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场行李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3775发布日期:2024-04-18 17:48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场行李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行李识别和分拣,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场行李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1、机场行李识别系统是自动分拣系统的重要环节,机场行李识别系统自动识别出当前通过行李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到控制系统以及plc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收集到的行李信息,判断出该行李的目的地,并告知plc系统。plc系统获取了航班信息、bsm报文信息和行李标签信息后,通过比较数据,确定了行李的航班号。plc系统实时跟踪传送带上的行李位置,控制电机将该行李通过正确的传送带以及行李托盘运送到指定的行李收集滑槽,完成整个自动分拣的工作。

2、目前,机场行李识别自动分拣系统主要通过条形码标签对旅客行李进行标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因为箱子上的标签歪斜、起皱、打折或者不清晰导致行李识别自动分拣系统无法对标签上的条形码进行有效地识别,这就使得系统无法准确地将该行李分配到对应的航班,给航空公司及乘客带来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机场行李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能够有效的对行李进行识别,进而分配至正确的航班。

2、本公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包括主输送线,所述主输送线上依次设置有特征注册工位和特征识别工位,所述特征注册工位用于获取行李的特征信息并将该特征信息录入系统,所述特征注册工位包括第一称重机构,所述特征识别工位用于识别行李的特征并将该特征与系统中已有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所述特征识别工位包括第二称重机构。

3、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特征注册工位还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一成像机构,所述第一成像机构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特征识别工位还包括第二安装架和第二成像机构,所述第二成像机构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

4、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输送线还设置有安检站和第一读码站,所述安检站设置在特征注册工位之后,所述第一读码站设置在安检站之后,所述第一读码站用于对主输送线上行李的标签进行识别;所述特征识别工位设置在第一读码站之后,第一读码站先对行李的标签进行识别,若第一读码站对行李的标签识别成功,则特征识别工位不工作;若第一读码站对行李的标签未识别成功,则特征识别工位工作。

5、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输送线的上游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分流工位,所述第一分流工位位于特征识别工位之后,所述第一分流工位连接有辅助输送线,机场行李识别系统还包括第二读码站,第二读码站用于对辅助输送线上的行李上的标签进行识别,辅助输送线的进口设置在第一分流工位的一侧,辅助输送线的出口设置在主输送线的下游。

6、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输送线的下游设置有第一输出口,若第一读码站对行李上的标签识别成功,或特征识别工位将行李的特征与系统中的信息匹配成功,则行李直接进入第一输出口;若第一读码站对行李上的标签未识别成功,或特征识别工位将行李的特征与系统中的信息未匹配成功,则第一分流工位将行李传送至辅助输送线,由第二读码站对其进行再次的识别。

7、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读码站为自动读码,所述第二读码站为机械手或设置在辅助输送线上的读码机构。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输送线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读码机构在第一间隙的下方,所述读码机构包括支架和第一读码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沿辅助输送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读码器滑动设置在轨道上,所述第一读码器对经过第一间隙的行李上的标签进行识别。

9、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读码器在轨道上滑动。

10、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辅助输送线的第一端与第一分流工位连接,辅助输送线的第二端与主输送线的下游连接,辅助输送线和主输送线连接后形成一个封闭的第一区域,机械手设置在第一区域。

11、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第二读码器,所述辅助输送线上设置有辅助检测台,所述辅助检测台设置在第一分流工位和第一间隙之间,所述第二读码器对辅助检测台台面上的行李的标签进行识别。

12、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伸缩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调节机械手的伸出长度,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用于调节机械手的俯仰角度,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用于调节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角度。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为油缸或气缸。

14、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第一视觉检测机构或第一雷达机构,所述第一视觉检测机构或第一雷达机构用于判定辅助检测台台面上的行李的倾斜角度,进而机械手根据第一视觉检测机构或第一雷达机构的判定结果进行伸缩或旋转以对行李的标签进行识别。

15、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检测台连接有第三旋转机构,第三旋转机构设置在辅助检测台的台面下方,所述第三旋转机构用于使辅助检测台的台面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16、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辅助检测台上设置有第二视觉检测机构或第二雷达机构,第二视觉检测机构或第二雷达机构用于判定辅助检测台台面上的行李的倾斜角度,进而辅助检测台在第三旋转机构的作用下旋转一定角度。

17、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检测台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辅助检测台的台面下方,所述升降机构用于使辅助检测台的台面上升或者下降。

18、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或丝杆。

19、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旋转机构为油缸或气缸。

20、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输送线上设置有第二分流工位,所述第二分流工位设置在第一间隙之后,第二分流工位连接有人工读码站,第二分流工位用于将行李传送至人工读码站。当第一读码器和第二读码器均未对行李上的标签识别成功时,第二分流工位将行李传送至人工读码站。

