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气洗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5211发布日期:2020-08-18 20:0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沼气洗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沼气洗杂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混合气体。根据发酵原料和发酵条件的不同,所采用的发酵工艺也多种多样。但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包括了如下的工艺流程:原料的收集、预处理、厌氧消化器、出料的后处理和沼气的净化与储存等。其中沼气在产生及输送时,通常携带着颗粒物杂质、易容于水的成分(如硫化氢)、冷凝水及少量厌氧颗粒污泥等杂质。

对于上述沼气所携带杂质通常的做法是将沼气利用管道通入密闭壳体内,在密闭壳体中加入水,管道插入水中,沼气中所携带杂质如硫化氢、冷凝水、厌氧污泥及颗粒物杂质可通过水时被其吸附除杂,由于沼气不溶于水,被除杂后的沼气可浮出水面,由壳体的排气口排出。

上述方法中管道中的沼气在进入水中之后,呈一个较大的气泡经过壳体中的水,由于气泡较大,沼气与水的接触范围仅限气泡的边缘处,处在气泡中间部的沼气难以充分与水进行接触,进而达不到除杂的目的,因此其除杂的效率较低。另外由于沼气中通常还携带有部分冷凝水,除杂过程中冷凝水与壳体中的水相结合,会导致壳体中的液位不断上升,而当液位升至壳体的排气口处时,会导致沼气无法排出,无法继续进行除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沼气洗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沼气除杂效率低以及除杂时壳体内的液位不稳定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沼气洗杂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面安装有排气管及进气组件,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有液位控制管,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

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和气泡发生组件,所述进气管朝壳体内部且向下延伸,在工作时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位于壳体内的液面之下;

所述气泡发生组件包括一网状体,该网状体封堵所述进气管下端;

所述液位控制管朝壳体内部延伸设一延伸管段,该延伸管段的端部伸入所述壳体内,并接近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侧壁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进液阀门。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外壁安装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的进液口与所述壳体的内腔相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支撑架。

上述方案中,所述液位控制管上安装有液位阀门。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污管上还安装有排污管阀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沼气的进气管插入水中的一端安装气泡发生组件,气泡发生组件包括一网状体,该网状体封堵在进气管的出气口端,沼气在通过网状体后被均匀分散成大量小气泡与水接触,与单个大气泡相比,其增大了沼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沼气与水的接触更加充分,沼气中所携带的杂质更易被吸附,进而提高了沼气除杂的效率;同时在壳体的侧壁连通有液位调节管,液位调节管的延伸管段插入在壳体内,其出水端与排污管相连通,该液位调节管与壳体组成一个连通器,当壳体内的水位超过液位调节管的高度时,可通过液位调节管流出,以保证壳体内液位的稳定,避免壳体内液位因沼气中所携带的冷凝水的增加,而出现不断升高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网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壳体、11-排气管、12-进液管、13-进液阀门、14-支撑架、2-进气组件、21-进气管、22-气泡发生组件、23-网状体、3-液位控制管、31-延伸管段、32-液位阀门、4-排污管、41-排污管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沼气洗杂装置,提高了沼气除杂效率,且能够保证除杂时壳体内的液位的稳定,参见图1所示,包括一密闭的壳体1;

壳体1的顶面安装有排气管11及进气组件2,壳体1的侧壁连接有液位控制管3,壳体1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4,进气组件2包括进气管21和气泡发生组件22,进气管21的一端插入壳体1的内腔,且工作时该进气管的出气端伸入到壳体内的洗杂液面之下,气泡发生组件22安装在进气管21位于壳体1内腔的一端;排气管11用于向壳体1内通入沼气,排污管4用于排出壳体1内洗杂后产生的污水,排气管11用于排出洗杂后的沼气,排气管11及进气管21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均焊接有法兰盘,用于跟外部管道进行连接;

参见图1-2所示,壳体1的侧壁连通有进液管12,进液管12上安装有进液阀门13,进液管12用于向壳体1内加入液体,进液阀门13用于控制进液管12的通断;

参见图1-2所示,壳体1的底部四角焊接固定有四个支撑架14,用于对壳体1进行支撑;

参见图3所示,气泡发生组件22包括一网状体23,该网状体23可以为网状填料层,网状填料层主体为由多根交错缠绕,互相粘接的丝条所形成的疏密有序的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填料的侧面为竹节状,其横截面为网格状,各网格中间孔洞部分构成通道,竖向对应的各网格交叉点间设有起加固作用的粗丝条,该网状填料层可放置在两块圆形多孔板之间,圆形多孔板可通过焊接或螺纹的方式固定在进液管12上,沼气在经过网状填料层时被不断切割形成更小的气泡,使得沼气能够与壳体中的水充分的进行接触,以提高其除杂效率;

参见图1-2所示,液位控制管3具有一延伸管段31,延伸管段31的一端插入壳体1的内腔,并接近于壳体1的内腔底面,液位控制管3的一端与排污管4相连通,液位控制管3上安装有液位调节阀门32,液位控制管3与壳体1相连通形成一个连通器,当壳体1内的液面高度超过液位控制管3的高度时,壳体1内的液体可通过液位控制管3流出,进入排污管4的末端,由排污管4排出,以保证壳体1内部液面高度的稳定;

参见图1-2所示,排污管4上还安装有排污管阀门41,用于控制排污管4的通断;

上述,进液阀门13、液位调节阀门32及排污管阀门41可采用市面常见的阀体,如球阀或旋塞阀等,能够起到接通或截断管道中的介质即可;

在具体工作时,先通过进液管12向壳体1内注入水,在冬季时可注入防冻液,气泡发生组件22需位于壳体1内水或防冻液的液面之下,在进气管21与外部沼气管道连通后,沼气可通过进气管21进入壳体1内,在经过网状体23时被不断切割分散成大量小气泡,增大沼气与水或防冻液的接触面积,使得沼气能够与壳体中的水或防冻液充分的进行接触,以提高其除杂效率,洗杂后的沼气可从水或防冻液中浮出,通过排气管11排出,放空壳体1内液体时,可打开排污管阀门41,通过排污管4排出液体,液位控制管3与壳体1相连通形成一个连通器,当壳体1内的液面高度超过液位控制管3的高度时,壳体1内的液体可通过液位控制管3流出,进入排污管4的末端,由排污管4排出,以保证壳体1内部液面高度的稳定。

实施例二:参见图2所示:

一种沼气洗杂装置,参见图2所示,包括壳体1,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仅在于:壳体1的外壁安装有液位计5,液位计5的进液口与壳体1的内腔相连通,液位计5可采用浮球式液位计或磁翻板式液位计,能够测量壳体1内液位高度即可,通过液位计5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壳体1液面的高度,其他同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