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垃圾轻重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1185发布日期:2023-02-07 18:5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垃圾轻重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分选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固体垃圾轻重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2.固体垃圾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垃圾、农业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在这四种主要垃圾中,农业垃圾和建筑垃圾组分相对而言比较单一,容易分离,也容易集中处理利用。而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组分复杂,特性各异。城市生活垃圾中各种对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任何处理就融入土壤,潜在危害极大。
3.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根据垃圾的密度大小(即轻质和重质)进行分选的装置,例如cn101912844a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风选法及其风选设备;cn204051870u公开了一种垃圾多级水选设备。
4.发明人认为,风选式垃圾分选装置需要配备强力风机以及完备的除尘设备,但仍有有可能出现风尘逸出垃圾分选装置的情况;并且在分选时需要垃圾足够分散,避免轻质垃圾被覆盖在重质垃圾中,无法吹离,因此要求有较大的分选空间。另外,垃圾水选设备需要消耗水资源,垃圾中的污染物溶解在分选的水溶液中之后,水溶液在排放前还需要额外进行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垃圾轻重分选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体垃圾轻重分选装置,包括壳体、输送线、挡板和滚筒;壳体具有内腔,壳体的侧壁具有进料口;输送线的输料末端从进料口穿入壳体的内腔;挡板安装于内腔中并与输料末端具有设定距离,挡板能够阻挡从输料末端飞出的物料;滚筒安装于内腔中并处于挡板下方,以承接从挡板处滑落至滚筒的轻质物料,壳体在滚筒背离和靠近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出料口;滚筒的轴线水平且转动方向被设置为:能够将挡板处滑落的轻质物料输运至滚筒背离输送线一侧的出料口。
7.进一步的,挡板上端与滑板转动连接,挡板能够相对于滑板转动并固定,滑板能够相对于壳体滑动并定位,以改变滑板与输送线的间距。
8.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输送线向挡板输送具有设定速度的垃圾,垃圾从输送线的末端冲出后撞击在挡板上,轻质垃圾的密度低,撞击在挡板后不足以反弹足够的距离,轻质垃圾会沿着挡板滑落至滚筒,然后经滚筒的旋转输送至轻质垃圾的出料口;重质垃圾的密度大,撞击在挡板后会倾斜朝下反弹足够的距离,然后落入重质垃圾的出料口。即本实用新型利用了重质垃圾和轻质垃圾在高速撞击挡板后其反弹距离不同的性质,有效实现了轻重质垃圾的分选;相对于风选来说,能够减少扬尘的出现,且空间占用较小;相对于水选来说,不
会造成新的污染。
附图说明
10.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轴测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除输送线后的左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除输送线和侧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图3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除输送线和侧板后的主视图;
16.图6是图5中b部分的结构方法示意图。
17.附图标记列表:1、输送线;2、壳体;3、第一出料筒;4、减速电机;5、第二出料筒;6、进料口;7、滚筒;8、挡板;9、限位杆;10、加劲板;11、螺栓;12、刮板;901、第二定位孔;801、滑板;802、长条形孔;803、锁紧螺栓;804、安装座;805、螺纹顶杆;80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本技术仅能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实现,该优选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垃圾轻重分选装置,包括壳体2、输送线1、挡板8和滚筒7;壳体2具有内腔,壳体2的侧壁具有进料口6;输送线1的输料末端从进料口6穿入壳体2的内腔;挡板8安装于内腔中并与输料末端具有设定距离,挡板8能够阻挡从输料末端飞出的物料;滚筒7安装于内腔中并处于挡板8下方,以承接从挡板8处滑落至滚筒7的轻质物料,壳体2在滚筒7背离和靠近输送线1的两侧分别设置出料口;滚筒7的轴线水平且转动方向被设置为:能够将挡板8处滑落的轻质物料输运至滚筒7背离输送线1一侧的出料口。
