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41640发布日期:2023-07-28 15:2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焦炉热修,尤其涉及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老旧焦炉的耐材由于在焦炭和推焦杆的长期摩擦和冲刷下,焦炉炉墙薄弱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由于长期受外界冷空气影响,机焦侧前1-4个火道体现尤为明显,导致炉墙砖和炉头砖破损,造成炉体长期有窜漏现象,一般的解决方式是在串漏砖缝处结晶石墨,石墨在高温时,疲软性较好,不易破碎和脱落;但是在推焦杆推焦过程中遇石墨的突起部分,将会对墙体再次造成伤害。而且靠近炉头部位,由于冷热不均,在热应力的作用下,墙体相互挤压,凸出变形。出现这些局部损伤的问题后,就必须对炉墙进行修复,从而达到正常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炉前作业者的劳动强度,修复后达到设计焦炭生产能力,从而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热态(不停产)修补炉墙破损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窜漏炉墙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效提高炉墙的使用寿命及焦炭质量,并可在不停产状态下修补焦炉破损炉墙,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秩序和焦炭产量的影响。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保留部位加固;步骤s2:修补部位拆除;步骤s3:修补部位砌筑;步骤s4:新旧接茬部位处理;步骤s5:修补部位升温;步骤s6:修补炉室密封;步骤s7:装煤推焦。

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利用吊杠固定炉顶,将双牙螺栓由火道放入至损坏墙面,然后采用夹板贯穿燃烧室两侧墙体并通过螺栓进行紧固;每个修补燃烧室立火道内安装一根吊顶丝杆;利用h型钢将需要吊顶的燃烧室炉柱连接对炉柱加固,再在除尘管道支架腿旁边放置一根h型钢,两根纵向型钢通过多根横向h型钢连接,h型钢上部放置方钢,方便吊顶支撑的安全性;对平整完好的炭化室墙面支撑进行加固。

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首先拆除炉墙前放置的挡火墙,从炉顶部位向下,承阶梯形拆除,边拆除边下支撑进行保护,支撑要求纵横交叉;拆除完毕后,清理斜道内垃圾,若有部分斜道损坏的,对其进行修复,并放置好调节砖;清理保护板灌浆处的结晶石墨,使用风钻疏通灌浆孔。

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检查煤气管道是否畅通,检查清扫合格后,予以密封;燃烧室炉墙修补部位在砌第一层砖时应干摆验缝,第一层砖严格控制尺寸的公差,至第三层砖完成砌筑后,在立火道底铺设石棉布,并在每个立火道里加盖上下移动式木保护板,防止掉入泥浆杂物;砌筑燃烧室炉头时,检查炉肩、炉头的位置、尺寸和垂直度,砌筑炉头及立火道,连续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2m,每砌筑一步架需检查一次立火道的中心及距离,并根据标高检查墙高;炉墙要保持平直,炉墙和炉底的表面不得有与推焦方向的逆向错合,个别非逆向的错合不得大于1mm,保证机侧洞宽及接茬部位尺寸≧430mm;墙面上的砖缝须勾填完毕;在立火道封顶前彻底清扫立火道内壁并取出木保护板;砌筑立火道封口砖时,应随砌随清理底部挤出的泥浆。

7、进一步的,所述石棉布采用铁丝十字交叉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在炭化室封顶前对新旧砌体接茬部位进行检查处理;新砌筑墙体的高向膨胀缝根据硅砖的膨胀率进行合理预留,防止新旧硅砖的接茬部位出现垂直断裂;利用高压风清扫炭化室水平跨越孔至过顶砖处缝隙、炉墙、炉底上的余焦浮灰并将缝隙内的砖渣块清理干净;对炭化室顶部<30mm的裂缝用中温硅火泥、磷酸调制灰浆,按照比例掺混调配后勾缝压实、密封;将炭化室干燥孔内的锥形塞子砖小心完整取出,清理槽口的杂物,再将干燥孔清扫干净,保障新旧接茬部位烘炉时热气流正常流通。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相邻墙热辐射传热的方式升温,升温时间控制在72小时内并且温度达到900℃以上;每4小时进行一次测温,温度登记在表。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炉体生温完毕且炉室进入热态后,对修补部位炉室进行空压密封操作,即经过高分子悬浮粉密封机将密封料吹入碳化室,借助碳化室高温和热浮力及微正压作用,使粉料钻入缝隙,经过高温结晶反应后,在缝隙处融熔粘结形成新的材料,并生成一层密封薄膜堵住缝隙而达到密封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具体包括:检查修补后热态炉墙面情况,对修补后的碳化室进行正常的加煤操作,延长修补炉室的结焦时间至72小时;调整上部大弹簧吨位,同时测量炉长、曲度。

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传统的燃烧室炉墙需大面积翻修(整体拆除),耐材费用和人工费用增加明显,整个施工过程需要约10-15天,而本发明采用的吊顶技术为针对性修补,极大缩短了因检修而延误的焦炉生产时间。

