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钠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3190发布日期:2019-08-17 01: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钠基润滑脂,以润滑脂总重量为基准,包括以下组分:0.01%-10%的屏蔽酚化合物,5%-35%的复合钠基稠化剂和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

所述屏蔽酚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I)所示:

通式(I)中,各基团R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300直链或支链烷基、通式(II)所示的基团和通式(III)所示的基团,前提是至少一个基团R是通式(II)所示的基团;各基团R'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

前述各通式(II)、(III)和(IV)中,各基团L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是基团其中基团R”选自氢、C1-20烃基和C3-2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各基团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通式(IV)所示的基团和通式(V)所示的基团;各基团Rb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各基团Rc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氧基;y是0至3的整数;z是0至3的整数;n为1至8的整数;n'为0至7的整数,前提是n'+n≤8;各基团Rd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通式(V)所示的基团;各环基团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和萘环,其中相邻的两个环基团彼此任选通过附加的S原子和桥接这两个环的N原子而形成吩噻嗪环,和/或,相邻的两个环基团彼此任选通过附加的基团和桥接这两个环的N原子而形成9,10-二氢吖啶环,其中基团R”选自氢、C1-20烃基和C3-2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

通式(V)中,各基团R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300直链或支链烷基、通式(II)所示的基团和通式(III)所示的基团;各基团R'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L是基团其中基团R”选自氢、C1-20烃基和C3-2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a是0或1,并且两个基团R和一个基团-(S)a-L-分别占据苯环上的剩余三个位置,

其中,所述直链或支链杂烷基选自直链或支链烷基分子结构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基团-CH2-被选自-O-、-S-和-NR'-之一的替代基团直接替代而获得的基团和直链或支链烷基分子结构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基团-CH<被替代基团-N<直接替代而获得的基团,其中-NR'-中的R'是H或C1-4直链或支链烷基,该屏蔽酚化合物在其整个分子结构中至少有一个基团Rd是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各基团R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数均分子量Mn为300-3000的聚烯烃基、通式(II)所示的基团和通式(III)所示的基团;各基团R'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4直链或支链烷基;

基团R”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3-2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各基团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通式(IV)所示的基团;各基团Rb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各基团Rc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氧基;y是0或1;z是0或1;n为1或2;n'为0或1,前提是n'+n=1或n'+n=2;各基团Rd为氢;各环基团选自苯环。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基团R”选自氢、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3-1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各基团Rc处于环基团上氮原子的对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酚化合物选自以下的具体化合物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通式(X)所示的酚化合物和通式(Y)所示的胺化合物在通式(Z)所示的醛化合物的存在下发生反应的第一步骤,任选还包括使所述第一步骤的反应产物与硫化剂反应和/或与通式(Z)所示的醛化合物反应的附加步骤,

通式(X)中,各基团R0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SH和C1-300直链或支链烷基,前提是至少一个基团R0是-SH;各基团R'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

通式(Y)中,基团R'2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基团各基团Rb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各基团Rc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氧基y是0至3的整数;z是0至3的整数;n1为1至8的整数;各环基团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和萘环,

通式(Z)中,基团R”选自氢、C1-20烃基和C3-2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

其中,所述直链或支链杂烷基选自直链或支链烷基分子结构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基团-CH2-被选自-O-、-S-和-NR'-之一的替代基团直接替代而获得的基团和直链或支链烷基分子结构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基团-CH<被替代基团-N<直接替代而获得的基团,其中-NR'-中的R'是H或C1-4直链或支链烷基。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通式(Z)所示的醛化合物为甲醛;所述硫化剂为硫;

各基团R0各自独立地选自氢、-SH和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数均分子量Mn为300-3000的聚烯烃基;各基团R'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4直链或支链烷基;

各基团Rb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各基团Rc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氧基;y是0或1;z是0或1;n1为1或2;各环基团选自苯环;基团R”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3-2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各基团Rc处于环基团上氮原子的对位。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基团R”选自氢、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和C3-10直链或支链杂烷基。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第一步骤中,所述通式(X)所示的酚化合物与所述通式(Y)所示的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10,所述通式(X)所示的酚化合物与所述通式(Z)所示的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10,在所述附加步骤中,所述通式(Y)所示的胺化合物与所述硫化剂的摩尔比为1:1-10,所述通式(Y)所示的胺化合物与所述通式(Z)所示的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10。

11.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第一步骤中,所述通式(X)所示的酚化合物与所述通式(Y)所示的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5-5.0,所述通式(X)所示的酚化合物与所述通式(Z)所示的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5-5.0,在所述附加步骤中,所述通式(Y)所示的胺化合物与所述硫化剂的摩尔比为1:1.2-6.0,所述通式(Y)所示的胺化合物与所述通式(Z)所示的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5-5.0。

12.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第一步骤中,所述通式(X)所示的酚化合物与所述通式(Y)所示的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8-2.0,所述通式(X)所示的酚化合物与所述通式(Z)所示的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8-2.0,在所述附加步骤中,所述通式(Y)所示的胺化合物与所述硫化剂的摩尔比为1:1.5-3.0,所述通式(Y)所示的胺化合物与所述通式(Z)所示的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8-2.0。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酚化合物占所述钠基润滑脂总重量的0.05%-5%。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钠基稠化剂通过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所述酸为高分子酸和低分子酸的混合酸,所述高分子酸为C12-C25的脂肪酸和/或羟基脂肪酸,所述低分子酸为C4-C12羧酸,所述高分子酸与低分子酸的摩尔比为1:0.1-2。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酸为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和12-羟基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低分子酸优选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己二酸、壬二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基础油为矿物油、植物油和合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其100℃运动粘度为5-60mm2/s。

17.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钠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复合钠基稠化剂和部分润滑基础油混合均匀,在180-230℃恒温炼制,冷却,加入剩余的润滑基础油,加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酚化合物,研磨成脂。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钠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部分润滑基础油、高分子酸混合、加热,升温至80-105℃,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皂化反应,然后加入低分子酸继续进行皂化反应,升温至200-220℃炼制,加入剩余基础油冷却至90-130℃,之后加入所述屏蔽酚化合物,研磨成脂。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酸为C12-C25的脂肪酸和/或羟基脂肪酸,所述低分子酸为C4-C12羧酸,所述高分子酸与低分子酸的摩尔比为1:0.1-2。

20.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酸进行的皂化反应和低分子酸进行的皂化反应的时间均为1-3小时。

21.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制的时间为5-25分钟。

22.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润滑基础油与剩余的润滑基础油之间的比例为50-75:25-5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