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烘干型混合煤泥及利用其生产干燥型煤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7199发布日期:2019-03-20 00:0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型煤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烘干型混合煤泥及利用其生产干燥型煤的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耗国。选煤厂煤泥粒度细、水分高,使许许多多的选煤厂煤泥直接利用、运输十分不便,并且很容易污染环境,销售十分困难,造成大量的煤泥积压,既影响选煤厂的正常生产,同时有是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如果选煤厂将湿煤泥制成型煤,既有利于运输,节约煤炭资源,减少或避免因煤泥的散烧、运输而造成大量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又有利于改变选煤厂的产品结构,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环保要求的日渐提高,现有的湿煤泥一般需要通过加工工序制成污染相对较小的型煤才能投入使用,而日常中燃烧使用的煤也多为型煤,型煤是以湿煤泥为原材料通过选煤烘干等工序制备而成,但是在现有的制备工序中,由于湿煤泥的含水量很高,一般含水量在25-30%,制备型煤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进行烘干工序,而湿煤泥的原料量一般极大,均以吨计,大批量湿煤泥的烘干将要采用大型烘干设备,并且投入大量的电力资源作为支撑,这个烘干过程将会占据型煤生产极其大的成本,且大批量的烘干效果也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免烘干型混合煤泥及利用其生产干燥型煤的工艺,在使用该混合煤泥生产干燥型煤过程中不需要单独进行烘干程序,节省了大量能源。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免烘干型混合煤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由85-95份湿煤泥、10-16份纯度在75%的氧化钙粉、8-14份纯度在75%的氯化钙粉、4-6份固体氢氧化钠和10-16份电石渣组成,其中,所述湿煤泥中的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和电石渣的混合比例为5:2:1:4。

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中还添加有1-2份的尾矿粉。

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中还添加有1-2份的碱石灰。

利用免烘干型混合煤泥生产干燥型煤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室温下依次向湿煤泥中加入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和电石渣,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煤泥;

2)将混合煤泥置入生产设备中,依次经过搅拌传输、旋转破碎、抽湿除尘后即得干燥型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所述的免烘干型混合煤泥,在传统的湿煤泥中加入了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和电石渣,使其在生产干燥型煤时,在混合搅拌与传输的过程中即可通过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将湿煤泥中的水分大量吸出,时湿煤泥由原有的25-30%的含水量干燥至10%左右的含水量,基本满足干燥型煤的生产要求,相比传统的生产程序,节省了单独对湿煤泥烘干的一道程度,而利用传统湿煤泥生产干燥型煤中,成本消耗最大的环节即是烘干工序,这个工序消耗大量电量,以及需要大型烘干设备,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而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混合煤泥生产干燥型煤过程无需再进行烘干工序,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二,本发明所述的免烘干型混合煤泥,电石渣的加入一方面解决了湿煤泥的烘干问题,另一方面,生产出的干燥型煤中还存留大部分的电石渣,电石渣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其在炉膛内高温的作用下分解为氧化钙,而型煤燃烧时放出的so2能够与电石渣反应生成caso3或caso4被固定下来,完成固硫过程,有效防止硫以so2的形式流向空气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在湿煤泥中加入电石渣,不仅解决了煤泥烘干问题,而且解决了由电石渣带来的储存、烘干和废水处理问题,既解决了湿煤泥烘干带来的成本与环保问题,而且也降低了脱硫成本,体现了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实施例1

一种免烘干型混合煤泥,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由85份湿煤泥、10份纯度在75%的氧化钙粉、8份纯度在75%的氯化钙粉、4份固体氢氧化钠和10份电石渣组成,其中,所述湿煤泥中的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和电石渣的混合比例为5:2:1:4。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中还添加有1份的尾矿粉。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中还添加有1份的碱石灰。

利用免烘干型混合煤泥生产干燥型煤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室温下依次向湿煤泥中加入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和电石渣,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煤泥;

2)将混合煤泥置入生产设备中,依次经过搅拌传输、旋转破碎、抽湿除尘后即得干燥型煤。

实施例2

一种免烘干型混合煤泥,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由90份湿煤泥、13份纯度在75%的氧化钙粉、11份纯度在75%的氯化钙粉、5份固体氢氧化钠和13份电石渣组成,其中,所述湿煤泥中的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和电石渣的混合比例为5:2:1:4。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中还添加有1.5份的尾矿粉。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中还添加有1.5份的碱石灰。

利用免烘干型混合煤泥生产干燥型煤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室温下依次向湿煤泥中加入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和电石渣,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煤泥;

2)将混合煤泥置入生产设备中,依次经过搅拌传输、旋转破碎、抽湿除尘后即得干燥型煤。

实施例3

一种免烘干型混合煤泥,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由95份湿煤泥、16份纯度在75%的氧化钙粉、14份纯度在75%的氯化钙粉、6份固体氢氧化钠和16份电石渣组成,其中,所述湿煤泥中的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和电石渣的混合比例为5:2:1:4。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中还添加有2份的尾矿粉。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中还添加有2份的碱石灰。

利用免烘干型混合煤泥生产干燥型煤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室温下依次向湿煤泥中加入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和电石渣,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煤泥;

2)将混合煤泥置入生产设备中,依次经过搅拌传输、旋转破碎、抽湿除尘后即得干燥型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作出的些许更动或修饰均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免烘干型混合煤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所述混合煤泥由85‑95份湿煤泥、10‑16份纯度在75%的氧化钙粉、8‑14份纯度在75%的氯化钙粉、4‑6份固体氢氧化钠和10‑16份电石渣组成,其中,所述湿煤泥中的氧化钙粉、氯化钙粉、固体氢氧化钠和电石渣的混合比例为5:2:1:4。本发明所述煤泥,在使用该混合煤泥生产干燥型煤过程中不需要单独进行烘干程序,节省了大量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任广鸿;樊胜利;孟丽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顶山市同为新材料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9.12
技术公布日:2019.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