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自动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17681发布日期:2022-06-15 12:0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自动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的自动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工程机械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三相卧螺离心机是一种卧式螺旋卸料、连续运行的沉降设备,其工作原理为转鼓与螺旋以一定差转速同向高速旋转,物料由中空的进料管连续引入螺旋输送器内部,加速后进入转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密度大的固体沉降到转鼓壁上形成沉渣层,二相密度不同的清液形成同心圆环,较轻的液相处于内层,较重的液相处于外层。沉积在转鼓上的固体由螺旋输送器连续不断地推至转鼓锥端,经排渣口排出机外,重相液体由可调泵式叶轮压力排出机外,轻相液体由重力排出机外。可以在机器运行的情况下调节可调泵式叶轮机的直径,来调整内不同液体环的厚度,以使卧螺离心机无需停机即可进行快速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3.通常,物料中固体与液相的组成比例相对稳定,机器的运行参数经过仔细调试确定后基本可以不变动。但是在一些特殊工况下,物料成分是不稳定、经常变化的,例如含油污油泥处理,机器的运行参数需要根据分离效果不断调整。其中可调泵式叶轮的直径的调整,需要操作人员根据液相分离效果手动调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值守,劳动强度大,可靠性不高,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调整可调泵式叶轮直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泵式叶轮直径自动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
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的自动调节装置,安装在可调泵式叶轮的驱动装置上,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可调泵式叶轮的传动轴,驱动装置通过通讯线路连接远端的控制箱,控制箱上连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装配在液相出口处,所述驱动装置可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
6.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进一步的,传动齿轮组主要由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套装在可调泵式叶轮的传动轴上。
7.进一步的,驱动装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调节管转动,调节管上装有偏心盘,并通过定位销带动偏心盘同步转动,偏心盘外圆与可调泵式叶轮内孔松配合,可产生相对滑动,偏心盘外圆与可调泵式叶轮内孔同心,并与偏心盘内孔及调节管的转动轴线有一偏心距,偏心盘的转动由于偏心距可驱使可调泵式叶轮转动,即可改变可调泵式叶轮的半径。
8.进一步的,可调泵式叶轮上开有u形槽,u形槽内装有滑块,滑块中间有一圆孔,通过销轴与套管连接,套管是静止件,可调泵式叶轮的转动范围受到滑块的限制,滑块只能在
u形槽内来回移动,对应可调泵式叶轮的半径在最大和最小值之间变化。
9.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的自动调节方法,传感器将液相出口处的液相分离检测结果回传至控制箱,控制箱将检测结果与设定目标值进行比较后,控制箱控制驱动装置正向或反向转动,进而增大或减小可调泵式叶轮的直径,改善分离效果,直至达到预期目标值。
10.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进一步的,驱动装置通过传动齿轮组驱动可调泵式叶轮正向或反向转动,正向转动可以增大或减小叶轮直径,反向转动可以减小或增大叶轮直径,限位开关限定了可调泵式叶轮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范围。
11.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当分离物料的成分发生变化时,分离效果也会变化,通过自动调节装置,可以自动调节可调泵式叶轮的直径,进而调整分离效果至预期目标值,全过程自动进行,不需要操作人员现场值守监控,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叶轮调节结构展示图。
14.附图说明: 1. 机座,2. 可调泵式叶轮,3. 液相出口,4. 传感器,5. 主动齿轮,6. 驱动装置,7. 从动齿轮,8. 控制箱,调节管9,偏心盘10,定位销11,滑块12,销轴13,套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调泵式叶轮自动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这种可调泵式叶轮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可调泵式叶轮2、驱动装置6、传动装置、传感器4、控制箱8,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7。
16.自动控制方法为:控制箱8控制驱动装置6转动,可以正反两个方向转动,驱动装置6安装在机座1上,驱动装置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啮合连接从动齿轮7,从动齿轮7套装在可调泵式叶轮2的传动轴上,驱动装置6通过传动装置可以驱动可调泵式叶轮2正反向转动,正向转动可以增大叶轮直径,反向转动可以减小叶轮直径,同时设有限位开关,只允许叶轮直径在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间调整;将传感器4安装在液相出口3处用于检测液相分离效果,并将检测结果回传至控制箱8,控制箱8将检测结果与设定目标值进行比较后,控制驱动装置6正向或反向转动,进而增大或减小可调泵式叶轮2的直径,改善分离效果,直至达到预期目标值。
17.驱动装置6通过从动齿轮7带动调节管9转动,调节管9上装有偏心盘10,并通过定位销11带动偏心盘10同步转动,偏心盘10外圆与可调泵式叶轮2内孔松配合,可产生相对滑动,偏心盘10外圆与可调泵式叶轮2内孔同心,并与偏心盘10内孔及调节管9的转动轴线有一偏心距,偏心盘10的转动由于偏心距可驱使可调泵式叶轮2转动,即可改变可调泵式叶轮2的半径。可调泵式叶轮2上开有u形槽,u形槽内装有滑块12,滑块12中间有一圆孔,通过销
轴13与套管14连接,由于套管14是静止件,所以可调泵式叶轮2的转动范围受到滑块12的限制,滑块12只能在u形槽内来回移动,对应可调泵式叶轮12的半径在最大和最小值之间变化。
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理解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包含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的自动调节装置,安装在可调泵式叶轮的驱动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可调泵式叶轮的传动轴,驱动装置通过通讯线路连接远端的控制箱,控制箱上连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装配在液相出口处,所述驱动装置可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的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齿轮组主要由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套装在可调泵式叶轮的传动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的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调节管转动,调节管上装有偏心盘,并通过定位销带动偏心盘同步转动,偏心盘外圆与可调泵式叶轮2内孔松配合,可产生相对滑动,偏心盘外圆与可调泵式叶轮内孔同心,并与偏心盘内孔及调节管9的转动轴线有一偏心距,偏心盘的转动由于偏心距可驱使可调泵式叶轮转动,即可改变可调泵式叶轮的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的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泵式叶轮上开有u形槽,u形槽内装有滑块,滑块中间有一圆孔,通过销轴与套管连接,套管是静止件,可调泵式叶轮的转动范围受到滑块的限制,滑块只能在u形槽内来回移动,对应可调泵式叶轮的半径在最大和最小值之间变化。5.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将液相出口处的液相分离检测结果回传至控制箱,控制箱将检测结果与设定目标值进行比较后,控制箱控制驱动装置正向或反向转动,进而增大或减小可调泵式叶轮的直径,改善分离效果,直至达到预期目标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通过传动齿轮组驱动可调泵式叶轮正向或反向转动,正向转动可以增大或减小叶轮直径,反向转动可以减小或增大叶轮直径,限位开关限定了可调泵式叶轮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范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卧螺离心机可调泵式叶轮的自动调节装置,安装在可调泵式叶轮的驱动装置上,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可调泵式叶轮的传动轴,驱动装置通过通讯线路连接远端的控制箱,控制箱上连有传感器,传感器装配在液相出口处,驱动装置可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当分离物料的成分发生变化时,分离效果也会变化,通过自动调节装置,可以自动调节可调泵式叶轮的直径,进而调整分离效果至预期目标值,全过程自动进行,不需要操作人员现场值守监控,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 李邦 高建生 王存林 卢仁伟 朱兆帅 陈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0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