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2145发布日期:2020-04-17 23: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罐(10)、贮气罐(20)、脱水装置、脱硫装置以及沼渣液缓存罐;

所述厌氧罐(10)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一输气管线(104)进入贮气罐(20);

所述厌氧罐(10)产生的第二渣浆通过渣浆输出管线(108)进入沼渣液缓存罐;

所述贮气罐(20)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输气管线(201)进入脱水装置;

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管道将气体输送至脱硫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罐(10)上还设置有渣浆输入管线(101)、第一加水管路(105)、平衡管线(106)、渣浆溢流管路(107)以及排渣管线(109);

所述渣浆输入管线(101)为厌氧罐(10)的进料管线;

所述第一加水管路(105)连接厂区的一次水;

所述平衡管线(106)的一端连接厌氧罐(10)的顶部,所述平衡管线(106)的另一端与沼渣液缓存罐的顶部连接;

所述渣浆溢流管路(107)设置在厌氧罐(10)的液位上限的部位,所述渣浆溢流管路(107)与沼渣液缓存罐的顶部连接;

所述排渣管线(109)设置在厌氧罐(10)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罐(10)上还设置有第一搅拌机(110)、第二搅拌机(150)以及加热盘管(160);

所述第一搅拌机(110)垂直安装在厌氧罐(10)的中部;

所述第一搅拌机(110)的动力装置设置在厌氧罐(10)的外部,所述第一搅拌机(110)的搅拌装置设置在厌氧罐(10)的内部;

所述第二搅拌机(150)设置在厌氧罐(10)的侧面;

所述第二搅拌机(15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二搅拌机(150)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二搅拌机(150)沿厌氧罐(10)的轴向均匀或非均匀布置;

所述第二搅拌机(150)的搅拌装置延伸至厌氧罐(10)的内部,所述设置第二搅拌机(150)的动力装置设置在厌氧罐(10)的外部;

所述加热盘管(160)设置在厌氧罐(10)的内部并分别与来自外部的热水上水管(103)、热水回水管(1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气罐(20)相连的第一输气管线(104)上设置有第一凝水器(21);

所述贮气罐(20)相连的第二输气管线(201)上设置有第二凝水器(22);

所述贮气罐(20)的底部还设置有放水管线(301);

所述贮气罐(20)的底部设置有集水坑(021),所述贮气罐(20)的外部设置有凝水井(011);

所述放水管线(30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集水坑(021)、凝水井(0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包括第一气水分离器(41)以及第二气水分离器(42);

所述脱硫装置包括第一脱硫罐(51)以及第二脱硫罐(52);

所述第一气水分离器(41)、第二气水分离器(42)分别通过第三输气管线(402)、第四输气管线(403)与第二输气管线(201)连接;

所述第一气水分离器(41)通过第五输气管线(412)连接第一脱硫罐(51);

所述第二气水分离器(42)通过第六输气管线(411)连接第二脱硫罐(52);

所述第一脱硫罐(51)、第二脱硫罐(52)分别通过第七输气管线(421)、第八输气管线(422)与输气总管(42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气罐(20)包括储气柜主体(251)、储气囊体(252)以及固定装置;

所述储气囊体(252)安装在储气柜主体(251)内;

所述储气囊体(252)的底面为敞开面;

所述储气囊体(252)的底部口沿紧固安装在固定装置上;

所述储气囊体(252)的中部、顶部分别设置有吊装装置、拉紧限位装置;

当气体通过第二输气管线(201)从储气囊体(252)中输出时吊装装置、拉紧限位装置分别对储气囊体(252)的中部、顶部的下降高度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限位装置包括悬吊轮(260)、限位杆(270)、配重(280)以及限位绳(290);

所述悬吊轮(260)安装在储气柜主体(251)内侧的顶部;

所述配重(280)设置在储气柜主体(251)的外部;

所述限位绳(290)的一端与储气囊体(252)的顶部连接,所述限位绳(290)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悬吊轮(260)、限位杆(270)与配重(280)连接;

当储气囊体(252)内气体减少下降时,限位绳(290)跟随储气囊体(252)下降,此时,配重(280)跟随限位绳(290)的另一端靠近限位杆(270)运动,直至配重(280)被限位杆(270)阻挡限位,储气囊体(252)的顶部不再下降,此时储气囊体(252)的顶部的最低面高于地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包括支撑体(1)以及支撑绳(2);

所述支撑体(1)的一端安装在储气柜主体(251)上,所述支撑体(1)的另一端通过支撑绳(2)与储气囊体(252)紧固连接;

所述支撑体(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支撑体(1)均匀或非均匀的设置在储气柜主体(251)内壁的周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线(201)设置有增压装置以及止回阀;

所述止回阀设置在增压装置的出口管线上;

所述增压装置包括第一风机(31)以及第二风机(32);

所述第一风机(31)安装在第一分管线(202)上且进出口都安装有阀门;

所述第二风机(32)安装在第二分管线(203)上且进出口都安装有阀门;

所述第一分管线(202)、第二分管线(203)并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线(201)上设置有流量计;

所述输气总管(423)上设置有气体检测仪(6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包括厌氧罐、贮气罐、脱水装置、脱硫装置以及沼渣液缓存罐;所述厌氧罐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一输气管线进入贮气罐;所述厌氧罐产生的第二渣浆通过渣浆输出管线进入沼渣液缓存罐;所述贮气罐生产的气体通过管线输送进入脱水装置、脱硫装置,通过脱水装置、脱硫装置除去了沼气中的硫化氢,所述贮气罐中的储气囊体通过吊装装置、拉紧限位装置对储气囊体的下降高度进行限位。本发明中的储气囊体充分利用储气柜主体内的空间,增加了储气量,同时储气囊体的结构和固定方式大大节约了基础建设和设备的成本;设备管线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8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