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3302发布日期:2020-05-19 21:2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机器生产制造标准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机油油烟气体,该油烟气体中含有很多有害元素、物质,如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等;如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将会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工业油烟的污染问题,人们采用工业油烟净化设备对油烟气体进一步净化。

中国专利cn201821263437.4公开一种工业油烟净化设备,其通过设置两级阳极筒直径不同的净化电场,并且前端的净化电场阳极筒直径大于后端的净化电场阳极筒直径,在第二级净化单元时由于极距短,电场强度大,减少了臭氧的产生,从而减少了臭氧的浓度减少二次污染的影响,并提高净化率。

然而虽然其达到了提高净能力的效果,但该空气净化器的第一级净化电场通常采用大圆桶的蜂巢式电场,水分子吸附在阳极筒表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阳极筒内部的底面,不易排出,并且容易影响蜂巢式电场的继续吸附,导致其净化能力下降,并且容易产生故障,维护成本高。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解决现有的空气净化器抗水能力差,容易产生故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外壳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外壳内部设有板式电场和蜂巢式电场,板式电场固定在外壳的进风口一端,蜂巢式电场固定在外壳的出风口一端,板式电场的极距大于蜂巢式电场的极距,板式电场连接有第一电源,蜂巢式电场连接有第二电源,第一电源的电压高于第二电源的电压。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板式电场包括横向设置在外壳中部的支撑杆、固定在外壳两侧的第一绝缘子箱,支撑杆的两端穿过外壳的两侧并且在支撑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子,该第一绝缘子固定在第一绝缘子箱内部,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杆相互垂直的连接杆,连接杆为多根且均匀设置,每根连接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阴极针,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设有阳极板,阳极板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外壳上设有穿过支撑杆的避让孔,且避让孔连通外壳内部和第一绝缘子箱内部。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第一阴极针为竖直设置的多根,第一阴极针上设有芒刺。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阳极板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并且通过固定框架固定在外壳的上下两端。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蜂巢式电场包括阳极基板、阳极筒、阴极架、第二阴极针,阳极筒为多个并且阳极基板固定在阳极筒的两端,所述第二阴极针置于阳极筒的中心,第二阴极针一端连接阴极架,并且阴极架与阳极基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并且阴极架与阳极基板之间的四角固定有第二绝缘子。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阳极基板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板,并且阳极筒、阳极基板与侧板围成封闭空间,在侧板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上均连接有通气管道,并且通气管道连接有热气提供装置。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阳极基板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板,并且阳极筒、阳极基板与侧板围成封闭空间,且阳极基板与侧板连接处设有细小的缝隙,在侧板上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上均连接有通气管道,并且通气管道连接有热气提供装置。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蜂巢式电场为一个。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蜂巢式电场为二个或以上,其极距自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依次减小,每个蜂巢式电场对应连接有独立的第二电源,第二电源的电压自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依次降低。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板式电场和蜂巢式电场的前方均设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上轴套、连接在轴套上的轴芯、固定在轴芯朝向对应的板式电场或蜂巢式电场一端端部的喷杆、喷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朝向对应的板式电场或蜂巢式电场的多个喷嘴、连接在轴芯一端的驱动轴心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轴芯中部转动连接在轴套上,轴套中部设有第一空腔,轴套的其中一端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进水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道,轴芯在第一空腔处设有第二空腔,轴芯在第二空腔侧壁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通孔,第二空腔还与喷杆内部连通;

轴芯在喷杆与轴套之间设有凸环,凸环与轴套外壁面抵接,轴芯在轴套远离凸环的一侧依次套接有轴承和固定螺母,并且轴承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轴芯上,轴芯在远离喷杆的一端端部与驱动机构连接;

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轴芯上的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在第一齿轮上的第二齿轮、固定在第二齿轮中心且另一端的穿出外壳的传动杆,传动杆的中部连接有转动轴承和轴承座,传动杆通过转动轴承和轴承座连接在支架上,传动杆在外壳外侧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外壳的外表面;

