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系统、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97229发布日期:2021-07-23 21:1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系统、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印刷品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系统、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软包装产品的生产特性,软包厂安装的质量检测系统一般可以进行实时数据检测,防止连续缺陷产品的出现。但是现有的质量检测系统中,并没有较完善的缺陷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一些在印刷端不需要通过质量检测系统的卷料产品,在制袋端进行制袋时,会出现由于印刷端的生产工序导致的缺陷卷料产品,为了提高软包装产品的良品率,需要对这些存在缺陷的卷料产品进行剔除。

现有的质量检测系统,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缺陷产品进行筛选剔除,即在制袋机的出口处,安排多个工作人员对制袋完成后的卷料产品进行人工排查,对人工排查后得到的缺陷产品较多的批次,采用人工的方式再次进行筛选。但是此种缺陷剔除方法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在排查筛选缺陷产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检,导致缺陷产品流入市场,对缺陷产品剔除的精准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系统、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制袋端的割料剔除等操作,刀纸卷料产品在印刷端的米数信息与制袋端的当前米数信息不一致,从而造成对缺陷产品剔除精准度较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系统,所述系统具体包括:

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设置在印刷端,用于实时检测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并将所述缺陷信息传输至中央服务器;

二维码标签获取子系统,设置在印刷端,且与所述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连接,用于打印携带有所述缺陷信息的二维码标签,所述二维码标签设置在所述卷料产品上,其中,所述二维码标签由标签条和二维码标识组成,所述二维码标识设置在所述标签条上;

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设置在印刷端,用于通过数字码信息标定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将所述缺陷信息和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关联,并将关联后的缺陷信息和印刷端米数信息上传至中央服务器,其中,所述数字码信息为与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所述数字码信息设置在所述卷料产品上;

缺陷分级上传子系统,设置在印刷端,用于划分并确定所述缺陷信息对应的缺陷等级,并将所述缺陷信息及其对应的缺陷等级实时传输至中央服务器;

缺陷筛选子系统,用于浏览所述中央服务器中的缺陷信息及其对应的缺陷等级,并标记筛选出高缺陷等级对应的缺陷信息;

在线缺陷剔除子系统,安装在制袋端,用于根据所述二维码标签和所述数字码信息获取与所述高缺陷等级对应的缺陷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米数信息,并对所述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进行剔除,其中,所述当前米数信息根据中央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纠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数字码信息对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标定,从而保证缺陷信息与印刷端米数信息的精准关联,在制袋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与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并通过对数字码信息的解析获取当前米数信息,以便对与当前米数信息相对应的缺陷产品进行报警并精准剔除。

在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在线缺陷剔除子系统包括二维码扫描装置、在线解码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以及在线剔除装置;

其中,所述在线解码装置用于解析所述数字码信息,获取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并依据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纠正卷料产品的当前米数信息,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标签,获取与所述当前米数信息相关联的缺陷信息的缺陷等级,所述声光报警装置用于对高缺陷等级的缺陷信息进行声光报警,所述在线剔除装置用于对与所述高缺陷等级的缺陷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进行剔除。

在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解析所述数字码信息,获取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所述在线解码装置的第二软件控制端发送指令,调节解码相机的初始位置;

若含有所述数字码信息的区域在所述解码相机的视场内,则解码成功,得到与所述数字码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

在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将所述缺陷信息和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关联,具体过程如下:

若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的编码器转动,则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记录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并下发数字码信息;

当所述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检测时,通过喷码头将所述数字码信息标记到所述卷料产品上,将所述缺陷信息和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关联。

在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喷码头的对准调节过程如下:

通过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的第一软件控制端发送指令,调节所述喷码头的初始位置;

当所述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进行缺陷检测时,在所述第一软件控制端采集的图像上点击边沿位置,通过像素点数和喷码头零点位置,计算所述喷码头需要移动的距离;

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所述喷码头移动相应的距离,对齐所述喷码头的位置;

当所述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结束缺陷检测时,所述喷码头自动移至零点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制袋端,通过解码相机解析卷料产品上的数字码信息,得到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其中,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与缺陷信息相关联,所述数字码信息为与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相对应的数字;

在制袋端,依据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纠正卷料产品的当前米数信息;

在制袋端,通过扫码枪扫描卷料产品上的二维码标签,获取与所述当前米数信息相关联的缺陷信息等级;

若所述缺陷信息等级为高缺陷等级,则声光报警器发送声光报警信号;

在制袋端,缺陷剔除机根据所述声光报警信号,对所述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进行剔除。

在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与缺陷信息相关联的步骤如下:

在印刷端,通过检测相机获取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

在印刷端,通过打印机获取二维码标签,并将所述二维码标签设于所述卷料产品上,其中,所述二维码标签携带有所述缺陷信息,所述二维码标签由标签条和二维码标识组成,所述二维码标识设置在所述标签条上;

