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多层过滤除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9813发布日期:2019-01-25 17:3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单向多层过滤除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向多层过滤除铁器。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及其它设备的进口端设备之间。过滤器由筒体、滤网、排污部分、传动装置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过滤器工作时,待过滤的料浆由进水口进入,流经滤网,经过过滤器的滤筒后,料浆中的杂质被阻挡,通过出口进入用户所须的管道进行工艺循环,料浆中的颗粒杂质被截留在滤网内部。当需要清洗时,只要将可拆卸的滤筒取出,处理后重新装入即可。

目前,常规使用的料浆过滤器只对料浆进行一次过滤。一次过滤只能过滤掉大部分块状的物料,过滤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单向多层过滤除铁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向多层过滤除铁器,包括支撑座、第一滤筒、第二滤筒和第三滤筒;支撑座包括三级阶梯;第一滤筒的底部固定在第一级阶梯之上;第二滤筒的底部固定在第二级阶梯之上;第三滤筒的底部固定在第三级阶梯之上;

第一滤筒、第二滤筒和第三滤筒都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所述外部结构包括筒体和法兰;法兰固定在所述筒体的顶部;筒体的一侧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筒体的另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

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通过管道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管道连接方式为管道的一端插入一个滤筒的第二通孔内,所述管道的另一端插入相邻滤筒的第一通孔内;第二滤筒和第三滤筒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方式连接;第一滤筒的第一通孔为料液进口;第三滤筒的第二通孔为料液出口;

在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中,所述内部结构包括强磁棒和一个磁力架;强磁棒有多支;磁力架垂直安装在筒体内;磁力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多支强磁棒的上端均安装在一个磁力架的顶板之上,多支强磁棒的下端均安装在磁力架的底板之上;

在第二滤筒中,所述内部结构还包括安装在磁力架外侧的第一过滤网;

在第三滤筒中,所述内部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三滤筒的筒体内部的第二过滤网。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管道之上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为口径20mm的球阀。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筒体的侧面沿径向垂直安装有排污阀;所述排污阀的口径为15mm。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滤筒的外部结构还包括法兰盖;法兰盖固定在法兰之上;法兰盖之上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为环形。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强磁棒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磁力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滤筒增加料浆的过滤次数,基本杜绝料浆在雾化过程中堵塞雾化装置的情况。滤筒内安装的强磁棒添加除铁功能,吸附料液中的铁屑等材质,减少后期的成品污染;滤筒内安装的滤网大大减少料浆中的杂质及块状物。过滤器的支撑座是阶梯形,过滤器进料口可与搅拌罐直接连接,若搅拌罐出料口低于过滤器进料口可采用输送泵输送或加高搅拌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支撑座;101、第一级阶梯;102、第二级阶梯;103、第三级阶梯;2、排污阀;301、第一滤筒;302、第二滤筒;303、第三滤筒;4、筒体;5、法兰;6、法兰盖;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强磁棒;10、磁力架;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一种单向多层过滤除铁器,包括支撑座1、第一滤筒301、第二滤筒302和第三滤筒303。支撑座1包括三级阶梯101~103。第一级阶梯101、第二级阶梯102和第三级阶梯103依次降低。第一滤筒301的底部固定在第一级阶梯101之上。第二滤筒302的底部固定在第二级阶梯102之上。第三滤筒303的底部固定在第三级阶梯103之上。

第一滤筒301、第二滤筒302和第三滤筒303都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包括筒体4、法兰5、法兰盖6和把手。把手为环形,安装在法兰盖6之上。需要清洗时,只要通过把手将可拆卸的滤筒301~303取出,处理后重新装入即可。法兰盖6固定在法兰5之上。法兰盖6的中心凸出部与法兰5的中心凹陷部相互啮合。法兰盖6封堵法兰5的中心孔。法兰5固定在筒体4的顶部。筒体4的一侧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7。筒体4的另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8。

第一滤筒301和第二滤筒302通过管道连接方式连接。具体的,管道插入第一滤筒301的第二通孔8内,管道的第二端插入第二滤筒302的第一通孔7内,将第一滤筒301和第二滤筒302连接在一起。第二滤筒302和第三滤筒303之间也通过管道连接方式连接。具体的,管道插入第二滤筒302的第二通孔8内,管道的第二端插入第三滤筒303的第一通孔7内,将第二滤筒302和第三滤筒303连接在一起。第一滤筒301的第一通孔7为料液进口。第三滤筒303的第二通孔8为料液出口。

在第一滤筒301和第二滤筒302中,内部结构包括强磁棒9和一个磁力架10。强磁棒9有多支。磁力架10垂直安装在筒体4内。磁力架1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筒体4的内壁上。多支强磁棒9的上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磁力架10的顶板之上,多支强磁棒9的下端均安装在磁力架10的底板之上。强磁棒9对料浆进行除铁过滤,吸附料浆中的铁屑等材质,减少后期的成品污染。本实施例中强磁棒9有四支。强磁棒9是直径为25mm的磁棒,表面最强磁力强度可以达到12000高斯,10000高斯等于1特斯拉。

在第二滤筒302中,内部结构还包括安装在磁力架10外侧的第一过滤网11。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网11是40-60目的过滤网。40~60目是指过滤网的筛孔的边长为0.25mm~0.425mm。第一过滤网11对料浆进行二次除铁过滤的同时,过滤掉大部分的块状物料。

在第三滤筒303中,内部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三滤筒303的筒体4内部的第二过滤网12。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网12是80~120目的过滤网。80~120目指过滤网上的筛孔的边长为0.125mm~0.18mm。第二过滤网12过滤掉料浆中剩余的小块物料,基本杜绝料浆在雾化过程中堵塞雾化装置的情况。

管道之上安装有阀门13。阀门13为口径20mm的球阀。球阀是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可用于料液流动速度的调节与控制。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筒体4的支承表面沿径向垂直安装有排污阀2。排污阀2的口径为15mm。排污阀2利用内部齿轮旋转90°带动阀杆提升实现开启和关闭的目的。

阀门13和排污阀2的开启和关闭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和调整。

料浆从第一滤筒301的第一通孔7进入,经过第一滤筒301内的一组强磁棒9、第二滤筒302内的一组强磁棒9及第一过滤网11、第三滤筒303内的第二过滤网12,最后从第三滤筒303的第二通孔8出料。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