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熄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2494发布日期:2022-06-03 23:0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熄焦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湿熄焦厢。


背景技术:

2.作为焦炉配套设备之一的熄焦车主要用于承接从焦炉推出的约1050℃的炙热焦炭,熄焦车在将焦厢转运到熄焦塔下之后,从熄焦车的焦厢上方喷淋熄焦水,使焦炭冷却,再转运至晾焦台卸焦,但现有这种湿熄焦车存在着:1、熄焦车的焦厢与走行机构、电机车无法脱离;2、熄焦车无法进入偏离轨道以外的熄焦点;3、熄焦车载焦水平重量不均匀;4、熄焦车卸焦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湿熄焦厢,该湿熄焦厢装焦均衡,提高湿熄焦厢吊运的稳定性,提高卸焦效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依靠重力可对湿熄焦厢进行快速卸焦,依靠外力可对湿熄焦厢进行横向吊运。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湿熄焦厢,包括机架和厢本体,所述厢本体包括由底板、前板、后板、侧板围成的上方开口的厢体结构;所述机架呈矩形,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下端与机架沿宽度方向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下端与机架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向内倾斜,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顶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前侧边分别与前板固连,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后侧边分别与后板固定连接,两所述侧板下部分别开设有厢门,所述厢门上端与相应侧板铰接,所述厢门连接用于驱动厢门打开或关闭的驱动机构。
6.上述的湿熄焦厢,其中,所述第一底板上部和第二底板上部分别与其相对的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架。
7.上述的湿熄焦厢,其中,所述支撑架构成的平面与相侧板垂直。
8.上述的湿熄焦厢,其中,所述底板呈倒v形,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沿机架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夹角为100
°‑
120
°

9.上述的湿熄焦厢,其中,每个所述侧板设有两扇厢门,每扇厢门与相应的驱动机构连接,同一所述侧板的两扇厢门外边框分别与相应的前板和后板齐平。
10.上述的湿熄焦厢,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驱动臂组,所述驱动臂组一侧与厢门内侧下部铰接,所述驱动臂组另一侧与驱动部的驱动杆连接。
11.上述的湿熄焦厢,其中,所述前板外侧顶部沿机架轴线对称设有两个吊耳,所述后板外侧顶部沿机架轴线对称设有两个吊耳。
12.上述的湿熄焦厢,其中,所述前板、后板、侧板的外侧均设有相互交错的肋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底面均设有相互交错的肋板。
13.上述的湿熄焦厢,其中,所述前板外侧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导向轮组,所述后板外侧
沿其轴线方向导向轮组,所述前板与后板上的导向轮相对于机架等高;所述前板和后板的导向轮组正下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导向轮组。
14.上述的湿熄焦厢,其中,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中央转动连接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轴线与侧板平行,所述导向轮两侧设有顶轮,两所述顶轮相对于导向轮对称设置并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顶轮轴线与导向轮轴线垂直。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拱形底板,侧板上设置可开闭的厢门,可实现湿熄焦厢装焦的均匀性,提高湿熄焦厢吊运的稳定性,提高卸焦效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依靠外力可对湿熄焦厢进行横向吊运。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向剖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21.图示,1、机架;2、厢本体;3、底板;31、第一底板;32、第二底板;4、前板;5、后板;6、侧板;61、厢门;7、驱动机构;71、驱动部;72、驱动臂组;8、支撑架;9、导向轮组;91、安装架;92、导向轮;93、顶轮;10、吊耳;11、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如图1-4所示,一种湿熄焦厢,包括机架1和厢本体2,厢本体2包括由底板3、前板4、后板5、侧板6围成的上方开口的厢体结构,机架1呈矩形,前板4、后板5、侧板6分别与机架1垂直,底板3整体呈拱形,底板3包括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第一底板31下端与机架1沿宽度方向的侧边固定连接,第二底板32下端与机架1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固定连接,第一底板31与第二底板32向内倾斜,第一底板31与第二底板32的顶边固定连接,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的前侧边分别与前板4固连,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的后侧边分别与后板5固定连接,两侧板6下部分别开设有厢门61,所述厢门61上端与相应侧板6铰接,厢门61连接用于驱动厢门61打开或关闭的驱动机构7。
24.第一底板31上部和第二底板32上部分别与其相对的侧板6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架8,支撑架8构成的平面与相侧板6垂直。设置支撑架8可以提高厢本体2的牢固性。
25.在一实施例中,底板3呈倒v形,第一底板31与第二底板32沿机架1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之间的夹角为100
°‑
120
°
。底板3呈拱形可以实现厢本体2装焦的均衡性,当装焦达到底板3顶部时,厢本体2内的焦炭是均衡的,避免了平板底板装焦出现的一侧偏载情况。
26.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侧板6设有两扇厢门61,每扇厢门61与相应的驱动机构7连接,同一侧板6的两扇厢门61外边框分别与相应的前板4和后板5齐平。同侧侧板6上的两个厢门61总长度可以设置略小于侧板6的长度,当湿焦工作结束后,将同侧的两个厢门61打开时,焦炭在重力作用下沿向下倾斜的第一底板31或第二底板32滑出厢本体2,可实
现自动卸焦,提高了生产效率。
27.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7包括驱动部71和驱动臂组72,驱动臂组72一侧与厢门61内侧下部铰接,驱动臂组72另一侧与驱动部71的驱动杆连接。驱动部71可以采用液压缸或电动缸,通过驱动部71带动相应的驱动臂组72,可以实现厢门61打开或关闭。
28.如图3、4所示,为了便于对湿熄焦厢的吊运,在前板4外侧顶部沿机架1轴线对称设有两个吊耳10,后板5外侧顶部沿机架1轴线对称设有两个吊耳10。
29.为了提高厢本体2的强度,在前板4、后板5、侧板6的外侧均设有相互交错的肋板11;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的底面均设有相互交错的肋板11。
30.前板4外侧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导向轮组9,后板5外侧沿其轴线方向导向轮组9,前板4与后板5上的导向轮组9相对于机架1等高;前板4和后板5的导向轮组9正下方设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导向轮组9。
31.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导向轮组9包括安装架91,安装架91中央转动连接导向轮92,导向轮92轴线与侧板6平行,导向轮92两侧设有顶轮93,两顶轮93相对于导向轮92对称设置并与安装架91转动连接,顶轮93轴线与导向轮92轴线垂直。通过设置导向轮组9,在将湿熄焦厢吊运到预定轨道内时,通过导向轮组9可将湿熄焦厢平稳放置在电机车上,实现湿熄焦厢与电机车的自由组合或分离,方便湿熄焦厢内焦炭的湿焦。
3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