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炉预存段压力调节放散气处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635发布日期:2019-02-26 18:0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熄炉预存段压力调节放散气处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熄焦机构,特别是一种干熄炉预存段压力调节放散气处理机构。



背景技术:

干熄焦技术是一项焦化行业节能环保的推广技术,即干熄焦是借助惰性的循环气体冷却红焦,回收热量生产水蒸气,产生的水蒸气可以用来发电或减温减压后并入厂区蒸汽管网供其他车间使用,避免了湿熄焦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冷却焦炭的低温循环气体,在干熄炉冷却段与红焦对流换热后温度升高至900~960℃,高温循环气体从干熄炉的环形风道出来,经过一次除尘器分离粗颗粒焦粉后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温度降至约160~180℃的循环气体再经二次除尘器进一步分离细颗粒焦粉,由循环风机加压后送入给水预热系统(主要由热管或副省煤器与水-水热交换器组成)冷却至约130℃,再进入干熄炉内循环使用。循环气体成份为:H2:0~3%;O2:0~1%;CO:3~6%; CO2:12~18%;其余为:N2。

为保持干熄炉预存段压力在合适范围内,干熄焦机构通过调节设置在副省煤器(或热管)顶部的预存段压力调节放散管(也有称副省煤器放散管或热管放散管)上的预存段压力调节阀的开度放散掉一部分循环气体,放散的循环气体经除尘管道汇总至地面除尘站除尘后经烟囱排放至大气,目前未对这部分约130℃的放散气的可燃气气体成分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浪费了资源,且放散气排放大量的CO2至外界环境中,加剧了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回收放散气潜在热量和CO2的节能环保的干熄炉预存段压力调节放散气处理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熄炉预存段压力调节放散气处理机构,其特征是:至少包括:放散管、压力调节阀、旁通管、压力调节阀旁通阀、燃烧机构、余热回收机构、CO2回收机构,所述的放散管一端连接副省煤器或热管,另一端分两路,第一路经压力调节阀、燃烧机构和余热回收机构到CO2回收机构的入口,第二路经旁通管到CO2回收机构的排出口至大气;旁通管串接有压力调节阀旁通阀。

所述的CO2回收机构通过管件阀门设在余热回收机构后的放散管上,且位于旁通管与放散管连接点之间。

所述的余热回收机构和CO2回收机构之间的放散管上通过管件阀门至少依次设有脱硝机构、空气预热器和脱硫除尘一体化机构,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其满足排放标准,并进一步对其余热回收利用。

所述的燃烧机构为分段燃烧的蓄热式燃烧器。

一种干熄炉预存段压力调节放散气处理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节流机构,所述的节流机构设在位于压力调节阀前的放散管上,且位于旁通管与放散管连接点之前。

所述的放散管上设有仪表检测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放散管上设置燃烧机构和余热回收机构,使放散气中的可燃气气体成分在燃烧机构中充分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在余热回收机构中换热降温,余热回收机构可加热导热油、产生蒸汽或热水等,降温后的烟气进入空气预热器进一步回收烟气热量,最大程度实现烟气热量的分级回收利用,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能源回收利用效率,同时还节约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在放散管上的脱硝、脱硫除尘一体化机构,使燃烧后的放散气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排放,节能环保;CO2回收机构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而且回收起来的CO2还作为合成尿素、合成天然气、作为气化剂等原料,延长了其产业链,提高副产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工艺机构示意图。

图中,1、放散管;2、压力调节阀;3、旁通管;4、压力调节阀旁通阀;5、燃烧机构;6、余热回收机构;7、空气预热器;8、脱硫除尘一体化机构;9、CO2回收机构;10、节流机构;11、脱硝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干熄炉预存段压力调节放散气处理机构,至少包括:放散管1、压力调节阀2、旁通管3、压力调节阀旁通阀4、燃烧机构5、余热回收机构6、CO2回收机构9,所述的放散管1一端连接副省煤器或热管,另一端分两路,第一路经压力调节阀2、燃烧机构5和余热回收机构6到CO2回收机构9的入口,第二路经旁通管3到CO2回收机构9的排出口至大气;旁通管3串接有压力调节阀旁通阀4。

CO2回收机构9将放散气中原有的CO2和其中的CO燃烧产生的CO2全部回收起来,减少碳排放,并可进一步对CO2加工利用。

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余热回收机构6和CO2回收机构9之间的放散管上1通过管件阀门至少依次设有脱硝机构11、空气预热器7和脱硫除尘一体化机构8,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其满足排放标准,并进一步对其余热回收利用。

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燃烧机构5为分段燃烧的蓄热式燃烧器,有利于减少燃烧时产生的氮氧化物。

更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节流机构10,所述的节流机构10设在位于压力调节阀2前的放散管1上,且位于旁通管3与放散管1连接点之前,对放散气进行流量计量,使得生产操作能够精确地调节。

所述的放散管1上设有仪表检测口,以便检测放散气的温度、压力、成分和含尘量等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放散气经过燃烧并余热回收、脱硝、脱硫除尘、回收CO2后符合大气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至大气或经地面除尘站烟囱排放至大气,本着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的目的,各厂可因地制宜地利用回收起来的CO2用着合成尿素、合成天然气和作为气化剂等用途,延长其产业链,提高副产价值,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于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