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沥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6077发布日期:2022-10-05 07:0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封性沥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封性沥青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在使用时需要先通过升温加热使其形成液态状进而进行生产加工,但是,沥青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气,且热气中含有部分有害气体,现有加热装置的筒体连接处的密封性较差,会导致气体的泄漏,进而对周围环境以及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沥青加热装置,具有保证连接密封防止气体泄漏的同时,通过热气体对送入的物料进行预加热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封性沥青加热装置,包括保温壳,所述保温壳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筒,所述保温壳上方设有用于对所述内筒进行封堵的遮罩组件,所述遮罩组件包括防护盖、用于阻止外部与所述内筒内部进行热交换的隔热片、进料管和用于对热气进行导向排出的通气管,所述内筒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遮罩组件的底端设有用于对所述遮罩组件与所述内筒连接处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橡胶条、用于提升所述橡胶条与所述内筒连接处贴合密封的密封盖和用于对所述防护盖的对接起到限位固定的固定杆。
5.其中,所述隔热片嵌设与所述防护盖内部,所述进料管贯穿所述防护盖,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防护盖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输入端贯穿所述防护盖,所述通气管与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
6.其中,所述防护盖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进料管底端铰接连接有挡盖,所述挡盖一侧铰接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远离所述挡盖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盖铰接连接。
7.其中,所述橡胶条与所述防护盖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橡胶条卡合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密封盖卡合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内筒滑动连接,所述橡胶条与所述内筒卡合连接,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内筒滑动连接。
8.其中,所述密封盖远离所述橡胶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内筒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限位环卡合连接。
9.其中,所述搅拌杆贯穿所述防护盖,且所述搅拌杆与所述防护盖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斗,所述导向斗上方固定连接有拨条,所述保温壳与所述内筒之间嵌设有加热垫。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橡胶条和密封盖相互配合,增加防护盖与内筒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防止沥青加热产生的热气造成外泄,进而保证通气管对热气收集输送
处理的彻底,且密封盖和固定杆相互配合,进而保证防护盖与内筒连接的密封稳定,且导向斗和拨条相互配合,对进料管输送的沥青进行拨动分撒,保证内筒对沥青加热时的均匀性,以及进料管和通气管相互配合,在通气管输送热气的同时对进料管起到加热作用,进而对进料管输送的沥青起到预加热的效果。
11.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4.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盖和固定杆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16.图中:1、保温壳;11、内筒;12、加热垫;2、遮罩组件;21、防护盖;211、限位环;212、卡槽;22、隔热片;23、进料管;231、挡盖;232、弹簧杆;24、通气管;3、搅拌杆;31、导向斗;32、拨条;4、密封组件;41、橡胶条;42、密封盖;421、支撑杆;4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封性沥青加热装置,包括保温壳1,保温壳1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筒11,保温壳1上方设有用于对内筒11进行封堵的遮罩组件2,遮罩组件2包括防护盖21、用于阻止外部与内筒11内部进行热交换的隔热片22、进料管23和用于对热气进行导向排出的通气管24,内筒11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3,遮罩组件2的底端设有用于对遮罩组件2与内筒11连接处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4,密封组件4包括橡胶条41、用于提升橡胶条41与内筒11连接处贴合密封的密封盖42和用于对防护盖21的对接起到限位固定的固定杆43。
