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意外启动功能的高速台式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3972发布日期:2019-10-19 03:49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意外启动功能的高速台式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意外启动功能的高速台式离心机。



背景技术:

高速台式离心机属常规实验室用离心机,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医药等科研教育和生产部门,适用于微量样品快速分离合成。

现有的高速台式离心机包括机体与盖板,盖板设置在机体上表面,盖板与机体上表面边缘铰接,机体上表面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下端设置有通孔,盖板将容纳腔将上端开口盖住,机体内部设置有电机,容纳腔中设置有转动件,电机主轴通过通孔与转动件连接并带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上设置有若干离心管,需要离心的液体被放置在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在需要开始离心工作时,首先将盖板打开,将需要离心的液体放置在各离心管中,之后盖上盖板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件旋转对离心管中的液体进行离心,离心之后再将盖板打开,将离心好的液体取出,完成液体的离心工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每次操作人员需要开始离心液体的工作时,都需要做一个将盖板关上的动作,如果有时操作人员粗心,将需要离心的液体放置好之后忘记盖上盖板就启动了电机,使得转动件在电机的带动下开始旋转,那么处于容纳腔中的物品就可能会被抛飞出来,而且如果此时操作人员是一位长头发的女士,在操作时头发又没有束起而是垂落下来的,那么就有可能会将头发卷入到容纳腔中,导致发生非常危险的情况,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意外启动功能的高速台式离心机,其具有防止高速台式离心机在盖板没有盖上时就被启动、提升高速台式离心机安全性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防意外启动功能的高速台式离心机,包括机体与盖板,所述盖板一侧边缘与所述机体上表面一侧边缘铰接,还包括按钮开关与按压件,所述按钮开关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端表面,所述按钮开关控制所述机体内部电路的通断,所述按压件设置在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机体一侧表面,所述按压件与所述按钮开关位置相对应,在所述盖板盖在所述机体上表面上时,所述按压件按压所述按钮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体中放置好需要离心的液体之后,将盖板盖上,因按钮开关控制机体内部的电路,盖板上的按压件按动按钮开关,机体内部的电路就会接通,使得高速台式离心机通电开始工作,如果没有盖好盖板,那么按压件就不能按压到按钮开关,按钮开关就不能将机体内部的电路接通,高速台式离心机也就不能开始离心工作,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醒操作人员在放置好需要离心的液体之后,要将盖板盖好才能开始离心工作,高速台式离心机就不会出现在盖板没盖好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的情况,提升了高速台式离心机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按钮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的设置,使得按钮开关能够有效的被隐藏起来,减少了误触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件靠近所述机体一端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按钮开关上的按钮远离所述第一凹槽槽底一端的端部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凹槽的设置使得按压件在按压按钮开关时,能够更加准确方便的按压按钮开关上的按钮,按压件不易在按压按钮时出现打滑或按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槽口的位置进行了倒圆角,所述按压件远离所述盖板一端端部边缘进行了倒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的槽口位置进行了倒圆角之后,槽口变大,按压件远离盖板一端端部边缘进行了倒角,按压件远离盖板一端就稍微变小了一点,在按压件需要进出第一凹槽时就会更加方便,有利于按压件进出第一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槽口位置设置有柔软的掩盖件,所述掩盖件呈絮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掩盖件的设置,将第一凹槽的槽口遮盖住,使得第一凹槽中不易落入其它杂物,使得第一凹槽不易被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按压件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在所述按压件塞进所述第一凹槽中按压所述按钮开关时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的设置,使得按压件在进入第一凹槽中按压按钮开关时可以被卡住从而被固定住位置,按压件能够更加稳定的按压按钮开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凸起向所述按压件延伸0.5毫米~1.0毫米,所述环形凸起远离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一端进行了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向按压件延伸0.5毫米~1.0毫米,而且环形凸起远离第一凹槽侧壁一端进行了倒角,使得环形凸起能够被环形凹槽稍微卡住的同时也可以被比较容易的拉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钮开关设置在所述机体远离所述机体与所述盖板的铰接处,所述按压件设置在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机体与所述盖板铰接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需要完全盖在机体上时,按压件才可以按压到按钮开关,机体内部电路也才能通电,进一步提升了高速台式离心机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机体中放置好需要离心的液体之后,将盖板盖上,因按钮开关控制机体内部的电路,盖板上的按压件按动按钮开关,机体内部的电路就会接通,使得高速台式离心机通电开始工作,如果没有盖好盖板,那么按压件就不能按压到按钮开关,按钮开关就不能将机体内部的电路接通,高速台式离心机也就不能开始离心工作,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醒操作人员在放置好需要离心的液体之后,要将盖板盖好才能开始离心工作,高速台式离心机就不会出现在盖板没盖好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的情况,提升了高速台式离心机的安全性能;

