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66203发布日期:2022-11-05 00:4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电池生产制造业的影响十分巨大,为设备提供电源的电池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动力电池盖板的组成部件包括顶盖片、极柱、防爆阀,而极柱和防爆阀通常焊接组装到顶盖片上。当极柱和防爆阀被焊接在顶盖片上后,目前会对动力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以判断极柱及防爆阀的焊接质量,即是否存在漏焊,并判断动力电池盖板是否满足设计的气密性要求。然而,对于合格的动力电池盖板来说,除了需要满足气密性要求外,还需要检测防爆阀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的爆破值要求,目前尚无针对爆破值检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能够自动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的设计要求,并提高检测效率,减少占用空间。
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包括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具有一或多个第一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
5.第一龙门支架;
6.第一上治具,其可沿z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上,所述第一上治具上设有第一上检测腔;
7.第一下治具,其用于携带动力电池盖板沿y轴移动,所述第一下治具上设有第一下检测腔;
8.第一检测气体接口,其和所述第一上检测腔或所述第一下检测腔连通以喷入第一检测气体;
9.气压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检测腔或所述第一下检测腔中以检测气压是否变化;
10.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具有上料状态和检测状态,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上料状态时,所述第一下治具偏离所述第一上治具正下方,以允许将动力电池盖板放置到所述第一下治具上;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检测状态时,所述第一下治具位于所述第一上治具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上治具和所述第一下治具合模以将动力电池盖板夹持于二者之间,所述第一上检测腔和所述第一下检测腔被动力电池盖板分隔且密封为独立的腔体。
1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治具上设有用于和动力电池盖板接触配合的上密封件,所述第一下治具上设有用于和动力电池盖板接触配合的下密封件。
12.在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气体接口和所述第一上检测腔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检测腔中;所述第一上治具和所述第一下治具二者中一者上设有多个定位销,另一者上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销和/或所述定位槽具有倾斜的定位引导斜面,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检测状态时,所述定位销插入至所述定位槽中。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治具沿z轴移动的第一下压气缸;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下治具沿y轴移动的第一移料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下治具设置于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滑座可沿y轴移动地设置于第一y向导轨上。
1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气密性的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沿x轴依次布设,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龙门支架、及一或多个第二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
15.第二上治具,其可沿z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龙门支架上,所述第二上治具上设有第二上检测腔;
16.第二下治具,其用于携带动力电池盖板沿y轴移动,所述第二下治具上设有第二下检测腔;
17.第二检测气体接口;
18.质谱仪接口,其用于和质谱仪连接;
19.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气体接口和所述质谱仪接口中的一者和所述第二上检测腔连通,另一者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连通;
20.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有上料状态和检测状态,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上料状态时,所述第二下治具偏离所述第二下治具正下方,以允许将动力电池盖板放置到所述第二下治具上;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检测状态时,所述第二下治具位于所述第二上治具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上治具和所述第二下治具合模以将动力电池盖板夹持于二者之间,所述第二上检测腔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被动力电池盖板分隔且密封为独立的腔体。
2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气体接口和所述第二上检测腔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检测状态时所述质谱仪接口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可沿y轴移动地设置于第二y向导轨上,所述第二下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二滑座上设有第二检测气体出口,所述第二下治具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连通的第二检测气体入口,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出口通过管路或开设于所述第二滑座上的气体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出口,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检测状态时所述质谱仪接口和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出口对接连通,所述质谱仪接口和/或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出口处设有密封圈。
