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循环油烟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16359发布日期:2022-12-20 21:2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循环油烟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油烟净化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热循环油烟净化器。


背景技术:

2.主要用于厨房低空排放油烟的净化治理,用于宾馆、饭馆、酒家、餐厅以及学校、机关、工厂等场所,在多种类的油烟净化器中,高压静电类型的油烟净化器,利用高压下的气体电离和电场作用力,使尘粒荷电后从气体中分离,油烟去除率最高。
3.公开号为cn111318373b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开设有进烟口、出烟口以及连通进、出烟口的过滤腔,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开还设有连通过滤腔的过油口;电极模块,收容于过滤腔内,包括电离组件以及收集组件,其次对电极模块的清洗采用了超声波清洗模式,具有较佳的清洗效果。
4.现有高压静电类型的油烟净化器的电场块5在长期工作后,由于杂质的堆积,会导致电离和吸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定期将电场块5取出,并进行清理工作,由于电场块5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且净化器的安装地方往往在高处或拐角,不仅取出过程需要两人合力,且清洗过程也较为耗时耗力。
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循环油烟净化器。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热循环油烟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外壳,所述净化器外壳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箱,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前后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内侧靠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外侧靠顶端开设有两组顶管,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用于封闭净化器外壳的前后两端,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内侧靠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通过设置循环箱和封闭组件,需要清洗时,使用封闭组件将净化器外壳前后两端封闭,启动水泵将循环箱中的清洗液通过进水管输入到净化器外壳中,通过顶管将内侧空气压出,保证清洗液可以顺利进入,由于循环箱位于净化器外壳的一侧,在热油烟经过时可以加热内侧的清洗液,实现了热量循环利用的效果,浸泡一段时间后,可以让附着在电池块外侧的油渍的附着力降低,一段时间后,开启排水管将油污和清洗液排出,再让装置自然晾干,通过此种设置,实现了无需拆卸就能清洗电场块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拆卸电场块清洗所需的大量步骤和过程。
8.优选的,所述封闭组件包括阻挡带,所述阻挡带为柔性材料,所述阻挡带与净化器外壳的内部滑动连接,且阻挡带呈环形设置,所述阻挡带穿过净化器外壳的前后两端,且阻挡带的外侧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面积小于净化器外壳的前后两端的面积,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电动轮组,所述电动轮组与阻挡带传动连接,
工作时,通过电动轮组带动阻挡带进行移动,让两个贯穿孔的位置移动到净化器外壳的前后两端,让装置可以正常使用,当需要封闭时,再通过电动轮组带动阻挡带移动,利用阻挡带将净化器外壳的前后两端封闭,通过此种设置,不仅实现了快捷封闭或开启净化器外壳前后端的效果,且结构接简单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让净化器本体体积依旧保持原样。
9.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电动轮组的数量为四个,并分被位于净化器外壳的四角,所述电动轮组把包括三个电动轮,三个电动轮呈交错排布,工作时,配合电动轮组中三个交错排布的电动轮,可以有效的将阻挡带绷直,保持其传动效果,而四个电动轮组的四角设置,让传动效果更加稳定。
10.优选的,所述循环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位于净化器外壳的内侧,工作时,清洗结束后可以启动热风机箱净化器外壳内侧吹入热风,用来烘干内侧水分,同时在浸泡过程中可以启动热风机通过进风管向净化器外壳中注入空气从而产生气泡,使得清洗液在气泡的作用下剧烈翻滚,让附着的油污从电场块上剥离殆尽,同时吹入的热风还能保证清洗液有较高的温度,让清洗液与污渍反应效果保持在最佳,清洗液为现有的油污清洗剂的水溶液,不仅实现了快速烘干效果,还能协助油污的剥离效果。
