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余料回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56118发布日期:2024-01-06 23:4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余料回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处理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余料回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1、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和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和密封的材料,建筑工程中用不完和剩余下来的边角料被称为建筑余料。

2、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66544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余料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安装底脚,所述安装底脚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小颗粒过滤网,所述小颗粒过滤网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基座内腔的活性炭滤层,所述活性炭滤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基座内腔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连通有贯穿安装基座底部的出水管,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箱体内腔的滑轨。该建筑余料分类回收装置,可以有效保证废料被分类成三种不同的大小,方便将不同大小的建筑余料分开回收,有效增加了回收的效率。

3、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虽然通过设置三种过滤滑板进行分类,但是由于当大颗粒甚至板类的材料在其余小颗粒料的上方对网孔进行封闭后,则会导致分离仍然不完全而使得小颗粒随着板类材料一起被带出,分类效率低,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由于当大颗粒甚至板类的材料在其余小颗粒料的上方对网孔进行封闭后,则会导致分离仍然不完全而使得小颗粒随着板类材料一起被带出,分类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余料回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余料回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余料回收方法,包括:

4、于余料进入回收装置内进行抖动时获取过滤网编号和初步过滤网重量;

5、于初步过滤网重量不再变化时将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的盖板进行盖合,所述过滤网呈箱型设置,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有进料的开口,所述过滤网靠近开口的侧壁上设有由气缸控制且将过滤网的开口盖合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和过滤网同等级的过滤网孔,所述过滤网的两侧设有由电机驱动且水平设置的旋转轴;

6、将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和盖板绕着旋转轴进行转动后继续抖动重新获取初步过滤网重量,将该初步过滤网重量定义为转动过滤网重量;

7、于转动过滤网重量和初步过滤网重量不同时重新转动并将重新转动前的转动过滤网重量更新为初步过滤网重量,且将原先的初步过滤网重量去除;

8、于转动过滤网重量和初步过滤网重量相同时开始累计转动圈数;

9、于转动过滤网重量和初步过滤网重量再次不同时将转动圈数归零处理并不重新累计转动圈数直至转动过滤网重量和初步过滤网重量再次相同;

10、于转动圈数大于预设的临界次数时将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通过拉取装置拉出出料。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网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本来在上方的小颗粒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而不会被大颗粒或者板型的材料挡住,提高了余料分层回收的效率。

12、可选的,还包括在余料进入回收装置前过滤网清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3、将对应的过滤网编号定义为转动过滤网编号;

14、根据转动过滤网编号从预设的设备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转动疏通装置编号,所述箱体上设有疏通装置,所述疏通装置滑移连接于箱体上且下方设有疏通移动针,以对过滤网进行疏通;

15、于余料进入回收装置前获取转动过滤网编号对应的初步过滤网重量,将该初步过滤网重量定义为初步纯网重量;

16、将转动疏通装置编号对应的疏通装置移入箱体内并对对应的转动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进行疏通获取疏通移动距离且重新获取初步纯网重量,将该初步纯网重量定义为疏通纯网重量;

17、于疏通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的疏通临界距离时输出过滤网堵塞信息;

18、于疏通移动距离等于疏通临界距离且疏通纯网重量和初步纯网重量不相同时继续对对应的转动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进行疏通直至疏通纯网重量和初步纯网重量相同。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对应的疏通移动针对过滤网进行疏通,以使得在过滤网使用前保证过滤网的网孔始终保持通畅的情况而不会影响小颗粒的余料落入到下层,提高了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20、可选的,将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和盖板绕着旋转轴进行转动的方法包括:

21、根据转动过滤网编号从设备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摄像编号;

22、将摄像编号所对应的摄像头对转动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进行拍摄以得到封堵区域;

23、基于封堵区域、转动过滤网编号和预设的网孔编号分析得到封堵网孔编号;

24、根据封堵网孔编号、转动过滤网编号从预设的关联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测试疏通装置编号和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

25、将测试疏通装置编号对应的疏通装置移入箱体内并将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对应的疏通移动针依次向对应的转动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中的封堵网孔编号对应的位置进行移动并获取反馈力度和疏通距离;

26、于反馈力度小于预设的绷断临界力度且疏通距离小于疏通临界距离时继续向下移动;

27、于反馈力度小于绷断临界力度且疏通距离等于疏通临界距离时更换新的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对应的疏通移动针向对应的转动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中的封堵网孔编号对应的位置进行移动;

28、于任意一个封堵网孔编号处,反馈力度均小于绷断临界力度且疏通距离均等于疏通临界距离时不进行转动;

29、于存在一个封堵网孔编号处反馈力度等于绷断临界力度且疏通距离小于疏通临界距离时将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和盖板绕着旋转轴进行转动。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析大颗粒的余料阻挡的区域,然后对对应区域进行疏通,以将一些本来是小颗粒的余料进行敲碎,以防止虽然是小颗粒的余料但是仍然无法下落的情况,保证了余料留在对应的过滤网上的稳定性。

31、可选的,于任意一个封堵网孔编号处,反馈力度均小于绷断临界力度且疏通距离均等于疏通临界距离时不进行转动的方法包括:

32、基于封堵区域和封堵网孔编号确定外围封堵网孔编号,将外围封堵网孔编号对应的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定义为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

33、基于封堵区域和外围封堵网孔编号确定拨动方向;

34、于任意一个外围封堵网孔编号处将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所对应的疏通移动针插入至预设的拨动距离时向拨动方向进行拨动;

