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球湿法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68798发布日期:2024-01-16 11:0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球湿法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球筛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球湿法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1、微球在血管栓塞术中作为血管栓塞剂使用,其中可载药微球能够将化疗药物载于栓塞剂,一方面它可以阻断肿瘤的供血动脉,另一方面它可以持续释放化疗药物,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制备微球的过程中,得到的微球粒径不一,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后筛分,从而得到不同粒径段的微球,以适应不同层级的血管。

2、通常使用的筛分方法有:①湿法筛分:将清洗过后的微球在生理盐水等微球保存液中用不同规格的筛网依次进行筛分,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得到不同规格的最终形态的产品,但是因为微球有一定的弹性,为保证筛分精度,避免卡筛孔,只能少量多次的进行手工筛分,导致筛分效率较低。②干法筛分:在对微球进行筛分过程中,为提高筛分效率会对微球进行干燥脱水,脱水后微球形状结构比较稳定且不容易变形,然后再通过不同目数的筛网将微球按粒径分成大小不同的规格。再使用注射用水、生理盐水等把干态微球进行复原得到对应规格的微球为最终产品。这种筛分方法虽然比直接用筛网进行湿态微球筛分效率要高一些,但是由于要对微球进行脱水,会引入其他试剂,存在一定风险,并且复原微球需要使用大量的注射用水、生理盐水等,造成资源浪费,再者微球复原需要一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球湿法筛分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包括筛分腔体、振动电机、底座、可调平台、上液泵和水箱控制器;所述筛分腔体内设有至少一层筛网,所述筛分腔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对向分布的筛网支架,所述筛网通过筛网支架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在筛分腔体上,所述筛分腔体上设有观察窗,所述筛分腔体在观察窗的下方设有喷淋装置,所述筛分腔体在喷淋装置的下方设有阀门,所述筛分腔体在阀门的下方远离水箱控制器的一侧设有收料口,所述筛分腔体在阀门的下方靠近水箱控制器的一侧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靠近筛分腔体内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网,所述筛分腔体的底部设有中空腔体和通道,所述通道远离筛分腔体的底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网。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筛网通过在筛分腔体的侧面开口插入筛分腔体的内部,并与筛网支架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所述筛网放入筛分腔体后,通过密封条、密封挡板与筛分腔体外部设有的密封槽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筛网为多个时筛网的孔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筛分腔体的上端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设有形状、大小与之匹配的加料口盖,所述加料口盖处于未密封状态,当压缩气体自下而上进入筛分腔体内时,能通过加料口盖向筛分腔体外部排出。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缩气体是过滤后的洁净的压缩空气或压缩氮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道均匀分布在筛分腔体的底部,所述通道与筛分腔体的底部形成的中空腔体连接有进气或进液装置,所述进气或进液装置为压缩气体或微球保存液进入筛分腔体的内部提供动力。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电机的一端与筛分腔体相连,另一端置于底座中;所述底座两端设有与筛分腔体相连接的弹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平台靠近水箱控制器的一侧设有旋钮,所述旋钮与可调平台内部设有的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连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钮顺时针旋转时,会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螺杆上的滑块向右运动,从而使连杆带动平台抬升,使平台呈左高右低的状态,且平台倾斜10-20°,进一步使筛网呈左高右低的状态,且倾斜了10-20°。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控制器与上液泵相连接,所述上液泵通过第一管路与筛分腔体上设有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排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水箱控制器相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筛分腔体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或其他形状,所述筛网、密封条、密封挡板、密封槽的形状与筛分腔体的形状相适配。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筛分腔体底部设置的鼓泡装置,可以使微球在水中保持分散的状态,避免了在筛分时出现微球聚集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筛分腔体底部设置的可调平台,在筛分完成后可将筛分腔体倾斜10-20°,便于微球的收集。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筛分腔体侧面设置的喷淋装置,便于在筛分腔体倾斜的状态下,为微球收集时微球的滚动提供动力,并使微球在流体作用下更容易聚集,有效避免了微球卡在筛网上造成不易收集的风险。