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轴芯上的第一传动轮、啮合连接在第一传动轮上的传动链、连接在传动链另一端穿过外壳且在外壳外侧连接有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轮中心变速器和驱动电机,变速器和驱动电机固定在外壳的外表面。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外壳的顶面设有检修口,检修口上固定有检修门,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检修门上,外壳的底面设有固定围墙,支架的下端插在固定围墙内,轴套置于外壳的纵截面中心。

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中,轴套与支架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阳极板为竖向的直板,水分子水滴吸附在阳极板上后容易排出,本申请通过将空气净化器的第一级净化电场采用极距宽的板式电场,第二级净化电场采用极距窄的蜂巢式电场,有效的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抗水能力,并且避免由于水滴的积聚引起放电导致其净化能力下降。

2、板式电场的绝缘子设在中部的两侧,即烟气到达绝缘子位置时,烟气已经经过前端的电场初次净化,烟气从支撑杆与外壳之间的间隙进入绝缘子箱时,先经过前端的阴极板和阳极板净化,降低了烟气中的油污和灰尘含量,即减少了进入绝缘子箱的油污和灰尘含量,避免油污和灰尘粘附在绝缘子表面而产生爬电。

3、蜂巢式电场的阳极筒、阳极基板与侧板围成封闭空间,热气提供装置通过通气管道给封闭空间提供热气,使得热气对阳极筒进行加热,避免水分在阳极筒的内表面形成凝露引起放电导致净化效率下降。

4、在板式电场和每一个蜂巢式电场前方设有一个清洗装置,使得空气净化器实现自动清洗功能,清洗装置包括一根喷杆,在喷杆对向电场的面设有多个排成一排的喷嘴,通过喷杆的转动实现对整个净化电场扫描清洗,由于喷杆上的喷嘴数量较少,减少清洗液体流量,从而提高清洗液体的压力,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图,其中,拆去了顶面部分检修门结构,箭头表示使用时烟气流通方向。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在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板式电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蜂巢式电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清洗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清洗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清洗装置拆去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空气净化器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外壳,1.1-检修门,2-板式电场,2.1-板式电场外壳,2.2-避让孔,2.3-支撑杆,2.4-第一阴极针,2.5-连接杆,2.6-阳极板,2.8-第一绝缘子箱,2.9-第一绝缘子,3-蜂巢式电场,3.1-阳极筒,3.2-阳极基板,3.3-阴极架,3.4-第二阴极针,3.5-第二绝缘子,3.6-侧板,3.7-进气孔,3.8-出气孔,3.9-通气管道,3.10-蜂巢式电场外壳,4-清洗装置,4.1-清洗装置外壳,4.3-轴芯,4.32-第二空腔,4.33-通孔,4.34-凸环,4.4-管道接头,4.5-轴套,4.51-进水口,4.52-第一空腔,4.6-喷杆,4.7-驱动机构,4.71-第一齿轮,4.72-传动杆,4.73-第二齿轮,4.74-轴承座,4.75-驱动电机,4.76-第一传动轮,4.77-传动链,4.78-第二传动轮,4.8-固定螺母,4.9-轴承,4.10-喷嘴,4.11-进水管,4.12-固定围墙,5-电控箱,6-进风口,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图3;实施例一: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1,外壳1一端设有进风口6,另一端设有出风口7,外壳1内部设有板式电场2和蜂巢式电场3,板式电场2固定在外壳1的进风口6一端,蜂巢式电场3固定在外壳1的出风口7一端,板式电场2的极距大于蜂巢式电场3的极距,板式电场2连接有第一电源,蜂巢式电场3连接有第二电源。极距是指第一阴极针2.4与阳极板2.6之间和第二阴极针3.4与阳极筒3.1之间的电极距离。