11.优选的,所述阻挡带的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为柔性材料,所述阻挡带的宽度大于净化器外壳的内径宽度,所述卡条位于净化器外壳的内壁中,并与净化器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净化器外壳与阻挡带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位于净化器外壳的内侧,且负压泵的输出端与阻挡带的一侧活动贴合,工作时,阻挡带的宽度大于净化器外壳的内径宽度,阻挡带的边缘有部分是一直滑动连接在净化器外壳的两侧壁中,且配合卡条的设置,使得阻挡带的边缘位置不会向外脱离,提高了阻挡带的封闭效果,而负压泵的设置,可以在封闭净化器外壳时,通过负压泵抽取负压,让阻挡带紧紧贴合在净化器外壳上,有效的提高了净化器外壳清洗时的密封性,大大降低了清洗时向外渗水的问题。
12.优选的,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底面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清理块,所述清理块包括中心块,所述中心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与净化器外壳转动连接,所述中心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弧形条,所述弧形条为弹性金属材料,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若干个清理块进行转动,工作时,在最后的排水阶段,由于浸泡下来的油污会在重力作用下沉底,使得最后排出时,有大量的油污残留在净化器外壳的内侧底面,配合清理块的设置,在排水过程中,启动驱动组件带动若干个转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中心块和弧形条进行转动,弧形条可以摩擦净化器外壳的内侧底面,降低沉底油污的附着力,使其可以顺着流出的水流向外流出,且转动的弧形条还能扰乱水流,使得沉底的油污可以紊乱的水流中,向上流动,进一步提高沉底的油污被水流带走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净化器外壳清洗后内侧的清洁程度。
13.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伺服电机,所述转杆的外侧靠底面呈内凹状设置,两个伺服电机的输出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绳,所述驱动绳与若干个转杆的外侧均缠绕连接,所述中心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湿度检测模块,工作时,启动其中一个伺服电机带动驱动绳进行缠绕,使得缠绕了驱动绳的所有转杆均开始转动,当缠绕一段时间后,关闭该伺服电机,并启动另一个伺服电机转动缠绕,从而实现了只需控制两个伺服电机就能控制所有清理块进行转动的效果,且由于转动过程时间隙式的,使得弧形条会在惯性作用下,旋转的时
候向外展开,停止时又会在自身弹性下回归,且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弧形条的底端会一直接触净化器外壳的底面,通过此种设置,使得清理块可以清理较大的圆形范围面积,且由于清理块的位置不断变化,使得摩擦后的油污,可以被水流带走,不会被清理块挤压,进一步协助了清理沉底油污的过程,通过湿度检测模块检测湿度。
14.优选的,所述弧形条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呈圆筒形设置,且摩擦轮由金属丝编织而成,且金属丝之间存在缝隙,工作时,配合摩擦轮的设置,使得清理块在移动时,挤压着摩擦轮进行滚动的,既可以降低移动摩擦力,同时有摩擦轮是由金属丝编织而成,对于摩擦剥离油污效果较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清理沉底油污的效果。
15.优选的,所述弧形条的外侧靠底端与中心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中心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动力叶,所述动力叶呈扁平状设置,且动力叶整体呈弧形设置,工作时,配合弹簧的设置,既可以提高弧形条在离心结束后的回归效果,同时还能协助弧形条底部一直贴地的效果,而弧形动力叶的设置,可以充当小型的扇叶,使得中心块在旋转时,自中心向下有一个推力,让被剥离的油污可以被向上推,进一步提高了沉底油污的清理效果。
16.优选的,所述阻挡带靠近电场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凸块呈空心设置,所述凸块的外侧开设有孔洞,所述凸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膨胀块,所述膨胀块为多孔材料,所述阻挡带与凸块的连接处呈内凹设置,工作时,在封闭过程中,油污容易附着在阻挡带上,配合凸块的设置,凸块内侧的膨胀块可以吸水膨胀,当清理结束后,随着阻挡带的移动,凸块会被挤压,由于凸块外侧隆起外层被挤压,可有效的剥离附着的油污,降低油污进入净化器外壳内部导致阻挡带移动困难的问题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热循环油烟净化器,通过设置循环箱和封闭组件,需要清洗时,使用封闭组件将净化器外壳前后两端封闭,启动水泵将循环箱中的清洗液通过进水管输入到净化器外壳中,通过此种设置,实现了无需拆卸就能清洗电场块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拆卸电场块清洗所需的大量步骤和过程。
