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分离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1004发布日期:2019-04-29 14:3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分离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分离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粮食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当说由来已久。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向全球敲响警钟,首次提出了“食物安全”问题。

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了“粮食安全”概念,并得到fao、世界粮食理事会、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支持。然而,无论是以国际组织所祈盼的目标来裁减还是实践所收获的效果来衡量,目前全球粮食安全依然没有解除危机,甚至某些指标还在恶化。

第一,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据fao的数据显示,全球粮食储备在2008年只有4.05亿吨,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够全球人食用8至12周。而从2009年的情况分析,美国农业部的报告认为,2009年世界谷物产量可达到22.16亿吨,而在需求量可能达到21.76亿吨的情况下,供大于需只有4000万吨。

第二,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借助于需求增加和大宗资源价格上升的力量,国际市场粮价最近几年一路扶摇直上。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让粮食价格发生“夭折”,但目前仍处于历史高位。据oecd和fao联合发布的《2009-2018农业展望》报告,粮价总体水平目前远高于10年平均水平,一些粮食的价格比1998年—2008年的水平高出了一倍。

第三,饥饿人口有增无减。据联合国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全球每天忍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10.2亿人,扭转了过去40年中饥饿人口持续减少的趋势,而且这一数字将继续增加。

而在中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的目标。

粮食分离筛选是把粮食送上餐桌的重要的一步。例如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以保证生产安全。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然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大米。现代新型大米还应用色选、风选、去菌除尘、灭菌绝虫、抗菌、阻氧、抑酶、仿生包装等加工技术以使大米更卫生安全,鲜香营养,损耗更小。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较为均衡,这应该是其所以成为人类主食的根本原因。

申请号为cn201721559645.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粮食筛选选机上的粮食筛选设备,包括转动主轴和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表面安装有筛选箱和蓄水箱,所述筛选箱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主轴相连,所述一级筛网、二级筛网和三级筛网的外侧均固定有滑块,所述筛选箱的内壁上安装有圆形导轨,所述吸尘管与蓄水箱的顶端相连,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天然水,所述蓄水箱的顶端连接有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负压风机。本实用新型,当驱动电机带动转动主轴转动时,三个搅拌扇叶可对粮食进行搅拌处理,将团在一起的粮食进行打碎,有利对粮食的筛选,同时三个筛网对粮食多次筛选处理。但该装置对密封性要求高,不利于日常维护使用。

申请号为cn20171125151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粮食筛选机的可调节多层筛选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底座,四个装置本体自上向下依次安装在底座上:装置本体通过电机驱动“山”形杆位移从而上下振动;装置本体内底面设有若干弹簧柱;装置本体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装置本体一侧设有喷气装置;装置本体周侧内表面设有条形磁铁。本发明通过喷气装置将粮食中的灰尘、瘪谷等较轻杂质吹走,并通过磁铁将粮食中的铁屑吸附。但该装置没有设置单独的收集装置,不利于筛选后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的一种多级分离筛选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级分离筛选装置,包括壳体1,主控装置2,第一风道3,第二风道4,第二风选机5,集料箱6,第二风选出料口7,第二震动出料口8,第二振动筛9,第一风选机10,第一震动出料口11,横梁12,第一振动筛13,流量秤14,触控显示器,第一风道风机,第二风道风机,第一风机,第一电机,第二风机,第二电机和入料斗15;

进一步地,入料斗15的一端位于壳体1内,入料斗15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入料斗15的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连接流量秤14;第一风选机10、第二振动筛9、第二风选机5和第一振动筛13位于壳体1内;第一振动筛13、第一风选机10、第二振动筛9和第二风选机5由上至下依次排布在壳体1内部;横梁12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第一风机、第一电机、第二风机、第二电机和主控装置2位于壳体1内;

进一步地,第一风道风机、第二风道风机、流量秤14、第一风机、第一电机、第二风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与主控装置2连接;第一风机连接第一风选机10,第二风机连接第二风选机5,第一电机连接第一振动筛13,第二电机连接第二振动筛9;第一风选机10连接第一风道3,第二风选机5连接第二风道4,第一风道3连接第一风道风机,第二风道4连接第二风道风机;

进一步地,壳体1外侧安装触控显示器,触控显示器连接主控装置2;