2.第一凹槽的设置,使得按钮开关能够有效的被隐藏起来,减少了误触的可能性,第二凹槽的设置使得按压件在按压按钮开关时,能够更加准确方便的按压按钮开关上的按钮,按压件不易在按压按钮时出现打滑或按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容纳腔;12、调速旋钮;13、按压开关;14、第一凹槽;141、掩盖件;142、环形凸起;15、扣孔;2、盖板;21、卡钩;3、按钮开关;31、按钮;4、按压件;41、环形凹槽;42、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防意外启动功能的高速台式离心机,包括:机体1、盖板2、按钮开关3与按压件4,盖板2呈正方体板形且为不锈钢材质,机体1呈正方体形且外壳为不锈钢材质,盖板2一侧边缘与机体1上表面一侧边缘铰接,机体1上端表面位置开设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截面呈圆形,机体1上端表面远离机体1与盖板2铰接处一侧边缘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扣孔15,扣孔15截面呈长方形,盖板2靠近机体1一侧表面远离盖板2与机体1铰接处的一侧焊接有卡钩21,卡钩21呈L形且为不锈钢材质,卡钩21与盖板2垂直,卡钩21的位置与扣孔15的位置相对应,在盖板2盖在机体1上时卡钩21卡进扣孔15中将盖板2固定,机体1远离机体1与盖板2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调速旋钮12,两个调速旋钮12之间设置有一个控制高速台式离心机是否通电的按压开关13。

参照图1与图2,机体1上表面远离盖板2与机体1铰接处一侧边缘开设有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截面呈圆形,第一凹槽14槽口的位置进行了倒圆角,第一凹槽14槽口位置粘连有一圈柔软的掩盖件141,掩盖件141呈絮状且为棉质材料制成,按钮开关3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凹槽14槽底中,第一凹槽14侧壁上开设有穿孔供按钮开关3与机体1内部电路连接。

参照图1与图2,按压件4焊接在盖板2靠近机体1一侧表面,按压件4与按钮开关3的位置相对应,按压件4呈圆柱形且为不锈钢材质,按压件4远离盖板2一端端部边缘进行了倒圆角,在盖板2盖在机体1上表面上时,按压件4伸进第一凹槽14中按压按钮开关3,第一凹槽14侧壁上还一体成型有一圈环形凸起142,环形凸起142与第一凹槽14槽底垂直的截面呈正方形。

参照图2与图3,按压件4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41,环形凸起142在按压件4塞进第一凹槽14中按压按钮开关3时与环形凹槽41相适配,环形凸起142向按压件4延伸0.5毫米~1.0毫米,可以为0.5毫米、0.6毫米、0.7毫米、0.8毫米、0.9毫米或1.0毫米,此处为0.7毫米,环形凸起142远离第一凹槽14侧壁的一端进行了倒角。

参照图2与图3,按压件4靠近机体1一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42,第二凹槽42截面呈圆形,第二凹槽42的深度在0.5毫米~1.0毫米之间,可以为0.5毫米、0.6毫米、0.7毫米、0.8毫米、0.9毫米或1.0毫米,此处为0.8毫米,第二凹槽42与按钮开关3上的按钮31远离第一凹槽14槽底一端的端部相适配。

参照图1与图2,按钮开关3控制机体1内部电路的通断,按钮开关3上的按钮31呈圆柱形且为硬质塑料材质,按压件4设置在盖板2远离机体1与盖板2铰接处一端边缘位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将需要离心的液体放在容纳腔11中,之后将盖板2盖下,按压件4插进第一凹槽14中按压按钮开关3,按钮开关3将机体1中的电路连通,启动高速台式离心机开始离心操作,在离心工作完成之后,按压机体1表面的按压开关13切断电源,打开盖板2,将完成离心操作的液体取出,在此时只要将盖板2打开,不管是否按压过按压开关13,高速台式离心机都会断电,因为按钮开关3控制了机体1中的整个电路,这样的设计方式提升了高速台式离心机的安全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