19.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热循环油烟净化器,通过电动轮组带动阻挡带进行移动,让两个贯穿孔的位置移动到净化器外壳的前后两端,让装置可以正常使用,当需要封闭时,再通过电动轮组带动阻挡带移动,利用阻挡带将净化器外壳的前后两端封闭,通过此种设置,不仅实现了快捷封闭或开启净化器外壳前后端的效果,且结构接简单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让净化器本体体积依旧保持原样。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22.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23.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24.图4是本发明清理块的剖视图;
25.图5是本发明凸块的剖视图;
26.图中:1、净化器外壳;2、进风管;3、进水管;4、顶管;5、电场块;6、清理块;7、排水管;8、电动轮组;9、阻挡带;10、负压泵;12、贯穿孔;13、凸块;14、卡条;15、中心块;16、湿度
检测模块;17、弧形条;18、摩擦轮;19、弹簧;20、转杆;21、驱动绳;22、膨胀块;23、电源箱;24、循环箱;25、热风机;26、伺服电机;27、动力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循环油烟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外壳1,所述净化器外壳1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箱23,所述净化器外壳1的前后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净化器外壳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箱24,所述循环箱2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净化器外壳1的内侧靠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净化器外壳1的外侧靠顶端开设有两组顶管4,所述净化器外壳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用于封闭净化器外壳1的前后两端,所述净化器外壳1的内侧靠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7,工作时,将净化器外壳1的前后两端与油烟流通管连接,通过电源箱23给电场块5提供电力,让电场块5产生电离和吸附作,可以有效的清除和吸附油烟中的油污杂质,但是电场块5在长期工作后,由于杂质的堆积,会导致电离和吸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定期将电场块5取出,并进行清理工作,由于电场块5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且净化器的安装地方往往在高处或拐角,不仅取出过程需要两人合力,且清洗过程也较为耗时耗力,通过设置循环箱24和封闭组件,需要清洗时,使用封闭组件将净化器外壳1前后两端封闭,启动水泵将循环箱24中的清洗液通过进水管3输入到净化器外壳1中,通过顶管4将内侧空气压出,保证清洗液可以顺利进入,由于循环箱24位于净化器外壳1的一侧,在热油烟经过时可以加热内侧的清洗液,实现了热量循环利用的效果,浸泡一段时间后,可以让附着在电池块5外侧的油渍的附着力降低,一段时间后,开启排水管7将油污和清洗液排出,再让装置自然晾干,通过此种设置,实现了无需拆卸就能清洗电场块5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拆卸电场块清洗所需的大量步骤和过程。
30.所述封闭组件包括阻挡带9,所述阻挡带9为柔性材料,所述阻挡带9与净化器外壳1的内部滑动连接,且阻挡带9呈环形设置,所述阻挡带9穿过净化器外壳1的前后两端,且阻挡带9的外侧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贯穿孔12,所述贯穿孔12的面积小于净化器外壳1的前后两端的面积,所述净化器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电动轮组8,所述电动轮组8与阻挡带9传动连接,工作时,通过电动轮组8带动阻挡带9进行移动,让两个贯穿孔12的位置移动到净化器外壳1的前后两端,让装置可以正常使用,当需要封闭时,再通过电动轮组8带动阻挡带9移动,利用阻挡带9将净化器外壳1的前后两端封闭,通过此种设置,不仅实现了快捷封闭或开启净化器外壳1前后端的效果,且结构接简单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让净化器本体体积依旧保持原样。
