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盖剔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9930发布日期:2020-11-19 21:0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盖剔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检盖剔除机构。



背景技术:

奶粉封罐完后需要装上带勺子的盖子,但是盖子内的勺子在搬运中会掉落,为了保证最后装配时盖子内必须有勺子,需要设计出专业的设备进行检测剔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检盖剔除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盖子内的勺子掉落无法检测剔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盖剔除机构,包括:机架;架设于机架的输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输盖装置的减速电机、剔除装置、检测传感器以及料斗;输盖装置下部设有至少两个机架;减速电机设有分盖转盘;检测传感器位于减速电机与料斗之间;剔除装置与料斗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其中上述输盖装置具有输送轨道、传输带以及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其中上述限位装置具有固定支架与压杆。

进一步地,其中上述剔除装置具有气缸与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技术:
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输盖装置上设置检测传感器,盖子经过检测传感器时未检测到盖子内的勺子,检测传感器给剔除装置发出信号驱使剔除装置推出无勺的盖子;这样可以保证每个盖子中必有勺子,提高奶粉灌装的自动化水平。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检盖剔除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

机架1,输盖装置2,减速电机3,剔除装置4,检测传感器5,料斗6,分盖转盘7,输送轨道8,传输带9,限位装置10,固定支架11,压杆12,气缸13,推杆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检盖剔除机构的示意图。一种检盖剔除机构,包括:机架1;架设于机架1的输盖装置2;还包括设置于输盖装置2的减速电机3、剔除装置4、检测传感器5以及料斗6;输盖装置2下部设有至少两个机架1;减速电机3设有分盖转盘7;检测传感器5位于减速电机3与料斗6之间;剔除装置4与料斗6相对设置。

输盖装置2具有输送轨道8、传输带9以及限位装置10;限位装置10具有固定支架11与压杆12;剔除装置4具有气缸13与推杆14。盖子在传输带9移动,为了防止盖子重叠或掉落,在有输送轨道8上设置了限位装置10,压杆12设置在固定支架11上并且压杆12可上下调节与盖子的间距,盖子经过减速电机3时分盖转盘7将盖子一个一个分隔一定间距便于检测传感器5的检测,盖子经过检测传感器5时未检测到盖子内的勺子,检测传感器5给剔除装置发出信号驱使剔除装置4推出无勺的盖子,最终盖子落入料斗6。

本实用新型在输盖装置2上设置检测传感器5,盖子经过检测传感器5时未检测到盖子内的勺子,检测传感器5给剔除装置4发出信号驱使剔除装置4推出无勺的盖子;这样可以保证每个盖子中必有勺子,提高奶粉灌装的自动化水平。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检盖剔除机构,包括:机架;

架设于所述机架的输盖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盖装置的减速电机、剔除装置、检测传感器以及料斗;所述输盖装置下部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机架;所述减速电机设有分盖转盘;所述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料斗之间;所述剔除装置与所述料斗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盖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盖装置具有输送轨道、传输带以及限位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盖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具有固定支架与压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盖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剔除装置具有气缸与推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盖剔除机构,包括:机架;架设于机架的输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输盖装置的减速电机、剔除装置、检测传感器以及料斗;本实用新型在输盖装置上设置检测传感器,盖子经过检测传感器时未检测到盖子内的勺子,检测传感器给剔除装置发出信号驱使剔除装置推出无勺的盖子;这样可以保证每个盖子中必有勺子,提高奶粉灌装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忠;杨东俊;周灿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永兴长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3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