优选的,第一电源的电压高于第二电源的电压,并且板式电场2的极距大于蜂巢式电场3的极距,使得烟气在板式电场2处更快的荷电。并且板式电场2极距宽,抗水能力强,维护方便,但筒数量少,收集面积相对少,收集能力相对弱,蜂巢式电场3的极距窄,抗水能力弱,筒数量多,收集面积相对多,收集能力相对强。因此,两者互补,先利用板式电场2对空气第一次净化,除去空气中部分油烟、灰尘,再利用蜂巢式电场3对空气进行第二次净化,达到较优的净化效果,并且不容易损坏板式电场2和蜂巢式电场3,提升净化效率,达到较长的清洗维护周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在烟气的水分较多时,水分子水滴在强电场下荷电并吸附在阳极板2.6上,由于阳极板2.6为竖向的直板,水分子吸附在阳极板2.6上后容易排出。即,随着水分的累积,进而形成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在阳极板2.6的下方,进而排出。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的第一级净化电场通常采用大圆桶的蜂巢式电场3,水分子吸附在阳极筒3.1表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阳极筒3.1内部的底面,不易排出,并且容易影响蜂巢式电场3的继续吸附,导致其净化能力下降。因此,本申请通过将空气净化器的第一级净化电场采用极距宽的板式电场2,第二级净化电场采用则采用极距窄的蜂巢式电场3,有效的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抗水能力,并且避免由于水滴的积聚引起放电导致其净化能力下降。

具体的,上述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为不同的电源,并且第一电源比第二电源高压,使得经过板式电场2时能更好的使得烟气带电,在板式电场2没被收集的烟气在蜂巢式电场3处继续被吸附收集,提高净化效果。

参阅图4,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板式电场2包括横向设置在外壳1中部的支撑杆2.3,支撑杆2.3的两端穿过外壳1的两侧并且在支撑杆2.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子2.9,该第一绝缘子2.9固定在第一绝缘子箱2.8内部,第一绝缘子箱2.8固定在外壳1的两侧,支撑杆2.3上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杆2.3相互垂直的连接杆2.5,连接杆2.5为多根且均匀设置,每根连接杆2.5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阴极针2.4,连接杆2.5与连接杆2.5之间设有阳极板2.6,阳极板2.6固定在外壳1上;外壳1上设有穿过支撑杆2.3的避让孔2.2,且避让孔2.2连通外壳1内部和第一绝缘子箱2.8内部。阳极板2.6上下两端对应的固定在外壳1的上下两端。两侧的第一阴极针2.4和阳极板2.6关于支撑杆2.3对称设置,使得连接杆2.5两端受力平衡。

其中,可以在阳极板2.6四周固定连接固定框架,并且通过固定框架固定在外壳1的上下两端面上。

上述的板式电场2,通过支撑杆2.3固定连接杆2.5,而第一阴极针2.4竖向固定在连接杆2.5上,即第一阴极针2.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两根连接杆2.5,阳极板2.6通过固定板竖向固定在相邻的第一阴极针2.4之间,并且阳极板2.6与支撑杆2.3垂直。即,每块阳极板2.6所在平面均与烟气流向平行。其中,连接杆2.5与固定板不接触。该结构中,具体可以参照专利cn201910092176.7公开的板式电场2的油烟净化器。

优选的,第一阴极针2.4的表面设置有芒刺,提高其放电效果。

参阅图5,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蜂巢式电场3包括阳极基板3.2、阳极筒3.1、阴极架3.3、第二阴极针3.4,阳极筒3.1为多个并且阳极基板3.2固定在阳极筒3.1的两端,所述第二阴极针3.4置于阳极筒3.1的中心,第二阴极针3.4一端连接阴极架3.3,并且阴极架3.3与阳极基板3.2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并且阴极架3.3与阳极基板3.2之间的四角固定有第二绝缘子3.5。

