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1425发布日期:2024-02-20 20:3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水稻栽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我国,很多地区的主食为大米,而大米的前身水稻种植则需要许多的准备处理,水稻栽培过程中需要将水稻播种,播种前一般需要经过晒种、选种、浸种、催芽四项处理,在水稻播种前,选择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把种子放在阳光下摊薄连续晾晒2-3天即可;选种时,要选择丰产、籽粒饱满的健康种子,剔除瘪、瘦、秕、空种。

2、现有的稻种筛选装置一般直接进行分筛处理,但是稻种中掺杂的稻壳会对分筛工作造成影响,如筛网堵塞,降低了分筛效果和选种效率,并且在分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对周围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因此,亟需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的进料斗、摊筛机构、传送带、加热组件和筛种机构;

4、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正上方;

5、所述摊筛机构用于稻种的摊平和初步筛分;

6、所述筛种机构包括沉水分离部和坏种过滤部,所述沉水分离部位于所述坏种过滤部正上方,所述沉水分离部固接在所述坏种过滤部上,所述沉水分离部出渣端与所述坏种过滤部进渣端连通;

7、所述坏种过滤部的出水端与所述沉水分离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坏种过滤部上设置有补水管;

8、所述沉水分离部一侧连通有搅拌提升组件,所述搅拌提升组件的出料口连通有集料盒,所述集料盒与所述坏种过滤部的出渣端连通,所述集料盒交替收集坏种和良种。

9、优选的,所述沉水分离部包括沉水缸,所述沉水缸底部与所述坏种过滤部顶部固接,所述沉水缸的底板倾斜设置,所述沉水缸中部设有浮渣过滤部,所述浮渣过滤部的出渣端与所述坏种过滤部的进渣端连通,所述沉水缸底部的低端与所述搅拌提升组件的进料端连通,所述搅拌提升组件的出料端与所述沉水缸顶部连通。

10、优选的,所述浮渣过滤部包括水面过滤嘴,所述水面过滤嘴底部中心连通有排渣管的顶端,所述排渣管中部与所述沉水缸底部固接,所述排渣管的出渣端贯穿所述沉水缸底部中心,所述排渣管的出渣端与所述坏种过滤部的进渣端连通。

11、优选的,所述坏种过滤部包括滤水缸,所述滤水缸位于所述沉水缸底部,所述滤水缸与所述沉水缸固接;

12、所述滤水缸顶部固接有倾斜设置的过滤筛,所述过滤筛位于所述排渣管的出渣口的正下方;

13、所述集料盒位于所述滤水缸底部一侧,所述过滤筛的低端与所述集料盒的进料端连通;

14、所述滤水缸远离所述集料盒一侧底部连通有抽水部的进水端,所述抽水部的出水端与所述沉水缸顶部连通。

15、优选的,所述抽水部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滤水缸底部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输水管的一端,所述输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沉水缸的正上方。

16、优选的,所述搅拌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缸,所述提升缸的底部进料口与所述沉水缸底部低端连通,所述提升缸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传动连接有驱动部,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同轴套设有绞龙,所述绞龙运输方向向上,所述提升缸顶部出料端与所述沉水缸顶部连通;

17、所述提升缸底部设有出料部,所述出料部与所述传动杆传动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出料部包括第一漏环和第二漏环,所述第一漏环与所述提升缸底部固接,所述第二漏环与所述传动杆底部通过锁止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漏环底部与所述第二漏环顶部接触设置,所述第一漏环和所述第二漏环结构完全相同;

19、所述集料盒位于所述第一漏环和所述第二漏环的正下方;

20、所述第一漏环和所述第二漏环与所述提升缸内部连通设置;

