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蜂巢电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8599发布日期:2020-02-08 00:0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蜂巢电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除油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蜂巢电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后排放,以达到绿色环保的标准。静电除油烟装置利用电场作用可以有效的除去废气中的油烟,使废气达到排放标准。

传统的这种蜂巢电场结构的阴极线一般采用细长钢杆,蜂巢电场结构设置有支架,阴极钢杆一端通过与支架连接固定在阳极筒中轴线上。一方面,由于钢杆相对较粗,表面光滑,其放电效果较差,除油烟效果不佳,而且钢杆与支架焊接(或螺栓连接),安装麻烦,耗时费力;另一方面,蜂巢电场入风侧、进风侧均需要设置绝缘子固定阴极架,长时间使用后,绝缘子上容易积聚油烟和灰尘,难以清洁,影响电场工作。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蜂巢电场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蜂巢电场结构中绝缘子上积聚油烟或灰尘导致绝缘子绝缘性能降低的问题及绝缘子清洗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蜂巢电场结构,包括若干阳极筒、分别连接在阳极筒两端的第一阳极基板和第二阳极基板、设置在第一阳极基板外侧的第一阴极架以及设置在第二阳极基板外侧的第二阴极架,第二阴极架设在蜂巢电场进风一端,第一阴极架设在蜂巢电场出风一端,所述新型蜂巢电场结构还包括:

穿过阳极筒、第一阳极基板、第二阳极基板且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阴极架和第二阴极架上的阴极线及连接杆,且阴极线、连接杆设在阳极筒的中轴线上;每个阳极筒只穿过一根阴极线或连接杆;第一阳极基板靠近第一阴极架一侧设有用于固定第一阴极架的绝缘子,且第二阴极架通过连接杆与第一阴极架固定连接。

所述新型蜂巢电场结构中,所述连接杆分别穿过位于蜂巢电场的四个边角的阳极筒。

所述新型蜂巢电场结构中,所述连接杆还穿过位于蜂巢电场中部的阳极筒。

所述新型蜂巢电场结构中,所述第二阳极基板靠近第二阴极架一侧固定有固定脚,且固定脚位于第二阳极基板的四个角上,固定脚的长度长于第二阴极架的厚度及其与第二阳极基板之间的距离之和。

所述新型蜂巢电场结构中,所述阴极线为钢丝或钢丝绳。

所述新型蜂巢电场结构中,所述阴极线一端设有调节阴极线松紧度的弹性结构,使阴极线绷紧设置在阳极筒的中轴线上,且弹性结构设在第一阴极架与第一阳极基板或第二阴极架与第二阳极基板之间。

所述新型蜂巢电场结构中,所述阴极线的两端均设有调节阴极线松紧度的弹性结构,使阴极线绷紧设置在阳极筒的中轴线上,且弹性结构设在第一阴极架与第一阳极基板和第二阴极架与第二阳极基板之间。

所述新型蜂巢电场结构中,所述弹性结构与阴极线为一体结构,且弹性结构由阴极线卷绕形成的弹簧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蜂巢电场结构,两侧的阴极架通过连接杆连接,形成一体的框架结构,并通过第一阳极基板上设有的绝缘子固定两个阴极架形成的框架结构;两侧的阴极架形成一体的框架结构不仅能够固定阴极架,还能保护绝缘子,避免绝缘子上积聚大量油烟或灰尘,导致绝缘子绝缘性能降低,并延长清洗周期;另外,还设有固定架保护框架结构,保证电场结构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蜂巢电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蜂巢电场结构的正视图,其中,拆除固定脚。

图3为图2中所标示的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蜂巢电场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蜂巢电场结构,包括若干组均匀分布的阳极筒1、分别连接在阳极筒1两端的第一阳极基板2和第二阳极基板3、设置在第一阳极基板2外侧的第一阴极架21以及设置在第二阳极基板3外侧的第二阴极架31,以及穿过阳极筒1、第一阳极基板2、第二阳极基板3且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阴极架21和第二阴极架31上的阴极线4和连接杆5。

第二阴极架31设在蜂巢电场进风一端,第一阴极架21设在蜂巢电场出风一端,第一阳极基板2和第二阳极基板3之间设有固定柱203连接固定;阴极线4、连接杆5穿过阳极筒1和第一阳极基板2、第二阳极基板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阴极架21和第二阴极架31上。

阴极线4、连接杆5设在阳极筒1的中轴线上,并且每个阳极筒1只穿过一根阴极线4或连接杆5,即阴极线4和连接杆5不穿过同一阳极筒1中,使阴极线4和连接杆5分别与对应的阳极筒1形成电场结构。作为简单替换,也可将第一阴极架21一侧设为蜂巢电场进风一端,将第二阴极架31设为蜂巢电场出风一端。

第一阳极基板2靠近阴极架一侧的四个角上均设有绝缘子6,且第一阴极架21通过绝缘子6固定在第一阳极基板2上;第一阴极架21通过连接杆5与第二阴极架31连接固定,使得阴极架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阳极筒1设置成圆形通道,阳极筒1同一行为一组,阴极线4绷紧置于阳极筒1的中轴线上。阴极线4与对应的阳极筒1内壁各处的距离相同,且与阳极筒1内壁各处的距离相同,外加高电压后,所形成的电场在阳极筒1的横切面上以阴极线4为中心的对称分布,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阳极筒1的具体形状,阳极筒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多边形通道、椭圆形通道等。所述连接杆5为钢杆,且不限定连接杆5的具体横截面形状。