上述的结构中,第二绝缘子的两端可以直接固定在对应的阴极架与阳极基板上。在实际的使用时,绝缘子也可以固定在净化器外壳外侧的绝缘子箱内。其为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的简单变换,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蜂巢式电场3的两块阳极基板之间设有绝缘子安装腔,绝缘子安装腔外侧面扣接有盖板;所述第二绝缘子包括绝缘部分和固定在绝缘部分一端的固定杆,第二绝缘子的绝缘部分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绝缘子安装腔内,第二绝缘子的固定杆伸出绝缘子安装腔并且与对应的阴极架固定连接。

具体的,绝缘子安装腔由侧板、盖板以及阳极基板围成,阳极基板上设有穿过绝缘子的固定杆的避让孔。盖板的横截面呈l形,并且两端扣在侧板的两侧。当然盖板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侧板的两侧。

其中,绝缘子安装腔用于保护绝缘子,避免其直接与烟气接触,使得表面快速的沾上灰尘或油污,而通过绝缘子安装腔的设置,可以增长绝缘子的维护清理周期。

实施例二: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阳极基板3.2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板3.6,并且阳极筒3.1、阳极基板3.2与侧板3.6围成封闭空间,其中在侧板3.6上开设有进气孔3.7和出气孔3.8,进气孔3.7和出气孔3.8上均连接有通气管道3.9,并且通气管道3.9连接有热气提供装置。其中,进气孔3.7和出气孔3.8可以设在不同的两块侧板3.6上,也可以设在同一侧板3.6的两端。

在使用时,热气提供装置通过通气管道3.9给封闭空间提供热气,使得热气对阳极筒3.1进行加热,避免水分在阳极筒3.1的内表面形成凝露引起放电导致净化效率下降。当热气选用蒸汽时,优选但不限于的方案为:出气孔3.8设在下方的侧板3.6上,进气孔3.7则设在上方的侧板3.6上,蒸汽对阳极筒3.1加热后会降温凝露,因此水滴可以从出气孔3.8同时排出,避免封闭空间内部具水滴更方便的排出,并且不影响继续对阳极筒3.1的加热。

作为上述的替换实施例,在阳极基板3.2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板3.6,并且阳极筒3.1、阳极基板3.2与侧板3.6围成封闭空间,且阳极基板3.2与侧板3.6连接处设有细小的缝隙,在侧板3.6上开设有进气孔3.7,进气孔3.7上均连接有通气管道3.9,并且通气管道3.9连接有热气提供装置。换言之,在上述实施例中,减去出气孔3.8的设置,而在阳极基板3.2与侧板3.6连接处设有细小的缝隙,用于热气的排出,实现封闭空间内的热气流通,而从细缝排出的热气可以直接从该净化器中排出,使得结构简单、减少加工精度和管道的连接。

其中,上述的实施例中,蜂巢式电场3可以优选为一个。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蜂巢式电场3为二个或以上,其极距自进风口6向出风口7方向依次减小,每个蜂巢式电场3对应连接有独立的第二电源,第二电源的电压也自进风口6向出风口7方向依次降低。即,每个蜂巢式电场3与上述结构相同,并且极距自进风口6向出风口7方向逐渐减小,使得蜂巢式电场3自进风口6向出风口7方向逐渐增强。而每个蜂巢式电场3对应连接有独立的第二电源,使得其可以独立工作。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净化烟气的需要,选择工作的蜂巢式电场3,使得都到较优的净化效果同时,能耗较低。

参阅图1-3和图6-9,实施例三:在上述的结构中,即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板式电场2和蜂巢式电场3的前方均设有清洗装置4,用于对板式电场2和蜂巢式电场3的自动清洗。

具体的,清洗装置4包括固定在外壳1上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上轴套4.5、连接在轴套4.5上的轴芯4.3、固定在轴芯4.3朝向对应的板式电场2或蜂巢式电场3一端端部的喷杆4.6、喷杆4.6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朝向对应的板式电场2或蜂巢式电场3的多个喷嘴4.10、连接在轴芯4.3一端的驱动轴心转动的驱动机构4.7。

