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190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废垃圾处理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一、垃圾填满处理,这是目前最为广泛采用的方式,即将收集的混合垃圾堆积在垃圾填埋场,在垃圾堆积达到一定量后在覆盖土进行填埋。这种处理方式简单,但占地面积大,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尤其是垃圾中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尤为严重。二、先将垃圾用粉碎设备粉碎成细料,使粉碎后的细小垃圾能够充分燃烧,再放入炉内焚烧,并且在垃圾燃烧的过程中还需辅助喷射燃油助燃,这种利用垃圾直燃式焚烧产生热能进行发电,这是目前较好的垃圾处理和利用的方式,但这种焚烧垃圾发电的方式,一旦控制不好,在垃圾焚烧过程中温度处于 800度左右时,将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从烟@排放,对周边的空气污染极大,故很多地区对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污染不放心,不被人们接受,因此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也因此推广不开。而且这种焚烧处理垃圾并利用焚烧垃圾发电的设备,价格昂贵,投资很大,建设和使用成本都很大,因而也不利于广泛推广。怎样处理垃圾,使之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又能够被再利用,而且建设和使用成本又较小,一直是人们致力于研究希望能够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它包括厌氧反应炉、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恒压储气罐、 水池和活性碳混合液池,能够利用厌氧反应炉对包括塑料、打包带、布料、纸质等含水量不超过20 %的固体可燃废物垃圾进行厌氧燃烧反应产生以一氧化碳为主的可燃气体,并能够通过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等去除可燃气体中混杂的碳黑粉尘及焦油等杂质和分离水蒸汽,清除异味,该系统设备既能够对塑料、打包带、布料、纸质等固体可燃废物垃圾进行处理,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够产生可燃气体为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提供能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厌氧反应炉、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恒压储气罐、水池和活性碳混合液池,所述厌氧反应炉为立式炉体,炉体内部用炉桥分隔成用于垃圾厌氧燃烧产生可燃气体的反应腔和积灰腔,炉体顶部设置投料口伸进反应腔中,投料口的截面积小于反应腔的截面积,投料口壁与反应腔侧壁之间形成聚气室,投料口盖有封盖,所述积灰腔的出渣口设有炉门,所述聚气室设有出气口通过排气管与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进气口的位置低于聚气室的出气口, 气体预处理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洗涤净化器的进气口连通,洗涤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化学净化器的进气口连通,化学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抽气泵的进气端,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出气口均高于各自的进气口,所述第一抽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恒压储气罐,恒压储气罐设有为用气终端供气的输气管;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内腔上部均设有喷淋头,其中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的喷淋头通过水管连接压力水源,化学净化器的喷淋头通过供液管连接活性碳混合液池,该供液管设有第一水泵,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底部均设有落水管,落水管的进口低于进气口,落水管的出口位于水池中形成水封。