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除雾节水用集水电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6371发布日期:2021-10-27 20:1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除雾节水用集水电极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除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除雾节水用集水电极板。


背景技术:

2.湿式冷却塔作为一种水冷技术,在电力和石化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冷却塔的运行过程中,塔内的循环水与空气直接接触进行传热传质,会产生循环水的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冷却塔的蒸发损失占整体耗水量的30

55%。而其蒸发的水分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被外界的冷空气冷却,形成白雾,对城市景观、道路能见度等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通过回收雾气中的水分减小蒸发损失,对冷却塔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湿式冷却塔主要采用加热型、多风量型以及空气并联型这三种消雾技术,通过加热或者增大风量等手段将过饱和的湿空气调节至未饱和区,只是消除了“白雾”现象,而在机理上冷却塔的蒸发损失并未减少。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cn112129157a的专利,该方案包括收水筒、放电极、接地极,所述收水筒为无顶无底筒状结构,所述收水筒底部为气流入口端,所述放电极为金属杆或金属丝,放电极端部位于收水筒内部中心轴位置指向气流入口端方向,接地极置于气流入口端部外侧并与收水筒之间电绝缘。将传统碰撞理论与静电收水理论相结合,利用高压产生的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产生电子崩或离子崩,雾滴荷电后被驱往壁面,碰撞后凝聚成水滴,发明一种新型的高压静电水雾收集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水汽收集率高,装置运行稳定,投资与运行成本低,经济性好。
4.该装置随着使用,也逐渐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第一,现有的除雾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凝结液滴易出现杂乱无序的滴落现象,无法有序的导出,对除雾装置的使用环境造成影响。
6.第二,电极板在安装过程中,受限于其安装长度,电极板之间易出现颤动的现象,无法保证电极板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除雾节水用集水电极板,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凝结液滴易出现杂乱无序的滴落现象,无法有序的导出,对除雾装置的使用环境造成影响;以及受限于其安装长度,电极板之间易出现颤动的现象,无法保证电极板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主动除雾节水用集水电极板,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并列固接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还沿竖向倾斜设置,并通过其倾斜的下端部形成导流面,所述支撑框架上还固接有与所述导流面随形设置的导液腔壳。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若干个所述导液腔壳处于下端部的一侧还共同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集水腔壳。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集水腔壳处于下方的端部连接有排液软管。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排液软管上还设有用以对其出口端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液腔壳包括截面呈倒三角形设置的壳体,所述导液腔壳的顶面上开设有顶孔,所述电极板的下端部位于所述顶孔内。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若干个所述导液腔壳处于下方的端面上开设有侧孔,所述集水腔壳的顶面还开设有位于若干个所述侧孔下方的收水孔。
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集水腔壳靠近下方端部的底面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连接筒,所述排液软管的上端口连接于所述连接筒上。
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端固接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金属万向管,所述金属万向管的活动端与所述排液软管的下端口相连接。
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排液软管靠近其下端口的外壁上固接有卡箍,所述金属万向管的活动端与所述卡箍相固接。
1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电极板位于所述导液腔壳内的相对侧壁上分别固接有与所述导液腔壳相对内壁相连接的连块。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其中通过竖向设置的电极板,可以降低气流阻力,保证气流的通畅性的同时,还加大了与雾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收水效率,通过电极板倾斜的导流面实现对凝结的液体朝处于下方的一端导流,实现定向导流;
22.通过导流面下方设置导液腔壳,通过导液腔壳上开设有顶孔,实现将电极板上的液滴收集至导液腔壳内,导液腔壳下端部处设有集水腔壳,通过集水腔壳开设有收水孔,实现将导液腔壳内的液体从侧孔进入至集水腔壳内,实现将若干个导液腔壳内的水体共同汇集于集水腔壳内;
23.通过位于集水腔壳下端部处的排液软管实现将收集的水引流至水池或其它设备中;
24.通过利用金属万向管实现了定向调节排液软管的出口方向,满足不同安装环境中使用;
25.通过设置导液腔壳实现了对电极板的下端部进行支撑,防止因长度过长出现颤动的现象,保证电极板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6.并且导液腔壳呈倒三角形设置,利用其倾斜两侧壁还起到了对下方进入的气流进行导流,降低气流阻力;
27.操作便捷,便于装配安装;提高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
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液腔壳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

支撑框架;2

电极板;3

导液腔壳;4

侧孔;5

集水腔壳;6

收水孔;7

连接筒;8

排液软管;9

金属万向管;10

卡箍;11

顶孔;12

连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3.如图1和图2所示,主动除雾节水用集水电极板,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上并列固接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电极板2,电极板2还沿竖向倾斜设置,并通过其倾斜的下端部形成导流面,支撑框架1上还固接有与导流面随形设置的导液腔壳3。
34.若干个导液腔壳3处于下端部的一侧还共同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集水腔壳5。
35.集水腔壳5处于下方的端部连接有排液软管8。
36.排液软管8上还设有用以对其出口端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
37.导液腔壳3包括截面呈倒三角形设置的壳体,导液腔壳3的顶面上开设有顶孔11,电极板2的下端部位于顶孔11内。
38.若干个导液腔壳3处于下方的端面上开设有侧孔4,集水腔壳5的顶面还开设有位于若干个侧孔4下方的收水孔6。
39.集水腔壳5靠近下方端部的底面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连接筒7,排液软管8的上端口连接于连接筒7上。
40.调节组件包括一端固接于支撑框架1上的金属万向管9,金属万向管9的活动端与排液软管8的下端口相连接。
41.排液软管8靠近其下端口的外壁上固接有卡箍10,金属万向管9的活动端与卡箍10相固接。
42.电极板2位于导液腔壳3内的相对侧壁上分别固接有与导液腔壳3相对内壁相连接的连块12。
43.其中通过竖向设置的电极板2,可以降低气流阻力,保证气流的通畅性的同时,还加大了与雾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收水效率,通过电极板2倾斜的导流面实现对凝结的液体朝处于下方的一端导流,实现定向导流;
44.通过导流面下方设置导液腔壳3,通过导液腔壳3上开设有顶孔11,实现将电极板2上的液滴收集至导液腔壳3内,导液腔壳3下端部处设有集水腔壳5,通过集水腔壳5开设有收水孔6,实现将导液腔壳3内的液体从侧孔4进入至集水腔壳5内,实现将若干个导液腔壳3内的水体共同汇集于集水腔壳5内;
45.通过位于集水腔壳5下端部处的排液软管8实现将收集的水引流至水池或其它设备中;
46.通过利用金属万向管9实现了定向调节排液软管8的出口方向,满足不同安装环境
中使用;
47.通过设置导液腔壳3实现了对电极板2的下端部进行支撑,防止因长度过长出现颤动的现象,保证电极板2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48.并且导液腔壳3呈倒三角形设置,利用其倾斜两侧壁还起到了对下方进入的气流进行导流,降低气流阻力。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