22.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沿x轴依次布设的多个所述第二上治具和沿x轴依次布设的多个所述第二下治具,多个所述第二下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二滑座上设有沿x轴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出口,每个所述第二下治具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连通的第二检测气体入口,每个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入口通过管路或开设于所述第二滑座上的气体通道连通至一个对应的第二检测气体出口。
2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质谱仪接口可沿z轴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
检测状态时所述质谱仪接口和所述第二滑座抵紧接触;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上料状态时所述质谱仪接口低于所述第二滑座。
2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之间的中转定位盘,所述中转定位盘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盖板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具有定位斜面;所述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完成后的动力电池盖板移动到所述定位槽中的第一移料臂及用于将所述定位槽中的动力电池盖板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治具上的第二移料臂;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沿y轴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沿x轴依次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上治具和多个所述第一下治具,每个所述第一上治具上设置一个所述气压传感器,两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沿共用第一y向导轨,两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第一下治具沿所述第一y向导轨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沿x轴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沿x轴依次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上治具和多个所述第二下治具,每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二下治具的第二下检测腔分别和同一个质谱仪接口连通。
2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自动检测设备,所述自动检测方法包括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检测步骤,该检测步骤包括:
26.s101、将第一下治具移动到上料位置,将动力电池盖板放到第一下治具上;
27.s102、将第一下治具移动到第一上治具的正下方;
28.s103、将第一上治具下移,使第一上治具和第一下治具合模,第一上检测腔形成密封的腔体,第二下检测腔形成密封的腔体;
29.s104、向第一上检测腔或第一下检测腔喷入设定量的第一检测气体并保压一段时间,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该段时间内腔体内的气压变化值,若气压变化值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判定产品不合格;若气压变化值标语设定阈值,则判定产品的爆破值满足设计要求。
30.本发明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31.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将动力电池盖板放置到第一下治具上,在检测状态时,第一上治具和第一下治具合模,动力电池盖板位于第一上治具和第一下治具之间,第一上检测腔和第一下检测腔形成密封的腔体,接着向第一上检测腔内喷入设定量的第一检测气体,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第一上检测腔内的气压变化值以判断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能够自动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若不满足爆破值则不再进行其他检测,如气密性检测,提前将不良的产品筛选出,不良的产品无需进行下一步检测,提高检测工作效率,且减少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第一检测单元的立体图,其中一个第一检测单元
在放料状态,另一个第一检测单元即将切换为检测状态;
35.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前视图;
36.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第一检测单元在检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第一检测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第一检测单元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破值检测步骤的流程图;
40.图8为第二检测单元在上料状态时的立体图;
41.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前视图;
42.图10为第二检测单元在检测状态时的立体图;
43.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的前视图;
44.图12a为其中一个第二检测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5.图12b为第三检测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6.图13为其中一个第二检测单元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47.图14为中转定位盘的立体图;
48.图15为图1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49.图16为第一移料臂和取料手臂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7为第二移料臂和下料手臂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8为第二下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9为图18所示第二下治具的主视图;
53.图20为上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54.其中,
55.100、上料皮带;101、上料手臂;102、旋转治具;103、扫码装置;
56.200、动力电池盖板;201、密封圈;202、密封垫片;