所述炉体内部的反应腔和积灰腔用空心管制作的补氧炉桥隔开,反应腔位于补氧炉桥上方,所述积灰腔位于补氧炉桥下方,所述补氧炉桥包括环成圆环的空心管和并排间隔设于圆环中的多个横向空心管,空心管上设有若干补氧孔,补氧孔向着厌氧燃烧反应区, 横向空心管与环成圆环的空心管相通,该补氧炉桥通过送风管连接鼓风机。所述补氧炉桥中间的几个横向空心管的中段弯曲向上凸起,形成中心具有向上凸起部的补氧炉桥。所述反应腔自下而上包括厌氧燃烧反应区、烘干区、聚气室,其中厌氧燃烧反应区为反应腔高度的30 %,烘干区占反应腔高度的45 55 %,聚气室为反应腔高度的15 25 %,所述厌氧燃烧反应区、烘干区、聚气室分别设有检测温度的探头。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均为直立设置的长筒体,它们的进气口位于长筒体下部侧壁且高于底部落水管进口的位置,出气口位于长筒体上部且高于喷淋头的位置。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的顶部设有异味排除管,该异味排除管连接第二抽气泵进气端,第二抽气泵出气端连接插入活性碳混合液池的管道。所述洗涤净化器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洗涤净化器并排串连构成。所述水池包括水封池、冷却池,水封池与冷却池连通,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落水管位于水封池中,冷却池通过第二水泵连接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的喷淋头水管形成压力水源,活性碳混合液池通过管道与冷却池连接。第一抽气泵与恒压储气罐之间的管道连接有活性碳过滤器。所述恒压储气罐的为用气终端供气的输气管上设有用于防止回火的水封装置。采用上述方案使本系统设备在垃圾处理和利用上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系统设备包括厌氧反应炉、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 恒压储气罐、水池和活性碳混合液池等,可以将含水量不超过20 %的固体可燃废物垃圾, 尤其是其中难以降解的塑料、打包带等放入厌氧反应炉中进行厌氧燃烧反应产生以一氧化碳为主的可燃气体,然后将可燃气体经管道依次输送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恒压储气罐、使可燃气体在依次经过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时, 由气体预处理装置通过水洗去除可燃气体中混杂的大量碳黑粉尘及焦油,再由洗涤净化器通过水洗进一步去除可燃气体中混杂的杂质,然后通过化学净化器使可燃气体进一步得到净化,再输送到恒压储气罐贮存,为终端用户提供作为能源的干净可燃气体。这样既解决了固体可燃废物垃圾,尤其是其中难以降解的塑料、打包带等的处理问题,同时还能将这些固体可燃废物垃圾通过厌氧燃烧反应产生以一氧化碳为主的可燃气体收集起来作为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能源。2.所述厌氧反应炉为立式炉体,炉体内部用炉桥分隔成用于垃圾厌氧燃烧产生可燃气体的反应腔和积灰腔,炉体顶部设置投料口伸进反应腔中,投料口的截面积小于反应腔的截面积,投料口壁与反应腔侧壁之间形成聚气室,投料口盖有封盖,积灰腔的出渣口设有炉门。这样当将投料口盖上封盖和关闭出渣口的炉门后,就能够让反应腔中燃烧的垃圾形成厌氧燃烧反应产生以一氧化碳为主的可燃气体;同时,厌氧反应炉具有相对较高的反应腔,并让炉体顶部伸进反应腔中设置投料口壁与反应腔侧壁之间形成聚气室,有利于垃圾在反应腔中厌氧燃烧产生的可燃气体能够上升到聚气室聚集,而投料口盖有封盖能够使反应腔中产生的可燃气体又不会向外界直接排放,由此保证垃圾厌氧燃烧处理产生的可燃气体不会造成对环境空气的污染。3.所述聚气室设有出气口通过排气管与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进气口的位置低于聚气室的出气口,气体预处理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洗涤净化器的进气口连通,洗涤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化学净化器的进气口连通,化学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抽气泵的进气端,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出气口均高于各自的进气口,所述第一抽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恒压储气罐,恒压储气罐设有为用气终端供气的输气管;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内腔上部均设有喷淋头,其中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的喷淋头通过水管连接压力水源,化学净化器的喷淋头通过供液管连接活性碳混合液池,该供液管设有第一水泵,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底部均设有落水管,落水管的进口低于进气口, 落水管的出口位于水池中形成水封。