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石分离机的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0608发布日期:2021-07-27 13:5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石分离机的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石分离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砂石分离机的进料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混凝土施工中多余混凝土的浪费现象,施工现场引进了一种砂石分离装置,能够将多余的混凝土进行旋转离心筛分,将砂石料分离后放入料仓中以便存取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给施工作业也带来了便利。

然而现有的砂石分离机进料结构不能够灵活的把握混凝土筛分的量,导致筛分不彻底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现有的砂石分离机依靠快速旋转离心作用对砂石进行筛分,机器容易受到损坏,生产成本比较大,不适合长期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砂石分离机进料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石分离机的进料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砂石分离机进料结构不能够灵活的把握混凝土筛分的量,导致筛分不彻底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现有的砂石分离机依靠快速旋转离心作用对砂石进行筛分,机器容易受到损坏,生产成本比较大,不适合长期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砂石分离机的进料结构,包括砂石分离机主体,所述砂石分离机主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砂石分离机主体的外壁上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上贴合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上贴合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旋转齿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卡齿,所述砂石分离机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的端部贯穿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上贴合有铲斗,所述铲斗的外壁上贴合有拖斗,所述拖斗的内部贯穿有第四转轴,所述拖斗的内部贯穿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外壁上贴合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底端安装有震动板,所述震动板的内部贯穿有第六转轴,所述震动板的底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砂石分离机主体的底端开设有出砂口,所述砂石分离机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石料仓,所述石料仓的侧壁上开设有石料出口,所述砂石分离机主体的内部贯穿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底端固定有放料机壳体,所述放料机壳体位于砂石分离机主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和旋转齿轮为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齿轮通过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分别与第一滑杆和第二卡齿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均为“y”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分别通过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与拖斗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滑杆为“y”型结构,所述第三滑杆通过第三转轴与铲斗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推拉杆为“x”型结构,所述推拉杆通过第五转轴和第六转轴分别与拖斗和震动板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弹簧与震动板和第二固定块均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砂石分离机的进料结构,通过伺服电机、第一转轴和铲斗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作用,使得进入砂石分离机主体的混凝土经过铲斗的定期正反转达到了周期性投放混凝土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砂石分离机进料结构不能够灵活的把握混凝土筛分的量,导致筛分不彻底的情况时有发生的问题,通过弹簧、第二固定块和推拉杆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作用,达到了对混凝土震动筛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砂石分离机依靠快速旋转离心作用对砂石进行筛分,机器容易受到损坏,生产成本比较大,不适合长期使用的问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滑杆的侧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杆的侧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推拉杆的侧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砂石分离机主体;2、进料口;3、伺服电机;4、第一转轴;5、第一固定块;6、第一锥形齿轮;7、第二锥形齿轮;8、第二转轴;9、旋转齿轮;10、第一滑杆;11、第一卡齿;12、第二滑杆;13、第二卡齿;14、第三滑杆;15、第三转轴;16、铲斗;17、拖斗;18、第四转轴;19、第五转轴;20、推拉杆;21、震动板;22、第六转轴;23、弹簧;24、第二固定块;25、出砂口;26、石料仓;27、石料出口;28、第三固定块;29、放料机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砂石分离机的进料结构,包括砂石分离机主体1,砂石分离机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砂石分离机主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的外壁上贴合有第一固定块5,第一转轴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第一锥形齿轮6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7,第二锥形齿轮7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的外壁上贴合有旋转齿轮9,旋转齿轮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滑杆10,第一滑杆10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卡齿11,旋转齿轮9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滑杆12,第二滑杆12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卡齿13,砂石分离机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滑杆14,第三滑杆14的端部贯穿有第三转轴15,第三转轴15的外壁上贴合有铲斗16,铲斗16的外壁上贴合有拖斗17,拖斗17的内部贯穿有第四转轴18,拖斗17的内部贯穿有第五转轴19,第五转轴19的外壁上贴合有推拉杆20,推拉杆20的底端安装有震动板21,震动板21的内部贯穿有第六转轴22,震动板21的底端设置有弹簧23,弹簧23的底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24,砂石分离机主体1的底端开设有出砂口25,砂石分离机主体1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石料仓26,石料仓26的侧壁上开设有石料出口27,砂石分离机主体1的内部贯穿有第三固定块28,第三固定块28的底端固定有放料机壳体29,放料机壳体29位于砂石分离机主体1的内侧。