18、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为模块化设计,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筛网可实现对不同粒径的微球的筛分与收集;在核心部件筛网损坏时只需对筛网进行更换,可实现一次开发、多次使用,从而缩短本装置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19、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为密闭状态,减少了操作人员与微球的接触,进而减少了微球筛分过程中对微球产生的污染。

2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在进行微球筛分时,微球与保存液直接接触,从而保持了微球的原始状态,避免了对微球进行干燥筛分再复原时引入其他试剂的风险并缩短了生产周期。

2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可以在不关机的状态下,连续多次进行微球的筛分与收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微球筛分与收集的效率。

2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有效提高了筛分效率,同时也有效节约了微球保存液等资源。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分腔体(1)、振动电机(9)、底座(10)、可调平台(11)、上液泵(12)和水箱控制器(13);所述筛分腔体(1)内设有至少一层筛网(2),所述筛分腔体(1)内设有至少两个对向分布的筛网支架(3),所述筛网(2)通过筛网支架(3)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在筛分腔体(1)上,所述筛分腔体(1)上设有观察窗(4),所述筛分腔体(1)在观察窗(4)的下方设有喷淋装置(5),所述筛分腔体(1)在喷淋装置(5)的下方设有阀门(6),所述筛分腔体(1)在阀门(6)的下方远离水箱控制器(13)的一侧设有收料口(7),所述筛分腔体(1)在阀门(6)的下方靠近水箱控制器(13)的一侧设有排液口(14),所述排液口(14)靠近筛分腔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网,所述筛分腔体(1)的底部设有中空腔体和用于压缩气体或微球保存液通过的通道(8),所述通道(8)远离筛分腔体(1)的底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2)通过在筛分腔体(1)的侧面开口插入筛分腔体(1)的内部,并与筛网支架(3)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所述筛网(2)放入筛分腔体(1)后,通过密封条(101)、密封挡板(102)与筛分腔体(1)外部设有的密封槽(10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2)为多个时筛网(2)的孔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腔体(1)的上端设有加料口(16),所述加料口(16)上设有形状、大小与之匹配的加料口盖(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体是过滤后的洁净的压缩空气或压缩氮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8)均匀分布在筛分腔体(1)的底部,所述通道(8)与筛分腔体(1)的底部形成的中空腔体连接有进气或进液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电机(9)的一端与筛分腔体(1)相连,另一端置于底座(10)中;所述底座(10)两端设有与筛分腔体(1)相连接的弹簧(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平台(11)靠近水箱控制器(13)的一侧设有旋钮(1101),所述旋钮(1101)与可调平台(11)内部设有的螺杆(1102)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102)上设有滑块(1103),所述滑块(1103)上设有连杆(11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101)顺时针旋转时,会带动螺杆(1102)转动,进而带动螺杆(1102)上的滑块(1103)向右运动,从而使连杆(1104)带动平台(1105)抬升,使平台(1105)呈左高右低的状态,且平台(1105)倾斜10-20°,进一步使筛网(2)呈左高右低的状态,且倾斜了10-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控制器(13)与上液泵(12)相连接,所述上液泵(12)通过第一管路(19)与筛分腔体(1)上设有的进液口(15)相连通,所述排液口(14)通过第二管路(20)与水箱控制器(13)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微球筛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球湿法筛分装置,包括筛分腔体、振动电机、底座、可调平台、上液泵和水箱控制器;所述筛分腔体内设有至少一层筛网,所述筛分腔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对向分布的筛网支架,所述筛网通过筛网支架连接在筛分腔体上,所述筛分腔体上设有观察窗,所述筛分腔体在观察窗的下方设有喷淋装置,所述筛分腔体在喷淋装置的下方设有阀门,所述筛分腔体在阀门下方的一侧设有收料口,另一侧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靠近筛分腔体内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网,所述筛分腔体的底部设有中空腔体和通道,所述通道远离筛分腔体的底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网;本技术提供的微球湿法筛分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有效提高了筛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将,蒋飞远,刘晓飞,李丹杰,王灵璞,郑亚楠,孟洁,李前辉,李志利,李迎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驼人贝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