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陶柴烧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13761发布日期:2019-06-05 21:20阅读:16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陶柴烧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紫陶始于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手工制作而成。陶器色泽深紫,花纹雪白,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许多关于建水紫陶的柴烧工艺的公开。例如cn105753452b,公开了一种紫砂器皿柴烧工艺。又如cn108046764a,公开了一种建水紫陶的柴烧和气烧组合工艺。再如cn106587911a,公开了一种建水紫陶柴烧泥料及其制品烧制方法。目前,传统的建水紫陶都是采用柴烧的方式制成,将陶坯装入窑炉用木柴焙烧,时间约一昼夜至四昼夜,烧制温度在1155~1200℃左右。烧制过程中,陶坯中所含的铁元素和火、灰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让器皿表面出现火痕、垂釉、火刺等肌理变化。而现有的紫陶柴烧工艺使用的是单一的木柴烧料,需要耗费大量的木头,导致紫陶的制造成本太高,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紫陶柴烧烧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木柴的使用量,减少了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紫陶柴烧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紫陶坯体摆放在炉窑中,该窑炉设置有电热装置以及烧柴用的火堂,关闭炉门后,利用电热装置对紫陶坯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00~900℃,加热时间为6~8小时;

2)等到紫陶坯体呈玻化状态和红色后,向炉窑的火堂内添加燃烧的木柴,燃烧前的木柴浸泡于柴油中,用木柴和电热装置混合烧制,烧制温度为1150~1200℃,烧制时间为48~72小时,烧制后的紫陶坯体随陶瓷炉窑冷却至100℃以下,取出后制得成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炉窑为电控陶瓷炉窑,该电控陶瓷炉窑的火堂用于烧火时不会影响到电热装置的正常使用,而且电控陶瓷炉窑还通过设置测温装置,用于监测窑内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木材优选自松树、樟树、龙眼树或荔枝树。

进一步的,所述木材浸泡于柴油前还进行穿孔处理,穿孔处理的过程为:选择条状的木材,在木材上穿一排孔,孔径为1~3cm,孔距为10~20cm。优选的,所述孔的孔径为2cm,孔距为15cm。

更进一步的,所述木材穿孔处理后还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的过程为:将穿孔后的木材堆放于通风干燥处10~30天,堆放前的木材用储藏剂喷洒,储藏剂为含有0.1~0.4wt%的冰醋酸和0.05~0.08wt%的硫酸镁的水溶液,堆放处理后的木材再置于60~80℃的条件下烘干6~12小时,即可用于浸泡柴油。优选的,所述储藏剂为含有0.25wt%的冰醋酸和0.06wt%的硫酸镁的溶液。优选的,所述烘干的温度为70℃,时间为8小时。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该方法先使用电热装置对紫陶进行加热(类似于进行一次初步的烧制),其温度不超过900℃,然后使用浸泡了柴油的木柴和电热装置对紫陶进行混合烧制,保留了紫陶的传统烧制效果,使得产品色泽丰富美丽,层次感强;用柴油浸泡过的木柴燃烧,产生的温度更高,节省了木柴的用量,降低污染,保护环境。

2)木材堆放时喷洒储藏剂,储藏剂含有醋酸,具有抑菌防虫作用,避免了木材堆放期间发霉、生虫;烧制前进行烘干处理,减少了木材的堆放时间和占地空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木材进行穿孔处理,既能利于后续烘干的进行,还能够在烧制的时候使得燃烧更为充分,而且所喷洒的储藏剂可以为木材表层附上醋酸盐,具有助燃的作用,同时结合浸泡过的柴油,多管齐下,能够加快窑内温度的提高和稳定保持在较高的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紫陶柴烧烧制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干燥的木材(荔枝树木材)作为燃烧料,浸泡于柴油中备用;

2)将紫陶坯体摆放在炉窑中,该窑炉设置有电热装置以及烧柴用的火堂,关闭炉门后,利用电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00℃,加热时间为8小时;

3)等到紫陶坯体呈玻化状态和红色后,取出浸泡于柴油中的木材,向炉窑的火堂内添加燃烧的木柴,用木柴和电热装置混合烧制,烧制温度为1150℃,烧制时间为72小时,烧制后的紫陶坯体随陶瓷炉窑冷却至100℃以下,取出后制得成品。

实施例2

紫陶柴烧烧制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干燥的木材(松树木材)作为燃烧料,浸泡于柴油中备用;