21、与现有产品相比,由于主输送线上依次设置有特征注册工位和特征识别工位,特征注册工位用于获取行李的特征并将该特征信息录入系统,特征识别工位用于识别行李的特征并将该特征与系统中已有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如此一来,就能够通过行李的特征信息进行识别与匹配,操作简便、成本低,且极大的方便了机场的行李分拣工作;由于特征注册工位包括第一称重机构,特征识别工位包括第二称重机构,特征注册工位就能获取行李的重量信息并将该信息录入系统,第二称重机构用于称取并识别行李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前述传递到系统的重量信息进行匹配,如此一来,就能更加精准的对行李进行特征的获取、识别及匹配。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输送线(1),所述主输送线(1)上依次设置有特征注册工位(18)和特征识别工位(19),所述特征注册工位(18)用于获取行李(7)的特征信息并将该特征信息录入系统,所述特征注册工位(18)包括第一称重机构,所述特征识别工位(19)用于识别行李(7)的特征并将该特征与系统中已有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所述特征识别工位(19)包括第二称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注册工位(18)还包括第一安装架(21)和第一成像机构(22),所述第一成像机构(22)设置在第一安装架(21)上;所述特征识别工位(19)还包括第二安装架(23)和第二成像机构(24),所述第二成像机构(24)设置在第二安装架(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送线(1)还设置有安检站(17)和第一读码站(3),所述安检站(17)设置在特征注册工位(18)之后,所述第一读码站(3)设置在安检站(17)之后,所述第一读码站(3)用于对主输送线(1)上行李(7)的标签进行识别;所述特征识别工位(19)设置在第一读码站(3)之后,第一读码站(3)先对行李(7)的标签进行识别,若第一读码站(3)对行李(7)的标签识别成功,则特征识别工位(19)不工作;若第一读码站(3)对行李(7)的标签未识别成功,则特征识别工位(19)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送线(1)的上游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分流工位(4),所述第一分流工位(4)位于特征识别工位(19)之后,所述第一分流工位(4)连接有辅助输送线(2),机场行李(7)识别系统还包括第二读码站,第二读码站用于对辅助输送线(2)上的行李(7)上的标签进行识别,辅助输送线(2)的进口设置在第一分流工位(4)的一侧,辅助输送线(2)的出口设置在主输送线(1)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送线(1)的下游设置有第一输出口(20),若第一读码站(3)对行李(7)上的标签识别成功,或特征识别工位(19)将行李(7)的特征与系统中的信息匹配成功,则行李(7)直接进入第一输出口(20);若第一读码站(3)对行李(7)上的标签未识别成功,或特征识别工位(19)将行李(7)的特征与系统中的信息未匹配成功,则第一分流工位(4)将行李(7)传送至辅助输送线(2),由第二读码站对其进行再次的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读码站为自动读码,所述第二读码站为机械手(9)或设置在辅助输送线(2)上的读码机构(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输送线(2)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间隙(12),所述读码机构(5)在第一间隙(12)的下方,所述读码机构(5)包括支架(13)和第一读码器(16),所述支架(13)上设置有轨道(15),所述轨道(15)沿辅助输送线(2)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读码器(16)滑动设置在轨道(15)上,所述第一读码器(16)对经过第一间隙(12)的行李(7)的标签进行识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辅助输送线(2)的第一端与第一分流工位(4)连接,辅助输送线(2)的第二端与主输送线(1)的下游连接,辅助输送线(2)和主输送线(1)连接后形成一个封闭的第一区域,机械手(9)设置在第一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9)上设置有第二读码器,所述辅助输送线(2)上设置有辅助检测台(6),所述辅助检测台(6)设置在第一分流工位(4)和第一间隙(12)之间,所述第二读码器对辅助检测台(6)台面上的行李(7)的标签进行识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9)上设置有伸缩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调节机械手(9)的伸出长度,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用于调节机械手(9)的俯仰角度,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用于调节机械手(9)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角度;所述辅助检测台(6)连接有第三旋转机构(11),第三旋转机构(11)设置在辅助检测台(6)的台面下方,所述第三旋转机构(11)用于使辅助检测台(6)的台面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行李识别和分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场行李识别系统,一种机场行李识别系统,包括主输送线,所述主输送线上依次设置有特征注册工位和特征识别工位,所述特征注册工位用于获取行李的特征信息并将该特征信息录入系统,所述特征注册工位包括第一称重机构,所述特征识别工位用于识别行李的特征并将该特征与系统中已有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所述特征识别工位包括第二称重机构;所述特征注册工位还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一成像机构,所述第一成像机构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特征识别工位还包括第二安装架和第二成像机构,所述第二成像机构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

技术研发人员:许培元,张承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微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