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7930发布日期:2018-09-25 20:5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吸油烟机的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静电滤芯。



背景技术:

静电滤芯是利用电离和吸附的工作原理,以对油烟颗粒进行收集的装置。

现有静电滤芯的结构参照图1,其包括滤芯盒1,滤芯盒1内设置有若干个阴极板2和若干个阳极板5,阴极板2和阳极板5相互间隔设置;滤芯盒1的内侧壁设置有两根正极柱6,正极柱6分别位于滤芯盒1的两端处;两个正极柱6之间连接有若干电离丝61,全部电离丝61均位于阳极板5的下方,阴极板2向下延伸至电离丝61处;使用时,电离丝61呈正电荷,位于电离丝61两侧的阴极板2带有负电荷,形成电离区;阳极板5带有正电荷,阳极板5与阴极板2之间形成吸附区,吸附区位于电离区上方;油烟颗粒经过电离区时被电离并带上电荷,油烟颗粒经过吸附区时,带有电荷的油烟颗粒被阳极板5或阴极板2所吸附,从而实现吸附油烟颗粒的目的。

随着阴极板2上油烟颗粒的逐渐增多,阴极板2表面形成油烟液体,由于重力作用,油烟液体流动至阴极板2的下侧;由于张力作用,阴极板2下侧的油烟液体呈外凸的球面状,带有负电荷的油液液体靠近带有高压正电荷的电离丝61,导致电离击穿的现象,形成火花放电,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滤芯,其具有有效减少电离区产生火花放电现象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电滤芯,包括滤芯盒、设置于滤芯盒内的若干阴极板和设置于滤芯盒内的若干电离丝,每一所述电离丝均位于相邻阴极板之间,且位于阴极板下方的一侧;每一所述阴极板的下侧向下延伸设置有若干个引导凸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极板下侧的油液顺着引导凸片及时向下流动,以快速远离电离丝,流动的油液不会汇集在阴极板的下方,故油液流过阴极板下侧时的厚度较薄,故油液与电离丝之间的距离变大,有效减少电离区产生火花放电的现象。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引导凸片的下边缘设置有波谷边,相邻两个所述引导凸片之间设置有波峰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峰槽底壁边缘及时的将油液流至波谷边处,使全部油液均汇集在波谷边处,使油液及时向下滴落。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凸片的外侧壁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导流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凸片外侧壁上的油液顺着导流凸起向下流动,以加速引导凸片上油液的向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凸片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位于导流凸起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引导凸片一侧油液流至贯穿孔处时,一部分油液及时经贯穿孔进入引导凸片的另一侧;使引导凸片一侧的油液厚度减小,进一步减少火花放电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的长度方向沿阴极板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更多的油液流至贯穿孔处,降低阴极板侧壁上油液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阴极板外侧壁设置有逐渐向引导凸片方向倾斜的导流凹痕,所述导流凹痕位于波峰槽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凹痕位于波峰槽的上方,以便于波峰槽上方的油液直接流向波谷边方向,加速油液流至波谷边处。

进一步地,所述阴极板贯穿设置有安装孔,全部所述安装孔内共同插设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外侧壁与安装孔内侧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杆电连接全部阴极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杆外侧壁套接有间隔管,所述间隔管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阴极板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管有效定位相邻阴极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管的外侧壁且位于间隔管的下方设置有导流凸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管下侧的油液流至导流凸缘上,汇集的油液能够及时的滴落。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杆外侧壁沿其轴向设置有止转槽,所述间隔管内侧壁设置有与止转槽内侧壁相贴合的止转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转凸起位于止转槽内,以避免间隔管的转动,保持全部导流凸缘朝向下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阴极板的下侧设置引导凸片,以及引导凸片上设置有贯穿孔,能够有效降低阴极板上油液的厚度,减少电离区火花放电的现象;

