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防锈润滑油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4106发布日期:2019-02-01 18:3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锈剂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薄型防锈润滑油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金属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环境气氛中水汽、氧气、酸、碱、盐和碳化物等物质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时间延续的条件下,会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发生锈蚀。金属的锈蚀,会造成金属的损失和金属零部件功能的衰退和丧失。金属锈蚀是由于金属跟潮湿的空气或电解质溶液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造成的。防锈剂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工件与空气、水分以及腐蚀性介质接触,以达到防锈的作用。薄膜防锈油属于溶剂吸湿性防锈油,适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室内外长期封存防锈。

它具有良好的耐盐雾性、较好的抗湿热性和水置换型、防护期长、涂层薄、透明、使用方便、易除去等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但国内市场上现有的薄膜防锈油在形成的膜厚度、防锈性等效果有所欠缺,且市面上的薄膜防锈油涂覆在金属表面干燥后会额外增加杂色,影响金属外观,同时具有较强的刺鼻味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防锈润滑油,其有效防锈,成膜效果佳,气味小、不含残留杂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防锈润滑油的制作工艺,操作简单可控,可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薄型防锈润滑油,按重量份数计,其包括:

煤油55-75份、防锈剂5.5-9份、100#基础油18-26份、抗氧化剂0.3-1.4份,以及成膜驱水剂1-4份。

其中,成膜驱水剂选自二甲基硅油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上述薄型防锈润滑油的制作工艺,其包括:

将100#基础油加热至50-100℃,加入防锈剂,搅拌30-45min使防锈剂溶解,得混合液体。

使混合液体的温度为20-80℃,依次加入煤油、抗氧化剂以及成膜驱水剂。

本发明实施例的薄型防锈润滑油及其制作工艺的有益效果是:

煤油作为薄型防锈润滑油的油相基料,具有渗透性,成膜驱水剂使得水分进入产品而未到达金属表面之前就已被乳环,或者乳化金属表面的水分,使水分脱离金属面进入到油品中,防止水分与金属表面接触,进一步与防锈剂配合提高防锈效果。抗氧化剂有效避免油基的氧化,提高薄型防锈润滑油的使用寿命。适量添加的100#基础油作为成膜材料,在基于煤油作为溶剂油的情况下,成膜效果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减小了产品气味。通过各成分合理的配比,使其有效防锈,成膜效果佳,气味小、且不含残留杂色。同时薄型防锈润滑油的制作工艺,操作简单可控,可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薄型防锈润滑油及其制作工艺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防锈润滑油,按重量份数计,其包括:

煤油50-78份、防锈剂5-9份、100#基础油17-30份、抗氧化剂0.2-1.5份,以及成膜驱水剂1-4.5份。

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薄型防锈润滑油包括:

煤油55-75份、防锈剂5.5-9份、100#基础油18-26份、抗氧化剂0.3-1.4份,以及成膜驱水剂1-4份。通过各成分合理的配比,使其有效防锈,成膜效果佳,气味小、且不含残留杂色。

