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产工程用空气粉尘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4460发布日期:2022-09-02 23:1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产工程用空气粉尘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产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产工程用空气粉尘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矿物资源,又名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在日常的矿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并且污染周围环境,甚至会威胁到工人身体健康。
3.中国专利cn208660668u公开了一种矿产工程领域环保的空气粉尘净化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移动底座和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位于移动底座的表面,所述移动底座与净化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底板和扶手,所述扶手位于底板的左侧边缘处且与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扶手的上端呈弯曲状且扶手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外壳、风机、粉尘净化桶和干燥盒,所述外壳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漏斗状外罩,所述风机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侧壁。该专利虽然能够对粉尘进行净化,但是由风机直接将含粉尘的空气抽入粉尘净化桶内,未设置初步过滤结构,粉尘直接与净化液接触,导致净化液快速浑浊,消耗量增大,需要频繁更换净化液,从而造成了净化液的浪费,在喷淋时过滤板无法对净化液中的粉尘进行完全过滤,会导致喷淋效果不佳,而且也有一些粉尘净化装置采用过滤板进行初步过滤的,但是过滤板容易产生堵塞,不方便取出清灰。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产工程用空气粉尘净化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净化箱和底板,所述净化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净化箱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过滤仓和净化仓,通过过滤仓和净化仓的设置,能够依次对含粉尘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所述过滤仓内部设置有空气进管,所述空气进管内设置有初效过滤网,通过初效过滤网的设置,能够对进入空气进管内的含粉尘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所述空气进管的出口端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上方连接有过滤腔,通过风机的设置,能够将经过初步过滤后的含粉尘空气导入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结构,通过过滤结构的设置,能够对过滤腔内的含粉尘空气进行二次高效过滤,所述过滤结构通过卡接装置与净化箱和隔板可拆卸连接,通过卡接装置的设置,能够方便取出过滤结构进行清灰,所述过滤腔的顶部通过输送管与净化仓连通,输送管能够将二次高效过滤后的含粉尘空气继续输送至净化液内,所述净化仓的内部设置有净化液,净化液能够对含粉尘空气进行净化,所述输送管的出口端位于净化液液面以下,所述净化仓的内壁连接有活性炭过滤板,所述活性炭过滤板位于净化液液面以下,通过活性炭过滤板的设置,活性炭过滤板能够对净化液进行过滤,防止下方净化液内的粉尘进入上方净化液内,所述活性炭过滤
板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通过喷淋装置的设置,能够将上方净化液雾化喷出,进一步净化含粉尘空气,所述净化仓一侧的上方设置有空气出管,净化完成后的空气从空气出管排出,所述净化仓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排液口,所述净化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排液口和进液口方便及时更换净化液,所述净化箱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利用控制器能够手动控制风机、卡接装置和喷淋装置的开关,所述控制器内有微处理器,所述风机、卡接装置、喷淋装置和控制器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万向轮,通过推杆和万向轮的设置,能够方便推动整个净化箱进行移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净化仓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的设置,能够方便查看净化液的浑浊程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结构包括高效过滤网和静电集尘网,所述高效过滤网和静电集尘网在过滤腔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通过高效过滤网和静电集尘网的设置,能够对过滤腔内的含粉尘空气进行二次高效过滤。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效过滤网和静电集尘网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挡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通过挡板、把手和密封垫的设置,能够方便取放高效过滤网和静电集尘网,密封垫并防止含粉尘空气散出。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装置包括滑槽、卡孔、插杆、固定圈、活动槽、弹簧、铁块、空腔和电磁铁,所述净化箱和隔板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高效过滤网和静电集尘网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高效过滤网和静电集尘网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卡孔,所述滑槽的下方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活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下表面与活动槽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活动槽的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插杆的底端位于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铁块,所述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微处理器连接,通过滑槽、卡孔、插杆、固定圈、活动槽、弹簧、铁块、空腔和电磁铁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高效过滤网和静电集尘网的固定,同时方便取出过滤结构进行清灰。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泵、输水管、喷淋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活性炭过滤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方通过输水管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下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水泵与微处理器连接,通过水泵、输水管、喷淋管和雾化喷头的设置,能够将上方净化液雾化喷出,进一步净化含粉尘空气。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初效过滤网、过滤结构和卡接结构的配合设置,初效过滤网能够对进入空气进管内的含粉尘空气进行初步过滤,过滤结构能够对过滤腔内的含粉尘空气进行二次高效过滤,卡接装置能够实现对过滤结构的固定,同时方便取出过滤结构进行清灰;通过净化液、活性炭过滤板和喷淋装置的配合设置,输送管将二次高效过滤后的含粉尘空气继续输送至净化液内,净化液能够对含粉尘空气进行净化,活性炭过滤板能够对净化液进行过滤,防止下方净化液内的粉尘进入上方净化液内,喷淋装置的设置,能够将上方净化液雾化喷出,进一步净化含粉尘空气,提高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接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净化箱;2、底板;3、隔板;4、过滤仓;5、净化仓;6、空气进管;7、初效过滤网;8、风机;9、过滤腔;10、过滤结构;1001、高效过滤网;1002、静电集尘网;11、卡接装置;1101、滑槽;1102、卡孔;
