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8786发布日期:2021-08-31 14:0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焦炉煤气,也叫焦炉气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焦炉煤气气是混合物,其产率和组成因炼焦用煤质量和焦化过程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每吨干煤可生产焦炉煤气300~350m3(标准状态)。炼焦炉中其干馏温度达1000℃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煤中的有机硫受热裂解转化为硫化氢,与少量残留的有机硫进入煤气中。在煤气进一步利用过程中,需要对煤气中的硫化氢进行脱除。

目前,干法脱硫通常采用固定床脱硫塔进行脱硫,工艺流程主要有并联和串联两种工艺。采用串联脱硫工艺,其优点是可以提高每一组或者每一个脱硫塔的硫容,而且可以降低混合气净化后的硫化氢含量,使其可保证降至1mg//m3以下甚至更低;并且脱硫剂消耗量可比并联操作降低25%-35%,缺点是系统压降较大,能量损失高,经济上不合理。采用并联操作工艺,脱硫系统阻力降较低,通常压降小于1kpa,但脱硫剂的穿透硫容较小,相比串联操作硫容降低1/4—1/3,造成脱硫运行成本上升,同时,设备备用数量多,投资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用于切换脱硫塔的串并联方式,便于穿透的脱硫塔与备用塔切换。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是: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包括总输入管道、总输出管道和若干脱硫塔;若干脱硫塔均通过各自的输送管网与总输入管道和总输出管道连接,以实现若干脱硫塔并联工作;同时若干脱硫塔中两两脱硫塔还通过串联管道连接,以实现两两脱硫塔的串联工作;每个输送管网和每个串联管道均设有阀门,通过阀门通断控制对应脱硫塔的串联或并联。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相邻脱硫塔之间均设有串联管道,末端的脱硫塔与首端的脱硫塔之间也设有串联管道;与脱硫塔相同数量的串联管道实现若干脱硫塔的呈环状设计。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输送管网包括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脱硫塔底部通过输入管道与总输入管道连接;脱硫塔顶部通过输出管道与总输出管道连接;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上均设有阀门,阀门打开,脱硫塔工作运行;阀门关闭,脱硫塔进入备用状态。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脱硫塔包括上半塔和下半塔,上半塔和下半塔之间存在中部气道;中部气道连接串联管道;串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管道。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串联管道与中部气道连接时,脱硫塔的中部气道与总输入管道之间连接有中间输入管道,关闭脱硫塔的输入管道的阀门,打开中间输入管道的阀门,脱硫塔进入半塔工作状态。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串联管道与输送管网的输出管道连接时,脱硫塔顶部与相邻下一级脱硫塔的中部气道连接有串联管道,打开串联管道的阀门,脱硫塔与相邻下一级脱硫塔的上半塔串联。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任一脱硫塔进入备用状态,其下级若干脱硫塔的输入管道的阀门打开程度依次增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该系统通过输送管道的设置以及控制设置在输送管道上的阀门的通断,实现各个脱硫塔的串联或并联。正常工作下,各级脱硫塔并联运行;在脱硫塔穿透需要切换时,将其与备用塔串联,以保证脱硫塔完全穿透,以此提高脱硫剂的使用率。且在串联条件下,能够保持脱硫系统压降不变,维持了系统的稳定,节约了能耗。系统循环设置,各个脱硫塔可以切换工作或备用状态,减少了资产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请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1。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包括总输入管道1、总输出管道2和若干脱硫塔3;若干脱硫塔3均通过各自的输送管网与总输入管道1和总输出管道2连接,以实现若干脱硫塔3并联工作;同时若干脱硫塔3中两两脱硫塔3还通过串联管道6连接,以实现两两脱硫塔3的串联工作;每个输送管网和每个串联管道6均设有阀门,通过阀门通断控制对应脱硫塔3的串联或并联。

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通常包括三个及以上脱硫塔3,其中一个脱硫塔3作为备用塔,一般选择系统最末的脱硫塔3作为循环切换的开始,其输送管网的阀门关闭。其余脱硫塔3通过对应输送管网接收来自总输入管道1的焦炉煤气,在脱硫塔3内进行脱硫处理,再输送给总输出管道2,各脱硫塔3并联工作。且调控各个脱硫塔3,从首端到末端,阀门打开程度依次增大,始终使备用塔前一级的脱硫塔3通过的焦炉煤气流量最大,当备用塔前一级的脱硫塔3接近穿透时,切换串并联关系,使备用塔前一级的脱硫塔3与脱硫塔串联,直至备用塔前一级的脱硫塔3完全穿透,将已穿透的脱硫3切出系统,吹扫干净后,更换新脱硫剂,作为新的备用塔连接进系统,旧的备用塔切换成并联结构,连接进系统对焦炉煤气进行脱硫处理。