57.1、第一检测单元;11、第一龙门支架;12、第一上治具;121、第一上检测腔;122、定位销;123、上密封件;13、第一下治具;131、第一下检测腔;132、下密封件;15、第一下压气缸;16、第一移料驱动机构;161、电机;162、第一丝杆;17、导向柱;2、定位销;3、定位孔;31、引导斜面;4、第一滑座;5、第一y向导轨;
58.6、第二检测装置;61、第二龙门装置;62、第二检测单元;621、第二上治具;6211、第二上检测腔;622、第二下治具;6221、第二下检测腔;6222、第二检测气体入口;624、质谱仪接口;625、第二滑座;626、顶升气缸;63、第二下压气缸;64、第三检测单元;641、错位气缸:642、第一质谱仪接口;643、第二质谱仪接口;7、第二y向导轨;71、y向电机;72、第二丝杆;8、中转定位盘;81、定位槽;811、定位斜面;9、第一移料臂;91、第二移料臂;92、取料手臂;10、检测气体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60.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包括用于检
测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具有一或多个第一检测单元1,每个第一检测单元1包括:第一龙门支架11;第一上治具12;第一下治具13;第一检测气体接口;气压传感器;第一下压气缸15;第一移料驱动机构16;导向柱17。
61.进一步地,第一上治具12可沿z轴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龙门支架11上,第一上治具12上设有第一上检测腔121,第一下压气缸15驱动第一上治具12上下移动。第一移料驱动机构16包括电机161和第一丝杆162,第一滑座4可沿y轴移动地设置于第一y向导轨5上并由电机161通过第一丝杆162驱动移动,第一下治具12设置于第一滑座4上,故电机161通过第一丝杆162驱动第一下治具13沿y轴移动。第一下治具13用于携带动力电池盖板沿y轴移动,第一下治具13上设有第一下检测腔131。第一检测气体接口和第一上检测腔121或第一下检测腔131连通以喷入第一检测气体;气压传感器设置于第一上检测腔121或第一下检测腔131中以检测气压是否变化;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检测腔121开设有如图20所示的多个检测气体入口10,第一检测气体接口和第一上检测腔121的检测气体入口10连通,气压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第一上检测腔121中;第一龙门支架11上设有导孔,多个导向柱17穿过第一龙门支架11上导孔与第一上治具12固定连接,起到导向的作用。
62.更进一步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沿y轴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检测单元1,每个第一检测单元1包括沿x轴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上治具12和多个第一下治具13,每个第一上治具12上设置一个气压传感器,两个第一检测单元1共用第一y向导轨5,两个第一检测单元1的第一下治具13沿第一y向导轨5移动地设置,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第一检测单元1的第一下治具13移动到下料位置处。
63.参照图2至图4所示,第一检测单元1具有上料状态和检测状态,第一检测单元1在上料状态时,第一下治具13偏离第一上治具12正下方,以允许将动力电池盖板200放置到第一下治具13上;第一检测单元1在检测状态时,第一下治具13位于第一上治具12的正下方,第一上治具12和第一下治具13合模以将动力电池盖板200夹持于二者之间,第一上检测腔121和第一下检测腔131被动力电池盖板200分隔且密封为独立的腔体。进一步地,第一上治具12上设有上密封件123,第一下治具13上设有下密封件132(下密封件132具体指图18所示的密封圈201和密封垫片202),第一上检测腔121通过上密封件123密封,第一下检测腔131通过下密封件132密封,上密封件123和下密封件132用于和动力电池盖板200接触配合,确保在检测时第一上检测腔121和第二下检测腔131为密封的腔体。
64.第一上治具12和第一下治具13二者中一者上设有多个定位销122,另一者上设有多个定位孔3,定位销122和定位孔3具有倾斜的定位引导斜面31。具体结合到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治具12上设有如图5所示的两个定位销122,第一下治具13上设有如图6所示的两个定位孔3,两个定位销122位于第一上治具12的对角位置,两个定位孔3位于第一下治具13的对角位置。第一检测单元1在检测状态时,定位销122在引导斜面31的作用下插入至定位孔3中。
65.参照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自动检测设备,自动检测方法包括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检测步骤,该爆破值检测步骤包括:
66.s101、将第一下治具13移动到上料位置,将动力电池盖板200放到第一下治具13
上;
67.s102、将第一下治具13移动到第一上治具12的正下方;
68.s103、将第一上治具12下移,使第一上治具12和第一下治具13合模,第一上检测腔121形成密封的腔体,第一下检测腔131形成密封的腔体;
69.s104、向第一上检测腔121或第一下检测腔131喷入设定量的第一检测气体并保压一段时间,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该段时间内腔体内的气压变化值,若气压变化值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判定产品不合格;若气压变化值标语设定阈值,则判定产品的爆破值满足设计要求。
70.进一步地,步骤s101中,第一下治具13移动到待料位,将多个动力电池盖板放置到多个第一下治具13中,多个第一下治具13同步移动到对应的检测位(空闲的检测位),第一下治具13和第一上治具12合模检测产品的爆破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完成后将第一上治具12抬起,第一下治具13移动到待料位进行产品下料。
71.本实施例的各个第一检测单元1一次检测四个动力电池盖板200,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动力电池盖板200放置在第一下治具13上后,第一上治具12与第一下治具13合模将动力电池盖板200夹在两者之间,动力电池盖板200将第一上检测腔121和第一下检测腔131分隔开,然后在第一上检测腔121内喷入空气并进行保压,通过气压传感器可以得到该段时间内的气压变化值以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将第一上治具12沿着z轴向上移动,将产品下料后进行下一步的检测。
72.进一步地,动力电池盖板200的气密性直接影响成品的性能和使用,参照图1、图8至图16所示,该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气密性的第二检测装置6,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6沿x轴依次布设。第二检测装置6包括第二龙门支架61、及多个第二检测单元62,每个第二检测单元62包括:沿x轴依次布设的多个第二上治具621;沿x轴依次布设的多个第二下治具622;第二检测气体接口;质谱仪接口624;顶升气缸626;第二下压气缸63。
