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卷烟机烟丝风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9205发布日期:2019-03-05 18:4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卷烟机烟丝风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烟丝分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卷烟机烟丝风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各大卷烟生产厂所使用的卷烟机排出的梗丝中含有约20~30%的成品可用烟丝,因此,大多卷烟生产厂采用烟丝风分装置对梗丝和烟丝进行分离。烟丝风分装置一般都与负压风机连通,保证烟丝风分装置在负压状态工作。

烟丝风分装置是利用气流的风分原理,即利用不同物料具有不同的悬浮速度而将它们分离,在利用气流浮选某种物料时,设定某一气流速度,使物料中悬浮速度低于设定气流速度的较轻部分向上运动,而物料中悬浮速度高于设定气流速度的较重部分向下运动,从而使物料在气流中被离为较重和较轻的两部分。梗丝的悬浮速度大于烟丝的悬浮速度,因此梗丝向烟丝风分装置的下部移动,而烟丝向烟丝风分装置的上部移动。现有技术中,烟丝风分装置结构相对简单,烟丝和梗丝的混合物在烟丝风分装置内的时间较短,特别是当烟丝和梗丝的粘合度较高时,出现部分烟丝不能和梗丝分离的现象,风分效果差,导致烟丝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卷烟机烟丝风分装置,在烟丝风分装置内部设置风分震荡板,提高烟丝和梗丝的分离的风分效果,减少烟丝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卷烟机烟丝风分装置,包括风分漂浮室,所述风分漂浮室的上部设有烟丝出口、中部设有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下端设有梗丝出口,所述风分漂浮室通过烟丝出口与负压风机连通,所述风分漂浮室内部设有位于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和梗丝出口之间的风分震荡板。

所述风分震荡板包括相对斜向布置的第一风分震荡板和第二风分震荡板,第一风分震荡板位于靠近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一侧,第二风分震荡板位于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相对一侧,第一风分震荡板的下端向第二风分震荡板所在一侧倾斜,第二风分震荡板的下端向第一风分震荡板所在一侧倾斜,第一风分震荡板下端与第二风分震荡板下端之间形成了梗丝向所述风分漂浮室下部运动的入口。

所述第一风分震荡板和第二风分震荡板均为弹性的波形板,所述第一风分震荡板和第二风分震荡板均由多个斜部和竖直部组成,斜部之间依次间隔布置,竖直部之间依次间隔布置,竖直部位于相邻的两个斜部之间。

所述竖直部上均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下进气孔。

所述斜部和竖直部之间的夹角β为130°~170°。

所述第一风分震荡板的长度大于第二风分震荡板的长度,第一风分震荡板上端位于第二风分震荡板上端的上方,第一风分震荡板下端位于第二风分震荡板下端的下方。

所述第一风分震荡板上端固定在所述风分漂浮室的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所在一侧的第一侧壁上,第二风分震荡板上端固定在所述风分漂浮室的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相对一侧的第二侧壁上。

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且位于烟丝出口与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之间的上进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风分漂浮室内部设置位于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和梗丝出口之间风分震荡板,未分离的烟丝梗丝混合物下移过程中会触及风分震荡板,风分震荡板阻碍了烟丝梗丝混合物的快速下降,增加了烟丝梗丝混合物处于风分悬浮状态的时间,从而提高了风分效果;

2、风分震荡板包括第一风分震荡板和第二风分震荡板,第一风分震荡板和第二风分震荡板均具有弹性,能对触及第一风分震荡板和第二风分震荡板的烟丝梗丝混合物形成反复震荡,使烟丝和梗丝更易分散;

3、竖直部上设置有多个下进气孔,在负压环境下,从梗丝出口进入的空气穿过下进气孔形成吹风效果,也利于烟丝和梗丝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2中第一风分震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卷烟机烟丝风分装置,包括风分漂浮室1所述风分漂浮室1的上部设有烟丝出口2、中部设有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3、下端设有梗丝出口4,所述风分漂浮室1通过烟丝出口2与负压风机连通。梗丝出口4与外界连通,空气可以通过梗丝出口4进入风分漂浮室1内部,所述风分漂浮室1内部设有位于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3和梗丝出口4之间的风分震荡板。

所述风分震荡板包括相对斜向布置的第一风分震荡板5和第二风分震荡板6,第一风分震荡板5位于靠近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3一侧,第二风分震荡板6位于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3相对一侧,第一风分震荡板5的下端向第二风分震荡板6所在一侧倾斜,第二风分震荡板6的下端向第一风分震荡板5所在一侧倾斜,第一风分震荡板5下端与第二风分震荡板6下端之间形成了梗丝向所述风分漂浮室1下部运动的入口。

所述第一风分震荡板5和第二风分震荡板6均为弹性的波形板,所述第一风分震荡板5和第二风分震荡板均6由多个斜部8和竖直部7组成,斜部8之间依次间隔布置,竖直部7之间依次间隔布置,竖直部7位于相邻的两个斜部8之间,斜部8和竖直部7之间的夹角β为130°~170°,本实施例中斜部8和竖直部7之间的夹角β为150°。

所述竖直部7上均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下进气孔9,下进气孔9与外界连通,从梗丝出口4进入的空气可以穿过下进气孔9向风分漂浮室1上部运动。

所述第一风分震荡板5的长度大于第二风分震荡板6的长度,第一风分震荡板5上端位于第二风分震荡板6上端的上方,第一风分震荡板5下端位于第二风分震荡板6下端的下方。

所述第一风分震荡板5上端固定在所述风分漂浮室1的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3所在一侧的第一侧壁10上,第二风分震荡板6上端固定在所述风分漂浮室1的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3相对一侧的第二侧壁11上。所述第一侧壁10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且位于烟丝出口2与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3之间的上进气孔12,上进气孔12与外界连通,空气可以通过上进气孔12进入风分漂浮室1内部。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负压风机使烟丝风分装置内部保持负压状态,空气通过梗丝出口4和上进气孔12进入风分漂浮室1内部,由此在烟丝风分装置内部形成向上的气流。当烟丝梗丝混合物从烟丝梗丝混合物入口3进入烟丝风分装置内部后,依靠负压形成的气流形成悬浮状态,较轻的部分烟丝通过烟丝出口2流出烟丝风分装置后被回收再利用,较重的梗丝下落后从梗丝出口4流出烟丝风分装置,实现了烟丝和梗丝的分离。由于另外一部分烟丝和梗丝粘合度较高,会随着梗丝一起向下运动,当未分离的烟丝梗丝混合物下移过程中,会触及第一风分震荡板5和第二风分震荡板6并使第一风分震荡板5和第二风分震荡板6下移,由于第一风分震荡板5和第二风分震荡板6均具有弹性,因此第一风分震荡板5和第二风分震荡板6下移后会在反作用力下恢复原状向上反弹,形成反复震荡,反复震荡的过程增加可以使粘合度较高的烟丝和梗丝分散,且增加了烟丝梗丝混合物处于风分悬浮状态的时间,从而提高了风分效果。且呈波形的第一风分震荡板5和第二风分震荡板6也能增加烟丝梗丝混合物在烟丝风分装置内的滞留时间,利于烟丝和梗丝的分离。竖直部7上设置有多个下进气孔9,在负压环境下,从梗丝出口4进入的空气穿过下进气孔9形成吹风效果,也利于烟丝和梗丝分离。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