进一步地,第一振动筛13末端下方安装第一震动出料口11,第一震动出料口11伸出壳体1外;第二振动筛9末端下方安装第二震动出料口8,第二震动出料口8伸出壳体1外;第二风选出料口7固定在第二风选机5上,第二风选出料口7的一端位于第二风选机5内,第二风选出料口7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集料箱6位于壳体1内第二风选机5的下方。

进一步地,第一振动筛13、第一风选机10、第一震动出料口11、第二震动出料口8、第二振动筛9和第二风选机5都固定在横梁12上。

进一步地,第二风选出料口7与壳体1连接的位置位于第二风道4对侧。

进一步地,第一风选机10和第二风选机5均为倒锥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合理,多级分选、筛选,能够良好筛选出不同物料和杂质,实现流水线式筛选作业,方便操作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多级分离筛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如图1,一种多级分离筛选装置,包括壳体1,主控装置2,第一风道3,第二风道4,第二风选机5,集料箱6,第二风选出料口7,第二震动出料口8,第二振动筛9,第一风选机10,第一震动出料口11,横梁12,第一振动筛13,流量秤14,触控显示器,第一风道风机,第二风道风机,第一风机,第一电机,第二风机,第二电机和入料斗15;

入料斗15的一端位于壳体1内,入料斗15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入料斗15的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连接流量秤14;第一风选机10、第二振动筛9、第二风选机5和第一振动筛13位于壳体1内;第一振动筛13、第一风选机10、第二振动筛9和第二风选机5由上至下依次排布在壳体1内部;横梁12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第一风机、第一电机、第二风机、第二电机和主控装置2位于壳体1内;

第一风道风机、第二风道风机、流量秤14、第一风机、第一电机、第二风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与主控装置2连接;第一风机连接第一风选机10,第二风机连接第二风选机5,第一电机连接第一振动筛13,第二电机连接第二振动筛9;第一风选机10连接第一风道3,第二风选机5连接第二风道4,第一风道3连接第一风道风机,第二风道4连接第二风道风机;

壳体1外侧安装触控显示器,触控显示器连接主控装置2;

第一振动筛13末端下方安装第一震动出料口11,第一震动出料口11伸出壳体1外;第二振动筛9末端下方安装第二震动出料口8,第二震动出料口8伸出壳体1外;第二风选出料口7固定在第二风选机5上,第二风选出料口7的一端位于第二风选机5内,第二风选出料口7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集料箱6位于壳体1内第二风选机5的下方。

第一振动筛13、第一风选机10、第一震动出料口11、第二震动出料口8、第二振动筛9和第二风选机5都固定在横梁12上。

第二风选出料口7与壳体1连接的位置位于第二风道4对侧。

第一风选机10和第二风选机5均为倒锥形。

工作时,通过触控显示器进行操作控制,物料通过入料斗进入内部,通过流量秤进行称量物料流量,物料通过第一震动筛时,将物料内的大颗粒物料进行筛选,并将大颗粒物料通过第一震动出料口排出;然后筛选后的小颗粒物料及杂质粉尘等进入第一风选机中,通过风选使比较有重量的小颗粒物料先进入第二震动筛中,然后此小颗粒物料通过第二震动出料口排出;最后剩下的极小但稍有重量的物料和粉尘杂质进入第二风选机中,利用重量差的方法将粉尘杂质吹入第二风选出料口中,而剩余的极小物料下落至集料箱中。

本发明适合筛选多杂质类物料,例如加工后的大米,其大米中含有精白米,碎米,胚芽,米糠,粉尘等,通过本发明层级筛选,在第一震动筛中,可将精白米等饱满米粒筛出,通过第一震动出料口进行收集精白米;而在第一风选机处可将碎米优先下落,使碎米在第二震动筛处筛出,并通过第二震动出料口排出;剩余物料为大米胚芽、米糠和粉尘杂质通过第二振动筛下落至第二风选机中,通过第二风选机,将米糠和粉尘杂质吹入第二风选出料口处,而大米胚芽则落入集料箱中进行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合理,多级分选、筛选,能够良好筛选出不同物料和杂质,实现流水线式筛选作业,方便操作和使用。

以上所述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