在印刷端,通过喷码装置输出的数字码信息,标定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将所述缺陷信息与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关联。

在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缺陷等级的确定过程如下:

在印刷端,通过第一pc划分并确定与所述缺陷信息对应的缺陷等级;

通过第一pc浏览所述缺陷等级,并筛选标记出高缺陷等级及其对应的缺陷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检测相机,用于获取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

打印机,用于打印二维码标签,所述二维码标签中携带有所述缺陷信息,所述二维码标签由标签条和二维码标识组成,所述二维码标识设置在所述标签条上;

喷码设备,用于输出数字码信息,对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标定,将所述缺陷信息与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关联,其中,所述数字码信息为与印刷端米数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所述数字码信息设置在所述卷料产品上;

第一pc,用于划分并确定所述缺陷信息对应的缺陷等级;

第二pc,用于浏览所述缺陷信息及其对应的缺陷等级,并标记筛选出高缺陷等级对应的缺陷信息;

解码相机,用于解析所述数字码信息,获取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并依据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纠正卷料产品的当前米数信息;

扫码枪,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标签,获取与所述当前米数信息相关联的缺陷信息的缺陷等级;

声光报警器,若缺陷等级为高缺陷等级,则发送声光报警信号;

缺陷剔除机,根据所述声光报警信号,对所述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进行剔除;

中央服务器,用于实现印刷端设备、第二pc和制袋端设备的数据共享,其中,所述印刷端设备主要包括检测相机、打印机、喷码设备和第一pc,所述制袋端设备主要包括解码相机、扫码枪、声光报警器及缺陷剔除机。

在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服务器通过sqlserver实现数据的存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系统、方法及设备,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所有的缺陷信息数据的来源均属于印刷端,能够保证卷料产品生产过程中缺陷信息数据来源的单一性,同时可以保证检测卷料产品标准的唯一性,对缺陷位置的检测更精准。

(2)本申请通过采用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和在线缺陷剔除子系统中的在线解码装置能够保证当前的卷料产品无论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哪道工序,缺陷信息均能够与印刷端检测时的米数信息精准关联在一起,从而在制袋端不会由于割料等操作造成的制袋端的当前米数信息与印刷端米数信息产生偏差,保证了制袋端的当前米数信息与印刷端米数信息一致,最终实现对缺陷产品的位置信息进行精确的声光报警及准确剔除。

(3)本申请在制袋机端安装的在线缺陷剔除子系统中的声光报警装置和在线剔除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声光报警及剔除缺陷产品的操作,不需要工作人员的人工干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缺陷产品剔除的准确率,并且大大降低了由于工作人员失误造成的误检和漏检,避免了缺陷产品流入市场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系统中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的实现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系统中在线缺陷剔除子系统的实现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基于本申请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此外,虽然本申请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在本申请中仅起到区分相似概念的作用,并不代表各个相似概念之间的先后顺序,也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子系统”、“装置”,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现有的质量检测系统在检测到卷料产品有重大缺陷时,也只是进行一下报警,而没有其他后续的相关处理。并且由于前期缺乏对缺陷产品信息的管控,因此需要对每个生产的卷料产品都进行复卷,以确保对缺陷的管控,从而导致需要重复大量工作,对于一些没有问题的卷料产品也需要在复卷机上重新检测一遍,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下面具体结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系统,所述系统具体包括:

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设置在印刷端,用于实时检测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并将所述缺陷信息传输至中央服务器;

二维码标签获取子系统,设置在印刷端,且与所述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连接,用于打印携带有所述缺陷信息的二维码标签,所述二维码标签设置在所述卷料产品上,其中,所述二维码标签由标签条和二维码标识组成,所述二维码标识设置在所述标签条上;

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设置在印刷端,用于通过数字码信息标定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将所述缺陷信息和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关联,并将关联后的缺陷信息和印刷端米数信息上传至中央服务器,其中,所述数字码信息为与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所述数字码信息设置在所述卷料产品上;

缺陷分级上传子系统,设置在印刷端,用于划分并确定所述缺陷信息对应的缺陷等级,并将所述缺陷信息及其对应的缺陷等级实时传输至中央服务器;

缺陷筛选子系统,用于浏览所述中央服务器中的缺陷信息及其对应的缺陷等级,并标记筛选出高缺陷等级对应的缺陷信息;