由此,使厌氧反应炉聚气室中聚集的可燃气体能够在第一抽气泵工作时,从聚气室被抽出,依次经过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 被喷淋头喷洒的水以及活性碳混合液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混杂在可燃气体中的杂质,有利于可燃气体的使用。同时由于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进气口的位置低于聚气室的出气口,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出气口均高于各自的进气口,而气体预处理装置、 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内腔上部均设有喷淋头,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底部均设有落水管,落水管的进口低于进气口,落水管的出口位于水池中形成水封, 能够防止喷淋头喷洒的水及活性碳混合液进入通气的管道中,而在气体预处理装置中被水洗去除的大量碳黑粉尘及焦油随着水从落水管流入水池中,在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中被去除的杂质也随水或活性碳混合液从落水管流入水池中,因落水管的出口位于水池中形成水封,故可燃气体不会从落水管泄漏出,既使去除的碳黑、焦油及杂质能够排入水池中沉淀,又能有效防止可燃气体泄漏。4.所述炉体内部的反应腔和积灰腔用空心管制作的补氧炉桥隔开,反应腔位于补氧炉桥上方,所述积灰腔位于补氧炉桥下方,所述补氧炉桥包括环成圆环的空心管和并排间隔设于圆环中的多个横向空心管,空心管上设有若干补氧孔,补氧孔向着厌氧燃烧反应区,横向空心管与环成圆环的空心管相通,该补氧炉桥通过送风管连接鼓风机。这样能够在对反应腔内的垃圾进行冷炉点火时,通过鼓风机为炉内供给压力空气,使压力空气从空心管的补氧孔为厌氧燃烧反应区补氧,有助于快速将垃圾点燃;厌氧燃烧反应区的垃圾燃烧后,即关闭鼓风机停止补氧,并关闭出渣口炉门和投料口封盖,使垃圾在厌氧燃烧反应区内形成厌氧燃烧反应,由此产生可燃气体。5.而且,所述补氧炉桥中间的几个横向空心管的中段弯曲向上凸起,形成中心具有向上凸起部的补氧炉桥。这样补氧炉桥中心的向上凸起部将垃圾支撑,使炉桥上堆积的垃圾底部中心能形成一个向上凹进的凹坑,该凹坑有助于参与厌氧反应的垃圾的厌氧燃烧
6效果;垃圾在这种结构的补氧炉桥上方进行厌氧反应后留下的余灰,在垃圾的3 %以内,余灰量极少。6.所述反应腔自下而上包括厌氧燃烧反应区、烘干区、聚气室,其中厌氧燃烧反应区为反应腔高度的30 %,烘干区占反应腔高度的45 55 %,聚气室为反应腔高度的15 25 %,所述厌氧燃烧反应区、烘干区、聚气室分别设有检测温度的探头。这样使参与厌氧反应的垃圾只占反应腔内垃圾的小部分,有利于提高厌氧反应的效果,厌氧反应产生的可燃气体聚集在空间较小的聚气室,能够尽快的将可燃气体输出。同时聚气室、烘干区、厌氧燃烧反应区分别设置的检测温度的探头,还能通过各区的探头检测的温度,了解炉内的工作情况,为投料提供数据,以保证厌氧反应炉的正常工作。7.在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的顶部设有异味排除管,该异味排除管连接第二抽气泵进气端,第二抽气泵出气端连接插入活性碳混合液池的管道,这样在第一抽气泵工作时,第二抽气泵不工作,当第一抽气泵停止工作时,就可以开启第二抽气泵工作形成较小的负压, 将系统设备内的异味引入到活性碳混合液池内,得到处理,可以防止第一抽气泵停止工作后气体直接外泄污染环境。8.为保证可燃气体的杂质能够得到有效去除,所述洗涤净化器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洗涤净化器并排串连构成,使经过洗涤净化器的可燃气体能够得到反复的洗涤净化。9.所述水池包括水封池、冷却池,水封池与冷却池连通,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落水管位于水封池中,冷却池通过第二水泵连接气体预处理装置、 洗涤净化器的喷淋头水管形成压力水源,活性碳混合液池通过管道与冷却池连接。这样可以使从落水管随水落下的碳黑粉尘、焦油及杂质首先在水封池中沉淀,水封池的水流入冷却池得到冷却后,再由第二水泵抽取输送给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的喷淋头用于洗涤,能够节约用水,使洗涤水反复使用,防止水资源浪费。10.第一抽气泵与恒压储气罐之间的管道连接有活性碳过滤器,进一步提高对可燃气体的净化,消除异味。11.