2)将紫陶坯体摆放在炉窑中,该窑炉设置有电热装置以及烧柴用的火堂,关闭炉门后,利用电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0℃,加热时间为6小时;

3)等到紫陶坯体呈玻化状态和红色后,取出浸泡于柴油中的木材,向炉窑的火堂内添加燃烧的木柴,用木柴和电热装置混合烧制,烧制温度为1200℃,烧制时间为48小时,烧制后的紫陶坯体随陶瓷炉窑冷却至100℃以下,取出后制得成品。

实施例3

紫陶柴烧烧制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条状的木材(松树木材)作为燃烧料,在木材上穿一排孔,孔径为2cm,孔距为15cm;将穿孔后的木材堆放于通风干燥处20天,堆放前的木材用储藏剂喷洒,储藏剂为含有0.25wt%的冰醋酸和0.06wt%的硫酸镁的水溶液;将堆放处理后木材置于70℃的条件下烘干8小时,然后浸泡于柴油中;

2)将紫陶坯体摆放在炉窑中,该窑炉设置有电热装置以及烧柴用的火堂,关闭炉门后,利用电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50℃,加热时间为7小时;

3)等到紫陶坯体呈玻化状态和红色后,取出浸泡于柴油中的木材,向炉窑的火堂内添加燃烧的木柴,用木柴和电热装置混合烧制,烧制温度为1200℃,烧制时间为60小时,烧制后的紫陶坯体随陶瓷炉窑冷却至100℃以下,取出后制得成品。

实施例4

紫陶柴烧烧制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条状的木材(樟树木材)作为燃烧料,在木材上穿一排孔,孔径为1cm,孔距为20cm;将穿孔后的木材堆放于通风干燥处10天,堆放前的木材用储藏剂喷洒,储藏剂为含有0.4wt%的冰醋酸和0.05wt%硫酸镁的水溶液;将堆放处理后木材置于80℃的条件下烘干6小时,然后浸泡于柴油中;

2)将紫陶坯体摆放在炉窑中,该窑炉设置有电热装置以及烧柴用的火堂,关闭炉门后,利用电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00℃,加热时间为7小时;

3)等到紫陶坯体呈玻化状态和红色后,取出浸泡于柴油中的木材,向炉窑的火堂内添加燃烧的木柴,用木柴和电热装置混合烧制,烧制温度为1200℃,烧制时间为48小时,烧制后的紫陶坯体随陶瓷炉窑冷却至100℃以下,取出后制得成品。

实施例5

紫陶柴烧烧制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条状的木材(龙眼树木材)作为燃烧料,在木材上穿一排孔,孔径为3cm,孔距为10cm;将穿孔后的木材堆放于通风干燥处30天,堆放前的木材用储藏剂喷洒,储藏剂为含有0.1wt%的冰醋酸和0.08wt%的硫酸镁的水溶液;将堆放处理后木材置于60℃的条件下烘干12小时,然后浸泡于柴油中;

2)将紫陶坯体摆放在炉窑中,该窑炉设置有电热装置以及烧柴用的火堂,关闭炉门后,利用电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50℃,加热时间为8小时;

3)等到紫陶坯体呈玻化状态和红色后,取出浸泡于柴油中的木材,向炉窑的火堂内添加燃烧的木柴,用木柴和电热装置混合烧制,烧制温度为1150℃,烧制时间为65小时,烧制后的紫陶坯体随陶瓷炉窑冷却至100℃以下,取出后制得成品。

实施例6

紫陶柴烧烧制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条状的木材(荔枝树木材)作为燃烧料,在木材上穿一排孔,孔径为2cm,孔距为15cm;将穿孔后的木材堆放于通风干燥处30天,堆放前的木材用储藏剂喷洒,储藏剂为含有0.25wt%的冰醋酸和0.06wt%的硫酸镁的水溶液;将堆放处理后木材置于60℃的条件下烘干12小时,然后浸泡于柴油中;

2)将紫陶坯体摆放在炉窑中,该窑炉设置有电热装置以及烧柴用的火堂,关闭炉门后,利用电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0℃,加热时间为6小时;

3)等到紫陶坯体呈玻化状态和红色后,取出浸泡于柴油中的木材,向炉窑的火堂内添加燃烧的木柴,用木柴和电热装置混合烧制,烧制温度为1150℃,烧制时间为72小时,烧制后的紫陶坯体随陶瓷炉窑冷却至100℃以下,取出后制得成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