14、2、采用吊顶修补后的焦炉墙面光滑、平整、无变形,而且修补消耗材料较少,选择吊杠和h型钢做支撑保护作业安全系数高;推焦电流在全炉平均推焦电流以下。

15、3、传统的揭顶技术比较,施工方案更加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及安全性。通过根据所用硅砖的膨胀率计算水品与竖直方向预留膨胀缝,而且预留膨胀缝填充材质很好的适应硅砖膨胀及与硅火泥的结合。

16、4、通过根据硅砖膨胀率制定的升温曲线更加合理,避免施工后墙体硅砖发生炸裂的质量事故。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保留部位加固;步骤s2:修补部位拆除;步骤s3:修补部位砌筑;步骤s4:新旧接茬部位处理;步骤s5:修补部位升温;步骤s6:修补炉室密封;步骤s7:装煤推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利用吊杠固定炉顶,将双牙螺栓由火道放入至损坏墙面,然后采用夹板贯穿燃烧室两侧墙体并通过螺栓进行紧固;每个修补燃烧室立火道内安装一根吊顶丝杆;利用h型钢将需要吊顶的燃烧室炉柱连接对炉柱加固,再在除尘管道支架腿旁边放置一根h型钢,两根纵向型钢通过多根横向h型钢连接,h型钢上部放置方钢,方便吊顶支撑的安全性;对平整完好的炭化室墙面支撑进行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首先拆除炉墙前放置的挡火墙,从炉顶部位向下,承阶梯形拆除,边拆除边下支撑进行保护,支撑要求纵横交叉;拆除完毕后,清理斜道内垃圾,若有部分斜道损坏的,对其进行修复,并放置好调节砖;清理保护板灌浆处的结晶石墨,使用风钻疏通灌浆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检查煤气管道是否畅通,检查清扫合格后,予以密封;燃烧室炉墙修补部位在砌第一层砖时应干摆验缝,第一层砖严格控制尺寸的公差,至第三层砖完成砌筑后,在立火道底铺设石棉布,并在每个立火道里加盖上下移动式木保护板,防止掉入泥浆杂物;砌筑燃烧室炉头时,检查炉肩、炉头的位置、尺寸和垂直度,砌筑炉头及立火道,连续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2m,每砌筑一步架需检查一次立火道的中心及距离,并根据标高检查墙高;炉墙要保持平直,炉墙和炉底的表面不得有与推焦方向的逆向错合,个别非逆向的错合不得大于1mm,保证机侧洞宽及接茬部位尺寸≧430mm;墙面上的砖缝须勾填完毕;在立火道封顶前彻底清扫立火道内壁并取出木保护板;砌筑立火道封口砖时,应随砌随清理底部挤出的泥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布采用铁丝十字交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在炭化室封顶前对新旧砌体接茬部位进行检查处理;新砌筑墙体的高向膨胀缝根据硅砖的膨胀率进行合理预留,防止新旧硅砖的接茬部位出现垂直断裂;利用高压风清扫炭化室水平跨越孔至过顶砖处缝隙、炉墙、炉底上的余焦浮灰并将缝隙内的砖渣块清理干净;对炭化室顶部<30mm的裂缝用中温硅火泥、磷酸调制灰浆,按照比例掺混调配后勾缝压实、密封;将炭化室干燥孔内的锥形塞子砖小心完整取出,清理槽口的杂物,再将干燥孔清扫干净,保障新旧接茬部位烘炉时热气流正常流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相邻墙热辐射传热的方式升温,升温时间控制在72小时内并且温度达到900℃以上;每4小时进行一次测温,温度登记在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炉体生温完毕且炉室进入热态后,对修补部位炉室进行空压密封操作,即经过高分子悬浮粉密封机将密封料吹入碳化室,借助碳化室高温和热浮力及微正压作用,使粉料钻入缝隙,经过高温结晶反应后,在缝隙处融熔粘结形成新的材料,并生成一层密封薄膜堵住缝隙而达到密封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具体包括:检查修补后热态炉墙面情况,对修补后的碳化室进行正常的加煤操作,延长修补炉室的结焦时间至72小时;调整上部大弹簧吨位,同时测量炉长、曲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热态吊顶修补焦炉炉墙的方法,包括步骤S1:保留部位加固;步骤S2:修补部位拆除;步骤S3:修补部位砌筑;步骤S4:新旧接茬部位处理;步骤S5:修补部位升温;步骤S6:修补炉室密封;步骤S7:装煤推焦。本发明能够在不停产状态下修补焦炉破损炉墙,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秩序和焦炭产量影响;由此产生的环保问题在线有效治理,有效提高炉墙的使用寿命及焦炭质量;对于焦化行业热态情况下修补炉墙具有参考意义;采用本发明可以解决窜漏炉墙造成的环境污染、解决产品的严重损失;不会影响焦炉正常生产,吊顶针对炉墙损坏区域修补使用材料消耗较小,选择吊杠和H型钢做支撑保护作业安全系数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郭忠建,邱广德,张军,崔海蛟,张利业,李振来,孙秀杰,罗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