35、于所有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均进行拨动后基于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重新获取封堵区域并更新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直至不存在封堵区域或者无法进行拨动。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疏通移动针可以插入时说明此时可以将两者分离,那么通过拨动将整个封堵区域给完全分离开来,将本来就是小颗粒的余料展现为原有的状态,提高了拨动杆对封堵区域拨动分离的效率。

37、可选的,于任意一个外围封堵网孔编号处将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所对应的疏通移动针插入至预设的拨动距离时向拨动方向进行拨动的方法包括:

38、任意选择两个相邻的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并根据各自的拨动方向计算拨动角度差,将选择的相邻的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定义为选择疏通移动针编号;

39、基于拨动角度差形成若干个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组,所述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组内包括首尾依次相邻的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且在同一个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组内的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任意两个对应的拨动方向形成的拨动角度差均小于预设的影响临界角度;

40、根据同一个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组内的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所对应的拨动方向确定适中拨动方向,所述适中拨动方向和任意一个拨动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差值之和最小;

41、将同一个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组内的外围测试疏通移动针编号所对应的疏通移动针插入至疏通临界距离时向适中拨动方向进行拨动。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疏通移动针向同一个方向进行移动,使得疏通装置只需要移动几个方向即可,无需每一个拨动方向都需要进行移动,减少了疏通装置的移动轨迹,提高了疏通效率。

43、可选的,将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和盖板绕着旋转轴进行转动的进一步方法包括:

44、基于封堵区域、预设的水平过滤网区域和旋转轴的转动轴线确定最接近的过滤网边缘线,将该过滤网边缘线定义为冲击过滤网边缘线;

45、基于冲击过滤网边缘线确定转动方向;

46、将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和盖板绕着旋转轴按照转动方向和预设的初始转动速度进行转动并获取转动角度和自身抖动信息;

47、于自身抖动信息所对应的幅度和频率小于预设的临界冲击信息所对应的幅度和频率时继续转动并持续获取转动角度和自身抖动信息;

48、于自身抖动信息所对应的幅度和频率大于临界冲击信息所对应的幅度和频率时基于预设的减小速度跨度和初始转动速度得到减小转动速度;

49、将初始转动速度调整为减小转动速度后继续转动并持续获取转动角度和自身抖动信息;

50、于转动角度落入竖直角度范围内时将减小转动速度调整为平缓过度速度后继续转动并持续获取转动角度和自身抖动信息;

51、于转动角度从竖直角度范围内离开时将平缓过度速度调整为落入竖直角度范围前的减小转动速度后继续转动并持续获取转动角度和自身抖动信息。

5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时为了减少转动过程中余料翻转带来的撞击,故时刻监控因为翻转带来的抖动信息和转动的角度,当抖动信息过大时或者几乎接近垂直时则减少翻转速度,极大程度保证了翻转过程不会对过滤网造成较大的冲击,提高了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53、可选的,将初始转动速度调整为减小转动速度后继续转动的方法包括:

54、于减小转动速度小于预设的最小临界速度时基于转动过滤网编号从设备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顶住气缸编号;

55、驱使顶住气缸编号所对应的气缸将转动过滤网编号对应的过滤网进行移动以靠近对应的过滤网的盖板,获取移动距离和夹持力度;

56、于夹持力度等于预设的夹紧力度时停止过滤网进行移动,且将过滤网编号所对应的过滤网和盖板绕着旋转轴按照最小临界速度进行转动,且重新获取转动角度和自身抖动信息;

57、于自身抖动信息所对应的幅度和频率小于临界冲击信息所对应的幅度和频率时基于减小速度跨度和最小临界速度得到增大转动速度;

58、于自身抖动信息所对应的幅度和频率等于临界冲击信息所对应的幅度和频率时按照增大转动速度进行转动直至自身抖动信息所对应的幅度和频率和临界冲击信息所对应的幅度和频率不相同。

5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抖动较大而采取减少转动速度的方法,但是当转动速度过小而导致几乎无法转动时,则通过将过滤网和盖板互相靠近而使得抖动的幅度降低,从而间接性地提高了转动速度。

6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余料回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1、一种建筑余料回收系统,包括:

6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过滤网编号、初步过滤网重量、转动过滤网重量、转动圈数、初步纯网重量、疏通纯网重量、转动角度和自身抖动信息、移动距离和夹持力度;

63、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任一种建筑余料回收方法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64、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上述任一种建筑余料回收方法的控制方法。

6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网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本来在上方的小颗粒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而不会被大颗粒或者板型的材料挡住,提高了余料分层回收的效率。

66、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7、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建筑余料回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6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网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本来在上方的小颗粒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而不会被大颗粒或者板型的材料挡住,提高了余料分层回收的效率。

69、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处理快速的特点。

7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1、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建筑余料回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7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网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本来在上方的小颗粒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而不会被大颗粒或者板型的材料挡住,提高了余料分层回收的效率。

7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74、1.通过将过滤网进行转动,使得本来在上方的小颗粒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提高了余料分层回收的效率;

75、2.利用对应的疏通移动针对过滤网进行疏通,以使得在过滤网使用前保证过滤网的网孔始终保持通畅的情况而不会影响小颗粒的余料落入到下层,提高了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76、3.时刻监控因为翻转带来的抖动信息和转动的角度,当抖动信息过大时或者几乎接近垂直时则减少翻转速度,极大程度保证了翻转过程不会对过滤网造成较大的冲击,提高了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