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4489发布日期:2019-12-24 21:48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选矿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矿器。



背景技术:

在选矿作业流程中,常需要将矿浆输送至分矿设备,然后分配到下一个作业中的两个或者多个同时并行运行的选矿设备中。分矿(即矿浆分配)是否均匀以及入料量的稳定与否,会对后续设备及工艺流程的运行稳定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对两台煤泥分级筛进行煤浆给料,由于分矿设备矿浆分配不均匀,导致其中一台筛子的给入矿浆浓度较大,严重影响了该台筛子的筛分效率,造成产品工艺指标差异明显。

统的分矿设备主要为分矿箱,矿浆从进料槽输送至分矿箱中,然后从排矿管给入后续选矿设备。但是,分矿箱普遍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1、分矿(矿浆分配)不均。矿浆常常是通过渣浆泵经由软管泵送进入分矿箱,无论是从顶部或者侧面给入矿浆,都极易造成紊流,使得进入各分配支路的矿浆浓度不均匀,造成后续选矿系统的指标偏差很大,分矿箱的制作材料一般为钢材,不耐磨,加工制作成本高。此外,在选矿尤其是重选系统中,选矿设备往往很多,而且都要求做到均匀给矿,因而对分矿设备的使用数量需求很大、要求很高,使得投资和生产成本较高。

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成本较代的分矿设备来满足巨大数量的需求,从而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容易的分矿器,满足大量需求,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矿浆通过矿浆管从分料漏斗的下端口进料,浆料冲击半球面的挡块形成漩涡分散开来,再通过锥面上的分料孔流出,对称位置的分料孔通过软管合并连通到一个接料管内,从而实现均匀分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制作,且大量制造成本较低,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料漏斗;2.矿浆桶;3.矿浆管;4.分料孔;5.支撑杆;6.连接杆;7.挡块;8.接料管;9.圆筒;10.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分矿器,满足大量需求,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本实用新型的如图1-2所示,揭示了一种分矿器,包括矿浆桶和设置在矿浆桶内的矿浆管,还包括分料漏斗,所述分料漏斗的下端口与矿浆管接通,矿浆经由管路后从分料漏斗下端口涌出,分料漏斗上设置有绕锥面一周的分料孔,分料孔均匀对称设置,分料漏斗上装设在有支撑杆,支撑杆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竖直设置且延伸至分料漏斗的下端口内,连接杆底部安装有挡块,挡块位于分料漏斗下端口的正中间,从下端口涌出的矿浆冲击挡块后向四周分散形成漩涡,冲击后的矿浆流进漏斗壁上的分料孔内,每一分料孔均连接有一根软管,相互对称的分料孔处连接的软管组合插接到同一接料管内,所述的接料管设置为至少两个,分料孔数量为接料管两倍,相互对称的分料孔内的矿浆流入到同一接料管内,使得矿浆分散均匀。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挡块下表面为半球面。矿浆冲击半球面,各个冲击面均相同,矿浆分散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的分料漏斗的上端装接有圆筒,所述的圆筒面上设置有均匀对称的溢流口,溢流口数量与接料管相同,每一个溢流管均通过软管与相对的接料管连通。矿浆涌出的量太过多,经由溢流口流出,并通过软管流入到相应的接料管中,避免流出分料漏斗。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设置为长方形,所述的支撑杆放置在圆筒的上方,支撑杆两端向外延伸并弯折贴合圆筒壁。支撑杆呈现扣装在漏斗上,安装拆卸方便。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的连接杆上端穿过支撑杆并通过紧固螺母锁紧,所述的挡块设置有内螺纹孔,连接杆下端通过螺纹与挡块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母锁紧。支撑杆与连接杆、连接杆与挡块均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便于拆卸安装,且可以通过调节螺纹,调节挡块安装位置的高低。

此外,所述的分料漏斗的下端口从上到下由宽变窄,便于矿料分散。所述的软管与接矿管之间有间隙,避免空气堵塞接料管。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矿浆通过管过从分料漏斗的下端口涌出,冲击挡块后形成漩涡,矿浆漩涡沿着锥面侧壁旋转,通过锥面壁上均匀设置的分料孔流出后经由软管流入到接料管内,矿浆涌出的量过多直至溢流口处,矿浆通过溢流口经由软管流入到接料管内,分料孔数量为接料管两倍,对称部位的分料孔连接着的软管插接入同一接料管内,溢流口与接料管数量相同,溢流口通过软管与对应的接料管连通,确保每一接料管内的矿浆都是均匀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满足大量需求,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