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气化炉燃料灰分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2072发布日期:2020-04-17 23:0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气化炉燃料灰分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气化炉燃料灰分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秸秆气化炉,通常包括带有炉腔的炉壳和安装在所述炉腔下部的用于燃烧后的秸秆灰下落的炉排,以及安装在炉排下方的用于吸收秸秆灰的水槽。就秸秆气化炉而言,通常需要将秸秆切割成短段后才适合于在低氧状态下气化成燃气,并且在炉腔内是自下而上地逐渐使秸秆气化,在气化的同时,秸秆灰也随着气化过程的进行通过炉排不断地落入水槽内。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气化后的秸秆灰是否能够及时地清除,是决定秸秆气化速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由于秸秆是以短段的形状存在于炉腔内,并且秸秆在低氧状态下裂解气化后所形成的灰分中含有焦油和硫化物等粘稠性物质,而秸秆的气化过程是相对缓慢的,当炉腔内的底层秸秆气化后形成灰分时,单纯依靠上部秸秆的重力作用很难将其挤出炉排并落入水槽内,所以,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排灰:其一是对于固定炉排采用人工排灰,即用杆类物件自炉排底部的缝隙伸入到灰部位将其搅碎排灰,而在此过程中会携带相对较大量的未气化的秸秆进入水槽,这些进入水槽的秸秆不可能再进行气化,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影响秸秆灰的正常排放,直接影响了秸秆气化炉的产气量;其二采用可转动的炉排来强制排灰,如中国专利1450145号公告的名称为“小型秸秆燃气发生炉”给出的就是一种利用转动炉排除灰的一个例子。然而,由于秸秆气化的进度是在炉腔内进行,而气化秸秆量的多少只能依靠操作者的经验来判断,即操作者无法直观地获得准确地秸秆气化量,所以,在利用转动炉排除灰的过程中,没有气化的秸秆会很容易地被转动炉排带入水水槽内,进而造成秸秆的更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将燃料和灰分离的方式解决秸秆浪费和气化量低等问题的秸秆气化炉燃料灰分分离装置。

本发明所提出的秸秆气化炉燃料灰分分离装置具有一个安装在气化炉炉排底部的用于接收秸秆与灰分混合物的且带有活动底面的容器和用于将活动底面打开或闭合的操纵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操纵组件动作的控制组件。

所述容器具有一个内表面呈圆柱形的底部和径向穿过该底部的轴,在该轴上安装有可绕其转动或由轴带动的活动底面,该活动底面由两个半圆形板件构成,且使两个半圆形板件的直边与轴铰链相接,在两个半圆形板件的下底面上设置有与轴相垂直且对称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铰链耳。

所述容器还包括沿着底部的上边沿径向向外弯折的l形延伸部。

所述操纵组件包括竖轴和设置在竖轴上的滑动套,以及安装滑动套外表面上的两个铰接耳,且在每一个铰接耳与半圆形板件上的铰接耳之间铰接有一根连杆。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个底座,在该底座上固定有竖轴和与该竖轴在同一平面内的丝杠轴,以及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套的连动件,且使该连动件两端设置的轴套分别套在竖轴和丝杠轴上,而套在丝杠轴上的轴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丝杠轴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丝杠轴的顶端设置有人工操作的手柄或电动部件。

本发明所提出的秸秆气化炉燃料灰分分离装置采用安装在炉排下方的活动底面,该活动底面可接收炉排掉出的含有未气化的秸秆和秸秆灰混合物,使其内的未气化的秸秆进行第二次气化,所以,采用该种分离装置不怕秸秆与灰同时排出,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还会因及时排灰而增加秸秆的气化速度;另一方面,因水槽中没有未气化的秸秆覆盖,使水槽中的气体按照需要进入炉腔,可以提高燃气产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秸秆气化炉燃料灰分分离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图给出本实施新型所提出的秸秆气化炉燃料灰分分离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分离装置包括中部安装有活动底面2的容器1和操纵组件3,以及控制组件4。

容器1间隔一定距离地安装在秸秆气化炉中炉排的下方,它是用于限定从炉排落下物料位置的部件,所以,容器1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本实施例中给出的容器1具有一个内表面呈圆柱形的底部11,沿着该底部11的上边沿径向向外弯折的l形延伸部12,从外观上看出,该容器1类似于一个无底面的盆。

活动底面2是由与容器1底部11的内径大小相近的两块对称的半圆形的板件21和22构成,在底部11的直径方向穿过有一个轴23,板件21和板件22直边通过合页24或铰接的方式将其限定在轴23上,使板件21和/或板件22可以绕轴23转动。为了使活动底面2能与操纵组件3结合,在两个半圆形板件21和22的下底面上设置有与轴23相垂直且对称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铰链耳25和26。

操纵组件3是拉动活动底面2动作的组件,它包括一根竖轴31和设置在竖轴31上的滑动套32,且在滑动套32的外表面上还安装有两个铰接耳33和34,且在每一个铰接耳33和34上铰接有一根连杆35和36,其中,连杆35的另一端与半圆形板件21上的铰接耳25相铰接,而连杆36的另一端与半圆形板件22上的铰接耳26相铰接,当滑动套32沿着竖轴31的轴向滑动时,即可带动半圆形板件21和22转动。

控制组件4是用于控制操纵组件3中滑动套32动作的组件,它包括一个长形的板件构成的底座41和丝杠轴42,以及连动件43。所述竖轴31和丝杠轴42分别安装在底座41的两端且在同一平面内。丝杠轴42的上端带有可人工操作的手柄44或者电动部件,该电动部件可由电机直接控制丝杠轴42动作,也可经过减速器后控制丝杠轴42动作,由于采用电机或带有减速器的电机控制丝杠轴42的结构,根据现有技术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所以,图中没有给出具体结构。所述连动件43包括杆件431和设置在杆件431一端的轴套432,轴套432的内表面设置有与丝杠轴42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当人工转动手柄44或电动部件转动并带动丝杠轴42转动时,即可带动连动件43沿竖轴31和丝杠轴42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秸秆气化炉燃料灰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离装置具有一个安装在气化炉炉排底部的用于接收秸秆与灰分混合物的且带有活动底面的容器和用于将活动底面打开或闭合的操纵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操纵组件动作的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有一个内表面呈圆柱形的底部和径向穿过该底部的轴,在该轴上安装有可绕其转动或由轴带动的活动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面由两个半圆形板件构成,且使两个半圆形板件的直边与轴铰链相接,在两个半圆形板件的下底面上设置有与轴相垂直且对称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铰链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沿着底部的上边沿径向向外弯折的l形延伸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组件包括竖轴和设置在竖轴上的滑动套,以及安装滑动套外表面上的两个铰接耳,且在每一个铰接耳与半圆形板件上的铰接耳之间铰接有一根连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个底座,在该底座上固定有竖轴和与该竖轴在同一平面内的丝杠轴,以及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套的连动件,且使该连动件两端设置的轴套分别套在竖轴和丝杠轴上,而套在丝杠轴上的轴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丝杠轴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轴的顶端设置有人工操作的手柄或电动部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气化炉燃料灰分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具有一个安装在气化炉炉排底部的用于接收秸秆与灰分混合物的且带有活动底面的容器和用于将活动底面打开或闭合的操纵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操纵组件动作的控制组件。活动底面可接收炉排掉出的含有未气化的秸秆和秸秆灰混合物,使其内的未气化的秸秆进行第二次气化,所以,采用该种分离装置不怕秸秆与灰同时排出,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还会因及时排灰而增加秸秆的气化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潭博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0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