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环内环分筛多种规格粉煤灰的选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0494发布日期:2019-08-27 20:5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环内环分筛多种规格粉煤灰的选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煤灰旋风式选粉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外环内环分筛多种规格粉煤灰的选粉装置。



背景技术:

粉煤灰通常用于蓝砖、混凝土和水泥中,以填充砂石中的微小间隙,增加强度,增加材料的使用寿命,选粉机是专为磨机配套使用的静态分级打散设备,磨机粉碎出的物料颗粒分布范围很宽,通过选粉机选粉后,可将细颗粒先分选出直接得到成品,而大颗粒继续进入辊压机或球磨机再次进行粉碎。目前,在建材及冶金行业,选粉机由于其兼具物料打、散、烘干、分级的功能,可以与磨机组成各种粉磨工艺系统,在建材、水泥、煤磨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粉煤灰旋风式选粉机只能筛选出一级粉和二级粉,对于0.015mm以下的超细粉就不能分选,需要使用另外的专业超细灰分选设备进行分选,超细灰分选设备价格昂贵,且设备占地面积大,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怎样能够通过一台粉煤灰旋风式选粉机分选出各种规格的粉煤灰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外环内环分筛多种规格粉煤灰的选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外环内环分筛多种规格粉煤灰的选粉装置,实现了通过一台粉煤灰旋风式选粉机分选出各种规格粉煤灰的目的,分选出的超细粉能够完全符合生产标准要求,分选效果好,分选速度快,内部结构合理、选粉效率高、节能效果更明显,操作简单,显著提高了系统产量。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环内环分筛多种规格粉煤灰的选粉装置,是由:圆柱形筒体、锥形筒体、粗灰排放管、进风口、旋转筒、定位杆、底平板、顶盖、挡风板、旋转器、定位块、转轴、电机、扇叶、外环、内环、撒料盘、细灰排出管构成;外筒由圆柱形筒体下端设置倒置的锥形筒体一体成形构成,粗灰排放管上端与锥形筒体下端的小直径端口对接,锥形筒体下部一侧设置进风口,外筒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旋转筒和扇叶,外筒内的轴心线处设置转轴,外筒上端密封设置顶盖,顶盖上设置电机,电机的旋转轴头与转轴上端露出顶盖部分对接,旋转筒的上端畅开,下端设置底平板,旋转筒内壁与转轴之间均匀分布定位杆,旋转筒内上端设置内环,旋转筒外上端设置外环,内环和外环均为两端通透的筒状结构,旋转筒上端设置于内环和外环之间,内环和外环上端固定于顶盖下表面,外筒、外环、旋转筒和内环的轴心线重合,旋转筒上端与顶盖下表面之间预留间隙,内环内设置至少一个细灰排出管,细灰排出管上端露出顶盖,外环外周呈圆形分布挡风板,挡风板上端与定位块之间设置旋转器,定位块上端固定于顶盖下表面,呈圆形分布的定位块外周与外筒内壁上端之间设置圆环形的撒料盘,撒料盘固定于顶盖下表面,转轴透过底平板的中心孔,扇叶中心固定于转轴的下端。

所述内环和外环的高度相等,长方形挡风板的高度大于外环的高度,细灰排出管的高度小于内环的高度。

工作原理:粉煤灰混合料由撒料盘的撒料口进入挡风板与圆柱形筒体内壁之间,风由进风口进入外筒内,电机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旋转筒和扇叶同步旋转,气流由下向上将粉煤灰混合料进行强力分散,混合料中的粗重颗粒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向圆柱形筒体内壁面,碰撞后失去动能沿壁面向下滑入粗灰排放管排出,其余物料被旋转气流吹起继续上升,细灰透过相邻两个挡风板之间的缝隙进入挡风板内,挡风板与外环之间的气流减弱,一部分细灰的重力大于风的吹力向下沉降,另一部分细灰的重力小于风的吹力由外环下端进入外环与旋转筒之间,自身重力大于风的吹力的细灰向下沉降,小于风的吹力细灰向上由旋转筒上端进入旋转筒和内环之间,再由内环下端进入内环内,旋转筒在旋转时内部产生强烈而稳定的涡流,涡流将旋转筒内的细灰卷起向上由细灰排出管排出成为最终选出的符合生产标准要求的超细灰产品,气流夹带向下沉降的细灰遇扇叶产生的气流再次与外筒内壁的粗料混合,继续分选。扇叶的转速越慢产生的气流越小,最终选出细灰的规格越细,通过旋转器调整挡风板的角度,相邻两个挡风板之间的间隙越小,最终选出细灰的规格越细,所有的挡风板均为同步调整,通过调整转轴的转速和挡风板的角度可以选出各种规格的细粉,实现了一台机器分选出各种规格细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原有粉煤灰旋风式选粉机的基础上增加外环和内环,实现了通过一台粉煤灰旋风式选粉机分选出各种规格粉煤灰的目的,分选出的超细粉能够完全符合生产标准要求,分选效果好,分选速度快,内部结构合理、选粉效率高、节能效果更明显,操作简单,显著提高了系统产量,细度调节方便,通过调整转轴的转速和挡风板的角度可以选出各种规格的粉,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中:圆柱形筒体1-1、锥形筒体1-2、粗灰排放管1-3、进风口1-4、旋转筒2-1、定位杆2-2、底平板2-3、顶盖3、挡风板4-1、旋转器4-2、定位块4-3、转轴5-1、电机5-2、扇叶5-3、外环6、内环7、撒料盘8、细灰排出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外筒由圆柱形筒体1-1下端设置倒置的锥形筒体1-2一体成形构成,粗灰排放管1-3上端与锥形筒体1-2下端的小直径端口对接,锥形筒体1-2下部一侧设置进风口1-4,外筒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旋转筒2-1和扇叶5-3,外筒内的轴心线处设置转轴5-1,外筒上端密封设置顶盖3,顶盖3上设置电机5-2,电机5-2的旋转轴头与转轴5-1上端露出顶盖3部分对接,旋转筒2-1的上端畅开,下端设置底平板2-3,旋转筒2-1内壁与转轴5-1之间均匀分布定位杆2-2,旋转筒2-1内上端设置内环7,旋转筒2-1外上端设置外环6,内环7和外环6均为两端通透的筒状结构,旋转筒2-1上端设置于内环7和外环6之间,内环7和外环6上端固定于顶盖3下表面,外筒、外环6、旋转筒2-1和内环7的轴心线重合,旋转筒2-1上端与顶盖3下表面之间预留间隙,内环7内设置至少一个细灰排出管9,细灰排出管9上端露出顶盖3,外环6外周呈圆形分布挡风板4-1,挡风板4-1上端与定位块4-3之间设置旋转器4-2,定位块4-3上端固定于顶盖3下表面,呈圆形分布的定位块4-3外周与外筒内壁上端之间设置圆环形的撒料盘8,撒料盘8固定于顶盖3下表面,转轴5-1透过底平板2-3的中心孔,扇叶5-3中心固定于转轴5-1的下端。

所述内环7和外环6的高度相等,长方形挡风板4-1的高度大于外环6的高度,细灰排出管9的高度小于内环7的高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