其中,成膜驱水剂使得水分进入产品而未到达金属表面之前就已被乳环,或者乳化金属表面的水分,使水分脱离金属面进入到油品中,防止水分与金属表面接触,进一步与防锈剂配合提高防锈效果。成膜驱水剂选自二甲基硅油以及油溶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油溶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山梨醇脂肪酸酯类等,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具有憎水基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有效驱水成膜,也可作为有机防锈剂提高防锈效果的同时提高薄型防锈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煤油为航天煤油、d80溶剂油或d100溶剂油,作为薄型防锈润滑油的油相基料。优选为d80溶剂油或d100溶剂油,提高整个产品体系的渗透性的同时,二者的杂质较少,可进一步减轻气味。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防锈剂选自石油磺酸盐、环烷酸盐、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十二烯基丁二酸、苯骈三氮唑和烯基丁二酸酯中的至少两种。例如防锈剂为石油磺酸盐和环烷酸盐的混合物、防锈剂为十二烯基丁二酸和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的混合物,或防锈剂为烯基丁二酸、苯骈三氮唑和烯基丁二酸半酯的混合物,或防锈剂为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十二烯基丁二酸和烯基丁二酸半酯的混合物等。通过三种不同的防锈剂的复配,使得防锈的适用性更广。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防锈剂为石油磺酸盐、十二烯基丁二酸以及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石油磺酸盐、十二烯基丁二酸以及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的质量比依次为5-8:0.2-1.3:0.5-1.7,石油磺酸盐为石油磺酸钡;例如石油磺酸盐、十二烯基丁二酸以及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的质量比依次为5:0.5:1、7:1:0.9、5-8:0.7.3:1、6:0.2-1.3:0.5-1.7或6:0.8:1.3等。采用高含量且对黑色和有色金属防锈优异的石油磺酸钡、低气味高效防锈的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水置换性好的十二烯基丁二酸作为本产品的无机防锈剂,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和石油磺酸钡单独使用防锈性能比较突出,但对某些特殊金属防锈差,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混合使用后,相辅相成,使得防锈效果更加突出,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十二烯基丁二酸的加入,使的防锈膜与金属表面更加牢固,增加了产品防水、水置换的功能;同时配合成膜驱水剂的添加,进一步提高防锈性。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防锈剂为石油磺酸盐、环烷酸盐以及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石油磺酸盐、环烷酸盐以及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的质量比依次为5-8:0.5-1.5:0.5-2,石油磺酸盐为石油磺酸钠,环烷酸盐为环烷酸锌;例如石油磺酸盐、环烷酸盐以及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的质量比依次为5:0.5:0.5、6:1:1、6:1.1:1.5、7:0.9:1.3或6:1.2:1.5等。石油磺酸钠具有较佳的抗盐水浸渍能力和相当好的油溶性,它对黑色金属和黄铜防锈性能较好,同时可作为多种极性物质在油中的助溶剂。环烷酸锌(t704)有良好的油溶性,对钢、铜、铝有良好的防锈性,单独使用对铸铁的防锈较差,因此石油磺酸钠、环烷酸锌和水置换性好的十二烯基丁二酸复配,与成膜驱水剂配合,进一步增强防锈效果。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防锈剂为石油磺酸盐、苯骈三氮唑以及十二烯基丁二酸,石油磺酸盐、苯骈三氮唑以及十二烯基丁二酸的质量比依次为4-6:0.5-1.5:0.5-1,石油磺酸盐为石油磺酸钡。例如石油磺酸盐、苯骈三氮唑以及十二烯基丁二酸的质量比依次为5:1.2:0.8、5:1:1、4.5:0.6:0.7或6:0.9:0.8等。苯骈三氮唑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并且防止金属制品的表面变色和劣化,与石油磺酸钡、十二烯基丁二酸复配,同时与成膜驱水剂配合,进一步提高防锈效果。

抗氧化剂有效避免油基的氧化,提高薄型防锈润滑油的使用寿命。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对苯二酚、二烷基对苯二酚或丁基对甲酚等中的至少一种,在此不做限定。

100#基础油粘度低、闪点高、无气味,适量添加的100#基础油作为成膜材料,在基于煤油作为溶剂油的情况下,成膜效果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减小了产品气味。

承上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薄膜效果以及润滑性能,同时降低给金属表面带来额外色差,还包括0.5-1.5重量份的粘指剂;优选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粘指剂为t8616粘指剂。通过添加少量黏指剂,使得整体的润滑效果大大增加,形成的膜也很薄,为7-8um。因此使用100#基础油和粘指剂的组合,有效解决了薄膜和优良润滑性的不能共存的矛盾,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减小了产品气味。