在线缺陷剔除子系统,安装在制袋端,用于根据所述二维码标签和所述数字码信息获取与所述高缺陷等级对应的缺陷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米数信息,并对所述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进行剔除,其中,所述当前米数信息根据中央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纠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数字码信息对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标定,从而保证缺陷信息与印刷端米数信息的精准关联,在制袋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与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并通过对数字码信息的解析获取当前米数信息,以便对与当前米数信息相对应的缺陷产品进行报警并精准剔除。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图1中的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能够保证及时发现卷料产品在印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例如刀丝、跑版等连续性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以大大减少因为连续性缺陷问题造成的废品损失,从而提升印刷品质量。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二维码标签可粘贴于卷料产品的尾端,且每一卷卷料产品都具有单独的二维码标签,二维码标签在图1中以条形码为例。在不同的工序中,用户均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标签获取当前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但是二维码标签的具体粘贴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中的需要进行自主选择,本实施例1中示出的仅为最优粘贴位置,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1中,图1中的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将数字码喷印在卷料产品的边沿位置处,且数字码与每卷卷料产品的当前米数一致,例如当前米数为5米,则喷印数字码5进行标记,即图1中的1000……302010为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喷印在卷料产品上的数字码信息;采用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可以保证每卷卷料产品上都具有实时米数信息,保证后道工序能够对与米数信息相对应的缺陷信息进行精准追踪。

在本实施例1中,图1中的缺陷分级上传子系统必须设置在印刷端,以便将当前机台的生产信息(包括工单及当前机台的操作人员等信息)和卷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实时同步到中央服务器;同时对检测出的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进行等级划分,可以方便机台操作人员根据缺陷信息的不同等级进行分级别统计管理。

在本实施例1中,图1中的缺陷筛选子系统可以设置在印刷端或质量检测端,也可设置在整个剔除总系统的其他端,以便对卷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信息进行统一的浏览处理,并对高等级的缺陷信息,即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认知中不能放过的缺陷信息(包括具有连续性缺陷的一段卷料产品和缺陷严重的单个卷料产品等)或者需要割料的地方作出标记,该标记结果可以作为后续制袋端的产品质量统计和品检剔除的依据,能够实现缺陷信息的统一集中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卷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割料等操作,会导致在制袋端的当前米数信息可能与印刷端米数信息不一致,因此需要采用图1中的在线缺陷剔除子系统通过解析数字码信息获取与印刷端米数信息一致的解码信息,并对制袋端的当前米数信息进行纠正,在通过扫描二维码标签获取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对制袋端与缺陷信息相对应的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进行精准剔除。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3所示,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的具体原理过程如下:

s201,判断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的编码器是否转动;

s202,若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的编码器转动,则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记录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并下发数字码信息;

s203,若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的编码器不转动,则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无动作;

s204,判断所述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是否开始缺陷检测;

s205,若所述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开始缺陷检测时,通过喷码头将所述数字码信息标记到所述卷料产品上,将所述缺陷信息和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关联;

s206,判断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是否接收到换卷信号;

s207,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接收到换卷信号,则向机台发送换卷信号,包含喷码间隔等信息,若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未接收到换卷信号,则返回步骤s205执行操作;

s208,机台接收到换卷信号,记录并将上一卷卷料产品的长度信息存储到本地csv文件中,并准备对下一卷卷料产品进行喷印数字码信息,即返回步骤s205执行操作;

s209,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根据换卷信号停止工作,以便机台执行卷料产品的换卷操作。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喷码头的对准调节过程如下:

通过所述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的第一软件控制端发送指令,调节所述喷码头的初始位置,其中,所述喷码头能够通过第一软件控制端的指令进行横向移动;

当所述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进行缺陷检测时,在所述第一软件控制端采集的图像上点击边沿位置,通过像素点数和喷码头零点位置,计算所述喷码头需要移动的距离;

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所述喷码头移动相应的距离,对齐所述喷码头的位置;

当所述在线缺陷检测子系统结束缺陷检测时,所述喷码头自动移至零点位置。

在本实施例1中,对喷码头进行对准调节可以保证每卷卷料产品上的喷码位置统一,且均位于卷料产品的边沿位置,及时调整喷码头位置可以防止喷码头将数字码信息喷到卷料产品上或者其他不应该喷印数字码信息的位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为喷码头对准调节的一种方式,采用指令调节,即通过第一软件控制端发送指令的方式实现喷码头位置的对准调节。进一步地,喷码头的对准调节还可以采用纯手动调节,即依靠操作人员去喷码设备上进行手动对准;又可以通过自动适应调节,即依靠喷码设备自动完成对准操作,且喷码设备的结构件可支持自动移动的功能。上述本实施例1示出的喷码头对准调节方式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最优调节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调节方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所述在线缺陷剔除子系统包括二维码扫描装置、在线解码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以及在线剔除装置;

