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油泥热裂解炭化炉轨道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7498发布日期:2019-01-04 23:58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油泥热裂解炭化炉轨道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泥沙、油基岩屑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环形油泥热裂解炭化炉轨道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炉盘的轨道支撑主要采用的是托轮与靠轮相结合的方式:托轮支撑、靠轮定心,其缺点在于:一:需要对支撑轨道的支撑面和定心面进行精加工,精加工量很大;二:由于转盘转动过程中轨道内外圆线速度差异,支撑轮转动无差异造成转动过程中卡顿,运行不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环形油泥热裂解炭化炉轨道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确保环形炉长期稳定运行。并且具有精度加工件少,可一次性解决平面支撑、定心问题运行平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油泥热裂解炭化炉轨道支撑结构,包括环形转盘、支撑圆盘、外筒体、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同轴设置外筒体内,所述环形转盘内侧与内筒体外侧连接,外侧与外筒体内侧连接,所述支撑圆盘连接在内筒体外侧上,并位于环形转盘的下方;

所述支撑圆盘上端面设有环形沟槽轨道,所述环形沟槽轨道包括外环支撑槽、内环支撑槽,所述环形转盘下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外环支撑块、内环支撑块,所述外环支撑块、内环支撑块上均设半圆形凹槽,所述外环支撑块位于外环支撑槽的正上方,所述内环支撑块位于内环支撑槽的正上方,所述半圆形凹槽内设有固定钢珠,所述固定钢珠一半位于半圆形凹槽内,另一半位于环形沟槽轨道内。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外环支撑块的个数为8个,均布在环形转盘下端面上并靠近环形转盘的外侧。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内环支撑块的个数为8个,均布在环形转盘下端面上并靠近环形转盘的内侧。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外环支撑块、内环支撑块一一对应设置。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转动过程中的环形炉运转平稳,确保环形炉长期稳定运行;并且具有精度加工件少,可一次性解决平面支撑、定心问题运行平稳,沟槽轨道采用铸件分段精加工现场拼装,节约加工成本节约加工成本同时满足运输要求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环形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环形转盘、2-支撑圆盘、3-外筒体、4-内筒体、5-外环支撑槽、6-内环支撑槽、7-外环支撑块、8-内环支撑块、9-半圆形凹槽、10-固定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油泥热裂解炭化炉轨道支撑结构,包括环形转盘1、支撑圆盘2、外筒体3、内筒体4,所述内筒体4同轴设置外筒体3内,所述环形转盘1内侧与内筒体4外侧连接,外侧与外筒体3内侧连接,所述支撑圆盘2连接在内筒体4外侧上,并位于环形转盘1的下方;

所述支撑圆盘2上端面设有环形沟槽轨道,所述环形沟槽轨道包括外环支撑槽5、内环支撑槽6,所述环形转盘1下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外环支撑块7、内环支撑块8,所述外环支撑块7、内环支撑块8上均设半圆形凹槽9,所述外环支撑块7位于外环支撑槽5的正上方,所述内环支撑块8位于内环支撑槽6的正上方,所述半圆形凹槽9内设有固定钢珠10,所述固定钢珠10一半位于半圆形凹槽9内,另一半位于环形沟槽轨道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沟槽轨道作为转盘运行轨道,环形转盘1上均布8个碗状支撑点,碗状支撑点与环形沟槽轨道之间通过固定钢珠10支撑;可以一次性解决平面支撑、定心等功能,同时由于动环和轨道接触面为钢珠,钢珠作转盘切线方向的转动的同时克服沟槽轨道内外接触面线速度差异做垂直方向自旋,可使整个转盘的运动平稳顺畅。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提高转盘的转动稳定性,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外环支撑块7的个数为8个,均布在环形转盘1下端面上并靠近环形转盘1的外侧,所述内环支撑块8的个数为8个,均布在环形转盘1下端面上并靠近环形转盘1的内侧,所述外环支撑块7、内环支撑块8一一对应设置。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上述实施例揭示,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变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