相邻脱硫塔3之间均设有串联管道6,末端的脱硫塔3与首端的脱硫塔3之间也设有串联管道6;与脱硫塔3相同数量的串联管道6实现若干脱硫塔3的呈环状设计。

焦炉煤气脱硫塔连接系统设置一个脱硫塔3作为备用塔,一般选择系统最末的脱硫塔3作为循环切换的开始,当各个脱硫塔3依次更替作为备用塔。末端的脱硫塔3与首端的脱硫塔3之间也设有串联管道6,一周循环结束,最末端的脱硫塔3可重新作为备用塔,整个系统循环,没有间断。

输送管网包括输入管道4和输出管道5;脱硫塔3底部通过输入管道4与总输入管道1连接;脱硫塔3顶部通过输出管道5与总输出管道2连接;输入管道4和输出管道5上均设有阀门,阀门打开,脱硫塔3工作运行;阀门关闭,脱硫塔3进入备用状态。任一脱硫塔3进入备用状态,其下级若干脱硫塔3的输入管道4的阀门打开程度依次增大。

输送管网连接各个通过输入管道4和输出管道5连接各个脱硫塔3,若脱硫塔3作为备用塔,则只需要关闭其连接的输入管道4和输出管道5阀门即可,简单,便捷。若脱硫塔3作为工作塔,怎打开其连接的输入管道4和输出管道5阀门,焦炉煤气从脱硫塔3底部输入,经过上半塔和下半塔两级脱硫处理,从顶部输出。

脱硫塔3包括上半塔和下半塔,上半塔和下半塔之间存在中部气道;中部气道连接串联管道6;串联管道6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管道5。串联管道6与中部气道连接时,脱硫塔3的中部气道与总输入管道1之间连接有中间输入管道7,关闭脱硫塔3的输入管道4的阀门,打开中间输入管道7的阀门,脱硫塔3进入半塔工作状态。串联管道6与输送管网的输出管道5连接时,脱硫塔3顶部与相邻下一级脱硫塔3的中部气道连接有串联管道6,打开串联管道6的阀门,脱硫塔3与相邻下一级脱硫塔3的上半塔串联。

脱硫塔3切换时的具体操作为:除备用塔以外,其他各脱硫塔3并联连接,且通过调节输入管道4上的阀门,使各个脱硫塔3输入的焦炉煤气流量越靠近备用塔越大,当备用塔前一级的脱硫塔3接近穿透时,闭合其连接的输入管道4和输出管道5的阀门,打开其连接的中间输入管道7的阀门,使焦炉煤气从中部气道流入,打开其与备用塔连接的串联管道6,焦炉煤气通过上半塔脱硫处理后,流入备用塔的中部气道。备用塔连接的输入管道4和中间输入管道7的阀门关闭,因此只有上一级脱硫塔3连接的串联管道6一路输送初步处理过的焦炉煤气,打开备用塔连接的输出管道5的阀门,经上一级脱硫塔3初步处理过的焦炉煤气再经过备用塔的上半塔进行脱硫处理,后从输出管道5输出,直至备用塔上一级脱硫塔3的上半塔完全穿透,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焦炉煤气通过备用塔上一级脱硫塔3的上半塔和备用塔的上半塔,依旧通过两级脱硫,脱硫系统的压降维持不变,节约了能量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关闭备用塔上一级脱硫塔3连接的所有管道的阀门,关闭备用塔连接的串联管道6的阀门,打开备用塔连接的输入管道4的阀门,使备用塔底部进气,顶部出气,与其他各脱硫塔3并联工作。备用塔上一级脱硫塔3塔内打扫干净,更换脱硫剂,作为新备用塔,而其上一级脱硫塔3在系统中通过焦炉煤气流量最大,最先接近穿透。待其上一级脱硫塔3即将穿透时,进行同样的操作。备用塔依次更替,循环往复。无论系统的体量大小,均只需要设置一个备用塔,可以节约固定资产的投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