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泥炼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0929发布日期:2021-06-22 15:3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泥炼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泥炼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泥炼油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由于事故和疏忽等作用,部分石油渗透至土壤中形成油泥,油泥属于高度危险污染物,其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对油泥进行处理尤为重要;油泥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溶剂萃取技术和热水洗处理技术等,其中热水洗处理技术是指使用热碱水溶液对油泥进行多次洗涤,然而再对混合液中的油水泥三相进行分离,在现有技术中,在对混合液中进行分离时,主要采用气浮法,然而该方式耗时较长且效率较低,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油泥炼油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炼油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泥炼油设备,包括呈阶梯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面靠近后侧处设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的前侧设有分离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顶面呈开口式结构的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且同轴紧密焊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同轴紧密焊接有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搅拌叶,所述搅拌筒的一侧设有呈倾斜设置的排料筒,所述排料筒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紧密焊接有排料管,且所述排料筒的两端分别与排料管和搅拌筒相连通,所述排料筒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排料筒且同轴紧密焊接有绞龙。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离机构包括顶面呈开口式结构的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圆周内壁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分离筒的圆周外壁上紧密焊接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内部开设有与分离筒相连通的空腔,所述排料管的末端与空腔相连通,所述分离筒的内部设有滤筒,所述滤筒的顶端紧密焊接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与转动槽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滤筒的底端同轴紧密焊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分别穿过分离筒和固定座,所述传动轴上同轴紧密焊接有副锥齿轮,所述副锥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主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上同轴紧密焊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座的前侧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轴同轴紧密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离筒的圆周内壁靠近底端紧密焊接有排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筒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紧密焊接有进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轴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油泥炼油设备通过设有的混合机构和分离机构,一方面,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搅拌轴和搅拌叶转动带动油泥与热碱水溶液充分混合,从而便于油水泥三相分离;同时混合后的液体经绞龙输送至分离筒内;另一方面,油水泥三相混合物被输入至滤筒内,在第三电机的作用下,滤筒高速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水经滤筒进入至分离筒内,从而实现油水与泥的分离;该设计便于对油泥进行快速处理,提高了油泥炼油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合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离筒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离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固定座;

2、混合机构;21、搅拌筒;22、固定板;23、第一电机;24、搅拌轴;25、搅拌叶;26、进液管;27、排料筒;271、排料管;28、第二电机;29、绞龙;

3、分离机构;31、分离筒;311、转动槽;312、排液管;32、凸起;321、空腔;33、滤筒;34、转动体;35、传动轴;36、副锥齿轮;37、主锥齿轮;38、固定轴;39、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5,一种油泥炼油设备,包括呈阶梯状的固定座1,固定座1顶面靠近后侧处设有混合机构2;混合机构2包括顶面呈开口式结构的搅拌筒21,搅拌筒21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22且同轴紧密焊接有搅拌轴24,搅拌轴24上同轴紧密焊接有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搅拌叶25,搅拌筒21的一侧设有呈倾斜设置的排料筒27,排料筒27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紧密焊接有排料管271,且排料筒27的两端分别与排料管271和搅拌筒21相连通,排料筒27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8,第二电机28的输出轴穿过排料筒27且同轴紧密焊接有绞龙29。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筒21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紧密焊接有进液管26,进液管26的设置便于向搅拌筒21内添加热碱水溶液,从而便于油水泥三相分离。

请参阅图4-5,混合机构2的前侧设有分离机构3。分离机构3包括顶面呈开口式结构的分离筒31,分离筒31的圆周内壁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转动槽311,分离筒31的圆周外壁上紧密焊接有凸起32,凸起32的内部开设有与分离筒31相连通的空腔321,排料管271的末端与空腔321相连通,分离筒31的内部设有滤筒33,滤筒33的顶端紧密焊接有转动体34,转动体34与转动槽311转动连接;滤筒33的底端同轴紧密焊接有传动轴35,传动轴35的底端分别穿过分离筒31和固定座1,传动轴35上同轴紧密焊接有副锥齿轮36,副锥齿轮36的一侧啮合有主锥齿轮37,主锥齿轮37上同轴紧密焊接有固定轴38,固定座1的前侧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39,第三电机39的输出轴与固定轴38同轴紧密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筒31的圆周内壁靠近底端紧密焊接有排液管312,排液管312的设置便于排出油水混合物,便于对其收集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轴35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轴承对传动轴35起到了支撑和支持转动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机23、第二电机28和第三电机39为现有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油泥炼油设备在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将油泥倒入至搅拌筒21内,同时将热碱水溶液经进液管26倒入至搅拌筒21内,随后使用人员接通第一电机23的电源,第一电机23开始工作,其输出轴转动带动搅拌轴24和搅拌叶25同步转动,此时热碱水溶液充分与油泥混合,当混合完毕,停止第一电机23,接下来使用人员接通第二电机28的电源,第二电机28开始工作,其输出轴转动带动绞龙29转动,此时混合液经排料筒27和排料管271进入至空腔321内,并经空腔321进入至分离筒31内,然后使用人员接通第三电机39的电源,第三电机39开始工作,其输出轴转动带动固定轴38和主锥齿轮37同步转动,副锥齿轮36同步转动并带动传动轴35和滤筒33转动,此时转动体34沿转动槽311转动,随着滤筒33的转动,油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渗透至分离筒31内,并经排液管312排出至外界,使用人员进行收集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