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选砂筛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1979发布日期:2020-05-20 00:1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选砂筛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选砂筛砂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黄砂运用较多,不管是混凝土搅拌,砂浆搅拌都需要用到大量黄砂,但是黄砂是由河内或者采砂场开采而来,必然含有大量碎石,鹅卵石,杂物等物质,如果黄砂在使用前不经过筛沙处理,一些粒径不符合要求的杂物碎石等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尤其是影响混凝土及砂浆内骨料的结合度,造成结构强度不符合要求,因此筛砂处理非常重要。

通常的筛砂工具是利用筛网进行过滤排除不符合粒径要求的杂物,所使用的筛网一般是倾斜设置,黄砂从筛网的一侧倾倒后,符合粒径要求的黄砂会从筛网处穿过,而不符合粒径要求的较大砂石会滞留在筛网的一侧并滑落到地面上,虽然这种处理方式简单方便,但是处理时黄砂未与筛网长时间振筛接触,很容易造成大量黄砂直接未经处理即滑落到地面上,反而需要二次甚至多次处理,影响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选砂筛砂装置,其能够高效的振筛处理黄砂,排除不符合粒径要求的砂石,处理高效且方便操作,包括固定架,震动框,筛网,电机,所述固定架为门形架形式,其设置在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架的内侧上方的前后侧边位置各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为竖向设置,其上侧边位置突出于固定架的上方,所述震动框为矩形框架体,其前后侧边位置的左右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与卡板对应的滑动槽,所述震动框搁置在两侧固定架的上方,同时震动框的前后两侧下方的滑动槽分别对应卡入在两侧固定架上的卡板上,同时滑动槽能够在卡板上左右滑动,从而使得震动框能够在固定架上左右滑动,所述左侧的固定架的上方中部位置设置有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为“l”形状,所述震动框的左侧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的位置与l形固定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固定侧板与l形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则震动框在向左移动时会对弹簧形成挤压,所述右侧的固定架的上方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架杆,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架杆的上端,所述电机的上方通过转轴固定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与电机上转轴的固定点处于凸轮的非中心位置,这样使得该固定点到凸轮的外侧边各个部位的距离都不相同,凸轮的应用较多,不作过多详述,所述凸轮的一侧外侧边贴靠在震动框的右侧边上,这样电机带动凸轮转动时会推动震动框发生移动,加上震动框左侧弹簧的挤压作用,会推动震动框回撤,则震动框会发生左右快速来回移动,形成震动效果。

另外,所述筛网为矩形状,其外侧一圈固定设置有筛网框,所述震动框的后侧边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边,所述筛网框的长度略微小于左右两侧的固定边之间的间距,所述震动框的后侧边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边上设置有固定轴杆,所述筛网框的后侧边两侧内部设置有与固定轴杆对应的穿孔,所述筛网框的后侧边放置在震动框后侧边上左右两侧的固定边之间,且同时固定轴杆穿入在穿孔内,使得筛网框得到相对固定,而穿孔能够相对固定轴杆进行转动,则可以抬动筛网框的前侧边使得筛网发生倾斜,容易让处于筛网上方的砂石落下。

所述筛网的后侧位置设置有长条形洞口,当筛网被抬起发生倾斜时,则其上方的砂石会顺势向洞口位置滑落,并从洞口处落下,达到快速清除较大砂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直接将待处理的黄砂均匀落入到筛网的上方,启动电机,则震动框带动筛网框以及筛网发生快速来回移动,符合粒径的黄砂则从筛网上落下,而留下较大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砂石,当筛网上方较大粒径的砂石堆积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筛砂操作造成一定干扰影响,此时只需要将筛网框前侧抬起使得筛网发生倾斜,则较大粒径的砂石则从洞口位置落下,被清理至后侧,相比传统的筛砂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筛网工作时为平放状态,处理效果好,符合粒径的黄砂不会被误筛,不需要二次处理,而且清除不符合要求的砂石的操作过程也非常便捷。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两侧位置的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为向下且向外侧倾斜设置,所述倾斜板的上部位置处于筛网上洞口的下方,这样从洞口位置落下的不符合粒径要求的砂石便会顺着倾斜板继续滑向外侧,远离被筛好的符合要求的黄砂堆积处,防止被弄混。

