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7300发布日期:2023-08-14 01:1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核心的电池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圆柱电池、方形电池、软包电池等,在电动汽车、手机等设备上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因此,作为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电池产品的安全性便成了需要关注的重点。电池的安全性所涉及到的因素包括材料本身、组装工艺、测试设备等。其中,电池组装的其中一个工序便是对极耳进行良品检测以及将不良品挑出,以避免不合格极耳混入到正常的组装工序中,而导致影响电池组装的良率。

2、然而,现有的极耳检测装置通常只能一次检测一个圆柱电芯的极耳,导致检测效率较低;或者能够同时分别检测多个圆柱电芯的极耳,但挑选不良品相关的结构较为复杂,从而相应的提高了加工成本。

3、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旨在改善现有的极耳检测装置无法同时兼顾提升效率以及降低加工成本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用于对双工位治具内的圆柱电芯极耳进行检测,包括检测组件、固定架以及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一推动组件与一对升降组件;

3、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及设于所述升降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块;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出料流道;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同时与所述一对升降组件连接,用于推动所述一对升降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双工位治具的下方;

4、当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圆柱电芯极耳不合格时,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推块深入到对应的治具内,所述第一推动组件驱动所述升降气缸远离所述治具,以使圆柱电芯从治具落入到所述出料流道内。

5、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包括水平板及垂直设于所述水平板上的竖直板;所述出料流道设于所述竖直板上,且与所述治具齐平。

6、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竖直板的第一连接板及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连接的滑板,一对所述升降气缸并排设于所述滑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所述出料流道下方。

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板上设有连接轴套,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接轴套连接,以带动所述滑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滑动。

8、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轨,所述滑板的底部设有一对与所述第一滑轨一一对应适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适配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滑轨往复滑动。

9、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及设于所述第二气缸上且及可沿着所述出料流道移动的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推块移动,以将位于所述出料流道内的圆柱电芯推出。

10、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出料流道齐平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板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第二推块连接。

11、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推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相适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滑轨适配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滑块能够沿着所述第二滑轨往复滑动。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当检测组件检测到圆柱电芯极耳不合格时,升降气缸驱动第一推块深入到对应的治具内,第一推动组件驱动升降气缸远离治具,以使圆柱电芯从治具落入到出料流道内,既能对双工位治具中的一个不良品圆柱电芯单独进行出料,也能同时对两个工位的圆柱电芯进行出料,提升了效率,且整个出料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用于对双工位治具内的圆柱电芯极耳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组件、固定架以及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一推动组件与一对升降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水平板及垂直设于所述水平板上的竖直板;所述出料流道设于所述竖直板上,且与所述治具齐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竖直板的第一连接板及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连接的滑板,一对所述升降气缸并排设于所述滑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所述出料流道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上设有连接轴套,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接轴套连接,以带动所述滑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滑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轨,所述滑板的底部设有一对与所述第一滑轨一一对应适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适配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滑轨往复滑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及设于所述第二气缸上且及可沿着所述出料流道移动的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推块移动,以将位于所述出料流道内的圆柱电芯推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出料流道齐平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板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第二推块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推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相适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滑轨适配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滑块能够沿着所述第二滑轨往复滑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包括检测组件、固定架以及均固定于固定架上的第一推动组件与一对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及第一推块;固定架上还设有出料流道;第一推动组件同时与一对升降组件连接,用于推动一对升降组件靠近或远离双工位治具的下方。本技术提供的双工位极耳检测及出料机构,当检测组件检测到圆柱电芯极耳不合格时,升降气缸驱动第一推块深入到对应的治具内,第一推动组件驱动升降气缸远离治具,以使圆柱电芯从治具落入到出料流道内,能同时对两个工位的圆柱电芯进行出料,提升了效率,且整个出料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周培荣,杨晋宇,常朝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