31.若干个所述电动轮组8的数量为四个,并分被位于净化器外壳1的四角,所述电动轮组8把包括三个电动轮,三个电动轮呈交错排布,工作时,配合电动轮组8中三个交错排布的电动轮,可以有效的将阻挡带9绷直,保持其传动效果,而四个电动轮组8的四角设置,让传动效果更加稳定。
32.所述循环箱2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热风机25,所述热风机2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若
干个进风管2,所述进风管2的一端位于净化器外壳1的内侧,工作时,清洗结束后可以启动热风机25箱净化器外壳1内侧吹入热风,用来烘干内侧水分,同时在浸泡过程中可以启动热风机25通过进风管2向净化器外壳1中注入空气从而产生气泡,使得清洗液在气泡的作用下剧烈翻滚,让附着的油污从电场块5上剥离殆尽,同时吹入的热风还能保证清洗液有较高的温度,让清洗液与污渍反应效果保持在最佳,清洗液为现有的油污清洗剂的水溶液,不仅实现了快速烘干效果,还能协助油污的剥离效果。
33.所述阻挡带9的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卡条14,所述卡条14为柔性材料,所述阻挡带9的宽度大于净化器外壳1的内径宽度,所述卡条14位于净化器外壳1的内壁中,并与净化器外壳1滑动连接,所述净化器外壳1与阻挡带9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负压泵10,所述负压泵10位于净化器外壳1的内侧,且负压泵10的输出端与阻挡带9的一侧活动贴合,工作时,阻挡带9的宽度大于净化器外壳1的内径宽度,阻挡带9的边缘有部分是一直滑动连接在净化器外壳1的两侧壁中,且配合卡条14的设置,使得阻挡带9的边缘位置不会向外脱离,提高了阻挡带9的封闭效果,而负压泵10的设置,可以在封闭净化器外壳1时,通过负压泵10抽取负压,让阻挡带9紧紧贴合在净化器外壳1上,有效的提高了净化器外壳1清洗时的密封性,大大降低了清洗时向外渗水的问题。
34.所述净化器外壳1的底面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清理块6,所述清理块6包括中心块15,所述中心块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杆20,所述转杆20与净化器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中心块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弧形条17,所述弧形条17为弹性金属材料,所述净化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若干个清理块6进行转动,工作时,在最后的排水阶段,由于浸泡下来的油污会在重力作用下沉底,使得最后排出时,有大量的油污残留在净化器外壳1的内侧底面,配合清理块6的设置,在排水过程中,启动驱动组件带动若干个转杆20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中心块15和弧形条17进行转动,弧形条17可以摩擦净化器外壳1的内侧底面,降低沉底油污的附着力,使其可以顺着流出的水流向外流出,且转动的弧形条17还能扰乱水流,使得沉底的油污可以紊乱的水流中,向上流动,进一步提高沉底的油污被水流带走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净化器外壳1清洗后内侧的清洁程度。
35.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伺服电机26,所述转杆20的外侧靠底面呈内凹状设置,两个伺服电机26的输出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绳21,所述驱动绳21与若干个转杆20的外侧均缠绕连接,所述中心块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湿度检测模块16,工作时,启动其中一个伺服电机26带动驱动绳21进行缠绕,使得缠绕了驱动绳21的所有转杆20均开始转动,当缠绕一段时间后,关闭该伺服电机26,并启动另一个伺服电机26转动缠绕,从而实现了只需控制两个伺服电机26就能控制所有清理块6进行转动的效果,且由于转动过程时间隙式的,使得弧形条17会在惯性作用下,旋转的时候向外展开,停止时又会在自身弹性下回归,且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弧形条17的底端会一直接触净化器外壳1的底面,通过此种设置,使得清理块6可以清理较大的圆形范围面积,且由于清理块6的位置不断变化,使得摩擦后的油污,可以被水流带走,不会被清理块6挤压,进一步协助了清理沉底油污的过程,通过湿度检测模块16检测湿度。
36.所述弧形条1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摩擦轮18,所述摩擦轮18呈圆筒形设置,且摩擦轮18由金属丝编织而成,且金属丝之间存在缝隙,工作时,配合摩擦轮18的设置,使得清理块6在移动时,挤压着摩擦轮18进行滚动的,既可以降低移动摩擦力,同时有摩擦轮18是由
金属丝编织而成,对于摩擦剥离油污效果较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清理沉底油污的效果。