所述恒压储气罐的为用气终端供气的输气管上设有用于防止回火的水封装置,能够防止用气终端发生回火时引燃恒压储气罐内的储气,提高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厌氧反应炉结构示意图;图3为厌氧反应炉中炉桥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附图中,1为积灰腔,2为炉桥,2a为环成圆环的空心管,2b为空心横管,2c为向上凸起部,3为厌氧燃烧反应区,4为烘干区,5为旁路气管,6为聚气室,7为投料口,8为封盖, 9为检测温度的探头,10为排气管,11为厌氧反应炉,12为观察窗,13为送风管,14为鼓风机,15为出渣口,16为炉门,17为补氧孔,18为气体预处理装置,19为异味排除管,20为喷淋头,21为洗涤净化器,22为化学净化器,23为水管,24为供液管,25为第一抽气泵,26为活性碳过滤器,27为恒压储气罐,28为水封装置二9为用气终端,30为第一水泵,31为第二抽气泵,32为第二水泵,33为落水管,34为水池,34a为水封池,34b为冷却池,35为活性碳混合液池,36为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一种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包括厌氧反应炉11、气体预处理装置18、洗涤净化器21、化学净化器22、恒压储气罐27、水池34和活性碳混合液池 35等。所述厌氧反应炉11为立式炉体,炉体内部用炉桥2分隔成用于垃圾厌氧燃烧产生可燃气体的反应腔和积灰腔1,反应腔位于补氧炉桥2上方,所述积灰腔1位于补氧炉桥2下方,所述反应腔自下而上包括厌氧燃烧反应区3、烘干区4、聚气室6,炉体顶部设置投料口 7伸进反应腔中,投料口 7的截面积小于反应腔的截面积,投料口壁与反应腔侧壁之间形成聚气室6,投料口 7盖有封盖8,所述积灰腔1的出渣口 15设有炉门16。所述聚气室6设有出气口通过排气管10与气体预处理装置18的进气口连通,气体预处理装置18的进气口的位置低于聚气室6的出气口,气体预处理装置18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洗涤净化器21的进气口连通,洗涤净化器2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化学净化器22的进气口连通,化学净化器22 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抽气泵25的进气端。气体预处理装置18、洗涤净化器21、化学净化器22的出气口均高于各自的进气口。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18、洗涤净化器21、化学净化器22的内腔上部均设有喷淋头20,其中气体预处理装置18、洗涤净化器21的喷淋头20 通过水管23连接压力水源,化学净化器22的喷淋头20通过供液管M连接活性碳混合液池 35,该供液管M设有第一水泵30。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18、洗涤净化器21、化学净化器22 的底部均设有落水管33,落水管33的进口低于进气口,落水管33的出口位于水池34中形成水封。所述洗涤净化器21采用一个就能够实现用水洗涤净化,但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洗涤净化器并排串连构成效果更好,本实施例即采用两个洗涤净化器21并排串连构成,其中第一个洗涤净化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气体预处理装置18的出气口,第二个洗涤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化学净化器22的进气口。所述第一抽气泵25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恒压储气罐27,恒压储气罐27设有为用气终端四供气的输气管。通过第一抽气泵 25工作,即可将厌氧反应炉产生的可燃气体抽入恒压储气罐中贮存,供用气终端使用。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燃气体的净化效果,还可以在第一抽气泵25与恒压储气罐27之间的管道连接活性碳过滤器沈,使可燃气体经进一步过滤后在进入恒压储气罐27,为用气终端四提供更加清洁的可燃气体。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18、洗涤净化器21、 化学净化器22均为直立设置的长筒体其效果最佳,它们的进气口位于长筒体下部侧壁且高于底部落水管33进口的位置,出气口位于长筒体上部且高于喷淋头20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水池34还可以包括水封池34a、冷却池34b,水封池3 与冷却池34b连通,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18、洗涤净化器21、化学净化器22的落水管33淹没于水封池3 中,冷却池34b通过第二水泵32连接气体预处理装置 18、洗涤净化器21的喷淋头20的水管23形成压力水源,活性碳混合液池35通过管道与冷却池34b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形成可循环使用的压力水用于处理、洗涤净化可燃气体,这样能够大量节约用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18的顶部设有异味排除管19,该异味排除管19连接第二抽气泵31进气端,第二抽气泵31出气端连接插入活性碳混合液池35 的管道,。