优选的,轴芯4.3通过管道接头4.4与喷杆4.6连接,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管道接头4.4焊接在喷杆4.6中部,并且管道接头4.4的远离管道接头4.4的一端与轴芯4.3螺纹连接或焊接,其中管道接头4.4中心轴线与喷杆4.6的中心轴线垂直。

上述的结构中,轴套4.5与支架优选为一体结构,使得安装方便,即支架由管道或方管组成,其内部可以流通清洗液体。由于支架固定在外壳1上,因此,进水管4.11可以直接在外壳1外侧连接,方便简单。当然,轴套4.5与支架也可以分为独立的两个结构。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将外壳1的顶面设有检修口,检修口上固定有检修门1.1,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检修门1.1上,外壳的内部底面设有固定围墙4.12,支架的下端插在固定围墙4.12上,固定围墙为一“回”字形凸起。因此,在安装后,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检修门1.1上,而下端则刚好插在固定围墙内部,限制支架的下端避免其晃动。轴套4.5置于外壳1的纵截面中心。该实施例中,支架的宽度可以小于检修口的宽度,使得在需要进行检修时,打开检修门1.1的同时,也将清洗装置4移出外壳1内部,进而方便检修。其中,轴套4.5置于外壳1的纵截面中心,使得喷杆4.6以轴芯4.3为中心转动时,喷杆4.6实现对净化单元进行扫描式清洗时,其转动范围达到最优的效果。

其中,清洗装置4的轴芯4.3中部转动连接在轴套4.5上,轴套4.5中部设有第一空腔4.52,轴套4.5的其中一端设有与第一空腔4.52连通的进水口4.51,进水口4.51连接进水管道,轴芯4.3在第一空腔4.52处设有第二空腔4.32,轴芯4.3在第二空腔4.32侧壁设有与第一空腔4.52连通的通孔4.33,第二空腔4.32还与喷杆4.6内部连通。具体的,通孔4.33设置多个,且多个通孔4.33沿轴心的轴线阵列设置,通孔4.33优选为4个,当然也可以设置为2个、3个或者5个、6个,甚至更多。

具体的,清洗装置4的轴芯4.3在喷杆4.6与轴套4.5之间设有凸环4.34,凸环4.34与轴套4.5外壁面抵接,轴芯4.3在轴套4.5远离凸环4.34的一侧依次套接有轴承4.9和固定螺母4.8,并且轴承4.9通过固定螺母4.8固定,轴芯4.3在远离喷杆4.6的一端端部与驱动机构4.7连接。因此,通过凸环4.34和轴承4.9的设置,使得轴芯4.3只能相对与轴套4.5转动,但不能移动。即凸环4.34和轴承4.9分别设在轴套4.5的两侧,并且与轴套4.5的两侧抵接,实现限位,保证第一空腔4.52与第二空腔4.32能通过通孔4.33连通,并且通孔4.33设在第一空腔4.52内部。轴承4.9还可以减小轴芯4.3与轴套4.5之间的摩擦。其中,固定螺母4.8螺纹连接在轴芯4.3上。

上述中,轴套4.5在第一空腔4.52位置设有穿过轴芯4.3的第一通孔4.33,该第一通孔4.33与第一空腔4.52形成“t”字形或“十”字形,并且轴芯4.3穿过该第一通孔4.33后,在第一空腔4.52两侧密封,使得轴芯4.3可以绕着第一通孔4.33轴线转轴,并且第一空腔4.52内部的清洗液不会从转动连接处泄漏。通过驱动机构4.7驱动轴芯4.3绕着第一通孔4.33的轴线转轴,带动轴芯4.3左方的喷杆4.6转动,使得第一空腔4.52的清洗液经过第二空腔4.32中,并进入喷杆4.6内部,进而经喷嘴4.10喷出在需要清洗的物体上。

