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8335发布日期:2023-04-18 20:2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特指一种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1、在食品饮料产品的生产作业上,产品需经过前端的罐装、封袋、风干、输送等多个工序。在这些加工工序的过程中,产品基本上处于无序排列的状态,如前后左右无序摆放或者正反面无序摆放等情况。这对于后续的加工工序中,要求产品的首尾及正反面有序排列的条件无法满足,如需要在固定某一面的固定位置上进行喷码或者激光打码等将难以实行。

2、目前采用的方案是,通过人手协助进行二次整理,以满足上述需求;或者,通过视觉检测与并联机器人等结合进行整列。但是,并联机器人只可以对于平面内的物体进行无序整理,无法对于有正反面翻转要求的产品进行表面统一处理。可见,目前的食品饮料产品生产线上,仍无法满足全自动化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拣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食品饮料产品的加工过程中,无法实现首尾及正反面有序排列的分拣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拣系统,用于对具有正反两面图案的袋装工件进行分拣排序,所述分拣系统包括:

3、送料输送带,用于承载及运送工件;

4、视觉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送料输送带上,用于拍摄工件的摆放姿态及表面图案;

5、出料输送带,包括第一出料轨道和第二出料轨道,所述第一出料轨道用于接收正面图案朝上的工件,所述第二出料轨道用于接收反面图案朝上的工件,所述第一出料轨道及所述第二出料轨道分别设置于所述送料输送带的两侧;

6、分拣机构,对工件作旋转以修正姿态,并将工件分别转移至所述第一出料轨道上或所述第二出料轨道上;

7、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轨道上,并将反面图案朝上的工件翻转至正面图案朝上。

8、本技术提供的分拣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技术的分拣系统上,具有设置在送料输送带上的视觉检测机构和分拣机构,视觉检测机构对摆放在送料输送带上的工件进行拍摄,确定工件的摆放姿态及表面图案。分拣机构对工件进行旋转以修正姿态,统一工件的首尾朝向;并且,将正面图案朝上的工件转移至第一出料轨道,将反面图案朝上的工件转移至第二出料轨道。与常见的通过视觉检测与并联机器人结合的分拣系统相比,本技术的分拣系统在上述第二出料轨道上设有翻转机构,该翻转机构对工件进行翻转操作,将反面图案朝上的工件翻转至正面图案朝上,以实现工件的正反面统一。本技术的分拣系统通过视觉检测机构、分拣机构及翻转机构的功能自动化结合,以对工件进行随动抓取,并整列成首尾及正反面一致的有序排列,为后续加工工序完成前置准备。本技术的分拣系统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特别适用于生产线上需要将前端杂乱无章的产品经过分拣整列后变成同一排列且有序运输,有利于后续加工工序对产品进行打码或装箱等,需要有顺序及正反面统一要求的工序完成前置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9、对分拣机构的结构作改进,所述分拣机构包括转盘、活动架以及吸盘,所述活动架连接于所述转盘与所述吸盘之间,所述吸盘拾取工件;所述转盘自转,以带动所述活动架连动所述吸盘使工件旋转角度;所述活动架伸缩运动以带动所述吸盘将拾取的工件转移位置。以此,分拣机构能够对工件进行旋转调整姿态,使工件的首尾朝向统一,并同时实现将工件转移位置。

10、可选的,所述活动架包括中心轴和往不同方向延伸的至少三个活动轴,所述中心轴活动连接于所述转盘的中心部与所述吸盘之间;所述转盘上设有与所述活动轴数量相同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活动轴连接,并驱使所述活动轴上下摆动;各个所述活动轴均活动连接有连动杆,各个所述连动杆集中连接于所述吸盘上。让吸盘能够随着各个活动轴及连动杆的运动而改变位置,以将拾取的工件转移至指定的位置上。以此,该分拣机构与传统的利用轨道实现拾取件的位置转移结构,或者利用机械臂作转移的结构相比,本技术的分拣机构结构更加简单,仅利用活动架的有限运动以最小的摆幅,实现对工件的两路分拣,有效地提高分拣速度,并能够节省占用空间,缩小整机体积。

11、可选的,所述分拣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送料输送带上的第一支架,所述转盘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位于所述送料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转盘、所述活动架以及所述吸盘自上往下依次连接,以使其悬挂于第一支架上。以此,让转盘安装在第一支架上实现自转,并带动活动架及吸盘对拾取的工件进行旋转以调整姿态,使工件的首尾朝向统一。其中,第一支架对转盘进行固定,提高固定效果,防止转盘的旋转及活动架的摆动发生摇晃,有效地提高分拣机构的工作稳定性。

12、对第二出料轨道的结构作改进,所述第二出料轨道上还包括放料台,所述放料台用于放置被所述分拣机构转移的工件,所述放料台与所述第二出料轨道并排设置;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料轨道与所述放料台之间,并将所述放料台上的工件翻转至所述第二出料轨道上。以此,利用放料台作为工件的临时放置空间,使分拣转移过来的工件放置于放料台上。翻转机构将放料台上的工件翻转至第二出料轨道上,实现对工件的正反面翻转操作。

13、对翻转机构的结构作改进,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以及驱动所述翻转架旋转的驱动器,所述翻转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外周上的多个拨体,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驱动器驱使所述转轴旋转,并带动所述拨体将承载的工件从所述放料台往所述第二出料轨道上翻转。以此,利用拨体承载着工件,并随着转轴被驱动器驱使而旋转,以将承载的工件往指定方向翻转,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翻转操作。

14、可选的,所述拨体为至少两根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拨条,所述放料台上开设有供所述拨条伸入的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出料轨道的侧壁上具有供所述拨条伸入的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二避让槽位置对应。以此,在翻转机构的运转过程中,转轴上的拨体能够穿插于第一避让槽或第二避让槽内。让拨体能够旋转至放料台上,并插入放料台内部,随着旋转角度发生变化,拨体能够从放料台上带走工件,且往第二出料轨道上翻转。

15、可选的,所述第二出料轨道在与所述翻转机构相邻的侧壁上设有弧形导向板,所述弧形导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避让槽连通的开槽,所述弧形导向板延伸至所述转轴上,以使被翻转过来的工件能够沿着弧形导向板保持姿态,准确地滑入第二出料轨道上,防止工件在翻转过程中的首尾姿态发生改变,有效地确保工件分拣后的姿态准确性。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出料轨道及所述第二出料轨道上均设有传送带;其中,所述第二出料轨道上的所述传送带蛇形设置以避让所述第二避让槽的位置。以此,传送带呈蛇形布局于第二出料轨道内,以配合第二避让槽的设置位置。让传送带既能够在运转时保持对工件的传送作用,又能避让从侧壁的第二避让槽伸入的拨体,有效地提高与翻转机构的运作适配性。

17、对视觉检测机构的结构作改进,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固定架、光源以及摄像器,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送料输送带上,且位于所述送料输送带两侧上设有遮光板;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光源和所述摄像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光源及所述摄像器的输出端均向下方朝向设置。以此,固定架将光源和摄像器悬挂于第二支架上,以使光源和摄像器向下方的送料输送带上进行打光及拍摄。其中,第二支架的两侧设有遮光板,利用遮光板进行遮挡,以使光源能够集中于送料输送带上,有效地提高摄像器的拍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