其中,所述在线解码装置用于解析所述数字码信息,获取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并依据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纠正卷料产品的当前米数信息,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标签,获取与所述当前米数信息相关联的缺陷信息的缺陷等级,所述声光报警装置用于对高缺陷等级的缺陷信息进行声光报警,所述在线剔除装置用于对与所述高缺陷等级的缺陷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进行剔除。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4所示,在线缺陷剔除子系统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s301,通过所述在线解码装置的第二软件控制端发送指令,调节解码相机的初始位置,其中,解码相机可以横向进行移动;

s302,当所述解码相机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在线解码装置开始解码;

s303,判断在线解码装置是否解码成功;

s304,若含有所述数字码信息的区域在所述解码相机的视场内,则解码成功,得到与所述数字码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并记录制袋端的当前米数信息及数字码信息;

s305,若含有所述数字码信息的区域不在所述解码相机的视场内或者存在偏差,则解码不成功,记录制袋端的当前米数信息及数字码信息;

s306,根据二维码扫描装置的结果判断所述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是否存在缺陷;

s307,若所述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存在缺陷,则将缺陷产品位置信息发送到声光报警装置和在线剔除装置进行报警和剔除。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在线解码装置与在线数字喷码子系统类似,也可以实现自动寻边功能,并且对应不同的上料方式及不同工序的卷料,能够自动进行翻转调整,避免了不同方式需要修改配置的问题。在线解码装置的第二软件控制端可以实时可以查看当前采集的图像,并判断当前采集的图像是否正确,即查看并判断显示数字码信息的区域是否位于解码相机的视场内及有无偏差等。另外,在线解码装置在实时解码过程中,对解码信息(即印刷端米数信息)和当前米数信息进行本地存储,并对存在问题的位置向声光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第二软件控制端上显示当前缺陷的位置信息,以便对存在问题的产品进行精准定位,再由在线剔除装置进行精准剔除。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制袋端,通过解码相机解析卷料产品上的数字码信息,得到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其中,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与缺陷信息相关联,所述数字码信息为与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相对应的数字;

s102,在制袋端,依据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纠正卷料产品的当前米数信息;

s103,在制袋端,通过扫码枪扫描卷料产品上的二维码标签,获取与所述当前米数信息相关联的缺陷信息等级;

s104,若所述缺陷信息等级为高缺陷等级,则声光报警器发送声光报警信号;

s105,在制袋端,缺陷剔除机根据所述声光报警信号,对所述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进行剔除。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2中,步骤s101中,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与缺陷信息相关联的步骤如下:

在印刷端,通过检测相机获取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

在印刷端,通过打印机获取二维码标签,并将所述二维码标签设于所述卷料产品上,其中,所述二维码标签携带有所述缺陷信息,所述二维码标签由标签条和二维码标识组成,所述二维码标识设置在所述标签条上;

在印刷端,通过喷码装置输出的数字码信息,标定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将所述缺陷信息与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关联。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2中,步骤s104中,所述缺陷等级的确定过程如下:

在印刷端,通过第一pc划分并确定与所述缺陷信息对应的缺陷等级;

通过第一pc浏览所述缺陷等级,并筛选标记出高缺陷等级及其对应的缺陷信息。

实施例3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制袋过程中对缺陷产品进行剔除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检测相机,用于获取卷料产品的缺陷信息;

打印机,用于打印二维码标签,所述二维码标签中携带有所述缺陷信息,所述二维码标签由标签条和二维码标识组成,所述二维码标识设置在所述标签条上;

喷码设备,用于输出数字码信息,对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标定,将所述缺陷信息与印刷端米数信息进行关联,其中,所述数字码信息为与印刷端米数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所述数字码信息设置在所述卷料产品上;

第一pc,用于划分并确定所述缺陷信息对应的缺陷等级;

第二pc,用于浏览所述缺陷信息及其对应的缺陷等级,并标记筛选出高缺陷等级对应的缺陷信息;

解码相机,用于解析所述数字码信息,获取卷料产品的印刷端米数信息,并依据所述印刷端米数信息,纠正卷料产品的当前米数信息;

扫码枪,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标签,获取与所述当前米数信息相关联的缺陷信息的缺陷等级;

声光报警器,若缺陷等级为高缺陷等级,则发送声光报警信号;

缺陷剔除机,根据所述声光报警信号,对所述当前米数信息处的卷料产品进行剔除;

中央服务器,用于实现印刷端设备、第二pc和制袋端设备的数据共享,其中,所述印刷端设备主要包括检测相机、打印机、喷码设备和第一pc,所述制袋端设备主要包括解码相机、扫码枪、声光报警器及缺陷剔除机。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所述中央服务器均通过sqlserver实现数据的存储,中央服务器可对卷料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安全可靠的统一存储。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1-3中,高缺陷等级的缺陷信息指的是质检人员根据本领域的操作习惯或者相关经验得出的不能放过的缺陷信息,包括连续性缺陷等。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