21、所述第二漏环外侧同轴套设有磁铁环,所述磁铁环顶部与所述提升缸底部固接,所述第二漏环与所述磁铁环磁性连接。

22、优选的,所述锁止部包括棘轮,所述棘轮顶部同轴固接在所述传动杆的底部,所述棘轮啮合有棘爪的一端,所述棘爪的另一端弹性铰接在所述第二漏环的底部。

23、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能够正转和反转,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同轴固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端固接在所述提升缸的顶部外侧。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25、使用时,将稻种倒入到进料斗,随后稻种进入到摊筛机构中进行摊平,并将稻种中的浮渣与稻种进行初步的分离,随后稻种经传送带输送到筛种机构的正上方的进料口处,在传送带运输期间,由加热组件对摊平后的稻种进行烘干照射,当稻种进入到筛种机构以后,稻种首先进入到沉水分离部,好的稻种由于密度大沉入到沉水分离部的底部,坏种则漂浮在沉水分离部的水面上,并由沉水分离部的出渣端排出,进入到坏种过滤部,在坏种过滤部使坏种与水分离,过滤出的坏种收集在集料盒内,而过滤完的水则回到沉水分离部内,为避免水量减少导致的分离效果降低,在坏种过滤部上设置补水管,一方面可将坏种过滤部上的坏种和浮渣冲刷到集料盒内,同时也能起到水量补充的效果,而好种在沉入沉水分离部的底部以后进入到搅拌提升组件,再次回到沉水分离部顶部进行多次沉水分离,使得分离效果提高,也能够在这期间使稻种吸满水分,将集料盒的坏种清除以后,将集料盒放置在搅拌提升组件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打开搅拌提升组件的出料口,即可用集料盒将好种收集,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分筛效果和选种效率,并且在分筛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大量的灰尘,避免对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的进料斗(20)、摊筛机构(18)、传送带(19)、加热组件和筛种机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分离部包括沉水缸(4),所述沉水缸(4)底部与所述坏种过滤部顶部固接,所述沉水缸(4)的底板倾斜设置,所述沉水缸(4)中部设有浮渣过滤部,所述浮渣过滤部的出渣端与所述坏种过滤部的进渣端连通,所述沉水缸(4)底部的低端与所述搅拌提升组件的进料端连通,所述搅拌提升组件的出料端与所述沉水缸(4)顶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过滤部包括水面过滤嘴(5),所述水面过滤嘴(5)底部中心连通有排渣管(6)的顶端,所述排渣管(6)中部与所述沉水缸(4)底部固接,所述排渣管(6)的出渣端贯穿所述沉水缸(4)底部中心,所述排渣管(6)的出渣端与所述坏种过滤部的进渣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坏种过滤部包括滤水缸(23),所述滤水缸(23)位于所述沉水缸(4)底部,所述滤水缸(23)与所述沉水缸(4)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部包括水泵(15),所述水泵(15)的进水端与所述滤水缸(23)底部连通,所述水泵(15)的出水端连通有输水管(16)的一端,所述输水管(16)的出水端位于所述沉水缸(4)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缸(7),所述提升缸(7)的底部进料口与所述沉水缸(4)底部低端连通,所述提升缸(7)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9),所述传动杆(9)的顶端传动连接有驱动部,所述传动杆(9)的外侧同轴套设有绞龙(21),所述绞龙(21)运输方向向上,所述提升缸(7)顶部出料端与所述沉水缸(4)顶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部包括第一漏环(10)和第二漏环(11),所述第一漏环(10)与所述提升缸(7)底部固接,所述第二漏环(11)与所述传动杆(9)底部通过锁止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漏环(10)底部与所述第二漏环(11)顶部接触设置,所述第一漏环(10)和所述第二漏环(11)结构完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包括棘轮(13),所述棘轮(13)顶部同轴固接在所述传动杆(9)的底部,所述棘轮(13)啮合有棘爪(14)的一端,所述棘爪(14)的另一端弹性铰接在所述第二漏环(11)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能够正转和反转,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9)的顶端同轴固接,所述驱动电机(8)的固定端固接在所述提升缸(7)的顶部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水稻栽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栽培用优种筛选处理装置,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的进料斗、摊筛机构、传送带、加热组件和筛种机构;加热组件位于传送带的正上方;摊筛机构用于稻种的摊平和初步筛分;筛种机构包括沉水分离部和坏种过滤部,沉水分离部位于坏种过滤部正上方,沉水分离部固接在坏种过滤部上,沉水分离部出渣端与坏种过滤部进渣端连通;坏种过滤部的出水端与沉水分离部的进水端连通,坏种过滤部上设置有补水管;沉水分离部一侧连通有搅拌提升组件,搅拌提升组件的出料口连通有集料盒,集料盒与坏种过滤部的出渣端连通,集料盒交替收集坏种和良种。本技术可以提高分筛效果和选种效率,也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雨,杨祥波,田家乐,崔玉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新田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