37.所述弧形条17的外侧靠底端与中心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9,所述中心块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动力叶27,所述动力叶27呈扁平状设置,且动力叶27整体呈弧形设置,工作时,配合弹簧19的设置,既可以提高弧形条17在离心结束后的回归效果,同时还能协助弧形条17底部一直贴地的效果,而弧形动力叶27的设置,可以充当小型的扇叶,使得中心块15在旋转时,自中心向下有一个推力,让被剥离的油污可以被向上推,进一步提高了沉底油污的清理效果。
38.实施例二
39.如图5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阻挡带9靠近电场块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凸块13,所述凸块13呈空心设置,所述凸块13的外侧开设有孔洞,所述凸块1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膨胀块22,所述膨胀块22为多孔材料,所述阻挡带9与凸块13的连接处呈内凹设置,工作时,在封闭过程中,油污容易附着在阻挡带9上,配合凸块13的设置,凸块13内侧的膨胀块22可以吸水膨胀,当清理结束后,随着阻挡带9的移动,凸块13会被挤压,由于凸块13外侧隆起外层被挤压,可有效的剥离附着的油污,降低油污进入净化器外壳1内部导致阻挡带9移动困难的问题。
40.工作时,通过设置循环箱24和封闭组件,需要清洗时,使用封闭组件将净化器外壳1前后两端封闭,启动水泵将循环箱24中的清洗液通过进水管3输入到净化器外壳1中,通过顶管4将内侧空气压出,保证清洗液可以顺利进入,由于循环箱24位于净化器外壳1的一侧,在热油烟经过时可以加热内侧的清洗液,实现了热量循环利用的效果,浸泡一段时间后,可以让附着在电池块5外侧的油渍的附着力降低,一段时间后,开启排水管7将油污和清洗液排出,再让装置自然晾干,通过此种设置,实现了无需拆卸就能清洗电场块5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拆卸电场块清洗所需的大量步骤和过程;工作时,通过电动轮组8带动阻挡带9进行移动,让两个贯穿孔12的位置移动到净化器外壳1的前后两端,让装置可以正常使用,当需要封闭时,再通过电动轮组8带动阻挡带9移动,利用阻挡带9将净化器外壳1的前后两端封闭,通过此种设置,不仅实现了快捷封闭或开启净化器外壳1前后端的效果,且结构接简单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让净化器本体体积依旧保持原样;工作时,配合电动轮组8中三个交错排布的电动轮,可以有效的将阻挡带9绷直,保持其传动效果,而四个电动轮组8的四角设置,让传动效果更加稳定;工作时,清洗结束后可以启动热风机25箱净化器外壳1内侧吹入热风,用来烘干内侧水分,同时在浸泡过程中可以启动热风机25通过进风管2向净化器外壳1中注入空气从而产生气泡,使得清洗液在气泡的作用下剧烈翻滚,让附着的油污从电场块5上剥离殆尽,同时吹入的热风还能保证清洗液有较高的温度,让清洗液与污渍反应效果保持在最佳,清洗液为现有的油污清洗剂的水溶液,不仅实现了快速烘干效果,还能协助油污的剥离效果;工作时,阻挡带9的宽度大于净化器外壳1的内径宽度,阻挡带9的边缘有部分是一直滑动连接在净化器外壳1的两侧壁中,且配合卡条14的设置,使得阻挡带9的边缘位置不会向外脱离,提高了阻挡带9的封闭效果,而负压泵10的设置,可以在封闭净化器外壳1时,通过负压泵10抽取负压,让阻挡带9紧紧贴合在净化器外壳1上,有效的提高了净化器外壳1清洗时的密封性,大大降低了清洗时向外渗水的问题;工作时,在最后的排水阶段,由于浸泡下来的油污会在重力作用下沉底,使得最后排出时,有大量的油污残留在净化器外壳1的内侧底面,配合清理块6的设置,在排水过程中,启动驱动组件带动若干个转杆20进行旋
转,从而带动中心块15和弧形条17进行转动,弧形条17可以摩擦净化器外壳1的内侧底面,降低沉底油污的附着力,使其可以顺着流出的水流向外流出,且转动的弧形条17还能扰乱水流,使得沉底的油污可以紊乱的水流中,向上流动,进一步提高沉底的油污被水流带走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净化器外壳1清洗后内侧的清洁程度;工作时,启动其中一个伺服电机26带动驱动绳21进行缠绕,使得缠绕了驱动绳21的所有转杆20均开始转动,当缠绕一段时间后,关闭该伺服电机26,并启动另一个伺服电机26转动缠绕,从而实现了只需控制两个伺服电机26就能控制所有清理块6进行转动的效果,且由于转动过程时间隙式的,使得弧形条17会在惯性作用下,旋转的时候向外展开,停止时又会在自身弹性下回归,且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弧形条17的底端会一直接触净化器外壳1的底面,通过此种设置,使得清理块6可以清理较大的圆形范围面积,且由于清理块6的位置不断变化,使得摩擦后的油污,可以被水流带走,不会被清理块6挤压,进一步协助了清理沉底油污的过程,通过湿度检测模块16检测湿度;工作时,配合摩擦轮18的设置,使得清理块6在移动时,挤压着摩擦轮18进行滚动的,既可以降低移动摩擦力,同时有摩擦轮18是由金属丝编织而成,对于摩擦剥离油污效果较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清理沉底油污的效果;工作时,配合弹簧19的设置,既可以提高弧形条17在离心结束后的回归效果,同时还能协助弧形条17底部一直贴地的效果,而弧形动力叶27的设置,可以充当小型的扇叶,使得中心块15在旋转时,自中心向下有一个推力,让被剥离的油污可以被向上推,进一步提高了沉底油污的清理效果。
41.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