这样在第一抽气泵25工作时,第二抽气泵31不工作,当第一抽气泵25停止工作时,就可以开启第二抽气泵31工作形成较小的负压,其压力通常< 0. 5pa,将系统设备内的异味引入到活性碳混合液池35内,得到处理,可以防止第一抽气泵停止工作后气体直接外泄污染环境。为提高恒压储气罐的安全性,还可在所述恒压储气罐27的为用气终端四供气的输气管36上设有用于防止回火的水封装置观,该水封装置观采用密封的筒体,筒体中装有部分水,筒体的与恒压储气罐连接的上游端输气管插入水中,筒体的上端连接下游端输气管为气终端供气。这样使用气终端发生的回火在用于防止回火的水封装置观受阻不能进入恒压储气罐,能够保护恒压储气罐的安全。参见图2、图3,所述炉体内部的反应腔和积灰腔用空心管制作的补氧炉桥2隔开, 反应腔位于补氧炉桥2上方,所述积灰腔1位于补氧炉桥2下方,所述反应腔自下而上包括厌氧燃烧反应区3、烘干区4、聚气室6,其中厌氧燃烧反应区3占反应腔高度的30 %,烘干区4占反应腔高度的45 55 %,聚气室6占反应腔高度的15 25 %,所述厌氧燃烧反应区3、烘干区4、聚气室6分别设有检测温度的探头9。所述补氧炉桥2包括环成圆环的空心管加和并排间隔设于圆环中的多个横向空心管2b,空心管上设有若干补氧孔17,补氧孔17 向着厌氧燃烧反应区,横向空心管2b与环成圆环的空心管加相通,该补氧炉桥2通过送风管13连接鼓风机14。参见图2、图3、图4,所述补氧炉桥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补氧炉桥2中间的几个横向空心管2b的中段可以弯曲向上凸起,形成中心具有向上凸起部2c的补氧炉桥。这样使补氧炉桥中心的向上凸起部2c能够将垃圾支撑,使炉桥2上堆积的垃圾底部中心能形成一个向上凹进的凹坑,该凹坑有助于参与厌氧反应的垃圾提高厌氧燃烧效果,厌氧燃烧反应更加充分,使垃圾在这种结构的补氧炉桥上方进行厌氧反应后留下的余灰,少于垃圾的 3 %,余灰量极少,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可以在所述反应腔的厌氧燃烧反应区3炉体壁上设置一观察窗12,可通过该观察窗12观察垃圾在反应腔内的厌氧燃烧状态,以便及时添加投料。为防止炉内发出较大的燃烧爆炸响声,还可在炉体11设置一用于防爆的旁路气管5,该旁路气管5的上端口连通聚气室6,下端口伸进补氧炉桥2的中心,位于补氧炉桥2中心的向上凸起部2c中,该旁路气管5能够收集弥散在厌氧燃烧反应区3下方的可燃气体,并将这些可燃气体从旁路气管5引向聚气室6,由此可以防止过多的可燃气体聚集在厌氧燃烧反应区3下方形成助燃,造成炉内发出较大的燃烧爆炸响声。利用本实用新型处理垃圾产生可燃气体时,将分类后的包括塑料、打包带、布料、 纸质等含水量不超过20 %的固体可燃废物垃圾从投料口放入炉体内部的反应腔中,盖上投料口的封盖,开启鼓风机为冷炉点火补氧,一旦点火成功后,即关闭鼓风机和出渣口的炉门,使垃圾在反应腔内形成厌氧燃烧产生以一氧化碳为主的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在上升聚集与聚气室,然后在第一抽气泵工作形成的负压下从聚气室进入气体预处理装置,在气体预处理装置中经喷洒的雾化水汽进行脱离碳黑和焦油处理,脱离的碳黑粉尘和焦油从落水管落入水池中;经过脱离碳黑和焦油处理的可燃气体再进入洗涤净化器,在洗涤净化器中经喷洒的雾化水汽洗涤净化,去除杂质,杂质从落水管落入水池中;经过洗涤净化的可燃气体再进入化学净化器,在化学净化器中经喷洒的雾化活性碳混合液净化,去除杂质和异味,杂质从落水管落入水池中;然后经第一抽气泵被输送到恒压储气罐贮存,为用气终端供应常压或低压气。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反应炉、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恒压储气罐、水池和活性碳混合液池,所述厌氧反应炉为立式炉体,炉体内部用炉桥分隔成用于垃圾厌氧燃烧产生可燃气体的反应腔和积灰腔,炉体顶部设置投料口伸进反应腔中,投料口的截面积小于反应腔的截面积,投料口壁与反应腔侧壁之间形成聚气室,投料口盖有封盖,所述积灰腔的出渣口设有炉门,所述聚气室设有出气口通过排气管与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进气口的位置低于聚气室的出气口,气体预处理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洗涤净化器的进气口连通,洗涤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化学净化器的进气口连通,化学