73.进一步地,第二上治具621可通过第二下压气缸63的驱动沿z轴移动地设置于第二龙门支架61上,第二上治具621上设有第二上检测腔6211以及与动力电池盖板接触配合的上密封件123;第二下治具622用于携带动力电池盖板200沿y轴移动,第二下治具622上设有第二下检测腔6221以及与动力电池盖板接触配合的下密封件132;质谱仪接口624用于和质谱仪连接。其中,第二检测气体接口和质谱仪接口624中的一者和第二上检测腔6211连通,另一者和第二下检测腔6221连通。具体结合到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气体接口设置于各第二上治具621上,并和第二上检测腔6211连通,质谱仪接口624和第二下检测腔6221连通。
74.更进一步地,第二检测装置6包括沿x轴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检测单元62和一第三检测单元64,第三检测单元64包括沿x轴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二上治具621和多个第二下治具622,每个第二检测单元62包括沿x轴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二上治具621和多个第二下治具622,每个第二检测单元62的多个第二下治具622的第二下检测腔6221分别和同一个质谱仪接口624连通。
75.参照图8至图11所示,第二检测单元62具有上料状态和检测状态,第二检测单元62在上料状态时,第二下治具622偏离第二上治具621正下方,以允许将动力电池盖板200放置到第二下治具622上;第二检测单元62在检测状态时,第二下治具622位于第二上治具621的
正下方,质谱仪接口624和第二下检测腔6221连通,第二上治具621和第二下治具622合模以将动力电池盖板200夹持于二者之间,第二上检测腔6211和第二下检测腔6221被动力电池盖板200分隔且密封为独立的腔体。
76.进一步地,第二检测单元6还包括第二滑座625,第二滑座625可沿y轴移动地设置于第二y向导轨7上并由y向电机71通过第二丝杆72驱动移动,第二下治具622设置于第二滑座625上,第二滑座625上设有沿x轴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检测气体出口,每个第二下治具622上开设有和第二下检测腔6221连通的第二检测气体入口6222(参照图18和图19所示),每个第二检测气体入口6222通过管路或开设于第二滑座625上的气体通道连通至一个对应的第二检测气体出口。
77.同样的,第三检测单元64的每个下治具上开设有和下检测腔连通的检测气体入口,区别仅在于第三检测单元64的滑座上设有多个沿x轴间隔布设的检测气体出口,每个检测气体入口和一个检测气体出口对应并连通。第三检测单元64设有第一质谱仪接口642和第二质谱仪接口643,第三检测单元64在检测状态时,两个检测气体出口和第一质谱仪接口642、第二质谱仪接口643一一对应的对接连通。具体地,每个第二检测单元62一次检测多个(如4个)产品,若每一第二检测单元62连接的质谱仪未检测到漏气,则该第二检测单元62的多个产品均被判定为合格;若该第二检测单元62连接的质谱仪检测到漏气,则判定该第二检测单元62的多个产品中至少有一个不合格,将该多个产品送入第三检测单元64中进一步复检,以精确定位究竟是哪个产品不合格。兼顾检测效率、准确度以及设备成本,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又能够以较少的质谱仪实现精确检测,且大大减少了空气阀和氦气阀门的数量。
78.进一步地,第二检测单元62在检测状态时质谱仪接口624和第二检测气体出口对接连通且质谱仪接口624和第二检测气体出口处设有密封圈实现密封。质谱仪接口624通过顶升气缸626可沿z轴移动地设置,第二检测单元62在检测状态时质谱仪接口624和第二滑座625抵紧接触便于质谱仪接口624和第二检测气体出口对接连通;第二检测单元62在上料状态时质谱仪接口624低于第二滑座625,方便上料。
79.参照图1、图14至图17所示,该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中转定位盘8;第一移料臂9;第二移料臂91;取料手臂92;旋转治具102。
80.进一步地,由于产品来料方向与检测方向垂直,故需要该中转定位盘8作为中转工位来改变产品的朝向,中转定位盘8设于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6之间,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合格的产品经中转定位盘8中转并进行二次定位,方便下次取料。更具体地说,中转定位盘8上设有多个定位槽81,定位槽81具有定位斜面811,动力电池盖板200通过定位斜面811放置在定位槽81内实现精准定位;取料手臂92从旋转治具102中吸附多个动力电池盖板200,将多个动力电池盖板200放置在第一下治具13上进行检测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检测完成后,第一移料臂9将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完成后的动力电池盖板移动到定位槽81内,第二移料臂10用于将定位槽81中的动力电池盖板移动至第二下治具622上,第二丝杆72带动第二下治具13移动至检测位置(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气密性)后,第二上治具621和第二下治具622合模,顶升气缸626带动质谱仪接口624上升进行气密性检测,质谱仪接口624和第二滑座625抵紧接触,检测完成后,第二上治具621沿着z轴向上移动,丝杆72带动第二下治具622移动至下料位。
81.该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上料皮带100、上料手臂101和扫码装置103,将产品放到上料皮带100后,上料手臂101进行取料经过扫码装置103处进行扫码记录,扫码通过将产品放置到旋转治具102上,取料手臂92从旋转治具102吸附产品放置到第一检测模组中,第一检测装置在检测状态时,第一上治具12和第一下治具13合模,在第一上检测腔121内喷入设定量的空气并保压一段时间,通过第一上检测腔121内的气压传感器检测该段时间内的气压变化值以判断产品的爆破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产品不满足设计要求则进行下料,若产品满足设计要求,则通过第一移料臂9将动力电池盖板200移动到中转定位盘8中的定位槽81内,再通过第二移料臂10将定位槽81中的动力电池盖板200移动到第二下治具622上进行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气密性。在检测状态时,第二下治具622和第二上治具621合模以将动力电池盖板200夹持于二者之间,在第二上检测腔121内喷入氦气,一个质谱仪一次检测四个产品,工作效率较高且减少了质谱仪的使用数量,取消了挡板阀,节约了成本。若质谱仪检测气体漏入下检测腔131中,则动力电池板中存在不合格品,若质谱仪检测气体未漏入下检测腔131中,则动力电池盖板合格。
82.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在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气密性之前,先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提前将不良的产品筛选出,防爆阀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的产品才能进行下一步气密性的检测,提高工作效率。
83.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84.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可参考附图1。
85.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86.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8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