22.本实施例中,壳体2在滚筒7的两侧分别设置出料口,其中靠近输送线1一侧的出料口形成重质垃圾的出料口,背离输送线1一侧的出料口形成轻质垃圾的出料口。为了将出料口处的垃圾导出,本实施例中,壳体2的底壁处安装有分别对准两个出料口的第一出料筒3和第二出料筒5。如图1所示,第一出料筒3对应于重质垃圾的出料口,第二出料筒5对应于轻
质垃圾的出料口。
23.为了实现滚筒7旋转时的驱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2的外壁处安装减速电机4,减速电机4的输出轴与滚筒7的转轴同轴固定;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减速电机4也可以替换成液压马达或者气动马达等,只要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24.本实施例主要根据垃圾特性和成分,将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分离,利用重垃圾在快速冲击挡板8反射距离远,轻质垃圾在快速冲击挡板8时反弹距离近或者不反弹的原理,将轻重质垃圾进行分离。
25.可知的,重质垃圾、轻质垃圾冲击挡板8后反弹的距离与垃圾的冲出挡板8的速度、挡板8的材质、挡板8与输送线1的输送末端距离,挡板8的朝向有关。实际进行生产加工时还要考虑垃圾处理量,根据处理量计算本装置的各参数设置,并进行强度校核,最终生产出能够将垃圾进行轻重质分离的设备。
26.正如上述,挡板8与输送线1的输送末端距离以及挡板8的朝向影响着垃圾的分选,为了实现挡板8部分的调节,本实施例中,挡板8上端与滑板801转动连接,挡板8能够相对于滑板801转动并固定,滑板801能够相对于壳体2滑动并定位,以改变滑板801与输送线1的间距。
27.具体地,为了实现挡板8相对于滑板801转动后的定位,挡板8背离输送线1的一侧与限位杆9的一端铰接,限位杆9的另一端从壳体2的侧壁穿出,壳体2的外壁处具有锁紧件,以实现限位杆9与壳体2的锁紧。对应于限位杆9的从壳体2侧壁的穿出,需要在壳体2的相应位置开设通孔,用于穿过限位杆9。
28.在锁紧件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中,其可以为螺栓11,在壳体2外侧面的加劲板10位置设置第一定位孔,在限位杆9上设置沿其延伸方向的一列第二定位孔901,限位杆9沿通孔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挡板8相对于与滑板801转动,进而调节挡板8的朝向。当限位杆9运动至合适位置后,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901之间穿设螺栓11。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锁紧件可以替换成定位销。
29.本实施例中,壳体2处沿输送线1宽度两侧分别具有沿水平方向的滑槽806,两滑槽806之间穿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滑板801,挡板8的上端套设在转轴外部。
30.本实施例中,壳体2处具有竖向槽,竖向槽的上端贯穿壳体2的上端面,竖向槽的下端与滑槽806靠近输送线1的一端连通。挡板8、滑板801和转轴能够在预组装完毕后,转轴从竖向槽进入滑槽806,便于实现安装。
31.为了实现滑板801沿靠近或远离输送线1的方向滑动后的定位,其中一种结构形式中,壳体2处具有平行滑槽806的长条形孔802,滑板801中具有安装孔,安装孔与长条形孔802中穿设有锁紧螺栓803。在滑板801滑动到位后拧紧锁紧螺栓803即可。另外一种结构形式中,滑板801处的锁紧螺栓803不会完全将滑板801与壳体2锁死,仅提供滑板801沿滑槽806滑动时的导向,壳体2处具有安装座804,安装座804中通过螺纹安装有轴线水平的螺纹顶杆805,螺纹顶杆805抵接在滑板801远离输送线1的一侧;垃圾在冲击挡板8时,挡板8承受远离输送线1的推力,滑板801通过螺纹顶杆805止抵,进而实现限位。
32.本实施例中,以滚筒7中穿过自身中轴线的竖向对称面为基准面,挡板8靠近输送线1的侧面所在平面与基准面的相交线平行于滚筒7的中轴线。
33.本实施例中,滚筒7背离输送线1的一侧安装有刮板12,刮板12抵接在滚筒7的外侧
面。刮板12通过壳体2的内壁实现固定,能够刮除吸附在滚筒7表面,无法自然掉落至第二出料筒5的垃圾。
34.工作原理:利用输送线1向挡板8的方向快速输送物料,输送线1将物料输送时冲击挡板8,重物质经撞击后反弹至重物质的出料口,成为重物质排出。在挡板8的底部装有旋转的滚筒7,轻物质自由落体至滚筒7上,经过滚筒7的旋转掉落至轻物质的出料口,成为轻物质排出。
35.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在不偏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