为了进一步调和薄型防锈润滑油的气味,使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0.01-0.15重量份的香精。其中,香精为油溶性香精。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薄型防锈润滑油,其具有如下优点:1防止生锈:可防止空气中的水气、盐雾、酸雾、碱雾等腐蚀性气体对金属表面的锈蚀。2.清洁去污:可以清洁金属表面以及金属孔的浮锈、油脂等污垢。3.润滑部件:可渗入金属零部件以及金属设备,确保全方位有效的润滑,减少金属部件之间的摩擦。4.去湿气:可以快速发生水置换,使水分和金属表面隔离,防止金属或电气设备受潮发生短路。5.渗透松动: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可以快速松脱已锈蚀的金属连接部位,并且对金属设备无损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薄型防锈润滑油的制作工艺,其包括:

s1.将100#基础油加热至50-100℃,加入防锈剂,搅拌30-45min使防锈剂溶解,得混合液体。其中,优选将100#基础油加热至80-100℃,保温加入防锈剂,同时保持以30-40r/min的速率进行搅拌,使防锈剂充分溶解。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将100#基础油加热至50-100℃的步骤包括:将100#基础油置于经煤油润洗后的反应釜中进行加热防锈剂溶解于100#基础油,润洗后,可有效避免杂质的引入。

由于防锈剂等具有一定的气味,为了防止气味扩散以及部分成分的挥发,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使防锈剂溶解于100#基础油的步骤中,反应釜封盖,搅拌过程中对反应釜的下料口通气1-4次。通气的目的为使溶解更为均匀,同时防止未溶解的颗粒堵塞反应釜的下料口。其中,反应釜例如为镀搪的玻璃容器。

s2.使混合液体的温度为20-80℃,依次加入煤油、抗氧化剂以及成膜驱水剂。也即是,在80℃以下依次加入煤油、抗氧化剂以及成膜驱水剂,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若混合液体的温度大于80℃,则需要降温,若其小于80度,可以直接添加,也可以降温添加,也可以升温添加。优选为降温添加。同时,依次添加煤油、抗氧化剂以及成膜驱水剂,可以使混合更为均匀。

可选地,还包括0.01-0.15重量份香精,也即是在依次加入煤油、抗氧化剂以及成膜驱水剂,搅拌使其溶解后,待温度为45℃以下时,将香精加入其中,继续搅拌至溶液为均一液体、无不溶物,送检合格后包装。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薄型防锈润滑油,其由以下制作工艺制得:

s1.用d80清洗搪玻璃缸、200l镀锌桶,直至缸内、桶类洁净,无机械杂质。

将20重量份的100#基础油用气动泵抽至搪玻璃缸中,加热至90℃,加入8.5重量份的防锈剂,搪玻璃缸封盖,以搅拌速度控制在35r/min的条件下搅拌45min使防锈剂完全溶解,搅拌过程中对反应釜的下料口通气3次,得均一透明的混合液体。

其中,防锈剂为质量比依次为6:1:1.5的石油磺酸钠、环烷酸锌以及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

s2.降温,使混合液体的温度为60℃,依次加入68.9重量份的d80溶剂油、1重量份的抗氧化剂以及1.5重量份的成膜驱水剂,以搅拌速度控制在40r/min的条件下搅拌使其溶解,待温度降至45℃以下,将0.1重量份的香精加入其中,继续搅拌至溶液为均一液体、无不溶物,送检合格后包装。

其中,成膜驱水剂为100号硅油。

实施例2

一种薄型防锈润滑油,其由以下制作工艺制得:

s1.用d100清洗搪玻璃缸、200l镀锌桶,直至缸内、桶类洁净,无机械杂质。

将20重量份的100#基础油用气动泵抽至搪玻璃缸中,加热至90℃,加入6.75重量份的防锈剂,搪玻璃缸封盖,以搅拌速度控制在35r/min的条件下搅拌45min使防锈剂完全溶解,搅拌过程中对反应釜的下料口通气3次,得均一透明的混合液体。

其中,防锈剂为质量比依次为5:1:0.75的石油磺酸钡、苯骈三氮唑以及十二烯基丁二酸。

s2.降温,使混合液体的温度为50℃,依次加入70.65重量份的d100溶剂油、1重量份的抗氧化剂以及1.5重量份的成膜驱水剂,以搅拌速度控制在35r/min的条件下搅拌使其溶解,待温度降至30℃,将0.1重量份的香精加入其中,继续搅拌至溶液为均一液体、无不溶物,送检合格后包装。