一个实施例中,相邻量组阳极筒1错位排布,呈蜂巢状,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每组阳极筒1的数量相同,底面排布成矩形,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阳极筒1的位置排布。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蜂巢电场的每个边角设有2个阳极筒1,对应的,连接杆5为8根,蜂巢电场的每个边角各2根;连接杆5分别穿过位于蜂巢电场的四个边角上对应的阳极筒1,并固定两侧的阴极架,两侧阴极架即为第一阴极架21和第二阴极架31。而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5为五根,且连接杆5分别穿过位于蜂巢电场的四个边角及蜂巢电场中的任一位置的阳极筒1,优选地,五根连接杆5分别穿过位于蜂巢电场的四个边角及蜂巢电场正中心的阳极筒1。

所述连接杆5的数量和位置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连接杆5与阳极筒1形成的电场结构可均匀设置在蜂巢电场上,且数量小于或等于阳极筒1的数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阳极筒1错位排布,呈蜂巢状,位于蜂巢电场四个边角的阳极筒1数量为3,则对应的连接杆5数量为12根,与四个边角的阳极筒1数量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二阳极基板3靠近第二阴极架31一侧固定有固定脚7,且固定脚7位于第二阳极基板3的四个角上,并且固定脚7的长度长于第二阴极架31的厚度及第二阴极架31与第二阳极基板3之间的距离之和。无论所述蜂巢电场立式或卧式摆放,固定脚7能够保护由两侧阴极架形成一体的框架结构,避免因碰撞影响框架结构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阴极线4为钢丝或钢丝绳。实际应用中,钢丝绳可以通过两端拉紧,绷紧设置在阳极筒1的中轴线上,无论是卧式还是立式摆放,都能够保证长时间使用中,也不会偏离阳极筒1的中轴线,极大的提高了蜂巢电场的除油烟效果,同时延长了蜂巢电场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所述阴极线4的两端设有调节阴极线4松紧度的弹性结构041,使阴极线4绷紧设置在阳极筒1的中轴线上,所述弹性结构041与阴极线4一体化制作,弹性结构041且设在阴极架与阳极基板之间的空隙上。弹性结构041起缓冲和调节作用,正常工作时,弹性结构041为轻微拉伸状态,当蜂巢电场结构受碰撞发生形变,弹性结构041也发生相对形变,以保证阴极线4时刻绷紧的置于阳极筒1的中轴线上。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阴极线4一端设有调节阴极线4松紧度的弹性结构041,使阴极线4绷紧设置在阳极筒1的中轴线上,且弹性结构041设在第一阴极架21与第一阳极基板2之间的空隙。作为简单替换,也可以将弹性结构041设在第二阴极架31与第二阳极基板3之间的空隙。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阴极线4的两端均设有调节阴极线4松紧度的弹性结构041,使阴极线4绷紧设置在阳极筒1的中轴线上,且弹性结构041设在第一阴极架21与第一阳极基板2和第二阴极架31与第二阳极基板3之间之间的空隙。

请参照图3,图3为所述阴极线4与对应的阴极架连接图,所述弹性结构041由阴极线4卷绕形成的弹簧结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安装效率,可以采用直径较小的弹簧材质的不锈钢丝作为阴极线4,并将该不锈钢丝的未端卷绕形成弹簧形态,制得弹性结构041。这种结构巧妙的将弹簧和阴极线4结合在一起,不但制作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弹簧和阴极线4的安装效率。

为了方便蜂巢电场结构的组装,实际应用中,阴极架上设有固定孔042和卡位片043,弹性结构041远离钢丝绳一端设有钢丝绳圈套,阴极线4通过钢丝绳圈套在固定孔042中通过卡位片043进行固定。作为简单替换,弹性结构041远离钢丝绳一端设有钢丝绳挂钩044,通过钢丝绳挂钩044固定阴极线4。

与传统的蜂巢电场结构相比,所述连接杆5均匀设置并连接两侧的阴极架,且穿过对应位置的阳极筒1。连接杆5均匀替代了部分阴极线4,与对应的阳极筒1形成电场结构,且与阳极筒1内壁各处的距离相同,外加高电压后,所形成的电场在阳极筒1的横切面上以阴极线4为中心的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蜂巢电场结构除油烟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十分适用于日常生活废气处理或工业废气处理。两侧的阴极架通过连接杆5连接,形成一体的框架结构;并且第一阴极架21通过第一阳极基板2上设有绝缘子6,该绝缘子6与第一阴极架21固定连接,使第一阴极架21与第二阴极架31形成的整体框架结构能够稳定地固定在蜂巢电场上;另外,还设有固定脚7,对上述框架结构进行保护;所述蜂巢电场结构减少了绝缘子6的使用,并减轻蜂巢电场的重量,而且还解决了钢丝或钢丝绳受重力影响无法立式摆放的问题,使该蜂巢电场实现立式摆放。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