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煤气管道脱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54841发布日期:2023-10-16 20:0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炉煤气管道脱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炉煤气,特别涉及一种高炉煤气管道脱酸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管道内形成ph较低的酸液,以达到延缓煤气管道的腐蚀、延长煤气管道的使用寿命,人们通常会利用高炉煤气管道脱酸装置对高炉煤气管道进行脱酸处理。现有的高炉煤气管道脱酸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对高炉煤气进行脱酸处理的需求,但所采用的脱酸结构往往为多个设置在煤气管道单侧轴向方向的碱液喷射结构,由于喷射结构是设置在煤气管道单个方向的,是以在进行脱酸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存在着碱液喷射盲区、存在着脱酸处理的盲区,会影响到对高炉煤气管道进行脱酸处理的效果。

2、例如,公告号为cn 106086261 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管道喷碱脱酸装置及工艺,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中,是通过沿轴向方向设置在煤气管道单侧方向的多个碱液喷枪来对煤气进行脱酸处理的,由于不能形成全方位、覆盖煤气管道竖截面区域的碱液喷射区域,是以存在着碱液喷射盲区的脱酸处理盲区的问题,会影响到对煤气管道中的煤气进行脱酸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炉煤气管道脱酸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对煤气管道中的煤气进行脱酸处理的基本需求,而且还能通过环形的碱液喷射结构实现对煤气管道竖截面区域的全面覆盖,从而避免产生碱液喷射盲区,进而提高对煤气管道中的煤气进行脱酸处理的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煤气管道脱酸装置,包括沿着煤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煤气管道上的降温模块和脱酸模块,煤气管道为l型,煤气管道沿着煤气的流动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降温模块包括通过管道法兰设置在煤气管道上的降温筒,降温筒的侧壁设置有降温腔,降温筒的侧壁内部环绕设置有多个降温喷头,降温筒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一泵体。

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脱酸模块包括通过连接杆套设在煤气管道煤气外侧且内部设置有脱酸腔的脱酸筒,脱酸筒的内侧壁上环绕设置有多个穿过煤气管道侧壁且延伸至煤气管道内部的碱液喷头,脱酸筒上设置有碱液进管,碱液进管上设置有防止碱液倒流的第一控制阀,碱液进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泵体,煤气管道的竖直端的底部设置有碱液出管。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脱酸模块还包括碱液收集筒,碱液收集筒的顶部还通过多个弹簧设置有顶盖,顶盖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筛滤筒,顶盖上设置有与筛滤筒相适配的碱液入管,碱液出管的端部与碱液入管之间还设置有导液软管,顶盖的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偏心设置有振动块,碱液收集筒的底部侧端还设置有与脱酸筒相适配的回液管,回液管上设置有第三泵体,回液管靠近脱酸筒的一端还设置有防止碱液倒流的第二控制阀。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碱液收集筒的顶部还设置有分别套设在多个弹簧内部的导引筒,顶盖的底部设置有与分别与多个导引筒套设连接的导引杆。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碱液收集筒的底部侧端还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上还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地脚螺栓。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碱液收集筒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与碱液收集筒相适配的搅拌叶片。通过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的配合,能够对落入到碱液收集筒中的碱液进行搅拌处理,使得碱液的浓度和碱度保持均衡,进而使得碱液收集筒中的碱液重新回到脱酸筒中参与脱酸处理时的脱酸效果和脱酸效率能够更稳定。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碱液收集筒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ph计。通过ph计,能够方便地对碱液收集筒中的碱液的ph值进行检测,避免碱液收集筒的中碱液的碱度偏低却仍被用于对煤气的脱酸处理,从而避免影响到对碱液进行脱酸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筛滤筒的顶部与顶盖的顶部底壁相抵触,筛滤筒的上端侧部设置有连接板,延伸板上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为手拧螺栓,顶盖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栓相适配的螺纹连接孔。只需使得筛滤筒与顶盖的底部相抵触,再使得连接螺栓穿过连接板的侧壁并与螺纹连接孔相连接,便可实现筛滤筒与顶盖的灵活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其一,通过第一泵体和进气管将降温氮气通入到降温腔中后,降温氮气会在降温腔中进行流动并通过多个环绕设置的降温喷头喷出,在脱酸管道的内部形成覆盖煤气管道整个纵向截面区域的降温氮气喷雾帘幕,从而对通过的煤气进行充分的降温处理。