2、阴极板上导流凹痕的设置,以及引导凸片上导流凸起的设置,加速油液汇聚至波谷边处,加速油液的滴落。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静电滤芯的拆解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静电滤芯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阴极板与阳极板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导电杆和间隔管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阴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滤芯盒;2、阴极板;21、导流凹痕;22、安装孔;23、导电杆;231、止转槽;232、陶瓷绝缘座;3、间隔管;31、导流凸缘;32、止转凸起;4、引导凸片;41、波谷边;42、波峰槽;43、导流凸起;44、贯穿孔;5、阳极板;51、让位孔;6、正极柱;61、电离丝;62、陶瓷绝缘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静电滤芯,参照图2,其包括滤芯盒1、设置于滤芯盒1内的若干阴极板2和设置于滤芯盒1内的若干电离丝61;阴极板2和电离丝61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参照图2和图3,阴极板2贯穿设置有安装孔22,全部安装孔22内共同插设有导电杆23,导电杆23外侧壁与安装孔22内侧壁相贴合;导电杆23由导电材料制成,以电连接全部的阴极板2;在使用时,阴极板2连接于接地电极;导电杆23的两端螺纹连接于滤芯盒1的内侧壁。

参照图2和图3,滤芯盒1内设置有若干个阳极板5,阳极板5和阴极板2相互间隔设置;阳极板5的宽度尺寸小于阴极板2的宽度尺寸,阳极板5位于阴极板2上方的一侧;阳极板5位于导电杆23处均设置有让位孔51,让位孔51的内径尺寸大于导电杆23的直径尺寸,以避免阳极板5与导电杆接触。阳极板5上同样插固有导电杆23,阴极板2位于阳极板5上的导电杆23处也均设置有让位孔51,避免阴极板2与阳极板5上导电杆23相接触。阳极板5上导电杆23的两端套接设置有陶瓷绝缘座232,陶瓷绝缘座232插固与滤芯盒1的内侧壁,以避免阳极板5上的导电杆23与滤芯盒1接触。

参照图2,滤芯盒1内设置有两个正极柱6,两个正极柱6分别位于滤芯盒1的两端;正极柱6的两端套设有陶瓷绝缘安装座62,陶瓷绝缘安装座62插固与滤芯盒1的内侧壁。每一电离丝61均连接于两个正极柱6之间;每一电离丝61均位于相邻阴极板2之间,且位于阴极板2下方的一侧。

参照图3和图4,导电杆23外侧壁套接有间隔管3,间隔管3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阴极板2贴合,以定位两个阴极板2之间的距离。间隔管3的外侧壁设置有导流凸缘31,导流凸缘31位于间隔管3的下方,使间隔管3上的油液及时滴落。

参照图4,导电杆23外侧壁沿其轴向设置有止转槽231,间隔管3内侧壁设置有止转凸起32;止转凸起32与止转槽231内侧壁相贴合,以避免间隔管3转动。

参照图5,每一阴极板2的下侧向下延伸设置有若干个引导凸片4,以用于将阴极板2下侧的油液及时向下引流;引导凸片4与阴极板2一体成型。

参照图5和图6,每一引导凸片4的下边缘设置有波谷边41,相邻两个引导凸片4之间设置有波峰槽42;以使油液集中流至波谷边41的最低处,由于重力作用,油液及时向下滴落。

参照图5和图6,引导凸片4的外侧壁通过焊接设置有导流凸起43,导流凸起43沿上下方向设置,以加速引导凸片4处油液向下的滑动;引导凸片4设置有贯穿孔44,贯穿孔44位于导流凸起43的上方;当引导凸片4一侧的油液流至贯穿孔44处时,油液中的一部分流至引导凸片4的另一侧,快速降低引导凸片4处油液的厚度。贯穿孔44的长度方向沿阴极板2长度方向设置,以能够使更多的油液进入贯穿孔44处。

参照图5和图6,阴极板2外侧壁设置有导流凹痕21,导流凹痕21逐渐向引导凸片4方向倾斜,导流凹痕21位于波峰槽42的上方,以使加速阴极板2上油液流至波谷边41处,油液及时的滴落。

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阳极板5接通低压正电极,阴极板2接通接地电极,阳极柱接通高压正电极;阳极板5与阴极板2形成吸附区,阴极板2与电离丝61形成电离区。

油烟颗粒位于电离区时带上电荷,然后继续向上移动;带有电荷的油烟颗粒位于吸附区时,油烟颗粒被吸附于正极板或阴极板2上,并形成油液;由于重力作用,油液向下流动。

油液流动至阴极板2的下侧时,顺着引导凸片4向下流动;以快速离开电离丝61处,减少电离区产生火花放电的效果。

由于波谷边41的存在,油液快速汇集至波谷边41的最低处,并向下滴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