作为改进实施例,震动框的后侧边内侧的左右两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上方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长度等于筛网上洞口的内侧长度,当筛网未被抬起,处于平放的状态下,挡板正好插入在洞口内且抵靠洞口的前侧边沿位置,而当筛网被抬起倾斜后,挡板能够脱离洞口位置,这样在进行振筛工作时,挡板能够阻止黄砂移动到洞口位置,避免大量黄砂从洞口位置漏出,而筛网被抬起后,挡板脱离洞口位置,则不影响不符合粒径要求的砂石落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的上方呈向后方倾斜状态,这样筛网从被抬起状态放下时,避免挡边的上方正好顶靠在洞口的前侧边沿上(这样容易使得筛网出现损坏),只要在筛网处于平放状态时挡板的下方抵靠在洞口的前侧边沿上即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筛网的下方在贴近洞口的前侧边沿位置设置有长条形的衬条,所述衬条的侧边与洞口的前侧边沿贴靠平齐,这样可以避免挡板往复与该侧边沿接触对筛网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部位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a部位示意参照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部位另一视角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b部位示意参照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筛网处于打开状态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a-a截面侧视示意图(筛网未打开状态,a-a截面示意参照图1)。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a-a截面侧视示意图(筛网处于打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选砂筛砂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固定架1,震动框2,筛网3,电机4,所述固定架1为门形架形式,其设置在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架1的内侧上方的前后侧边位置各设置有卡板11,所述卡板11为竖向设置,其上侧边位置突出于固定架1的上方,所述震动框2为矩形框架体,其前后侧边位置的左右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与卡板11对应的滑动槽21,继续参照图6中a-a截面图,所述震动框2搁置在两侧固定架1的上方,同时震动框2的前后两侧下方的滑动槽21分别对应卡入在两侧固定架1上的卡板11上,同时滑动槽21能够在卡板11上左右滑动,从而使得震动框2能够在固定架1上左右滑动,所述左侧的固定架1的上方中部位置设置有l形固定板12,如图1及图4中b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图4中为了便于体现,图4的观察视角为从左前方进行观察,而图1是从右前方进行观察),所述l形固定板12为“l”形状,所述震动框2的左侧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固定侧板22,所述固定侧板22的位置与l形固定板12的位置相对,所述固定侧板22与l形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弹簧5,则震动框2在向左移动时会对弹簧5形成挤压,所述右侧的固定架1的上方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架杆13,如图1及图3中a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所示,所述电机4固定设置在支架杆13的上端,所述电机4的上方通过转轴固定设置有凸轮41,所述凸轮41与电机4上转轴的固定点处于凸轮41的非中心位置,这样使得该固定点到凸轮41的外侧边各个部位的距离都不相同,凸轮的应用较多,此处不作过多详述,所述凸轮41的一侧外侧边贴靠在震动框2的右侧边上,这样电机4带动凸轮41转动时会推动震动框2发生移动,加上震动框2左侧弹簧5的挤压作用,会推动震动框2回撤,则震动框2会发生左右快速来回移动,形成震动效果。

另外,所述筛网3为矩形状,如图2所示,其外侧一圈固定设置有筛网框31,所述震动框2的后侧边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边23,所述筛网框31的长度略微小于左右两侧的固定边23之间的间距,所述震动框2的后侧边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边23上设置有固定轴杆24,如图2及图6中a-a截面图所示(其中a-a截面图只体现了右侧位置),所述筛网框31的后侧边左右两侧内部设置有与固定轴杆24对应的穿孔32,所述筛网框31的后侧边放置在震动框2后侧边上左右两侧的固定边23之间,且同时固定轴杆24穿入在穿孔32内,使得筛网框31得到相对固定,而穿孔32能够相对固定轴杆24进行转动,则可以抬动筛网框31的前侧边使得筛网3发生倾斜,容易让处于筛网3上方的砂石落下。

如图2所示,所述筛网3的后侧位置设置有长条形洞口33,当筛网3被抬起发生倾斜时,如图5及图7中a-a截面图所示(其中图5的视角为从右后方进行观察),则筛网3上方的砂石会顺势向洞口33位置滑落,并从洞口33处落下,达到快速清除较大砂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直接将待处理的黄砂均匀落入到筛网3的上方,启动电机4,则震动框2带动筛网框31以及筛网3发生快速移动,符合粒径的黄砂则从筛网3上落下,而留下较大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砂石,当筛网3上方较大粒径的砂石堆积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筛砂操作造成一定干扰影响,此时只需要将筛网框31前侧抬起使得筛网3发生倾斜,则较大粒径的砂石则从洞口33位置落下,被清理至后侧,相比传统的筛砂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筛网3工作时为平放状态,处理效果好,符合粒径的黄砂不会被误筛,不需要二次处理,而且清除不符合要求的砂石的操作过程也非常便捷。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两侧位置的固定架1之间设置有倾斜板14,如图1及图6中a-a截面图所示,所述倾斜板14为向下且向外侧倾斜设置,所述倾斜板14的上部位置处于筛网3上洞口33的下方,这样从洞口33位置落下的不符合粒径要求的砂石便会顺着倾斜板14继续滑向外侧,远离被筛好的符合要求的黄砂堆积处,防止被弄混。

作为改进实施例,如图2及图6中a-a截面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图6与图7中左侧为后,右侧为前),震动框2的后侧边内侧的左右两边设置有连接杆25,(其中,图6中只体现了震动框的右侧位置,作为参考),所述连接杆25之间上方固定设置有挡板26,如图2所示,所述挡板26的长度等于筛网3上洞口33的内侧长度,当筛网3未被抬起,处于平放的状态下,挡板26正好插入在洞口33内且抵靠洞口33的前侧边沿位置(洞口33位置参照图7),而当筛网3被抬起倾斜后,挡板26能够脱离洞口33位置(如图7所示),这样在进行振筛工作时(筛网3处于平放的状态下),挡板26能够阻止黄砂移动到洞口33位置,避免大量黄砂从洞口33位置漏出,而筛网3被抬起后,挡板26脱离洞口33位置,则不影响不符合粒径要求的砂石落下。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挡板26的上方呈向后方倾斜状态,这样筛网3从被抬起状态放下时,避免挡边26的上方正好顶靠在洞口33的前侧边沿上(这样容易使得筛网3出现损坏),只要在筛网3处于平放状态时挡板26的下方抵靠在洞口33的前侧边沿上即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筛网3的下方在贴近洞口33的前侧边沿位置设置有长条形的衬条34,如图5及图7所示,所述衬条34的侧边与洞口33的前侧边沿贴靠平齐,这样可以避免挡板26往复与该侧边接触对筛网3造成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