11、其二,通过碱液进管将碱液加入到脱酸筒中后,碱液会在脱酸腔中进行流动并经由多个环绕设置的碱液喷头喷出,在脱酸管道的内部形成覆盖煤气管道整个纵向截面区域的碱液喷雾帘幕,从而对通过的煤气进行充分的脱酸处理;通过第一控制阀,能够避免进入到脱酸筒中的碱液倒流到碱液进管中。

12、其三,通过导引筒和导引杆的配合,能够对弹簧的伸缩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导引,避免弹簧发生横向弯折而受损,从而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

13、其四,经由碱液出管离开煤气管道的碱液能够经由碱液入管进入到筛滤筒中被进行筛滤处理、将碱液中的杂质筛滤出来,筛滤了杂质后的碱液会进入到碱液收集筒中;碱液收集筒收集到了足够的碱液之后可以使得通过回液管将碱液送回到脱酸筒中重新参与对煤气的脱酸处理过程;通过第二控制阀,能够避免进入到脱酸筒中的碱液倒流到回流管中。

14、其五,可以使得地脚螺栓穿过延伸板且与地面相连接,便可避免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轻易地发生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炉煤气管道(100)脱酸装置,包括沿着煤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煤气管道(100)上的降温模块和脱酸模块,煤气管道(100)为l型,煤气管道(100)沿着煤气的流动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模块包括通过管道法兰(103)设置在煤气管道(100)上的降温筒(101),降温筒(101)的侧壁设置有降温腔,降温筒(101)的侧壁内部环绕设置有多个降温喷头(102),降温筒(10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进气管(104),进气管(104)上还设置有第一泵体(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管道(100)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模块包括通过连接杆(201)套设在煤气管道(100)煤气外侧且内部设置有脱酸腔的脱酸筒(202),脱酸筒(202)的内侧壁上环绕设置有多个穿过煤气管道(100)侧壁且延伸至煤气管道(100)内部的碱液喷头(203),脱酸筒(202)上设置有碱液进管(204),碱液进管(204)上设置有防止碱液倒流的第一控制阀(205),碱液进管(204)上还设置有第二泵体(206),煤气管道(100)的竖直端的底部设置有碱液出管(2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煤气管道(100)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模块还包括碱液收集筒(208),碱液收集筒(208)的顶部还通过多个弹簧(209)设置有顶盖(210),顶盖(210)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筛滤筒(211),顶盖(210)上设置有与筛滤筒(211)相适配的碱液入管(212),碱液出管(207)的端部与碱液入管(212)之间还设置有导液软管(213),顶盖(210)的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214),振动电机(214)的输出轴上偏心设置有振动块(215),所述碱液收集筒(208)的底部侧端还设置有与脱酸筒(202)相适配的回液管(216),回液管(216)上设置有第三泵体(217),回液管(216)靠近脱酸筒(202)的一端还设置有防止碱液倒流的第二控制阀(2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煤气管道(100)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收集筒(208)的顶部还设置有分别套设在多个弹簧(209)内部的导引筒(219),顶盖(210)的底部设置有与分别与多个导引筒(219)套设连接的导引杆(2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煤气管道(100)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收集筒(208)的底部侧端还设置有延伸板(301),延伸板(301)上还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地脚螺栓(30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煤气管道(100)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收集筒(208)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安装槽(303),安装槽(303)的底部设置有搅拌电机(304),搅拌电机(30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搅拌轴(305),搅拌轴(305)上设置有与碱液收集筒(208)相适配的搅拌叶片(30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煤气管道(100)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收集筒(208)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ph计(30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炉煤气管道(100)脱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滤筒(211)的顶部与顶盖(210)的顶部底壁相抵触,筛滤筒(211)的上端侧部设置有连接板(308),延伸板(301)上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的连接螺栓(309),顶盖(210)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栓(309)相适配的螺纹连接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煤气管道脱酸装置,包括沿着煤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煤气管道上的降温模块和脱酸模块,煤气管道沿着煤气的流动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降温模块包括通过管道法兰设置在煤气管道上的降温筒,降温筒的侧壁设置有降温腔,降温筒的侧壁内部环绕设置有多个降温喷头,降温筒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一泵体。通过本发明的高炉煤气管道脱酸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对煤气管道中的煤气进行脱酸处理的基本需求,而且还能通过环形的碱液喷射结构实现对煤气管道竖截面区域的全面覆盖,从而避免产生碱液喷射盲区,进而提高对煤气管道中的煤气进行脱酸处理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冯展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瑞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