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的砌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1020发布日期:2020-01-07 08:5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的砌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炉体砌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的砌体结构。



背景技术:

焦炉炉体主要结构由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斜道和炉顶区组成。炭化室是煤隔绝空气干馏的地方,燃烧室是煤气燃烧的地方,两者依次相间排列,其间的隔墙既要严格防止干馏煤气泄漏,还要尽快传递干馏所需热能。

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砌体位于炉顶区,砌体底部位于炭化室顶部,通常采用过顶砖的形式进行砌筑,即用一块长方体形状的过顶砖横跨在炭化室宽向,过顶砖的两端分别搭在对应炭化室相邻的2个燃烧室顶部。

小型焦炉的炭化室宽度小,对过顶砖的强度要求不高,但随着6米以上捣固焦炉和7米以上顶装焦炉等大型焦炉的推广应用,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砌体底部采用一块过顶砖的设计明显不再适用;且过顶砖尺寸太大、太重不利于施工,不仅会增加倒运、砌筑的施工难度,也不利于耐火砖的成型和烧制;另外,单块长方体形状的过顶砖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横向裂纹,导致成品率降低;严重时过顶砖会发生断裂崩坏,导致炭化室顶部及炉顶区域坍塌。此外,装煤时带有水分的湿煤与高温的硅砖接触,急冷急热的情况也会造成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砌体底部的过顶砖断裂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的砌体结构,其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砌体的砌筑工作,且砌体强度高,适用于炭化室宽度较大的大型焦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的砌体结构,包括由多层耐火砖砌筑而成的装煤孔砌体、导烟孔砌体或上升管孔砌体,以下统称砌体;所述砌体的底部是由拱脚砖及楔型砖组成的拱形结构,拱脚砖砌筑在拱形结构的两侧,分别位于对应炭化室两侧的2个燃烧室顶部,拱形结构的中部砖筑有楔型砖,楔型砖位于对应炭化室的上方。

所述拱脚砖与楔型砖及上层耐火砖之间通过砖沟、砖舌组成咬合连接结构。

所述拱形结构中,楔型砖的数量为1至多块。

所述拱形结构中,楔型砖的顶面为平面或者曲面。

所述拱形结构为1层或多层,拱形结构为多层时,各层拱形结构之间通过咬合缝咬合连接,且相邻2层拱形结构之间的咬合缝错缝砌筑。

所述拱脚砖、楔型砖为硅砖、粘土砖或浇注料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拱脚砖和楔型砖的配合砌筑,组成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砌体底部的拱形结构,该拱形结构的结构简单,砌体强度高,更适用于炭化室宽度较大的大型焦炉;

2)组成拱形结构的拱脚砖、楔型砖体积较小,容易生产制造,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的砌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1.燃烧室2.炭化室3.炉顶4.砌体5.拱形结构51.拱脚砖52.楔型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装煤孔、导烟孔或上升管孔的砌体结构,包括由多层耐火砖砌筑而成的装煤孔砌体、导烟孔砌体或上升管孔砌体,以下统称砌体4;所述砌体4的底部是由拱脚砖51及楔型砖52组成的拱形结构5,拱脚砖51砌筑在拱形结构5的两侧,分别位于对应炭化室2两侧的2个燃烧室1顶部,拱形结构5的中部砖筑有楔型砖52,楔型砖52位于对应炭化室2的上方。

所述拱脚砖51与楔型砖52及上层耐火砖之间通过砖沟、砖舌组成咬合连接结构。

所述拱形结构5中,楔型砖52的数量为1至多块。

所述拱形结构5中,楔型砖52的顶面为平面或者曲面。

所述拱形结构5为1层或多层,拱形结构5为多层时,各层拱形结构5之间通过咬合缝咬合连接,且相邻2层拱形结构5之间的咬合缝错缝砌筑。

所述拱脚砖51、楔型砖52为硅砖、粘土砖或浇注料块。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以一种上升管孔砌体结构为例,该上升管孔砌体结构的底部为拱形结构5,拱形结构5由2块拱脚砖51及3块楔型砖52组成,对应炭化室2相邻的2个燃烧室1顶部分别砌筑1块拱脚砖51,2块拱脚砖之间砌筑3块楔型砖52,砌筑完成后在炭化室2上方形成拱形结构5。楔型砖52的顶面和底面为同心的圆弧面,两侧为斜面,拱形结构5上层的耐火砖具有与楔型砖52相配合的底面;拱脚砖51与楔型砖52的一侧设与楔型砖52相配合的斜面。

所述拱脚砖51、楔型砖52的表面设置有砖沟、砖舌结构或凸起、凹槽结构,用于与相邻的炉顶砌体或上层耐火砖配合,增加砌筑强度,且拱形结构5与上层耐火砖、炉顶砌体之间均采用错缝砌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