平面上开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板上的第一腰型孔并分别伸出到两个侧板的外侧,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均套设螺接有一个带垫螺母,两个所述带垫螺母的内端分别压紧贴合在两个侧板的外侧平面上,所述从动轴上套设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位于两个侧板之间并能围绕从动轴转动。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外侧平面上均嵌入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轴承座,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两个轴承座中,所述主动轴上套设固定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位于两个侧板之间并能围绕主动轴转动;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面板的四个转角处均穿插固定有一个螺杆,四个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均螺接在其中一个轴承座的外侧,所述面板的外侧平面上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平板,所述平板的上平面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主动轴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步进电机位于定位盒的下游侧;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下穿过底板并插入固定在摆动块中,所述摆动块的一侧向外形成有连接杆,所述摆动杆的一侧平面一端固定在连接杆的下侧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摆动杆的一侧平面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腰型孔,所述螺钉的螺纹端从上往下穿过第二腰型孔并螺接在连接板的一侧平面中部,所述连接板的下平面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平行分布的换向板。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汇流板,所述汇流板的一端下侧侧面上向外形成有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的内侧平面上,所述汇流板的另一端向内形成有收拢板;两个所述收拢板的位置与两个换向板的位置相互配合。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还装设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位于两个换向板的下游侧;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斜坡板、分隔板、第三撑杆、第三横梁、第四撑杆和第四横梁;所述斜坡板的上侧表面上固定有五个等间距分布的分隔板,从而将所述斜坡板平均划分为四个滑道;五个所述分隔板的上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相互平行分布的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所述第三横梁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竖直分布的第三撑杆,两个所述第三撑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的内侧平面上,所述第四横梁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竖直分布的第四撑杆,两个所述第四撑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的内侧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斜坡板的上侧表面下端开设有两个落料孔,两个所述落料孔分别位于两个滑道中,且两个所述落料孔之间间隔有一个滑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对不同颜色的物件在运输的同时自动进行分离,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分离效率,且操作简单,分离准确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选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多类别分离式输送带,包括侧板1、撑脚2、横档3、轴承座4、主动轴32、主动辊5、从动轴31、从动辊22、输送带24、带垫螺母23、螺杆6、面板7、平板8、电机9、分选组件和导向组件;从动轴3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侧板1,侧板1的一端外侧平面上开设有第一腰型孔101,从动轴3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板1上的第一腰型孔101并分别伸出到两个侧板1的外侧,从动轴31的两端均套设螺接有一个带垫螺母23,两个带垫螺母23的内端分别压紧贴合在两个侧板1的外侧平面上;从动轴31上套设连接有从动辊22,从动辊22位于两个侧板1之间并能围绕从动轴31转动;两个侧板1的下侧侧面上均固定有三个竖直分布的撑脚2,每个撑脚2的下端均直立在地面上;两个侧板1上对应撑脚2之间均固定有一个横档3,起到了加固的作用;两个侧板1的另一端外侧平面上均嵌入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轴承座4,主动轴32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两个轴承座4中,主动轴32上套设固定有主动辊5,主动辊5位于两个侧板1之间并能围绕主动轴32转动;面板7的四个转角处均穿插固定有一个螺杆6,四个螺杆6的另一端均螺接在其中一个轴承座4的外侧,面板7的外侧平面上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平板8,平板8的上平面上固定有电机9,电机9的转动轴与主动轴32的一端相连接;输送带24套设在主动辊5和从动辊22的外侧;两个侧板1之间装设有分选组件,分选组件包括第一撑杆10、第一横梁11、定位盒12、第二撑杆13、第二横梁14、底板15、步进电机16、摆动块17、摆动杆18、螺钉33、连接板19、换向板20和汇流板21;两个侧板1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撑杆10,第一撑杆10的上侧平面上固定有定位盒12;两个第一撑杆10之间固定有第一横梁11,两个侧板1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撑杆13,两个第二撑杆13之间固定有第二横梁14,第二横梁14的上侧平面上固定有底板15,底板15的上平面上固定有步进电机16,步进电机16位于定位盒12的下游侧,步进电机16的转动轴竖直向下穿过底板15并插入固定在摆动块17中,摆动块17的一侧向外形成有连接杆171,摆动杆18的一侧平面一端固定在连接杆171的下侧平面上;摆动杆18的一侧平面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腰型孔181,螺钉33的螺纹端从上往下穿过第二腰型孔181并螺接在连接板19的一侧平面中部,连接板19的下平面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平行分布的换向板20;两个侧板1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汇流板21,汇流板21的一端下侧侧面上向外形成有连接片211,两个连接片211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1的内侧平面上,汇流板21的另一端向内形成有收拢板212;两个收拢板212的位置与两个换向板20的位置相互配合;两个侧板1之间还装设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位于两个换向板20的下游侧;导向组件包括斜坡板26、分隔板27、第三撑杆28、第三横梁29、第四撑杆35和第四横梁36;斜坡板26的上侧表面上固定有五个等间距分布的分隔板27,从而将斜坡板26平均划分为四个滑道262;五个分隔板27的上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相互平行分布的第三横梁29和第四横梁36,第三横梁29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竖直分布的第三撑杆28,两个第三撑杆28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1的内侧平面上,第四横梁36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竖直分布的第四撑杆35,两个第四撑杆35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1的内侧平面上;斜坡板26的上侧表面下端开设有两个落料孔261,两个落料孔261分别位于两个滑道262中,且两个落料孔261之间间隔有一个滑道262;两个落料孔261的正下方均放置有一个接料盒30;剩下的两个滑道262的最低端正下方也均放置有一个接料盒30;这样能防止因多个接料盒30并排放置而限制了接料盒30的体积;使用时,将颜色探测器34装设在定位盒12中,颜色探测器34的探测头竖直向下照射到位于两个收拢板212之间的输送带24上,颜色探测器34与外部控制系统相连接,外部控制系统还与步进电机16相连接,将一种颜色的多个数量的物件25放置到输送带24上且位于两个汇流板21之间,启动电机9,电机9的转动会带动主动轴32连同主动辊5一起在两个轴承座4中转动,并在从动辊的帮助下带动输送带运转,所有的物件25在输送带24的带动下被带入到两个收拢板212之间并进行汇聚,并使得仅有单个物件25能通过两个收拢板212之间,当物件25通过颜色探测器34的探测头时,颜色探测器34的探测头会对物件25的颜色进行扫描并将探测数据传输给外部控制系统,外部控制系统根据设定将操作数据传输给步进电机16,使得步进电机16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得两个换向板20的摆动端转动并对转其中一个滑道262,单个数量依次通过的物件25会进入两个换向板20之间,再进入其中一个滑道262,最终下落到接料盒30中,同理,当另一个颜色多个物件25放置到输送带24时,两个换向板20会将其导入到另一个滑道262中并最终落入另一个接料盒30,从而实现了多类别分离效果。

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对不同颜色的物件进行分离运输和收集,运输主要通过输送带来完成,而目前的分离操作大都依靠人工手动分拣,自动化程度和分离效率较低,且容易错分,准确率较低;本实用新型能对不同颜色的物件在运输的同时自动进行分离,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分离效率,且操作简单,分离准确率较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