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抽气泵的进气端,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出气口均高于各自的进气口,所述第一抽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恒压储气罐,恒压储气罐设有为用气终端供气的输气管;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内腔上部均设有喷淋头,其中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的喷淋头通过水管连接压力水源,化学净化器的喷淋头通过供液管连接活性碳混合液池,该供液管设有第一水泵,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 化学净化器的底部均设有落水管,落水管的进口低于进气口,落水管的出口位于水池中形成水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部的反应腔和积灰腔用空心管制作的补氧炉桥隔开,反应腔位于补氧炉桥上方,所述积灰腔位于补氧炉桥下方,所述补氧炉桥包括环成圆环的空心管和并排间隔设于圆环中的多个横向空心管,空心管上设有若干补氧孔,补氧孔向着厌氧燃烧反应区,横向空心管与环成圆环的空心管相通,该补氧炉桥通过送风管连接鼓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氧炉桥中间的几个横向空心管的中段弯曲向上凸起,形成中心具有向上凸起部的补氧炉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自下而上包括厌氧燃烧反应区、烘干区、聚气室,其中厌氧燃烧反应区为反应腔高度的30 %,烘干区占反应腔高度的45 55 %,聚气室为反应腔高度的15 25 %,所述厌氧燃烧反应区、烘干区、聚气室分别设有检测温度的探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均为直立设置的长筒体,它们的进气口位于长筒体下部侧壁且高于底部落水管进口的位置,出气口位于长筒体上部且高于喷淋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的顶部设有异味排除管,该异味排除管连接第二抽气泵进气端,第二抽气泵出气端连接插入活性碳混合液池的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净化器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洗涤净化器并排串连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包括水封池、冷却池,水封池与冷却池连通,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的落水管位于水封池中,冷却池通过第二水泵连接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的喷淋头水管形成压力水源,活性碳混合液池通过管道与冷却池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抽气泵与恒压储气罐之间的管道连接有活性碳过滤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储气罐的为用气终端供气的输气管上设有用于防止回火的水封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垃圾产生可燃气体的系统设备,包括厌氧反应炉、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恒压储气罐、水池和活性碳混合液池,厌氧反应炉的聚气室通过排气管与气体预处理装置连通,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洗涤净化器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化学净化器通过抽气泵连通恒压储气罐。它能够利用厌氧反应炉对含水量不超过20﹪的固体可燃废物垃圾进行厌氧燃烧反应产生可燃气体,并能够通过气体预处理装置、洗涤净化器、化学净化器等去除可燃气体中混杂的碳黑粉尘及焦油等杂质和分离气体中的水蒸气,清除异味,该系统设备既能够对固体可燃废物垃圾进行处理,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够产生可燃气体为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提供能源。
文档编号C10J3/20GK202193766SQ20112029317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庹小世 申请人:广安市安琪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