其中,成膜驱水剂为100号硅油。

实施例3

一种薄型防锈润滑油,其由以下制作工艺制得:

s1.用d80清洗搪玻璃缸、200l镀锌桶,直至缸内、桶类洁净,无机械杂质。

将24重量份的100#基础油用气动泵抽至搪玻璃缸中,加热至90℃,加入8.25重量份的防锈剂,搪玻璃缸封盖,以搅拌速度控制在35r/min的条件下搅拌45min使防锈剂完全溶解,搅拌过程中对反应釜的下料口通气3次,得均一透明的混合液体。

其中,防锈剂为质量比依次为6.5:0.75:1的石油磺酸盐、十二烯基丁二酸以及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

s2.降温,使混合液体的温度为60℃,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63.1重量份的d80溶剂油、0.6重量份的抗氧化剂、1重量份的粘指剂t8616以及3重量份的成膜驱水剂,然后以搅拌速度控制在30-40r/min的条件下搅拌使其溶解,待温度降至45℃以下,将0.1重量份的香精加入其中,继续搅拌至溶液为均一液体、无不溶物,送检合格后包装。

其中,成膜驱水剂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实施例4

一种薄型防锈润滑油,其由以下制作工艺制得:

s1.用d80清洗搪玻璃缸、200l镀锌桶,直至缸内、桶类洁净,无机械杂质。

将25重量份的100#基础油用气动泵抽至搪玻璃缸中,加热至85℃,加入9重量份的防锈剂,搪玻璃缸封盖,以搅拌速度控制在40r/min的条件下搅拌40min使防锈剂完全溶解,搅拌过程中对反应釜的下料口通气3次,得均一透明的混合液体。

其中,防锈剂为质量比依次为7:1.3:1.7的石油磺酸钠、环烷酸锌以及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

s2.降温,使混合液体的温度为70℃,依次加入72重量份的d80溶剂油、1.3重量份的抗氧化剂、0.8重量份的粘指剂以及2.3重量份的成膜驱水剂,以搅拌速度控制在40r/min的条件下搅拌使其溶解为均一液体、无不溶物,送检合格后包装。

其中,成膜驱水剂为100号硅油和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混合物。

实施例5

一种薄型防锈润滑油,其由以下制作工艺制得:

s1.用d80清洗搪玻璃缸、200l镀锌桶,直至缸内、桶类洁净,无机械杂质。

将18重量份的100#基础油用气动泵抽至搪玻璃缸中,加热至80℃,加入6.8重量份的防锈剂,搪玻璃缸封盖,以搅拌速度控制在35r/min的条件下搅拌45min使防锈剂完全溶解,搅拌过程中对反应釜的下料口通气3次,得均一透明的混合液体。

其中,防锈剂为质量比依次为7:1:1.3的石油磺酸盐、十二烯基丁二酸以及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

s2.降温,使混合液体的温度为50℃,依次加入69重量份的d80溶剂油、1.1重量份的抗氧化剂、1重量份的粘指剂t8616以及3.2重量份的成膜驱水剂,以搅拌速度控制在40r/min的条件下搅拌使其溶解为均一液体、无不溶物,送检合格后包装。

其中,成膜驱水剂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试验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的薄型防锈润滑油进行测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测评结果

根据表1,结果均满足要求。同时,实施例3的综合效果最优,其运动粘度40℃为4.545,表面张力≤22.82mn/m,闪点(开口)≥85℃。

同时制备对比例,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降温,使混合液体的温度为60℃,搅拌条件下,将63.1重量份的d80溶剂油、0.6重量份的抗氧化剂、1重量份的粘指剂t8616以及3重量份的成膜驱水剂混合一起加入。结果发现,依次添加溶解更佳,提高薄型防锈润滑油的品质。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薄型防锈润滑油,其有效防锈,成膜效果佳,气味小、不含残留杂色。该薄型防锈润滑油的制作工艺,操作简单可控,可大规模生产。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