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27030发布日期:2023-05-05 09:3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流分拣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快速上升,包裹分拣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传统单面读码,操作人员需要查找包裹的面单条码在哪个面,将包裹放到上料线前,要将有面单号的一面朝上或朝侧面,这样效率不高,人工成本也较高。包裹种类各异,长短各异,传统称重设备重量信息采集、收费,效率低,自适应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可以对物流包裹各个面进行扫码,提高包裹的分拣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包括控制终端、用于传送物品的传送台和设于传送台周测的支架;

3、所述传送台有多组,且每组传送台表面的传送带前后衔接;

4、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六个读码相机,读码相机与控制终端电连接;其中两个读码相机位于传送台的左右两侧,两个读码相机位于传送台的前后两侧,一个读码相机位于传送台的上方,读码相机的镜头均对准传送带;最后一个读码相机位于传送带下方,且位于两组传送带之间的间隙,读码相机的镜头对准间隙。快递包裹采用六面扫描读码,大大提高的包裹信息复核复检、分拣速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包裹的处理分拣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与管理成本。

5、优选的,所述的读码相机包括相机主体和安装架,安装架固定在支架上,相机主体的两端与安装架连接,连接处设有调节旋钮,用于调节相机主体的角度。

6、优选的,所述的支架包括直立于地面的若干立柱,以及固定于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立柱位于传送台两侧,横梁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下方和侧面,读码相机安装于横梁上。

7、优选的,所述立柱为u型槽钢,读码相机的数据线沿槽钢内部走线。可以避免线路散乱。

8、优选的,所述立柱和横梁上均设有若干通孔,读码相机的数据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通孔处。可以将线路的路径固定。

9、优选的,所述多组传送台中,有相邻的两组传送台为称重台,采用动态双秤结构;其中一组传送台上的传送带长度大于另一组传送台上传送带的长度,两组传送带的下方均设有称重传感器。对于小包裹采用短秤称重,长包裹采用长秤称重,互相结合,称重时不会受物品摆放方向限制,称重效率更高。

10、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光栅体积测量设备,包括两组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及控制盒,控制盒与控制终端电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的传送台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两根平行滚动轴,滚动轴的两端安装于工作台的侧壁,所述传送带套设于两根滚动轴上;其中一根滚动轴的一端设有从动轮,工作台上设有电机,电机的传动轴上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

12、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有若干挡板。

13、优选的,所述传送台按物品传送方向依次分为缓存段、检测段和加速段;所述缓存段速度较低,用于对接伸缩皮带机,缓存伸缩皮带机输送过来的包裹,实现包裹的逐个称重、读码;所述检测段的速度较缓存段高,检测段分为扫码区、重量测量区和体积测量区,扫码区用于对物品上的面单读码,重量测量区用于测量物品的重量,体积测量区用于测量物品的体积;检测的数据自动上传到控制终端;所述加速段速度最快,对离开检测段的物品加速传输,用于对接后端的矩阵分拣线。

14、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下方的读码相机采用线扫读码相机,由于两个传送带缝隙尺寸较小,相比传统读码相机方案,线扫读码相机可以减少包裹跳动。

15、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快递包裹采用六面扫描读码,大大提高的包裹信息复核复检、分拣速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包裹的处理分拣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与管理成本。

17、(2)传送带下方的读码相机采用线扫读码相机,相比传统读码相机方案,两个传送带缝隙尺寸较小,可以减少包裹跳动,提高读码识别率,减少对称重稳定性的影响。

18、(3)采用双秤结构,称重效率更高,称重时不会受物品摆放方向限制,包裹尺寸品牌性能高。

19、(4)光栅体积测量设备,相比传统3d体积相机测量系统,具有精度高、成本低、安装调试方便、受光照干扰小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包括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送物品的传送台和设于传送台周测的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读码相机包括相机主体和安装架,安装架固定在支架上,相机主体的两端与安装架连接,连接处设有调节旋钮,用于调节相机主体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直立于地面的若干立柱,以及固定于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立柱位于传送台两侧,横梁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下方和侧面,读码相机安装于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u型槽钢,读码相机的数据线沿槽钢内部走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和横梁上均设有若干通孔,读码相机的数据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通孔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传送台中,有相邻的两组传送台为称重台,采用动态双秤结构;其中一组传送台上的传送带长度大于另一组传送台上传送带的长度,两组传送带的下方均设有称重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光栅体积测量设备,包括两组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及控制盒,控制盒与控制终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台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两根平行滚动轴,滚动轴的两端安装于工作台的侧壁,所述传送带套设于两根滚动轴上;其中一根滚动轴的一端设有从动轮,工作台上设有电机,电机的传动轴上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有若干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台按物品传送方向依次分为缓存段、检测段和加速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包括控制终端、用于传送物品的传送台和设于传送台周测的支架;所述传送台有多组,且每组传送台表面的传送带前后衔接;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六个读码相机,读码相机与控制终端电连接;其中两个读码相机位于传送台的左右两侧,两个读码相机位于传送台的前后两侧,一个读码相机位于传送台的上方,读码相机的镜头均对准传送带;最后一个读码相机位于传送带下方,且位于两组传送带之间的间隙,读码相机的镜头对准间隙。本发明对物品采用六面扫描读码,大大提高的包裹信息复核复检、分拣速度、数据采集速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包裹的处理分拣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与管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范烨,杨民铮,张财,郭方其,莫启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祥龙物流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