第二转轴8和旋转齿轮9为固定连接,旋转齿轮9通过第一卡齿11和第二卡齿13分别与第一滑杆10和第二卡齿13为啮合连接,使得第二转轴8可以带动旋转齿轮9旋转,同时旋转齿轮9可以带动第一滑杆10和第二滑杆12上下滑动。

第一滑杆10和第二滑杆12均为“y”型结构,第一滑杆10和第二滑杆12分别通过第四转轴18和第五转轴19与拖斗17构成转动结构,保证了第一滑杆10和第二滑杆12对拖斗17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同时拖斗17能够通过第一滑杆10和第二滑杆12旋转。

第三滑杆14为“y”型结构,第三滑杆14通过第三转轴15与铲斗16构成转动结构,使得第三滑杆14对铲斗16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使得铲斗16能够通过第三转轴15在第三滑杆14的作用下旋转。

推拉杆20为“x”型结构,推拉杆20通过第五转轴19和第六转轴22分别与拖斗17和震动板21构成转动结构,保证了推拉杆20对拖斗17和震动板21的作用力均匀,也保证了推拉杆20能够在拖斗17带动下拉动震动板21,推拉杆20能够同时在拖斗17和震动板21上旋转,防止了推拉杆20卡死。

弹簧23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簧23与震动板21和第二固定块24均为固定连接,使得弹簧23对震动板21两边的作用力相同,同时保证了两个弹簧23对震动板21有足够的拉力,防止震动板21在拖斗17带动下出现倾斜,同时保证了震动板21能够产生震动效果,加速砂石的分离。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砂石分离机的进料结构时,首先多余的混凝土从进料口2中倒入砂石分离机主体1中的铲斗16中,当铲斗16快装满混凝土时,打开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运行第一周期带动第一转轴4逆时针旋转,第一转轴4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逆时针旋转,第一锥形齿轮6带动第二锥形齿轮7顺时针旋转,第二锥形齿轮7带动第二转轴8顺时针旋转,第二转轴8带动旋转齿轮9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二转轴8和旋转齿轮9为固定连接,旋转齿轮9通过第一卡齿11和第二卡齿13分别与第一滑杆10和第二卡齿13为啮合连接,使得第二转轴8可以带动旋转齿轮9旋转,同时旋转齿轮9可以带动第一滑杆10和第二滑杆12上下滑动,所以第一滑杆10斜向上滑动,第二滑杆12斜向下运动,由于第三滑杆14通过第三转轴15与铲斗16构成转动结构,且铲斗16和拖斗17贴合连接,所以第一滑杆10带动拖斗17以第三转轴15为圆心斜向上运动,而第二滑杆12带动拖斗17以第三转轴15为圆心斜向下运动,同时铲斗16在拖斗17的作用下,达到一种翻斗的运动状态,使得铲斗16内的混凝土掉落在震动板21,由于推拉杆20通过第五转轴19和第六转轴22分别与拖斗17和震动板21构成转动结构,所以推拉杆20在拖斗17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压动震动板21,震动板21挤压两个弹簧23,此时伺服电机3进行下一周期,带动第一转轴4顺时针旋转,第一转轴4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顺时针旋转,同理铲斗16逆时针旋转,达到一种合斗的效果,此时混凝土继续往铲斗16内部浇灌,同时推拉杆20在拖斗17的作用下上下压动震动板21,以此循环,使得震动板21达到一种上下往复运动,对混凝土产生了震动筛分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