18.本实施方案中:在进行沥青加热时,将防护盖21安装至内筒11的指定位置处,在安装的过程中限位环211进行预定位,保证橡胶条41与密封盖42对位的准确,在防护盖21下降的过程中橡胶条41推动密封盖42进行同步下降,使得密封盖42对固定杆43起到挤压推动的作用,固定杆43在密封盖42的挤压下对限位环211进行限位固定,防止了防护盖21在安装后发生转动的问题,且密封盖42在橡胶条41持续下降的过程中对橡胶条41起到挤压撑开的作用,进而保证橡胶条41与内筒11更加贴合,进而增加接触位置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漏,且能够减小热量外泄,保证该装置对沥青加热的效率,同时通过通气管24和进料管23相互配合,通气管24将热气进行输送导向,使得经过通气管24的热气对进料管23起到加热作用,进而对输送的沥青起到预加热的作用,进而提升沥青加热生产的效率,防止内筒11内部气压过高的同时,对热气进行利用,以及搅拌杆3对加热过程中的沥青进行搅拌,增加加热均匀性的同时,通过导向斗31和拨条32相互配合,对进料管23的输送掉落的沥青进行拨散,防止输送进入内筒11内的沥青堆积,进一步提升对沥青加热的均匀性。
19.隔热片22嵌设与防护盖21内部,进料管23贯穿防护盖21,且进料管23与防护盖21固定连接,通气管24输入端贯穿防护盖21,通气管24与进料管23固定连接;隔热片22减小内筒11内部热量与外部进行热交换,保证内筒11内部的热量的持续,进料管23用于输送沥青至内筒11内进行加工,且进料管23外侧环绕的通气管24能够在输送热气的过程中对进料管
23起到加热的作用,进而使得进料管23在输送沥青的过程中,对沥青进行预加热,进而缩短沥青在内筒11内的加热时间,即可提升沥青的生产效率,且通气管24对沥青加热产生的热气进行输送,防止内筒11内部气压较大,造成连接处的气体泄漏,且通气管24经过环绕在进料管23外侧,对进料管23起到加热作用的同时,能够使得热气能够经过通气管24输出端时起到冷却作用,进而在热气通过通气管24输出端进入外部净化设备时处于冷却状态,对外部净化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20.防护盖21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11,限位环211内部开设有卡槽212,进料管23底端铰接连接有挡盖231,挡盖231一侧铰接连接有弹簧杆232,弹簧杆232远离挡盖231的一端与防护盖21铰接连接;防护盖21底端的限位环211对防护盖21与内筒11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导向,进而保证橡胶条41与密封盖42对位的精准,且卡槽212对限位环211与固定杆43的卡合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进而保证防护盖21在安装后的稳定性,防止搅拌杆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防护盖21发生转动,进而保证防护盖21与内筒11连接的密封性,挡盖231对进料管23起到封堵作用,防止在不进行输料时气体通过进料管23造成扩散,进而保证对气体收集处理的彻底。
21.橡胶条41与防护盖21固定连接,密封盖42与橡胶条41卡合连接,固定杆43与密封盖42卡合连接,固定杆43与内筒11滑动连接,橡胶条41与内筒11卡合连接,密封盖42与内筒11滑动连接;橡胶条41和密封盖42相互配合对防护盖21与内筒11的连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气体的外泄,进而保证对气体收集处理的彻底,且密封盖42在与橡胶条41卡合对,将橡胶条41底端进行撑开,进而增加橡胶条41与内筒11卡合处的密封,密封盖42与固定杆43的卡合,能够在密封盖42下降的过程中对固定杆43进行挤压推动,进而使得固定杆43滑动至与限位环211卡合的位置,即可通过限位环211对防护盖21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22.密封盖42远离橡胶条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21,支撑杆421与内筒11滑动连接,固定杆43远离密封盖42的一端通过卡槽212与限位环211卡合连接;支撑杆421对密封盖42的滑动起到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保证密封盖42升降的稳定性,且通过密封盖42对橡胶条41的卡合处进行遮挡封堵,防止杂物进入,进而保证橡胶条41与内筒11的贴合,从而增加卡合时的密封性。
23.搅拌杆3贯穿防护盖21,且搅拌杆3与防护盖21转动连接,搅拌杆3外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斗31,导向斗31上方固定连接有拨条32,保温壳1与内筒11之间嵌设有加热垫12;搅拌杆3与防护盖21的转动,能够对内筒11内的沥青进行搅拌翻动,增加沥青受热的均匀性,且搅拌杆3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导向斗31进行同步转动,且在拨条32的配合下使得导向斗31对进料管23输送落下的沥青进行拨动甩出,进而防止进料管23输送的沥青造成堆积,从而保证受热的均匀性,提升生产效率,加热垫12对内筒11起到加热,进而对内筒11内的沥青起到加热作用。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进行沥青加热时,将防护盖21安装至内筒11的指定位置处,在安装的过程中限位环211进行预定位,保证橡胶条41与密封盖42对位的准确,在防护盖21下降的过程中橡胶条41推动密封盖42进行同步下降,使得密封盖42对固定杆43起到挤压推动的作用,固定杆43在密封盖42的挤压下对限位环211进行限位固定,通过通气管24和进料管23相互配合,通气管24将热气进行输送导向,使得经过通气管24的热气对进料管23起到加热作用,进而对输送的沥青起到预加热的作用,搅拌杆3对加热垫12加
热过程中的沥青进行搅拌,增加加热均匀性的同时,通过导向斗31和拨条32相互配合,对进料管23的输送掉落的沥青进行拨散,防止输送进入内筒11内的沥青堆积,进一步提升对沥青加热的均匀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