优选的,为了加工方便,第一空腔4.52和进水口4.51为一体成型的盲孔,第二空腔4.32也为盲孔。

参阅图6和图9,上述的驱动机构4.7,包括固定在轴芯4.3上的第一齿轮4.71、啮合连接在第一齿轮4.71上的第二齿轮4.73、固定在第二齿轮4.73中心且另一端的穿出外壳1的传动杆4.72,传动杆4.72的中部连接有转动轴承和轴承座4.74,传动杆4.72通过转动轴承和轴承座4.74连接在支架上,该传动杆4.72、转动轴承、轴承座4.74和支架之间的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传动杆4.72在外壳1外侧连接有驱动电机4.75,驱动电机4.75固定在外壳1的外表面。具体的,固定在外壳1外表面的驱动电机4.75,通过传动杆4.72将动力传动到外壳1内部的第二齿轮4.73,第二齿轮4.73通过与第一齿轮4.71啮合实现带动轴芯4.3转动,进而带动喷杆4.6以轴芯4.3为中心转动。

上述中,第一齿轮4.71和第二齿轮4.73可以为锥形齿轮或涡轮。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齿轮4.71为圆盆状,轮齿设在其边沿,第二齿轮4.73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圆形片以及均匀设在两个圆形片边沿且两端分别与两个圆形片连接的多个销钉,这些销钉形成与第一齿轮4.71的轮齿啮合的第二齿轮4.73的轮齿。

参阅图7,上述驱动机构4.7的替换方案,包括固定在轴芯4.3上的第一传动轮4.76、啮合连接在第一传动轮4.76上的传动链4.77、连接在传动链4.77另一端穿过外壳1且在外壳1外侧连接有第二传动轮4.78、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轮4.78中心驱动电机4.75,驱动电机4.75固定在外壳1的外表面。同理,驱动电机4.75驱动第二传动轮4.78带动第一传动轮4.76转动,实现带动轴芯4.3转动,进而带动喷杆4.6以轴芯4.3为中心转动。

上述的驱动电机4.75优选为带减速器的电动机,或为电动机与减速器组合。

参阅图6-9,上述的驱动机构4.7中,通过驱动电机4.75带动轴芯4.3上的喷杆4.6以轴芯4.3为中心转动,清洗液体可以从进水口4.51经过第一空腔4.52进入第二空腔4.32,进而经过出水口到达喷杆4.6处,并从喷杆4.6上的喷嘴4.10喷出,实现空气净化器的清洗,使得减少了喷杆4.6和喷嘴4.10的使用,通过驱动机构4.7驱动轴芯4.3带动喷杆4.6转动,实现整体的清洗,提高了清洗液体的从喷嘴4.10喷出的压力,提高清洗效果。

较优的,在减速器和电动机外侧设有保护箱,保护箱固定在外壳1的外表面,并且减速器和电动机以及第二传动轮4.78均置于保护箱内部,避免工作人员因不小心碰到第二传动轮4.78与传动链4.77啮合处而导致受伤,即通过保护箱的设置,提供安全性,还可以避免烟气从该处泄漏。

上述中,外壳1可以为一体结构。外壳1还可以分为多部分,即外壳1由清洗装置外壳4.1、板式电场外壳2.1和蜂巢式电场外壳3.1组成,清洗装置4、板式电场2和蜂巢式电场3固定在对应的外壳1内部,清洗装置外壳4.1、板式电场外壳2.1和蜂巢式电场外壳3.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使得清洗装置4、板式电场2和蜂巢式电场3可以独立拆卸,方便组装和维修。同样的,检修门也分为对应的多个部分,即清洗装置4、板式电场2和蜂巢式电场3均设置独立的检修门。

在较大型的净化设备中,检修口设置小于外壳1的顶面,因此,在检修时,可以减小检修门1.1的重量,方便打开。该实施例中,在打开检修门1.1时,需要先将喷杆4.6调至竖直方向,使得清洗装置4可以顺利从检修口抽出。

在外壳1外侧还固定有电控箱5,电控箱5内部的控制器电连接电动机、蜂巢式电场3和板式电场2,本申请的视图中,电控箱5固定在板式电场2外壳1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