16.1103、插杆;1104、固定圈;1105、活动槽;1106、弹簧;1107、铁块;
17.1108、空腔;1109、电磁铁;12、输送管;13、净化液;14、活性炭过滤板;15、喷淋装置;1501、水泵;1502、输水管;1503、喷淋管;1504、雾化喷头;16、空气出管;17、排液口;18、进液口;19、控制器;20、推杆;21、万向轮;22、观察窗;23、挡板;24、把手;2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产工程用空气粉尘净化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净化箱1和底板2,所述净化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净化箱1的内部通过隔板3分割为过滤仓4和净化仓5,过滤过程和净化过程分别在过滤仓4和净化仓5内进行,所述过滤仓4内部设置有空气进管6,所述空气进管6内设置有初效过滤网7,所述空气进管6的出口端连接有风机8,风机8将外界含粉尘空气从空气进管6持续导入过滤腔9,初效过滤网7对进入空气进管6内的含粉尘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所述风机8的上方连接有过滤腔9,所述过滤腔9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结构10,过滤结构10再对过滤腔9内的含粉尘空气进行二次高效过滤,所述过滤结构10通过卡接装置11与净化箱1和隔板3可拆卸连接,利用卡接装置11可以对过滤结构10进行固定,同时方便取出过滤结构10,所述过滤腔9的顶部通过输送管12与净化仓5连通,所述净化仓5的内部设置有净化液13,所述输送管12的出口端位于净化液13液面以下,输送管12将二次高效过滤后的含粉尘空气导入净化液13内,净化液13对含粉尘空气进行净化,净化后的空气经过活性炭过滤板14再次净化除味后继续上升,所述净化仓5的内壁连接有活性炭过滤板14,活性炭过滤板14并防止下方浑浊净化液13内的粉尘杂质进入上方净化液13,所述活性炭过滤板14位于净化液13液面以下,所述活性炭过滤板14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15,喷淋装置15再次对空气进行净化,所述净化
仓5一侧的上方设置有空气出管16,最终干净的空气从空气出管16排出,所述净化仓5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排液口17,所述净化仓5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18,利用排液口17和进液口18方便更换净化液13,所述净化箱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内有微处理器,所述风机8、卡接装置11、喷淋装置15和控制器19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净化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0,所述底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万向轮21,利用推杆20和万向轮21方便移动净化箱1。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净化仓5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22,透过观察窗22可以查看净化液13浑浊程度。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结构10包括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所述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在过滤腔9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依次对含粉尘空气进行过滤除尘。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4,所述挡板2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25,挡板23和密封垫25防止含粉尘空气散出,利用把手24方便取放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装置11包括滑槽1101、卡孔1102、插杆1103、固定圈1104、活动槽1105、弹簧1106、铁块1107、空腔1108和电磁铁1109,所述净化箱1和隔板3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1101、所述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与滑槽1101滑动连接,所述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卡孔1102,所述滑槽1101的下方开设有活动槽1105,所述活动槽1105内活动连接有插杆1103,所述插杆11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1104,所述固定圈1104的下表面与活动槽1105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1106,所述活动槽1105的下方设置有空腔1108,所述插杆1103的底端位于空腔110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铁块1107,所述空腔110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109,所述电磁铁1109与微处理器连接,取出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时,空腔1108内的电磁铁1109得电,使铁块1107带动插杆1103在活动槽1105内向下移动,固定圈1104并压缩弹簧1106,当插杆1103从卡孔1102内移出时,即可将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抽出滑槽1101。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淋装置15包括水泵1501、输水管1502、喷淋管1503和雾化喷头1504,所述活性炭过滤板14的上表面设置有水泵1501,所述水泵1501的上方通过输水管1502连接有喷淋管1503,所述喷淋管1503的下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1504,所述水泵1501与微处理器连接,水泵1501可以将上方净化液13从输水管1502抽入喷淋管1503,并从雾化喷头1504喷出,再次净化空气。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净化含粉尘空气时,过滤过程和净化过程分别在过滤仓4和净化仓5内进行,首先利用控制器19开启风机8和水泵1501,风机8将外界含粉尘空气从空气进管6持续导入过滤腔9,初效过滤网7对进入空气进管6内的含粉尘空气进行初步过滤,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再依次对过滤腔9内的含粉尘空气进行过滤除尘,挡板23和密封垫25防止含粉尘空气散出,接着输送管12将含粉尘空气导入净化液13内,净化液13对含粉尘空气进行净化,净化后的空气经过活性炭过滤板14再次净化除味后继续上升,水泵1501再将上方净化液13从输水管1502抽入喷淋管1503,并从雾化喷头1504喷出,再次
净化空气,最终干净的空气从空气出管16排出,透过观察窗22可以查看净化液13浑浊程度,净化工作完成后,可以利用排液口17和进液口18更换净化液13;取出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时,空腔1108内的电磁铁1109得电,使铁块1107带动插杆1103在活动槽1105内向下移动,固定圈1104并压缩弹簧1106,当插杆1103从卡孔1102内移出时,即可利用把手24将高效过滤网1001和静电集尘网1002抽出滑槽1101,进一步的,利用推杆20和万向轮21可以移动净化箱1。
28.微处理器采用stm32芯片,用来启停风机、电磁铁和水泵,stm32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和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29.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30.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